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滇池治理论文.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27146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滇池治理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滇池治理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滇池治理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滇池治理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滇池治理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文题目:滇池污染与治理姓名:王宏斌班级:11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班学号:201111010322日期:2013 .5.61目录基本信息: 2游览胜景: 2主要河流: 2名称由来: 3地理概况: 3滇池污染: 3滇池治理: 4参考文献: 62滇池污染与治理摘要:滇池是云南的一大风景,也可以说是云南人的一种自豪和骄傲,它所承载的不仅是表面上的,是风景,是文化,是资产等。污染带来的是经济上的消耗,也是文化的消耗,更是云南人的损失。如何治理,如何保护,将决定滇池和云南人的未来。关键词:环境、污染、云南文明、滇池、滇池治理滇池(英文名 Tien Lake,亦作 Tien Chih 或 Dian

2、 Chi),亦称昆明湖、昆明池(Kun-Ming Chih, 亦作Kunming Chi)。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 1,886 米,面积 330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5 米,最深 8 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基本信息: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过去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 滇池早在 1262 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 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 年以後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俊修建十座余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

3、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素有“ 高原明珠” 之美称的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游览胜景:海埂公园、西园别墅、龙门村、观音山、白鱼口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 部落或有水似倒流、 “滇者,颠也“之说,故曰“ 滇池 “。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为 1886 米,南北长 39 公里,东西最宽为 13 公里。湖岸线长 1632 公里,面积为 3063 平方公里,容水量为 157 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 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落

4、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 2855 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平均气温为 145-178 度,降雨量为 1070 毫米。昆明坝子盛产稻米、小麦、蚕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云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滇池,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原居住着称为“滇“ 或“滇棘“ 的部落,战国时期有楚将庄桥率部进入滇池地区。庄桥及其部属“变服从其俗 “,建立滇国。西汉武帝时设益州郡郡治为滇池县

5、(今晋宁);元至元十3三年(公元 1276 年)建立云南行省后,将池畔的鸭赤城改称昆明,成为云南省会的所在地。滇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由海埂至西山龙门有空中索道连接民族村与西山公园,即使交通方便,又可观赏滇池风光。滇池为全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占地面积 18 平方公里,分为 10 个功能区,按“高标准、多功能、国际化“ 的要求建设。 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时,昆明市内外交通、城市风貌已有极大的改观、将成为世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区。名称由来

6、: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 ”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 ”也有的认为是彝族die(甸)即大坝子。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查, 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 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楚将庄蹻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地理概况: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 4 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 1887.5 米,总面积 311.338 平方公里,其

7、中内湖面积 10.67 平方公里,外湖面积 287.1 平方公里,湖长 41.2 千米,最大宽度 13.3 千米,平均宽度 756 米,最大水深 11.3 米,平均水深 5.12 米,容积 15.931 亿立方米;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 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距昆明市约 20 公里。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 20

8、 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长 39 公里,东西宽 13.5 公里,平均宽度约 8 公里。湖岸线长约 200 公里;湖面面积 300 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 8 米,平均深度 5 米,蓄水量 15.7 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从西山远眺滇池。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 1886 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

9、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滇池水面宽阔,不但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极有经济价值,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滇池周围风景名胜众多,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等隔水相望,云南民族村、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云南民族博物馆等既相联成片又相对独立,互为依托,是游览、娱乐、度假的理想场所。1988 年,滇池以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当然,这些都是曾经的辉煌了,曾经的那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滇池已经沉入池底,留下的只不过是肮脏不堪的轮廓。滇池污染: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兼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4气候调节等功能,在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

10、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 20 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滇池污染问题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1998 年 9月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政府组织实施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 2010 年规划 。至“ 九五”末期,在流域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滇池污染迅速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扭转,治理工作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

11、点十分突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充分地利用假期深入实地,了解相关情况,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是以实际行动关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013 年 5 月 4 日5月 5 日,我到滇池流域的部分区域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查。我选择了海埂公园、海埂长提等几个地点,对滇池流域的水质进行了简单的检测,倾听了当地居民的抱怨,并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了一些情况。调查中,我发现草海水体呈黑色,有非常难闻的气味,污染状况特别严重。滇池污染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话题。十几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从 70 年代后期开始,进入 80 年代,特别是

12、 90 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滇池水污染的原因:一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二是生活污水进入滇池;三是工业废水进入滇池;四是农业面源污染;五是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六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七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滇池治理: 为了净化这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 “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 40 亿元。这些来自中央、地方政府的款项和世界银行的贷款虽然有效地缓5解了滇池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目前仍属 5 类重污染湖泊。2008 年

13、1 月 3 日,到昆明履新仅 6 天的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提出“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新思路。同年 3 月 27 日,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正式明确实行综合环境控制目标“河(段)长负责制”:35 条入滇河道,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各担任一条河道的“河长” ,河道流经区域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具体组织实施,对辖区水质目标和截污目标负总责,实行分段监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分段问责。“十一五”期间,滇池治理实际完成投资 171.77 亿元,是“十五”期间的 7.7 倍,是“九五” 、 “十五”总投资的 3.6 倍。这是滇池治理力

14、度最大、投入最多、成效最明显的 5年,滇池水质快速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局部水域、主要入湖河道水体景观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流域生态系统慢慢恢复。进入 2011 年,省、市政府提出, “十二五”滇池治理的总体目标要达到湖体总体水质稳定达到 V 类,实际工作中力争湖体总体水质达到 IV 类,入湖河道水质力争达到 III 类,各种综合指标体系达到相应要求,争取退出国家“三湖三河”重点污染治理名单。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将在“十二五”期间推出四项滇池治理措施:一是将在滇池湖滨规划种植 1 万亩中山杉,因为中山杉的生长速度是水杉的 3 倍,且对氮、磷等营养物质吸附能力较强;二是“十一五”

15、期间,计划在滇池污染较重地区养水葫芦 10 平方公里,并通过机械化采收、脱水,将水葫芦渣发酵后制成有机肥,实现水葫芦治及资源化利用;三是加大蓝藻处理力度,基于“十一五”期间建设藻水分离站的显著成效,采取固定式藻水分离设施与移动式采收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对滇池北岸蓝藻进行收集处置,预计每年可清除蓝藻 42 万吨,去除总氮 420 吨,总磷 28 吨;继续疏挖污染底泥,将从草海向外海北部区域及主要入湖口转移,疏挖面积将达到 961 万平方米,将达 500 万立方米。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6、,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入湖河流成为纳污河道;(3)缺乏雨季汛洪污水治理技术和措施;(4)蓝藻持续爆发,严重影响滇池水环境功能;(5)湖泊自净能力所剩无几,外海南北水质和水生态差异非常显著。 饮水思源,千百年来,滇池哺育了昆明。昆明城市的兴起与繁华都与滇池有着水乳相融、鱼水相依的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讲,滇池就是一个昆明的代名词,是春城的的魂魄,是世世代代哺育昆明人生活成长的的母亲。然而,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城市排放污水、采石采沙、砍树毁林,对哺育我们的母亲湖以怨报德,滇池终于不堪重负,伤痕累累,病得不轻。为母亲湖疗伤,还她以本来面目,是每一个昆明儿女的职责。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勇敢地站出来

17、。当我站在西山之巅,手扶龙门桅栏,鸟瞰滇池时,滇池把如海的颜色呈现给我,这让我想起自己写的一句话:大海以博大的胸襟迎接着万涧流水,而呈现给人类的永远是一片蔚蓝。滇池亦然,而且,滇池因为身处高原而离天更近,注入了蓝天的色彩,所以蓝得更加纯粹,更加耀眼。特别是当我坐上缆车飞越滇池时,心中比孙髯翁更加豪迈,同样感到“喜茫茫空阔无边” ,总与岳阳楼记里那些写洞庭湖的诗词混为一谈,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所不同是没有范仲淹的晦涩之气,爽朗一片,心旷神怡。我不知道,龙门与滇池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但因为这一个距离,让西山更加伟大,如于坚写的一样:伟大的西山;让滇池更加宽广,更加纯净,如孙髯翁写的

18、一样:五百里滇6池。我不是昆明人,没有见证过滇池的沧海桑田,也没有体验过滇池的浊浪排空,所以不管我看过多少关于滇池污染的报告,可内心升腾出来的滇池,永远是一片蔚蓝,湖光山色,美丽如画,这就是距离之美。虽然这种距离之美可能是虚幻之美,但我宁愿永远坚守这样的蔚蓝,这样的美丽,这不是逃避,而是信念。未来滇池,蔚蓝滇池。愿我们的母亲湖滇池,能早日恢复昔日的美丽,继续在这片土地绽放属于“高原明珠”的独特光彩!参考文献:1.王守良、汤崇铭.水体自净化是治理滇池的希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滇池水环境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肖青3.拓元蒙.滇池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防治对策J. 云南环境科学4.亚平.滇池湿地问题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5.滇池流域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郭有安6.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初步分析 侯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