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气象学论文(台风特点及其成因).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2713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论文(台风特点及其成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象学论文(台风特点及其成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象学论文(台风特点及其成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象学论文(台风特点及其成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象学论文(台风特点及其成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因分析0目 录一、台风生成源地 .1二、台风结构 .2三、台风生成随时间的变化 .3(一)月份分布 .3(二)年度变化 .4四、登陆我国 .4(一)登陆我国台风次数年季变化 .5(二)在我国登陆路径 .5五、灾害损失大 .6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因分析0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因分析摘 要台风作为热带气旋的一种,其强度巨大,通常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到12 级风力以上,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人口聚集、社会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受台风影响地区。 “据资料统计,沿海地区每年因台风灾害死亡约 453 人,直接经济损失逾

2、260 亿元。 ”1台风在给大陆干旱地区带来的降温降水等好处的同时,也广大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带来巨大损失。研究影响我国台风的一些基本特点及其原因,对于预测台风灾害,普及基本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影响我国台风的源地、生成时间、结构、伴随天气和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内在成因。关键词:我国;台风 ;特点;原因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它不同于其他常见大风,可以说是风中最大的风,因其风力巨大,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不仅影响海上航运和沿海渔业,而且在登陆时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还给内陆地区带来了强暴雨天气,引起洪涝

3、灾害。一、台风生成源地“从全球各地历年热带风暴发生的情况看,在南北两个半球上,北半球发生的次数多于南半球;在东西两个半球上,东半球又多于西半球;在各大洋东西两岸上,大洋的西岸又多于大洋的东岸。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台风 82 个,北半球则占了 34,而台风最多的海区为西北太平洋,占全球台风总数的13,平均每年有 28 个左右,是全球台风的多发区。 ”2而在台风生成的主要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因分析18 个海区(西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西南太平洋、西南印度洋和东南印度洋)中,西北太平洋地区就占到总数的 38%。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以北纬 5-20区域内生成的台风为主,又以菲

4、律宾吕宋岛西部南海地区为主,故而我国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台风形成需要广阔的高温洋面和一定大的地转偏向力,这就基本决定了西北太平洋地区成为最适合台风生成的区域。一方面,台风的形成需要高温高湿度的环境,其他洋面还问普遍低于太平洋海温,而北太平洋低纬度海温在暖季可达 30以上,洋面常年有大量水汽蒸发,水汽充沛,故而成为全球台风多发区。另一方面,热带初始扰动的发展、壮大,需要依靠地砖偏向力的作用,才能不断地使辅合气流逐渐变为气旋性旋转的水平涡旋,使气旋性环流加强。据计算,在南北纬 5以内地转偏向力不足以形成台风,所以很大一部分台风是发生在纬度 5-20。二、台风结构台风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

5、分为外圈、中圈和内圈三部分。台风外围是螺旋云带,直径通常为 200-300Km,风速向中心急增,可达 6 级以上;中圈是螺旋区,也叫云墙区,它有一些高大的对流云组成,其直径一般为 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内圈(台风中心)是台风眼区,其直径一般为 5-30 公里,绝大部分呈圆形也有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台风在垂直方向上分为流入层、上升气流层和流出层三部分。从地面到图 1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因分析23Km 高度为流入层,3-10Km 左右为中间层,从 8Km 高度左右到台风顶为流出层。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流入层空气做反时针(北半球)方向气旋式旋转,愈近中心,半径愈小,等

6、压线曲率愈大,惯性离心力也愈大,在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作用下,内流气流并不能达到台风中心,而在台风眼壁附近强烈螺旋上升;中间层气流主要是围绕中心螺旋式上升运动;中间层上升气流到达一定高度时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惯性离心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时便向外扩散,流出的空气一部分与四周空气混合后下沉到底层,一部分在眼区下沉,组成了台风的垂直环流区。三、台风生成随时间的变化(一)月份分布“一年中各月均有热带气旋生成,而各月分布不均,7-11 月为台风主要生成月份,每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平均为 8.3 个,尤以 7、8、9、10 四个月最为显著。 ”3由于每年 7-10 月为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暖季,有高温

7、高湿气候,而且登陆后受大陆温带冷气流影响少,产生台风较为容易,消亡难,因此登陆我国的台风也集中在这几个月。其他月份虽然也可能有一些台风生成,但一般不会对图 2图 3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因分析3我国造成太大影响。 “根据建国 25 年来的资料,每年在我国登陆的最后一个台风 , 平均最晚登陆日期是 10 月 7 日。极端最晚日期是 1974 年 12 月 2 日,是近百年来在我国登陆最晚的一个台风。 ”4(二)年度变化如图 3,从百年多来的西太平洋产生热带气旋数量变化上看,总得趋势似乎是有所增加,尤其是 1960 年到 1974 年十几年内达到一个鼎峰期,但是否热带气旋就真的随气候变暖快速增加还

8、有待进一步检验。因为随着技术的加强,观测点的增多,以前未必所有热带气旋都能观测到。从图上看,若存在对称周期,则今后一段时间内热带气旋数量还有减少趋势。所以从年度变化来看并无明显增减趋势,很难说与气候变暖有直接关联。四、登陆我国“根据多年(1949-2010 年)的统计数据,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平均每年有 27.1 个台风生成,其中有 6.9 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数约占总数的25.5%。 ”5(一)登陆我国台风次数年季变化“如图 4”6,为登录我国台风次数历年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五十年来每年登陆我国的次数曲线呈此起彼伏状,有些年份次数极高,但基本都在 4-12图 4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

9、因分析4次之间,各年份变化大。(二)在我国登陆路径登陆我国台风影响范围广,严重威胁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华东华南一带,甚至在内陆中部地区也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些台风登录主要在盛夏至初秋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登陆,琼台粤闽浙五省是主要的登陆地区,少数北上对苏沪鲁及辽等地区造成特大影响。登陆地点的相对集中,也体现在灾害损失上。据统计,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导致我国大陆地区死亡人数超过 100人的台风共有 57 个,死亡人数超过 500 人的台风共有 12 个,集中在 1954-1975 年(9 个) ,其中5612,6001,6007,7503,9417 号台风超图 5图 6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

10、成因分析5过 1000 人。如图 6,显示 1949 年以来严重影响我国的 20 次台风影响地区均为以上几省市。资料显示,1884-2006 年间,登陆我国的台风 90%在广东(包括港澳) 、海南、福建、浙江和台湾五省,其他地区则比较少。五、灾害损失大台风是一种破坏力较强的天气系统之一,其主要灾害包括:大风,中心附近风力常达 12 级以上;暴雨,给所经之处带来强降雨,几个地区短时降水量高达 1000mm 以上,使水库崩库,大面积洪涝;浪潮,海面高达数米水浪严重影响沿海居民财产和人身安全,也给沿岸低凹地区带来严重威胁;泥石流及山体滑坡,强降水带来地表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可一次性摧毁村庄等。台风不仅

11、影响我国航运,造成轮船停渡、铁路停运、飞机停航,而且台风所经之处,一片狼藉,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严重还会造成人员伤亡。除沿海地区直接遭受台风影响外,大陆地区也常会突降大暴雨,如遇地势阻拦可能造成某一地区持续暴雨天气。据统计 7,2003 年的 13 号强台风“杜鹃”(Dujuan) ,先后 3 次登陆广东,给我国华南地区造成重大灾害和财产损失。造成 38 人死亡。损失达 20 亿元。2004 年的 14 号强台风“云娜” (Rainne)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 164 人死亡,24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 181.28 亿元。2010 年 9 月 20 日,1011 号超强台风“凡亚比” ,

12、除造成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大范围暴雨外,在广东茂名高州马贵镇出现局部强降雨,最大24 小时雨量竟达 707.6mm、最大 6 小时雨量达 367.6mm,导致当地交通、通讯、供电中断,暴雨导致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导致 66 人死亡或失踪。总的来讲,台风灾害极不稳定,年份差距大,随着台风预测和防护能力的加强,每年死亡人数在逐步下降,但经济损失却不断增大。影响我国台风特点极其成因分析6台风给我国带来巨大灾害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内陆地区的旱情,同时,台风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不容忽视,对于台风的研究还将不断深入,近些年来我国台风预测准确率得到很大提升,但与美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于台风的研

13、究,一是要研究其原理,其次还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立体监测能力,最后,寄希望于科学工作者能早日弄清台风原理,能把台风蕴藏的巨大能量像潮汐那样转变为新型可持续能源。参考文献1 牛海燕 刘敏 陆敏 全瑞松 王静静 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灾害学 2011年 7 月 26(03)2 http:/ 中国科普博览-海洋博物馆3 张家春 谢启杰 施曼华 1884-2006 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 泉州市气象局 2006 年 11 月 7 日4 中央气象台预报组 在我国登陆最晚的一个台风 气象 1975 年 08 期5 薛建军 李佳英 张立生 王秀荣 许印龙 我国台风灾害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 年 3 月第 35 卷第 1 期6 史培军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 2000 年版7 http:/ 台风 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