1、在全国经济形势下浅析河南省经济风云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全国近五年来的经济1、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状况从近五年情况看,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价格异常波动具有一些明显特点:此起彼伏,频繁发生,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具有全球化特征,国内外价格异常波动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波动具有明显的扩散性,涉及的地区和品种范围逐步扩大;发生时间越来越长,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时间上有所交叉;突发性越强、被关注程度越低的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就越快、波动幅度也越高。而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呈现多样化特征。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外经贸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2、物价变动情况:2011 年十月份我国食品类价格
2、同比上涨 11.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62 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 11.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32 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 26.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1.72 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 38.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1.12 个百分点);蛋价格上涨 12.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11 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28 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 6.8%,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约 0.20 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 11.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19 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 15.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
3、.18 个百分点。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 3.7%。其中,烟草价格上涨 0.4%,酒类价格上涨8.7%。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 3.7%。其中,服装价格上涨 4.0%,鞋价格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 3.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 1.0%,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 1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3.5%。其中,西药价格下降 0.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 13.0%,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 0.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 0.8%。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 0.3%,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 12.2%,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 4.6%,城市间交
4、通费价格上涨 2.9%,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 1.9%;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3.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持平。其中,教育价格上涨 0.9%,文娱费价格上涨 1.5%,旅游价格上涨 2.3%,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 6.6%。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 4.4%。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 3.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 4.5%,住房租金价格上涨 3.6%。3、供求变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及生产率的提高,供给本应该大于需求的,但是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很多商品存在着供小于求的状况。就拿市场波动的猪肉价格来说,养猪技术的提高应该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但由于出现了猪蓝耳
5、病及高温热病使猪肉供小于求,导致了供给减少。再如,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受摩擦性失业及自愿失业和个人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制约,使市场上出现了劳动力供给的不均衡,凡此种种,政府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定物价,以达到供需平衡的充分就业水平。 4、国家宏观调控应对失业与通货膨胀我国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学一般原理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2008 年经济危机爆发,使中国失业率大幅度提升,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倒闭,为此中国政府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宽松的财政政策:大量上马项目,铁路 公路 3
6、G ; 减税与刺激消费:如家电下乡、汽车减税补贴、购置住房减税。以上措施大量创造了就业机会。2010 年以来,一方面是美国的量化宽松造成资源大涨,另一方面是以前的经济政策造成企业扩产竟购资源资源价格上升,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对应的方式主要有以上宽松政策基本取消,加息 提准 取消刺激消费的补贴与减税;增加农产品产量,保证供给;行政干预涨价。对部分产品进行限价。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分析1、 一些数据见证了我们十年间周围的变化。时钟走向 2011 年 12 月 11 日,不经意间,中国已经入世十年。如今,在家门口买 LV 成了现实,和好莱坞同步看大片也不是梦想。2000 年,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月工
7、资收入为 780.9 元,而 2010 年这一数字达到了 3095.6 元;十年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第二大商品进口国。河南,也度过了自己的“黄金十年”。十年前,河南 GDP 停留在 5645 亿元,今年有望突破 2.5 万亿元;十年前,河南进出口总额为 27.9 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 300 亿美元也是在这 10 年里,51 家世界 500 强企业落户河南,至此,投资河南的世界500 强已经达到 72 家。分析:GDP 是一个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使用所有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是核算国民经济的核心指标。从以
8、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经济发展之迅速。2、 工资涨了,物价涨得更快 2011 年,火了微博。微博上的热闹不是全部,跨进“十二五”的启动之年,市民仍有焦虑和不安。房子,一部分人还是买不起。自从“限购”这只大手伸向房地产,房价的上涨就变慢了很多。2011 年第一季度,郑州市商住房每平方米均价比 2010 年第四季度微跌 24 元,这是自 2008 年来的首次下降。不过直到现在,每平方米的价格依然高于大多数人的月工资。工资涨了,物价涨得更快。2011 年 10 月 1 日起,河南开始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1080 元代替了 880 元。不过在这一年,CPI 涨幅破五不再是稀罕事,过六、过七的情况也有发
9、生。股市不令人看好,钱往哪里放也是个问题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上涨已经不能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欢心,因为与此同时,物价在上涨,而且涨得更快,尤其是在房地产业,众所周知,当前河南人应该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偌大的房屋需求刺激了房地产的开发,但住宅还是供应偏紧,政府应该调节供需,增加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住低收入群体因价格对生活的影响。3、 控通胀不能掉以轻心河南省前几天发布的数据显示,11 月全国 CPI 同比上涨 4.2%,创 4 个月新低,PPI 同比上涨 2.7%,创 23 个月新低。CPI 连续 4 个月下滑,是否可以认为没有通胀压力了?通胀其实从 2010 年
10、就开始逐月攀升了,高点在 11 月份的 5.1%,同期PPI 甚至到了 7%以上的高位。今年 6 月份,疯狂的猪肉领涨 CPI,达到同比涨幅 6.4%,最终在 7 月份达到了年内高点 6.5%。同期 PPI 也达到了 7.5%的峰值。不过,随着调控政策逐步显效,高通胀因素淡化了许多。随着翘尾因素和食品类价格的回落,最近 4 个月通胀下行趋势非常明显。而且 PPI 继续下行,将在未来数月拉低非食品类 CPI 的涨幅。分析:通货膨胀即一经济社会大多数商品和劳务在一定时期内连续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价格水平(价格指数)一般要通过 CPI(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价格指数)来反映,而通货膨胀率则是
11、从一个是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通胀程度即 PI=Pt-P(t-1)/P(t-1),由 2011 年的数据可知,今年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温和(10%以内)的通货膨胀,但不能忽视这一不显著的通胀,因而控制通货膨胀仍不能掉以轻心。4、我省货币政策会微调,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资产面临缩水,但债务并未缩水 稳健货币政策意味着信贷应该是有所放松,但会是结构性的放松。可以说,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甚至在未来半年内的货币政策动向,都只是微调,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今年执行的货币政策也是稳健,但市场总体感觉偏紧。为什么?主要还是因为当前银行信贷在政府管制下利率过低,商业银行不能够有效进
12、行风险定价,市场对信贷资源的争夺会十分激烈。而这种信贷资源的争夺中,中小企业信贷的挤出效应十分明显。明年货币政策的微调,政府更多会通过利率市场化来改变当前银行信贷流向不合理和需求过度的局面。适当让银行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而不是虚拟经济,对于保障性住房政策贷款,政府也会有倾向。创新型企业、运行较为艰难的中小企业等结构性的减税是会有的,在这方面估计会受益更多。分析:货币政策的调整可以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达到货币政策效果,另外在财政政策方面,我省也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税收,有助于企业的发展。5、出口已经“熄火”农业最有可能接棒 2012,世界经济情况不妙,出口引擎会熄火,这给
13、中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施加了更大压力。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以往我们主要依赖出口。而外部市场的恶化将会导致经济形势严峻,出口这个增长点已经熄火。要想改变,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具体措施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积极性,从而带动农民的收益和创业,发展乡镇企业,刺激农村人口的消费。明年如果不搞财政刺激,通货紧缩现象将出现。通胀到通缩的转化时间可能会很快。如果政府启动财政刺激,最有可能的方向是农业。分析:河南是农业大省,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应该把握经济脉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接力出口农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同时也需要政府给与相应的政策进行支持。6、 民情 因为涨价 那些有趣而心酸的
14、事儿 这一年,因为物价上涨,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儿。郑州某高校副教授王先生,学校里发着工资,在社会上还有兼职,妻子也在事业单位任职,在郑州,收入算是很不错了。几天前他却在酒桌上谈了这样一件事儿,说这事儿挺让他心酸的:今年上半年,他母亲每天晚上做面汤,都打几只鸡蛋进去,在他们老家,这叫“鸡蛋面疙瘩汤”,但自打国庆节后,他们家的面汤里,再没见过鸡蛋。王先生问他母亲啥原因,母亲说:“你都没买过菜,不知道吧,鸡蛋太贵了,我不舍得。”于是那晚的酒桌上,对“涨价”的讨伐,成了最主要的话题。或许,应对涨价已经成了人们的条件反射,一听到要涨价,就马上作出反应,这跟收入高低倒是关系不大了。有这样一对夫
15、妻,他们收入还可以,妻子每天开车上班,先生做生意收益还不错,但几周前,郑州下第一场雨夹雪的那天傍晚,妻子看到公司 QQ 群里说了一句“明天菜价又要涨了”,就赶紧给先生发短信:“回家路过菜市场的时候多带点鲜菜啊,明天菜要涨价。”一只鸡蛋、一把鲜菜,不值啥钱,却令收入还算不错的市民如此紧张。有人说,这都是被不断的涨价摔打出来的,过日子,只好能省则省喽。分析:物价的上涨触动着每个人的神经,我们在学校里也会感觉得到物价上涨的气息,尽管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家庭都感觉到生活的拮据,可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还是很有必要的。7、就业问题,迫在眉睫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截至 9 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 107.5
16、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07.5%,同比增加 4.6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37.6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07.4%,同比增加 3.4 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 17.2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14.7%;城镇登记失业率 3.36%。至 9 月 1 日,2011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80.56%,同比增长 1.4 个百分点,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分析:虽然就业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应该看到我省毕业生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我省 全年就业岗位供需缺口在百万以上,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初中学历者居多。因此加大政府财政支出,投入教育事业,加强对技术人才及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变得很有必要。8、新时期、新气象“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基础上,努力实现“两高一低”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五年奋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经济区优势得到彰显,富民强省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相信我省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宏观调控的基础之上一定能够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