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耳的栽培银耳,隶属于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又名白木耳、雪耳。新鲜的银耳子实体纯白、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直径 315 厘米,干后的银耳收缩,角质,硬而脆,呈黄色。银耳是著名的食用兼药用菌,具有补肾、生津、润肺等功效,营养十分丰富。因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一、银耳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活条件银耳的生长需依赖香灰菌丝,在银耳生长过程中,香灰菌丝先向培养料中伸长,将培养料中的粗营养物质供应银耳生长。简单地说,香灰菌丝在银耳生长中起着开拓先锋的作用。香灰菌丝拌合的好坏,直接影响银耳的生长及产量,银耳的生长发育与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银耳环境因素有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营养、温度、湿度、空气、PH 值和一定的光照条件。(一)营养 银耳 所需的碳源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氮源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等。微量元素主要有磷酸氢二钾、无机盐、硫酸钙、硫酸镁等。银耳是一种分解木材能力微弱的菌类,只能利用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等,但对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缺乏分解能力,只有通过香灰菌的菌丝分解后,代谢出的可溶性营养物质才能被银耳菌丝所利用。 (二)温度 银耳是一种中温型真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 2225,因此银耳母种接种最好在秋季。当温度低于 18时,银耳菌丝的细胞壁加厚,并断裂成芽孢,菌丝生长缓慢;当温度高
3、于 28时,银耳菌丝生长不良,大量分泌黄水,而香灰菌的菌丝则生长旺盛,因为香灰菌的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为 2526。由于银耳菌种是一种混合的菌线体复合物,在菌种培养时,要兼顾两种菌丝的生长。银耳子实体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 2025,低于 20和高于 28都不利于银耳子实体生长。(三)水分与湿度 银耳菌丝生长木屑培养料含水量以 6065为宜。水分过少,银耳菌丝长势弱,同时对香灰菌的菌丝生长也不利;培养料中含水量偏高时,银耳菌丝就会断裂成芽孢,而香灰菌则能正常生长,不利于银耳菌种生产。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大量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达 90-95%以上。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较多的水分,湿度过低,耳片易干
4、枯死亡;相反,长期处于高湿条件下,易出现流耳。 (四)空气 银耳是一种好气性菌类,要注意通风透气。菌丝生长初期需氧量少,后期则需要较多的氧气,在缺氧的条件下,原基分化迟,扭结后的胶质团长期不能分化出耳片。子实体形成及开片阶段,若通气不良,湿度大,则易出现烂耳和杂菌感染。 (五)光线 银耳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生长需要一些散射光。黑暗条件下,子实体则不能形成,光线弱时,子实体分化慢,质量低。但在强烈的阳光直射下,也不利于耳片生长,而且易干枯死亡。 (六)酸碱度银耳是喜微酸性真菌,菌丝生长的 PH 值在 48 之间均可能适应,最适应 5.56,大于 7 时,生长明显减慢。二、菌种的生产栽培(一
5、).银耳 PDA 培养基制作1.配方:去皮马铃薯 200 克,葡萄糖 20 克,琼脂 12 克(以实验室标准) ,水 1000 毫升,pH 自然。2.器材:量筒、试管、玻棒、电炉、电子秤、硅胶塞、高压锅,报纸,电磁炉、纱布、漏斗3.过程: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已发芽的要挖掉芽眼) ,称取 200 克切成小方块(1*1cm) ,置于锅沸水煮 30 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汁,补足水分到 1000 毫升;融化琼脂于马铃薯汁液内,微火加热,不时搅拌直至琼脂全部溶化,再加入葡萄糖,稍煮几分钟。趁热分装入管,装量为试管长度的 1/41/5,紧塞棉塞。及时高压灭菌,灭菌时将试管每 7 支扎成一捆,胶塞一端用报纸包好
6、,防止冷凝后的水下流入管内。使用实验室高压锅方法:先加水入锅内至三角架处,试管直立放入高压锅,灭菌桶上下对齐,对角拧紧螺栓,不要漏气。关闭放气阀,加热当压力表的指针指到 0.05mpa 时,打开放气阀,进行放气,排除冷空气,等压力表到 0 后,同上再操作一次。关闭放气阀,继续加热,在 0.13mpa 的压力下保持 30-35 分钟,让其自然降压冷却到 0,取出试管趁热摆斜面。试管取出后趁热将试管口一端垫高,斜靠在桌上的小木棒上,使管内培养液斜面上长度达 2/33/5,试管上面覆盖毛巾,冷却后即成斜面固体培养基。灭菌后置常温下 24 小时,未发现有杂菌产生,即可接种、培养4注意 A 煮马铃薯不能
7、搅拌成糊状,马铃薯熟而不烂;B.PDA 培养基 ph 低于 4.8 不凝固;C 分装培养基注意不使培养基黏附在试管口上,以免杂菌感染;D 琼脂 96 以上融化,45成凝胶快。(二).银耳母种接种与培养银耳菌种的分离方法有担孢子弹射法,耳木分离和组织分离三种。现在就只说组织分离法,由于银耳是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共生,所以制作银耳母钟就需分离这两种菌丝培养,然后组合这两种菌丝,由于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的生长速度差异甚大,所以组合接种时需先接种生长慢的银耳菌丝,待银耳菌丝的菌苔长到 12 厘米时再接上香灰菌丝,待香灰菌丝恢复生长后组合菌种基本成功。 下面介绍银耳菌丝的组织分离,香灰菌丝基本差不多1器材
8、75%酒精棉球、解剖刀、镊子、接种针、 PDA 培养基2实验室无菌操作需注意:接种环境消毒灭菌,酒精棉球消毒双手,操作器具消毒灭菌,开启的管口、瓶口靠近火焰,拔出的棉塞勿碰及任何地方,动作快准稳3过程:按照实验室无菌操作注意消毒,将子实体放入无菌培养皿中,置于接种箱中,用酒精棉球进行子实体的表面消毒用无菌刀片在基质块的中、上层剖开,用冷却的接种针钩取 1mm3 的白色菌丝(含基质) ,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中央,轻轻一压,酒精灯灼烧下瓶塞盖上置在 24的室温中培养 8d10d,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菌丝呈白,整齐,粗壮为好。4. 提纯转管选取生长健壮,圆正,丰满的白毛团,用接种针在白毛团边缘挑取 1.
9、5mm3 带培养基的银耳纯白菌丝,移接到已灭菌新的 PDA 试管斜面上,置于 2024下培养 10d左右。(三).银耳原种接种与培养拌料-装瓶- 灭菌- 冷却-接种-培养-成为原种1材料 棉籽壳 83% 、麦麸 15%、 石膏 2% (提供无机离子及增加酶活性) 、胶瓶,菌种,75%酒精棉球,酒精喷雾2设备 台秤、抖料机、高压蒸汽锅、超净工作台、接种工具、培养室、无菌室、3过程拌料 用台称把所需材料称量好,棉籽壳必须要用手搓湿透灭菌。装瓶 把培养料塞入瓶中,震荡瓶使培养料均匀,用木棒轻轻下压实,下松上紧灭菌 基地高压灭菌锅使用方法 银耳灭菌采用高压灭菌锅,袋子要均匀排放,利于蒸气畅通。灭菌时,
10、加水至载物架一手掌宽度以下;打开气阀,加柴火烧,至有气冒出,关闭气阀,至气压表升至 0.05,灭火,打开气阀,使气压表降至 0; 关闭气阀,加柴火烧,使气压表升至 0.05,灭火,打开气阀,使气压表降至 0;关闭气阀,加柴火烧至 0.1 开始计时,2 个半小时灭菌,使气压表保持在 0.13-0.15,关上炉火盖维持温度;E 时间到后便灭火,稍微拧开,等其自然完全冷却。冷却 放入接种室冷却 24 小时以上,观察瓶子培养料有无污染接种 按照实验室无菌操作注意消毒,右手持接种针把母钟划 1cm2 的方块,钩出一小块菌块,左手拿原种瓶,塞回塞子,每瓶原种塞两块菌种块。培养 放入培养室 24培养,等菌种
11、长满整瓶,有小耳芽出即可(四).银耳栽培种接种与培养1材料 棉籽壳 83% 、麦麸 15%、 石膏 2%、聚苯烯塑料袋(50*12.5*0.05mm ) ,菌种,75%酒精棉球,酒精喷雾、贴布、绳子2设备 台秤、拌料机、装料机、高压蒸汽锅、超净工作台、接种工具、培养室、无菌室、菇房过程拌料 装袋 把培养料用装料机装入袋子里,压实料面,绳子封袋。平放袋子用铁锥在袋上等距钻四个洞,孔径 2cm,深,用胶布贴紧口,检查培养袋有无破损及清理袋上残留物,即可放入灭菌锅灭菌 灭菌 冷却 接种 按照实验室无菌操作注意消毒,先从原种瓶中挑出上面老化的菌种,搅拌菌种。撕开贴布,从原种瓶中勺一匙菌种逐穴加入,填满
12、穴口,然后将胶布贴紧。(五).银耳栽培与出菇管理1.菌丝生长期的管理(112 天) 接种后,将耳袋移至事先消毒的培养室,头 3 天是菌丝萌发定植期,室温要控制在 2528。3 天后,菌丝已向穴口周围伸展,在此期间,应将室温调整到 2526以利银耳菌丝生长。 发菌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 70%以下,每天开门窗通风 12 次,每次 30 分钟。 2.原基分化期的管理(1318 天)将封口胶布揭开,使之具有一定空间,增加氧气供应,以促进菌丝进一步生长,并有利于原基的发育。揭胶布后要用湿报纸覆盖,要求覆盖报纸湿透而无积水。开孔增氧后穴中逐渐出白毛团。此时室温 2023,相对湿度 85%左右。白毛团上方
13、会出现黄水,应将耳袋翻面使孔口缝隙向下,让黄水流出穴外。 3.幼耳期的管理(1927 天)室温应调节在 2325之间,湿度控制在 80%为宜,适当控氧和通风,幼耳期因室内湿度偏低,如果不是为了降温和排湿,不宜开启门窗。否则会因湿度不降而使幼耳萎缩变黄 4.成耳期的管理(28 天至收获) 可掀开报纸,室温以 25最为适宜,应日夜开门窗通风,加强空气交换,增加室内的散射光,使银耳面上干湿交替。成熟的银耳,耳片已全部伸展,中部没有便心,表面疏松,舒散如牡丹状,和触有弹性并有粘腻感,即可采收。(六).银耳采收、加工采收时用利刀从耳基沿袋平割下采完后,随即除去黄色耳基,清除杂质,在清水中漂洗干净,把表层角质清洗掉。在有阳光下暴晒,银耳芯向上摆,无光时室内通风保存,晒到银耳变黄且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