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眉.页脚“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 课题研究团队 撰稿:范玉昌课题编号:DB11021【内容摘要】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 ”一题,为大庆市 “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较高的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其体系性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独特性。该课题的研究自 2011 年 1 月开始至 2014 年 6 月结束,其中,正式研究时间为三年零三个月,分为五个研究阶段。期间,通过实验教师动态管理、研究团队强制管理等一系列法度调控行为,探索出了确保有效教学实施的一整套制度、措施及服务保障的做法,并初步形成了课题研究法度化管理机制。通过反
2、复的验证过程,初步形成了“树典型、带全面、巧引领、勤查验、重过程、活档案(通过纸介基础上的电子档案的推行,使档案便于交流,起到“活化” 作用) ”的课题研究管理模式。通过“减时、增效、易操作”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引领,设计验证了以 “有效教学设计模式”、“有效教学课前准备流程模式 ”以及“同课异构” 、 “导学案设计 ”、 “五步教学模式”等为突出表现形式的大量操作样本。通过“突破反思,侧重测量”这一更为科学的检测方法的运用,大幅度提升了课题研究的效度信度。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思想的教法、学法、记法、用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页眉.页脚验证了具有层次化的有效教学课堂评价标准。通过研究提炼形成
3、了高中化学“分层教学” 的理论与实践 、 对高中生物导学案设计的探究等 400 多篇研究成果,其中,有 62 篇具有较高质量的有效教学阶段研究成果已申报并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有 31 篇理论文章在省及国家级社科类杂志刊载。目前,该课题的各阶段研究任务已全面完成,基本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并初步构建起农村高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系列化评价体系和系列化操作体系。【关键词】农村高中 有效教学 实践体系 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20 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思想的日益深入,人类对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理论家的“教学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
4、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这一论断有了更为切合实际的认识和研究。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新一轮课改“三维目标”的整体构建,尤其是新课标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及“研究性学习” 等诸多新思想、新要求,再一次将课堂教学的效益、效率、效果问题提到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然而,实际教学中所普遍存在的“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占一屋” 的现象,以及过重的课业负担所衍生的低效、乃至负效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地成为推行新课程标准的潜在障碍。在此基础上, “有效教学” 便再度成为广大师生、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里所谓的“ 有效教学”乃是指通过一定时间量、内容量的教与学,实现
5、了.页眉.页脚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预期发展的教学状态与结果。从新课程思想与新标准要求来看,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关注三大问题:(1)构建知识体系,协同教学行为,注重课堂设计,有效达成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核心要体现学习效率的总体要求。 (2)搭建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关注育人价值,强化学习体验,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反映着学习兴趣的综合作用问题。 (3 )创设合作平台,拓展思维通道,编织过程维度,有效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这里说明着师生思维的覆盖面要得到有效拉伸,思维的触点要得到合理延伸的问题。 基于上述思想和理论分析,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构成有效教学的因素是多
6、层面、多类别的。同时,我们认为结合我校区域经济相对落后、校本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普通高中这一实际,综合开展“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有着更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这一做法必将推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深化,也必将在实践教学中较好营造学科问题生活化、课堂教学社会化、知识技能体验化、主导主体轻松化的良好局面。因此,我校立项了大庆市“ 十二 五” 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 ”一题。二、研究现状围绕着“有效教学” 这一本质要求,国内外教育家、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做了相应阐述。主要有:(1)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为减少教师重复劳动提出“班级教学规模化” 的
7、有效教学要求。 (2)杜威提出了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等理论,在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上做了有益探索。 (3)美国 加里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将有效教学的教学行为归结为: “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 (4).页眉.页脚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博士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 (5)高慎英和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中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6)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对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上述关于“有效教学” 的
8、论说虽有不同,但他们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的提高,注重教学反思,注重教学过程。不过,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的普遍性,却缺少实践的针对性。 从国内外“有效教学” 的研究和探讨来看,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学科教学领域(课堂教学) ,呈现着学科化趋势或停留在点的研究上。例如:江苏无锡胡埭中学“ 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盐城市第四中学“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四川省剑州中学“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广东东莞实验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班额背景下如何
9、实现有效教学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国内外“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或样本)的研究仍处于“积累 ”状态,其 “塑形经验 ”还有待于异地、异校验证。为此,我们从教育哲学角度出发,从教学实际的种种表象和实质要求出发,认为该项研究必须突破学科及点的约束,达到面的综合完善,如此才能具备更高的信度和效度。鉴于以上分析,本课题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在综合基础上的“实践体系研究” ,研究的终极目标则是构建起一套切合实际、操作有效的“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 。为此,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凸显实践.页眉.页脚第一的观点的,是符合新课改注重学生实践,按照学生的实践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学体系要求的。这
10、里的体系指构成有效教学的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支撑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巩固、教学测试、教学评价、教学保障等系列化内容。所以,这一研究的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将不同于上述任何一项研究,其体系性的研究与构成将具有显著的独特性。三、理论依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广泛借鉴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恰当运用研究技术、稳妥落实研究内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研究过程中,主要依托和结合了以下理论:(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应该是一种建构性教学、策略性教学、真正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体现教师主体性的教学。因此,本课题在有效教学
11、的课堂体系、评价体系、主导主体地位、情景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研究较好的结合了上述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肯定有效教学必须在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准备策略。其次应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自主探究为基调,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最后应围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3)巴班斯基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这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效果是
12、以限定的时间标准为前提的,在有限.页眉.页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得到最大教学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提高,不仅要知识,而且要能力,更要情感与态度得到提高和发展。研究过程中,我们依据上述相关理论通过有效的设计与研究,使广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融合,提升了整体教学效益。在分层教学、分类管理,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中,团队研究人员密切结合:(1)美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需要层次论”的论述。 这一理论提出三个基本假设:第一,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第二,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
13、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第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2)美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教学设计原理”。这一原理阐明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的内部条件并相应安排学习的外部条件。为此,研究过程中设计者更要关注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的论述。总之,在教学与评价中,研究人员既注重了教育哲学思想、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贯彻,更注重了新课改中关于“三维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以及“ 研究性学习” 等新要求、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的运用,较好地保障了整体研究的科学性、操作性、可比
14、性和推广意义。四、内容目标本课题的研究从有效教学的实践理论、实践途径等角度出发,从农村高中师资、生源及校本实际出发,把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准备、设计、实施、巩.页眉.页脚固、测试、评价、保障”作为研究内容,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探索这七项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构建起“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通过研究设计形成具有模式化特点的有效准备流程模式,以及通过几个主要学科的探索设计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特例化的,符合“减时、增效、易操作”教学设计思想的有效教学设计模本。通过研究让广大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认清和牢牢把握有效准备、有
15、效设计这一构成有效教学的前提基础。通过研究使教师们做到正确操控教学客体(教师以外的人、物、教材、校本资源也包括矛盾概念体等)把达到学生的预期成长和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通过设计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氛围,进而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通过研究探索出更加符合新课程思想的教法、学法、记法、用法,探索出确保有效教学实施的一整套制度、措施及服务保障的做法。通过研究形成较为有效地测试评价标准、手段和方法,从而初步形成农村高中有效教学
16、的评价体系。五、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同课题组及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内容及研究对象的需要采取了相应的研究方法以取得预期研究效果。主要方法如下:(一)文献研究法。借助这一方法,重点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及方式方.页眉.页脚法,搭建本课题研究的高效度、高信度的理论框架,从而比对形成本课题独有的新观点、新体系。(二)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法准确做好前测及阶段测试,为在各个研究阶段科学制定推进计划和行动计划提供实证前提。(三)案例分析法。在各个研究阶段由于较好地运用了案例分析法,使案例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更加科学有序,并借助由此而产生的理论思想恰当采取研究对策,牵引着有效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 (四)行动研
17、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方法。行动研究确保了在文献、调查、案例等方法有效运用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对此,课题组充分借助最新教育理论,解决个性化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六、步骤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划分为前期准备、实施研究以及结题验收三个阶段。在前期准备阶段,学校展开了全校研究领域的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论证。成立总课题组,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归类,了解贫困地区学校现状及教师、学生的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科学把握师资、生源对有效教学的影响。在前测基础上,课题组累积测试、问卷 1200 份并形成相关分析材料,为恰
18、当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及理论依据。根据研究目标内容编制方案,制定确保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规定或办法,如:林甸一中教育科研课题组及实验教师动态管理规定 、 林甸一中有效教学综合管理办法 、 “课题组(包括研究团队各小组)间周研讨制度”。与此同时,加强了专项课题技术的培训与学习,明确分工职责并在各阶段实施前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阶段推进计划,并围绕.页眉.页脚目标、内容、做法、成效、问题、措施等内容开展了较为及时的研究阶段总结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整体效度。在有效准备、有效设计研究阶段,研究人员充分整合教材、校本资源,以最大限度地适合不同类别、不同层面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成长需要,从而确保
19、了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紧密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在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准备策略,其次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自主探究为基调,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的内部条件并相应安排学习的外部条件及相关论述。在充分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阶段成果及操作样本。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行动计划,再次将操作样本向不同层面、不同类别、不同组合的师生反复投放,取得理论坚实、操作可靠的动态塑形样本(模式、标准、操作流程等) 。在研究、形成有效准备、有效设计模式及有效实施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密切遵循我校探索已久的“
20、分层教学、分类管理、适时激励、整体推进”的管理思想,及时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该课题的研究自 2011 年 1 月开始至 2014 年 6 月结束,时间跨度为三年零六个月。其中,正式研究时间划分为五个研究阶段。第一研究阶段 2011 年 1 月2011 年 4 月,有效准备的研究。通过对教材、学生、方法(教法、学法等) 、过程、手段等内容的研究,构建一套便于教师操作,适合不同类别、不同层面学生要求,恰当整合教材、校本及有关教学资源的“ 有效教学课前准备流程模式”。模式的构建要力求简洁、系统、易操作,.页眉.页脚以确保对新教师及实习教师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此阶段主要采取调查法、案例
21、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第二研究阶段 2011 年 5 月2012 年 3 月,有效设计的研究。突出研究设计思想、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围绕几个主要学科探索出几种具有共性及特例化的减时、增效、易操作的“有效教学动态设计模式” (适合不同层面学生) ,并结合不同类别的教师,如:文理学科、年龄结构、新老教师及实习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将共性化后的设计模式予以类别投放、反复验证。同时,更要抓实理论性验证。如:说课、辩课等活动的开展。此阶段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同时,通过说课、辩课、课堂展示等活动展开较有深度的师生座谈讨论,达成一致见解并再次展开“有效设计” 的研究
22、投放,以验证实效、达到最佳效果。第三研究阶段 2012 年 4 月2013 年 3 月,有效实施的研究。侧重研究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语言运用、主导主体、流程把握、预设生成、设计推进、课堂氛围、教学机智、情感交流、探究合作、媒体运用等内容的有效调控。在有效教学的整体结构中,有效实施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应反复验证施教者的设计思想、设计样本和操作流程。对实习教师的指导上不能局限于课堂,应采取开放式活动,提升有效实施过程中的诸环节的运用能力。如:通过专业内容的演讲活动以及教学叙事的口头表达等形式锻炼实习教师的专业语言的运用;在师师、师生专业内容的答辩等形式上探索预设与生成、教学机智、教学流程、媒体运用
23、、探究合作的指导等一系列不断更新、提升的教学基本功要求。第四研究阶段 2013 年 4 月2013 年 8 月,有效巩固、保障的研究。在.页眉.页脚有效巩固方面,重点研究简洁、高效、易操作的记法、用法以及教师有效梳理知识体系、形成记忆流程的方式方法。有效保障的研究要以队伍建设(师生) 、设备设施、环境秩序、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中,要侧重研究提升师资力量,促进有效教学的人力保障机制形成的问题。为此,要在师资培训渠道、师资队伍结构,以及构架实习生实地操作、网络教学、多校沟通的三维师资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化研究,不断拓展东北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这一优化的教学空间。此阶段主要在调查法、案例分析
24、法、行动研究法的基础上开展好测量比对,并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操作,形成具有可靠信度、效度的数据分析材料。第五研究阶段 2013 年 9 月2014 年 3 月 有效测试、评价的研究。在有效测试方面要重点研究内容的梯次牵引、测试对象的层次划分、测试环境的心理调控、测试目标的合理定位等方面。在评价方面要结合新课改要求探索一套有效评价教师教与导、评价学生学与用的可衡量师生动态发展,也包括实习教师的动态引领等方面的评价原则、手段、途径、方法和标准。七、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我们密切结合上述研究步骤过程,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实效性的做法与研究手段,收到了较为突出的实践与理论成效。(一)操作成果1.构建机制
25、法度管理。为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开展,学校制定了林甸一中教育科研课题组及实验教师动态管理规定 、 林甸一中有效教学综合管理办法 、 “课题组(包括研究团队各小组)间周研讨制度”、 林甸一中有效教学研究团队管理办法 、 林.页眉.页脚甸一中教育科研操作流程 、 林甸一中课题研究阶段验收标准以及“课题交流制度”、 “课题实施网络 ”、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等确保课题研究的系列性制度、规定或办法。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惰性心理甚至不作为做法,学校依据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推行了林甸一中有效教学阶段研究任务及强制研究措施 ,核心内容包括:对不能及时并确保质量完成研究任务的小组及成员不予评选“先优
26、模”;对不完成正常研究工作及上报研究材料的课题组成员坚决取消其研究资格。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材料可进行文献参考及创新强化,但不得抄袭,否则一经发现即取消抄袭者研究资格,并且五年内不得申请立项。各类研究材料必须结合相关阶段研究内容、目标及要求科学形成,凭空想象、杜撰者视同抄袭。通过以上强制措施的推行,初步形成了一个“有效操控、对比研究、约束有力、信息畅通” 的课题组管理新局面,从而使我校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入了“法度”管理的新阶段,并初步形成了课题研究法度化管理机制。2.对比研究 梯队发展。由于“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一题研究空间较大,教情、学情、教材、校本、教法、学法、记法、用法、评价等
27、均与实践体系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而且,目前检索尚无可借鉴的、有效教学体系性研究的文献资料,因此,小范围的研究探索必将弱化体系性研究的信度、效度。鉴于上述原因,我们以课题组为核心组建起 111 名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并且,团队成员吸纳了部分自愿参与有效教学研究的初中、小学教师。由于团队成员分布在教学及管理的各个层面,因而,各个成员面对的生源、学情、.页眉.页脚学科、学段、教材、方法等也各有不同,从而较大限度地扩大了研究面及较好地保障了相关研究的实效性。同时,团队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团队包括:技术保障组、材料管理组、第一研究小组、第二研究小组。各小组间相互制衡、协调管理,技术组、材料组在提供技
28、术保障和材料管理的同时负有督导责任,并且全体成员要分别加入一个研究小组开展研究。这一做法,使研究工作做到了:第一,分解了研究任务,利于对变量因素的把握;第二,扩大了研究面,弱化了以偏盖全、简单推测的思路与做法;第三,两个研究组的划分,利于对比研究、把握主流,提高了研究的效度与信度;第四,研究团队成员划分成三个梯队,利于“树典型、带全面,巧引领、勤查验,重过程、活档案(通过纸介基础上的电子档案的推行,使档案便于交流,起到“活化”作用) ”的课题管理模式的深入推行,不但确保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更为培养教学、科研后续力量奠定了理论基础。3.强化交流 展示提高。研究过程中,学校召开了由百名团队成员参加
29、的,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推进会。会上,对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时间、职责要求、团队管理办法等作了更为严谨、周到的规定。同时,课题保障组、材料管理组及两个研究组 分别召集各自研究人员落实会议要求,并结合阶段研究内容、目标确定人员分工,划定推进任务。不仅如此,研究团队协同年级研究网络还展开了“青年教师有效教学优质课大赛”,以及研究人员对“青年教师汇报课”的跟踪指导等活动,从而推进了课题研究以及交流研讨工作的深层发展。为此,以刘永波、丁立鹏、田海龙、房亚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团队研究人员,分别成为校园首席教师、校园明星教师,更有以第二梯队青年教师房亚春、王爱民等为代表的 12 位研究.页眉.页脚团队成
30、员被评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4.科学归档 网络共享。研究档案管理做到了规范、有序,类别、卷别明析。如“立项卷”、 “过程卷”与“成果卷 ”(综合卷) 、 “验收卷” 的划分,将十分利于检索、便于研究,更有利于结题验收阶段的材料查阅。目前, “立项卷”、 “过程卷”、 “成果卷”,包括“ 综合卷”的装订由于严格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阶段分类归档,因此,已初步形成体系、构成系列,目前总卷数为 85 卷。不仅如此,通过重点研究材料的 “网络化”交流,团队成员的研究技能稳步提高,同时,通过大量研究活动的开展,广大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从研究方式方法的运用到研究过程的自我管理,以及研究成果的表述
31、等都得到了较好发展。5.常态研究 规范样板。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等相关特点,研究团队要求成员密切结合学科教学将课题研究与日常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确保研究工作常态化。为此,学校科研、教务部门及课题组协作编印了备课、设计、实施、反思、督察、成效分析等为核心内容的林甸一中教师教学工作手册 ,由此形成了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的优化局面。6.典型引路 协作推进。为使课题研究做到点有优势面有效应,我们在点上,打造了懂档案管理的、科研应用文撰写的、设计与分析的、测试与统计的、精于科研论证方式方法的等一批攻有专长、用有实效的特长研究人员;同时在面上,通过不同专长研究人员的拉动,通过“青蓝工程”、 “综合评
32、价” 及通过“分层教学、动态管理 ”等制度的实施,通过“实验班、网络班、平行班、特长班”的划分,激励了不同层面的学.页眉.页脚生不断进步,促使霍贵新、马红月等 196 名学生由“平行班”进入了“网络班”,102 名学生进入到 “实验班”。不仅如此,自 2011 年至 2013 年,连续三年高考进入二本以上录取段的考生分别递增为:224 人,334 人,410 人。在研究过程中还涌现了以田海龙、王丽莉、刘永波、房亚春、许红英、佘红英、臧艳玲、盛喜彬等为代表的标杆式研究典型。涌现了表现突出的李焕丽、王爱民、李 娜、赵 文、杨春萍等为代表的材料管理人员。研究团队更跟踪录制了一大批研究人员有效教学成果
33、展示课光盘,从而为青年教师及新岗教师提供了借鉴、完善、反思、发展的课堂教学实录。7.明确指标 跟踪督导。在课题研究的一系列保障制度、措施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青蓝工程”的“职责目标与奖励办法” 这一硬性指标的规定,学校成立了教育、教学、行后管理三个常规性督察组,以确保有效教学的顺利开展。其中的教学督查组与课题组密切协作,结合有效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分层教学、分类管理”的课堂教学要求,设计制定了“林甸一中年级(组)教科研工作月考核表”,并对备课组活动、课堂教学过程、课题研究等内容开展评价性督导,从而对课题的研究起到了较好的督促实施的作用。8.设计验证 模本操作。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针对
34、“平行班”、 “特长班” 、 “网络班 ”、 “实验班”等不同群体特点、要求,在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并反复验证形成了以“同课异构”、 “导学案设计” 等为突出表现形式的大量“有效教学设计模式”及“有效教学课前准备流程模式”操作样本。其中,研究团队成员刘永波设计的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流程图示及田海龙设计探索的“平行班”、 “网络班”、 “实验班”有效教学设计模式.页眉.页脚很有借鉴意义。这些设计流程或模式在反复投放验证中成为有效教学实施的操作化样本。9.系列结构 梯次测评。在课题研究的第五阶段,课题组结合阶段性测试分析有关成果,针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测评问题,设计形成了系列化
35、测评标准。这些测评标准,按学科内容划分包括:高中语文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测评标准;高中数学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测评标准;高中外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测评标准;高中文科综合课堂有效教学的测评标准;高中理科综合课堂有效教学的测评标准等类别。按测评对象划分包括:实验班、网络班学生及平行班学生测评标准;实验班、网络班学科教师及平行班学科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测评标准等类别。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同样设计实施了相应的测评内容指标。如:结合实验班、网络班课堂有效教学的体现,设计形成了“目标、内容、教法、学法、观念、态度、技能、效果”等八类考核体系,三十多项等级指标;围绕实验班、网络班学生的学习方式、参与程度、学习效
36、果等同样设计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广度、深度、技能、情感、态度”等八类检测体系,三十多项等级指标。上述不同内容的划分与标准的形成,由于符合我校“分层教学、分类管理”这一教学层面以及班级管理层面的实际要求,不同层面的学生、任课教师的教学有效性的意向得到了合理体现,也促进了课堂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二)理论成果大量而深入地研究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获得了丰富的理论认识,更促使他们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开展研究的策略思想,以及深化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这些成果或在省级乃至国家级专业杂志刊载或获得不同级别的科研奖项,但更.页眉.页脚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成果都从不同层面、角度促进和确保了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度开展。主要
37、表现在:1.教学准备的研究。在“有效准备 ”的研究过程中,不但形成了大量探索性、样板性的操作流程样本,更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如:研究团队第三梯队青年成员王爱民撰写的深度备课是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一文。该文不但指出了“ 以往传统的信息技术备课更多地侧重于知识性备课,教师的教案同样更多的是空洞的、零碎的、知识性的内容,这是无法适应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还由此进一步阐明“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积极适应有效教学的需要,转变备课思想,做到深度备课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提高学生懂的深度,灵活运用的深度深度备课是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学究式备课 ”、 “感悟式备
38、课 ”的基本做法。2.分层设计的研究。在反复研究提炼的基础上,以团队成员于 磊、崔 磊、王 昭、郑晓玲等为代表的第二、第三梯队青年研究人员,结合研究内容、目标撰写形成了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 、 对高中生物导学案设计的探究 、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 关于启发式课堂教学的研究等 400 多篇研究成果,其中,有 62 篇具有较高质量的有效教学阶段研究成果已申报并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有 31 篇理论文章在省及国家级社科类杂志刊载。这些研究成果对设计模本的形成,对“分层教学、分类管理”的研究和应用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3.教学策略的研究。.页眉.页脚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教
39、学的促进作用是无法忽略的。为此,研究人员在研究实践中结合有效教学或学科需要,提炼撰写了大量策略性成果。其中,课题主持人刘满昌针对有效教学撰写了增强教学目的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策略 ,业务校长张勇撰写了浅谈如何实施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团队成员针对学科教学撰写了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 (刘永波) 、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杨蕾) 、 姓名是一面镜子兼论中国人名与时代社会的关系 (王文存) 、 关于巧用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激励作用的教学反思(司翠雪) 。这些理论文章分别发表在黑龙江教育以及管理专家等杂志。4.心因调动的研究。某种意义上说,心因倾向在有效教学的实现上有着不可多得
40、的作用。原学校副校长、团队成员刘剑楠撰写了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积极心态 ,备课组长、团队成员房亚春撰写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理论文章。这些成果提出了“构建学生积极心态,其实质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 会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论。同时,论述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是构建学生积极心态的主渠道” ,并提出了“昔时高效,激情取信,创新设计”的途径与做法。这两篇文章先后发表在黑龙江教育 (2012 年综合版第三期) ,以及教育策划与管理 (2014 年第
41、四期)杂志。5.方式方法的研究。研究团队在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确保研究实效的形成与巩固方面,不断.页眉.页脚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并探索更加适合于自我需要的教法、学法、记法乃至用法,从而形成了大量可借鉴的、具有广泛运用价值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为此,研究团队结合“有效巩固保障”阶段的研究活动,反复投放、探索这些成果的信度效度,进一步完善和印证了“导学案设计”、 “合作学习”、 “五步教学模式”、“自思+ 共论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探究并深入挖掘了朱龙根的“浓缩法” ,以及针对深受学生推崇的“化整为零记忆法”,探索了“集零为整的运用法”的做法。这一做法即较好地把整体内容分散
42、后实现了点的记忆,又在记忆点的基础上形成点的有效连接,从而再现内容的完整性。这种把记忆与运用相结合的做法,较好地实现了知识的“分合”与“整零”。6.模式流程的研究。研究团队核心成员王丽莉,在研究中积极探索过程与方法、主动与效果有机的结合问题,撰写了关于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一文,并发表在黑龙江教育 (2012 年综合版第三期) 。她依据“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这一思想,并依据昌乐二中、友好三中等学校的相关经验构建了“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主要步骤为:一步“学案导学 自主探究” ;二步 “合作学习 讨论解疑” ;三步“展示成果 点评质疑” ;四步“总结
43、点拨 修订学案” ;五步“ 评价激励 素质提高”(图示如下) 。.页眉.页脚自学讨论展示整理互评学案导学合作学习展示质疑总结点拨评价激励设计参与质疑点拨点评生 师7.操作策略的研究。设计思想的提出:在有效准备、有效设计内容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首先遇到的便是模本设计的类别问题。对此,课题指导、研究团队核心成员范玉昌提出了在“ 准备流程” 、 “有效设计” 两种模本设计时,必须遵循和适应“动态化”与“特例化” 的思想要求。 “动态化” 将更加适应分层教学的要求, “特例化”将较好地顺应班级分类管理的要求,使“实验班”、 “网络班” 、 “平行班 ”、 “特长班”等不同类别的学生获得相应的阶梯式发展
44、。同时,模本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减时、增效、易操作”的设计思路。只有如此,才能较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求需要的合作、分享和自我探询的空间。新教师、实习教师也才能顺利解读与操作模本。研究策略的提出:为深化课题研究,注重体系性以及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确保课题整体研究的效度、信度,团队核心成员范玉昌从理论角度提出了“三个突破” 性的目标:首先,突破学科、构建体系。这一突破是我校有效教学研究的最突出特点,深入理解和遵循了这一要求,我校的有效教学研究才会有成功的.页眉.页脚前提。其次,突破独立、注重联系。因此,研究过程中,必须把“准备、设计、实施、巩固、保障、测试、评价”等七项研究
45、内容看成是环环相扣的“链条”,充分认清有效准备是前提,有效设计是关键,有效实施是根本,有效巩固、保障是基础,有效测试、评价是手段的这种链条式的关联特点。再次,突破反思、探索测量。反思,在梳理教学得失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反思的结果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主观因素、是自我感觉,而衡量一堂教学是否有效,学生的发展才是唯一恰切的“卡尺”。所以说,在有效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注重反思又要突破反思,侧重研究更为客观的教学“测量”。 同时,要注重让规范的、“卡尺” 似的测量,贯穿于准备、设计、实施、巩固、测试、评价、保障等研究内容的始终。这一理论成果,不仅促进了课题内容的深度研究,更被进一步
46、提炼写成了漫谈我校有效教学研究的几个理论性突破一文,并发表在黑龙江教育(2012 年综合版第三期) 。八、效度分析通过几年来的研究,我们深切地领会了:行动就是研究,过程就是成长,发展就是成果的研究思想。在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地投放,验证设计、数据、认识、方法、样本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及课题组在成长、在壮大,被反复验证的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实效性。然而,面对着诸多研究成效,我们同样看到了:成长伴随不足,壮大更在未来。1.反思测量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遇到了一个突出困扰课题研究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所研究出的所谓“ 有效教学”的各种模式、方式方法等是不是真的有效?为此,.页眉.页脚课题组提出了“测量” 这一较
47、为科学的实证方法,并在充分论证“准备、设计、实施、巩固、保障、测试、评价”等内容的“链条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上述各个环节是否有效,归根结底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操作过程是否有效。为此,课题组围绕课堂教学、结合新课改思想,合理编制了“测量”工具,主要包括:实验班、网络班、平行班教师有效教学测评模板,学生有效学习测评模板。这些模板式“标准” 既体现了“ 实验班” 、 “网络班”、 “平行班”等管理上的“层次性”,并以此确保实施教学上的“层次性”,也构成了“语数外” 、 “文综”、 “理综”等学科上的系列化,以此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测评”工具的合理化、有效性。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一组对比性的数据得
48、出较为可靠的结论。实验班、网络班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测量值比对(百人次均值计)内容指标 目标效度内容效度教法效度学法效度观念效度态度效度技能效度效果效度测试结论前测 61.2 72 76 45 84 87 79 80 73.02后测 95 98 97 90 93 90 92 98 94.12研究实践证明, “测量” 这一实证方法是科学可行的,但“测量”的手段、途径、标准及其“ 测量工具” 的有效设计等相关问题还有待于深度探索,以最大限度地取得课题研究的效度、信度。2.审视成果在近四年的研究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符合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体系性材料,如:模本、案例、文论、光盘等材料虽然已合理分类归档,但
49、仍有必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由此编辑形成系列化文集或影音材料,以更加利于该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交流。.页眉.页脚3.完善体系“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一题的研究,不但极大地关注了农村学校的校本实际,更把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准备、设计、实施、巩固、保障、测试、评价” 作为构建有效教学研究的系列内容加以研究。所以,这一内容的研究极大地符合了该课题设计者的“有效准备是前提,有效设计是关键,有效实施是根本,有效巩固保障是基础,有效测试评价是手段”的课题设计思想,使课题研究自成体系,从而进一步形成实施有效教学的系列化操作体系,并从根本上避免了学科化研究的狭小认识与有限的成果扩张,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独特性。同时,课题的系列化研究成果在研究中不断得到推广,拉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特岗教师、实习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有序形成,更促使广大学生获得了预期发展。我们觉得,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划分是科学的,其较高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已初步显现,课题的体系性研究也是独到的。不过,反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