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LED用作汽车前照灯环保 法规及结雾对策.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329142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用作汽车前照灯环保 法规及结雾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LED用作汽车前照灯环保 法规及结雾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LED用作汽车前照灯环保 法规及结雾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LED用作汽车前照灯环保 法规及结雾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页眉.页脚LED用作汽车前照灯的环保 法规及结雾对策整理时间:2007-6-21 14:14:02 来源:技术在线 斯坦利电气在“LED 技术研讨会 2007”(2007 年 6月 1415 日,日经电子与日经微器件主办)上,介绍了把白色 LED用作汽车用前照灯需要解决的三个课题。 第一,适应发动机热量和前方飞溅的污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实现 3年以上的免维护。第二,适应法规的限制。汽车前照灯必须采用不对称配光,使照度降低到使对面车辆的驾驶员不感到刺眼,且提高到能够照亮驾驶员视野前方的程度。为了适应该法规,目前的前照灯舍去了近 2/3的光。斯坦利认为,使用 LED作为前照灯时,需要通过使用多

2、个 LED,在形成高效配光模式的同时,使其符合法规的要求。 第三,必须解决配光镜结雾的问题。LED 与卤素灯和 HID灯相比,红外波长成分较少。配光镜温度不易升高。所以在水分进入前照灯后,配光镜容易结雾。因此,需要采用考虑了结构、材料、外部气流等因素的不易结雾设计。LED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整理时间:2007-8-7 9:51:36 来源:平安证券 在车用数量方面,每台车分别需要 100颗(内部)、200 颗(外部)。内部应用如仪表板、阅读灯,外部应用则为尾灯、煞车灯、方向灯、头灯等。目前全车内部采用 LED的车厂家几乎全为欧洲的公司;而在外部照明使用 LED方面,欧系及日系汽车将第三刹车灯改

3、成 LED的比率已超过 80%。车用领域最大的课题是将 LED应用在汽车的头灯,例如在日本市场,由于受到法律的限制,无法在头灯使用 LED。但是,这样的限制将在 2007年开始出现转机,从 2007年开始可以将 LED应用在概念车上,从 2008年开始,更可以扩大使用 LED来作为头灯,并且在 2010年以后应该可以以允许开始正式使用。从元件的性能来看,目前的白光 LED已经可以代替卤素灯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取代 HID。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到 2010年,LED 将会有机会在亮度和成本两方面与 HID进行竞争。从基本来看,在汽车头灯使用 LED的优点很多,首先是使用寿命,尽管与前述的 L

4、ED的高峰衰减期也有一些关系,但是汽车的头灯不是平常的照明,所以与一般照明用途不同;接下来是设计的灵活度,头灯内的纵深将变薄,正面可以用来全面照明,使得设计的弹性度增加,而且因为 LED是比较指向性强的光源,所以作为照明可以进行设计简单化和轻型化,除此之外,透过与可视光通讯技术的结合,非常有可能成为安全行驶用的资讯通讯元件。在头灯之外,LED 在汽车的应用也逐渐地增多,尾灯、方向灯和雾灯等外部照明,还有车内灯、脚灯、仪表板用灯、导航设备用的液晶背光,和其他自动设备的操作面板,应用可以说是相当的多,当然各个应用领域都有辉度要求,同时对于演色性也有所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只要成本低的情况,所以要求各不

5、相同。这彼此之间可以约略的进行区分,例如一般车外灯的要求会是以辉度为主,车辆内装则是以演色性为主。具体来说,头灯是需要光的到达距离,对色再现等等没有明确的要求,而车内灯会因为乘车人讨厌蓝色的光等等因素,所以对演色性的要求很高,而如果应用在仪表板上的 LED就和演色性无关,不过却会被要求低辉度和低成本。以目前来看,在车用领域最大的市场在车内饰背光,其次为车后灯,2006 年全球车内饰市场销售额 4.2亿美元,车后灯市场为 2.2亿美元,预计 2010年汽车市场 LED总体销售额会达到 11.5亿美元。欧司朗光电上市 620lm的 LED前照灯模块整理时间:2007-7-12 9:46:33 来源

6、:技术在线 德国欧司朗光电半导体(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上市了面向汽车前照灯的 LED模块“OSTAR Headlamp”新产品。驱动电流为 700mA,最大光通量为 620lm(标准 500lm),耗电量为 12W。光通量由原产品的250lm增至 2倍以上。 新产品串联安装 5个 LED芯片,没有使用透镜。色温为 6000K。使用 34 个 OSTAR Headlamp,即可实现汽车前照灯所需的亮度。 为增加亮度,采用了光通量为 1000lm的一般照明用 LED模块“OSTAR Lighting”所用的技术。除改进了封装结构以减少反射外,还改良了荧光材

7、料,改进了 LED芯片的薄膜化技术以提高发光效率,还改进了薄型芯片的近接安装以提高亮度等。 目前已开始供应样品。量产预定于 08年底开始。欧司朗半导体公司的 LED应用在奥迪 A4车头灯整理时间:2007-12-26 9:41:16 来源:中国灯饰商贸网欧司朗半导体公司的市场营销主管 EllenSizemore表示,奥迪 A4车上的新车头灯,具有 LED的高可视性和时尚外型-创新车头灯设计和安全性提高的成功结合。这是 LED技术在汽车车头灯广泛应用的重要一步。事实上,ADAC,德国汽车协会建议所有汽车配备标准白昼行驶灯。在新款奥迪 A4中的每个车头灯采用多个来自欧司朗公司的 TOPLED。由于

8、最新的芯片技术和特别的表面贴装封装,这些 LED达到 18流明的亮度。AdvancedPowerTOPLED 不仅提供低功率消耗,它的纤巧型对汽车设计很有帮助。尺寸只有 3毫米 X3.2毫米,TOPLED 提供设计者式样的灵活性。.页眉.页脚关于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公司: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公司是欧司朗全资的子公司,也是世界两大领先级的照明生产商之一。它基于照明、传感器以及视频应用等方面的半导体技术,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方案。公司在全球拥有 3,500多名雇员,在德国雷根斯堡、美国圣何塞以及马来西亚槟榔屿设有运作机构。截止到 2006年 9月,公司年销售总额超过 5亿欧元。飞利浦长寿 LED产品发起汽车照

9、明新技术革命整理时间:2007-9-7 10:37:28 来源:中国汽车零部件资讯网飞利浦汽车照明最新革新成果 LED(发光二极管)产品近日在大中华区售后市场隆重面市,包括 LED照明套件系列和 LED T10升级信号灯系列。本次推出的该两系列产品,亮度极高,寿命超长,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时尚感,而且大大增强了行驶安全。 “LED正逐步为汽车照明领域所应用”,飞利浦汽车照明亚太区市场总监孔安瑞表示,“作为 LED技术的领导者,飞利浦为驾车族量身定做了这两系列新品,使他们在驾驶的同时充分享受安全与风尚带来的经济和实用。” LED照明套件满足了全天候日间照明需要,酷白和炫蓝双色选择使座驾脱颖而出,与升

10、级卤素灯及 HID氙气头灯相辉成映。全天候照明开启了汽车驾驶安全的新时代。车辆通过远距离预警,大大提升了危险发生时的反应时间。使用常规灯泡的同时辅助 LED照明,驾驶者可以更进一步体会到 LED节能长寿的特质。 “LED较常规灯泡节能 90%”孔安瑞先生强调,该应用延长使用周期,对节约能耗具有划时代意义。另外,长达 5万小时的 LED照明系统,可使 300万公里行驶和 7年无更换( 平均日照明 2小时)成为可能,大大缩减了灯泡坏损时间和替换成本。 超亮型 LED照明套件安装简易,共分 6个型号,分别含 5颗、8 颗和 11颗 LED,蓝、白光效倍添时尚。各照明套件均配有可调节支架和防水灯具,使

11、其适应各种车型、路况和气候条件。 LED T10是为升级常规信号灯而特别设计的,使驾驶者体验节能长寿的同时,充分感受其节能、低损耗的优点。该灯可以与现有停车灯自由更换,安装简单易行。蓝白两色,两种外形设计,其中含透镜设计“超亮”灯,透镜外罩塑造更佳光分布。 “全新 LED产品为我们的汽车照明家族再添成员”,孔安瑞先生讲到,“飞利浦技术团队正不懈专注于 LED产品的深入研发,使用 LED照明套件和 T10升级信号灯的驾驶者,除了可以充分享受产品优点,更抢先体验到了汽车的未来潮流。”美国凌力尔特上市 50W的 LED控制器 IC整理时间:2008-6-16 9:23:02 来源:技术在线 美国凌力

12、尔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 Corp.)推出了可供给 50W电力的 LED控制器 IC“LT3755”和“LT3755-1”。最大可驱动 14个 1A的白色 LED。主要面向车载、产业和建筑用照明。输入电压范围为4.540V。可通过 LED列的高压侧检测输出电流。对于输入电压的升压、降压、升降压均可利用。输出电压为2.960V 。转换频率可在 100k1MHz 范围设置。升压模式下的效率超过 94。调光使用 PWM信号。调光比最大为 3000:1。使用 CTRL引脚可进行 10:1 的模拟调光。LT3755 配备开放 LED引脚,而 LT3755-1则配备频率同步引脚。封装均

13、采用 3mm见方的 16引脚 QFN。根据温度保证方式不同,可提供“I”等级和“E”等级。I 等级是根据测试结果,对工作连接部温度在-40125的范围内提供动作保证。E 等级是以设计时的温度范围为保证。目前正在量产供货。批量购买 1000个时含税参考单价方面,I 等级为 347日元起价、E 等级为 303日元起价。法雷奥扩厂满足中国汽车灯具需求 1/30整理时间:2007-1-30 10:19:01 来源:湖北新闻网全球汽车灯具“霸主”法雷奥公司 26日增资一亿多元人民币,正式扩建其位于此间工厂,以满足中国汽车市场旺盛的车灯需求。一九九五年,随着中法合资的神龙汽车公司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全

14、球汽车灯具领域的“霸主”法国的法雷奥公司尾随而至,组建湖北法雷奥车灯公司,相继成为神龙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等中国主要汽车厂家的供应商。二 00四年,该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国研发中心投入运营。在今日的增资扩建仪式上,法雷奥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企业在此间拥有的年二十五万辆份配套能力和两百万只以上的汽车灯具生产能力,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双双突破七百万辆、且保持高速增长的庞大需求。根据规划,法雷奥将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追加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再建一万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从德国引.页眉.页脚进四条先进大灯生产线和检测设备,使其年配套能力增加三十万份,年生产灯

15、具再增三百万只,工程计划于今年八月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五亿元。泰昌philips HID 强势登陆中国市场整理时间:2008-4-29 10:18:34 来源:慧聪汽车用品几个星期以前,广州市有 4、5 家公司因销售假冒的飞利浦产品被工商局查处,这是飞利浦在广州市场首次联合工商部门采取的打假行动,接下来还将有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以保证飞利浦在中国的唯一授权企业泰昌汽车照明有限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正常流通。为此,正值广交会期间,飞利浦于 4月 18日在广州假日酒店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并再次重申与泰昌合作在中国的唯一性和全球性。飞利浦汽车照明公司总经理柳志强、泰昌汽车照明有限公司董回华先生、泰昌照

16、明的合作伙伴及媒体出席了本次会议。泰昌philips 新产品登陆中国市场照明对驾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欧洲调查报告显示,6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晚上,22发生在白天天气不好的情况下。随着驾驶者年龄的增加,视力会逐渐减弱,对照明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40 岁的照明要求是 30岁的 2倍,而 55岁的照明要求则是 30岁的 4倍。HID 比 LED具有更深更广的照射范围,早在 15年前,欧洲便开始使用 HID。目前,在欧洲已经有2030的新车使用 HID,在日本原车使用 HID也超过 40,而中国的使用率却只有 78左右,显然在中国市场,HID还具有巨大的潜力。 众所周知,飞利浦照明是世界著名品牌,也

17、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照明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奥迪、宝马、丰田都是他们的客户。飞利浦是最早研究 HID的企业之一,其专利产品无汞氙气灯,自从问世到 2006年底已经销售超过 300万个。据柳志强介绍,虽然 HID在中国还未普及,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大陆汽车消费者对 HID的需求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中国将成为 HID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为此,飞利浦相当重视中国市场,将中国作为第二故乡,在中国的高端HID领域,飞利浦作为一线品牌,凭借其实力和品牌优势,形成了占据中国高端 HID市场的格局。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磨合,飞利浦与泰昌达成合作,为中国汽车提供优质的高端 HID光源行业打下良好

18、的根基。 正值广交会期间,泰昌philips 隆重推出 HID新品,此光源产品以顶级质量为基础,产品命名及包装设计突出现代感和时尚感,并以令人简洁、典雅、明亮的视觉辨识系统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飞利浦汽车照明公司总经理柳志强介绍飞利浦及其新产品泰昌是中国唯一得到飞利浦专利授权的企业会上,飞利浦总经理柳志强再次强调,泰昌是飞利浦在中国甚至亚太地区唯一得到专利授权的企业,授权范围是全球性的生产及销售,飞利浦德国生产的 HID毛泡,由泰昌加工成套装,质量和包装都是经过飞利浦认证的。 关于市场上出现一些盗版飞利浦的产品,柳志强给予坚决的回击,他说:“飞利浦作为世界上 HID最早的发明者之一,拥有很多知

19、识专利,市场上必然会出现一些仿冒产品,但我们绝不能姑息这种行为,目前我们正在调查有哪些产品侵犯了飞利浦的专利和知识产权,继续加大市场打假力度,杜绝使用假冒飞利浦产品,保证泰昌philips 产品能在市场上正常流通。正品的包装都有飞利浦的标识,凡是市场上出现包装、标贴不同的产品都是属于假冒产品。” 柳志强表示,飞利浦对泰昌非常满意且充满信心,因为泰昌非常尊重飞利浦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因此飞利浦将不会在中国寻找第二家合作伙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泰昌philips 将逐步成为 HID光源产品的第一品牌,为汽车 HID行业的光源产品在世界市场再开创一个新的高峰!飞利浦 Xenon HID氙气车灯升级套件

20、 让爱车持久闪亮整理时间:2008-4-24 10:15:57 来源:慧聪商用车 飞利浦汽车照明将在北京车展期间发布全新的 Xenon HID 氙气车灯升级套件,可将卤素灯转换成 Xenon HID 氙气灯。将您的汽车转换成 Xenon HID 氙气灯不但能提高车灯的照明性能,也可以为您的爱车增添几分独特的个人风格。与飞利浦老款产品相比,该款全新氙气车灯保持了老款产品的高品质,并且大大简化了整个安装过程。飞利浦不仅是全球首屈一指的 HID生产商,更是世界上少数几家提供原厂(OEM)品质的 Xenon HID 氙气车灯转换套件供应商之一,并同时提供原厂 (OEM)品质的灯泡套件,这一优点使爱车改

21、装为氙气车灯后也能保证明暗截止线的表现与卤素车灯一致。.页眉.页脚Xenon HID 氙气车灯组件Xenon HID电子组件H7 卤素车灯光形表现.页眉.页脚H7 Xenon HID氙气车灯光形表现新款飞利浦 Xenon HID 氙气车灯升级套件配备齐全,可随时轻松安装。套件中包括两个配备启动器的安定器(XLD288),确保安装的便捷性。飞利浦套件配备齐全,包括灯泡、安定器、起动器和灯组电线(仅 H4配备),让您无需额外配件也可立刻安装!飞利浦这崭新的 Xenon HID氙气车灯升级套件,提供了独有的 H4 远光及近光灯型号。换言之,您只需安装 H4 套件,即可同时拥有远光及近光灯的氙气头灯。

22、Xenon HID氙气车灯升级套件飞利浦 Xenon HID 氙气升级套件提供多种样式的灯泡,让您不仅可以选择更换近光灯,也可选择更换远光灯,将视线范围扩大至多达一千米!飞利浦 Xenon HID 氙气车灯在与 Halogen 卤素车灯相比之下有什么优势呢? 飞利浦极劲光(X-tremePower)车灯照亮无限前路整理时间:2007-12-5 10:06:25 来源:慧聪商用车.页眉.页脚飞利浦汽车照明中国区近日宣布推出这款创新产品全新飞利浦极劲光 X-tremePower 卤素汽车头灯产品,现今市场上照明最亮的汽车灯。 极劲光 X-tremePower车灯专为对改善爱车外观和提高照明性能有双

23、重要求的汽车发烧友量身订制。 夜晚驾驶的能见度大大提高,带给驾驶者前所未有的路面观察能力,大大增加提前预警时间,使车辆危险更易被提前察觉。X-tremePower 车头灯采用创新技术,与普通车头灯相比,它产生的光束亮度要增强 80%,所投射的光线长度也多出 25 米。 这款车头灯的头部和底座主要用铬制成,石英玻璃上独特的蓝色涂层圈发出劲酷的白光,外形富有激情且引人注目,让您的爱车真正卓然不群。 H4_package照片“飞利浦极劲光 X-tremePower 车灯专为那些希望提高汽车性能的汽车发烧友而设计,其光线非常明亮,使视野更清楚,并且符合国家道路照明使用法规。 去年九月在德国 Autom

24、echanika 展览会推出时大获成功。 随后又在欧洲和美国赢得多个奖项(美国颁发的 “2007 Frost & Sullivan” 产品创新奖和欧洲 Auto Express 颁发的 “Accessory of the Year 2007”2007年度最佳汽车配件奖)。我们现将这款屡获殊荣的产品推向亚太地区, 我们相信该产品的成功历史在这里可以得以延续”,飞利浦汽车照明集团亚太地区市场与销售总监孔安瑞 Andre Kabel 先生表示了对该款产品的的赞誉之情。单灯照明.页眉.页脚四车对比X-tremePower 车灯提供 H4、H7 和 9006 型号,完全符合欧盟的法规 (E1), 直接代

25、替普通车灯使用。 秉承飞利浦照明产品的传统,X-tremePower 车灯的另一特点是其防紫外线的石英玻璃,可以过滤掉引起塑料车头灯变黄的有害紫外线,从而确保其经久耐用。 X-tremePower 堪称车头灯领域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其光芒更加振奋人心。高亮度 LED在汽车照明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整理时间:2007-10-9 10:58:29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毋庸置疑,采用高亮度 LED照明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特征,这归功于 LED相对于传统的白炽光照明方案所具有的许多基本优势。此外,采用 LED照明也可带动汽车设计技术和设计风格上的变化。然而,正像任何创新技术一样,LED 在被广泛用于汽车照明之

26、前,仍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关键特性1. 可靠性与使用寿命:LED 的预期使用寿命为 5万个小时,而卤钨灯为 2万个小时,钨白炽灯为 3千个小时。相对于白炽灯,LED 的结构坚固,不容易受振动影响,使用过程中光输出亮度也不会明显下降。基于多个 LED的照明方案还具备“冗余度”好处,即使一个 LED出现故障,仍可以继续使用照明装置。正确使用 LED(特别是正确控制 LED的温度),可有效延长 LED的预期寿命。相反,如果温度过高,LED 很容易损坏。LED 应用在汽车照明上还牵涉许多法律定义问题。大多数国家对刹车灯或头灯故障灯亮或熄灭有明确定义。但对采用多个 LED的灯,很难准确定义照明灯是否已经损

27、坏。制造商与立法机构正在定义 LED的使用方法。2. 效率 /每瓦流明: 与标准的白炽灯相比,LED 消耗每单位电能可以产生更多的光输出。但与卤素灯相比时,LED 的实际光输出的优势并不明显。最新的 LED具备出色的流明每瓦数值,但某些数值是在优化条件下取得的,而通常不是在最高输出条件下获得的。一般而言,当 LED的电流增加时,光输出量并未呈线性增加。因此,即使 LED在 0.5A电流下输出 x流明,它在 1.0A电流下也不会输出 2x流明。3. 响应速度 :以刹车灯和方向指示灯管为例,假设车辆时速为 125公里/小时,即 35米/秒时,白炽灯的热启动时间约为250毫秒,而反应迅速的 LED可

28、提早约 8米距离发出刹车警告,从而有效避免汽车相撞。指示灯也是如此。4. 方向性 :另一个关键特性是 LED的发光方式。与白炽灯不同,LED 只透过一个表面发光,这对头灯与航图灯应用有好处,但可能不适合车厢照明灯其它照明应用。控制 LED的方法1. 电流控制 :LED的一个基本问题是,LED 是由电流控制的器件,其电压降相对较低。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电阻限制 LED的电流,但该方法并不适合采用额定电压为 12V或 24V电池的系统,因为电池的实际电压是从 6V至 18V或 12V至36V。因此,如果需要保持亮度,就必须进行恒流控制。2. 电流的线性控制:线性控制指通过线性调节器保持通过 LED的

29、电流为常数。线性控制在某些情况下效率很低,例如,正向电压为 3.5V的单 1A(3W)LED,需要调节器在保持 1A电流的同时将的额定 12V电源降至 8.5V,这样使用 3W LED将浪费 8.5W的功率。线性电流控制是产生噪声最少的技术,而且从 EMC角度看,线性电流控制最安全。3. 开关式调节器:电感式开关恒流技术虽然产生的电子噪声较多,但它的效率更高。根据 LED的使用数量,可以采用降压或降/升压调节器。4. EMC问题:必须尽量减少辐射与传导噪声,将噪声控制在容许极限内。虽然 PWM方法的频率固定,且相对较容易进行滤波,但由于 LED负载较为稳定,如果采取适当措施,磁滞控制器及 PF

30、M是合适的选择。开关式调节器的发展趋势是频率将更高,以减少电感/电容的体积。这对汽车应用而言,这总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将频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助于避免干扰问题。基频的“抖动”或“扩展”技术确实有助于符合类似峰值 EMC测试要求,但最佳的方法是不产生任何辐射,而任何开关式调节器均难以实现这点。.页眉.页脚辐射热、传导热与热管理:使用高亮度 LED的用户(特别是汽车制造业)要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最大挑战之一,是 LED的自热问题。LED 的每瓦流明已取得了很大改进,但事实上 LED的多数电能均转化成传导热。LED 能产生的适合车厢照明的辐射热较少,但在寒冷气候中,头灯的辐射热却能有效地融化透镜上的雪。因

31、此,热管理是可靠控制 LED的关键。热管理主要指温度增加时减少电流。使用高亮度 LED的优点是电流变化较大时,眼睛无法察觉到亮度变化。一般而言,电流下降 25%,单个 LED的亮度变化并不明显。但是,LED 会随温度与电流的变化而改变颜色,这点是否会影响汽车照明应用仍有待探讨。LED 的频谱是否适用于照明,在一般夜视效果下是否会影响驾驶者的距离感,这些问题可能更加重要。采用 PWM方法来减低亮度比,而非直流电控制,可得到更大的光暗比例,且色温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用 PWM方法减低亮度是较好的方法。但是,频率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认为频率为 200Hz比较好,因为人眼不会感觉 200Hz光的闪烁,此

32、外较低的频率可确保处于低于开关式调节器的转换频率。但是,必须预见到头灯存在频闪效应的潜在问题。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是使用更高频率来调节 LED的亮度,从而避免“偏摆”效应。此外,必须谨慎选择电感器,避免汽车内产生可听到的噪声。LED的温度传感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热敏电阻器是广泛使用的方法,但使用热敏电阻器必须十分小心,温度控制响应应设定为 LED需要减少的电流所对应的温度上限。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简单的温度控制可导致 LED的电流增加。图 2给出了 LED对环境温度的典型响应要求。LED的应用范围:在汽车应用中,LED 主要被用来外部与内部照明。外部照明设备涉及热极限与 EMC问题,同时还有卸载负

33、载测试的许多复杂标准,例如,电压是 40V、60V、80V ,还是 100V LED的驱动电路必须符合汽车 EMC规格的严格要求。对于通过高效、电感开关式调节器驱动的 LED,符合上述要求有一定难度,所有预防措施将增加总体方案的成本。在外部照明应用领域,头灯、雾灯及指示灯是目标应用。由于 LED所具备的优点,可广泛使用 LED来营造车内舒适环境,比如仪表类照明灯、踏板照明灯、航图灯、后雾灯、汽车后刹车与指示灯,而用于显示汽车“娱乐信息”的平板显示屏的混色背光照明及气氛照明将进一步增加 LED的应用。Zetex的 LED产品:用于简单开关 LED负载的 BSP75器件,是具备 ESD保护、过热、

34、负载骤降、过电流与过电压保护的可靠的 FET,适用于对电流高至 1.2A的 LED进行开关。如果需要同时监控电流(如显示刹车 LED灯簇的故障),Zetex的电流监测器 ZXCT1081能适应 60V电压瞬变和 125工作温度。针对汽车 LED控制,Zetex 提供一系列开关式调节器,驱动电流可达 1A。ZXLD1350、ZXLD1360 与 ZXLD1362是磁滞降压型转换器,可以驱动 1W LED串和 3W LED串。这些器件可确保用很少的元器件可靠地控制 LED,并可以通过单一引脚,实现关闭、软启动或 PWM调光及温度控制等功能。东风并购哈飞尘埃落定 神龙三厂或落户哈飞整理时间:2008

35、-6-13 9:54:35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喻志科 继上汽、南汽重组后,国内车企购并传闻渐而沸腾。东风入股哈飞的传闻尘埃落定,再次在业内投下一个重磅炸弹。东风更大,东风产品链更丰富、东风产销量和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成绩单更精彩、东风直奔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的意图“路人皆知”。 这一切,在或为“强者恒强、弱者渐弱”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众多急于发展壮大或者以图生存的车企难免蠢蠢欲动。收购,或者被收购,兼并,或者被兼并,于是变得更加自然。“东哈”重组的背后,或许就是车企购并大潮连锁效应新的开端。本月初,风传数月的东风入股哈飞传闻终于尘埃落定。中航科工近日发布公告称,中航科工拟与国内第三汽车巨头、同为

36、央企的东风汽车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这意味着中航科工附属公司哈飞汽车将汽车业务重组的计划已露出端倪。虽然时间上未按原计划进行,但“东哈重组”事件丝毫不会阻挡中国汽车业界兼并重组的热浪来袭。作为继上汽、南汽之后的又一宗兼并整合案例,这一案例再次把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推向了兼并重组的风潮。东风北上,尽管没有像上南并购那样所引起的巨大震动,但东风并购哈飞,其轿车、商用车、零部件等领域都显示出逐渐加大整合的力度,“大东风”版图正逐渐成型。神龙第三工厂或将落户哈飞深圳虽然在轿车项目上没有取得太大成就,但作为传统的微车强企,哈飞多年来一直能在中国汽车企业产销量上稳居前十,靠的就是微车充量,同时市场占有率较高、盈利

37、能力也不弱。即便如此,哈飞汽车前任董事长刘涛曾表示,“哈飞在立足自主的基础上,要寻求合资。”哈飞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连刚也称,“哈飞要顺应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合资合作,使哈飞汽车集团融入汽车行业大格局。”显然,哈飞急于寻求外力的表白和定位,加之哈飞目前的发展局限,使人觉得哈飞与 PSA旋即签署合资备忘录,不是非常意外。哈飞也希望合资伙伴为其轿车项目增力。当然,对于个中利益的纠缠,则另当别论。但 PSA与东风的合资企业神龙公司扩充产能在即,哈飞南方深圳基地是神龙公司最为看中的,而且三方合作日前已经得到证实,神龙公司的第三工厂很有可能落户哈飞深圳基地。东风商用车、微车或两全其美东风并购

38、哈飞的另外一个意图,除了微车外,那就是商用车板块。因为中国商用车在国内有着绝对的市场地位,同样是未来超大集团企业不能缺少的支撑。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在上南重组中,原南汽商用车弥补上汽商用车板块之重要意义,同样,一汽在任何情况下,也没有放弃并竭力发展解放这个自.页眉.页脚主品牌。超大竞争力汽车集团的产业构架,从全球来看,似乎也正是国内厂家所追求的乘用车、商用车并举,并且在各个细分市场有所作为。虽然自主商用车对东风公司来说算是引以为豪的。从第一辆东风牌卡车下线,到实现全面合资,东风的发展轨迹,从来没有离开过卡车、客车,而这也是其发展基点。尽管后来东风商用车纳入与日产全面合资的东风有限旗下,但是东风

39、立足于自主、借靠日产在自主商用车领域的成就,不落后一汽,更不用说上汽。因此,未来如何在这个有所优势的领域更上一层楼,对东风来说,将是事半功倍、较自主轿车更为轻松的课题。“收购哈飞,对于东风来说,不能仅仅理解为单纯业务扩张和资源整合,在上汽、南汽开创的这个关键年代,东风这样的大国企,其重大兼并重组的作用,同样具有高于业务扩张的意义。”一位接近并购事件的东风汽车有关人士称。在与哈飞汽车打得火热之前,当时尚未被上汽集团纳入怀中的南汽集团也曾找过东风公司洽谈并购事宜。虽然未有结果,但随后发生的“上南重组”创下了中国汽车业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重组案例,东风显然不会不置与否,进而出手转攻哈飞。及此,两大汽车

40、集团先后出手,其冲击力就像在中国汽车业投下了两枚重磅炸弹,并引发了连锁反应。在上汽集团并购南汽集团尘埃落定,东风公司重组哈飞汽车几无悬念之时,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也向媒体表示,北汽控股今年也将参与到并购中来。业内人士分析,上汽集团、东风公司相继通过并购,必然变得更加强大,这对其他汽车厂商而言,生存压力可想而知。为了不被弱化,国内一些主要汽车厂商很可能都会加入到重组大潮中来,徐和谊的态度就很好地表明了这一点。接下来,一汽集团、长安集团很可能也会对感兴趣的汽车企业展开并购,而可能被并购的企业则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想收购别人,但自身实力并不强壮的北汽控股;在“海归”技术专家赵福全出走之后,后续产品研发存在不确定性的华晨汽车;日益边缘的福建汽车,开展轿车项目并不顺风顺水的江淮汽车等等。在日新月异的中国汽车市场,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