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e南水北调对襄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qkl.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329121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e南水北调对襄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qkl.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e南水北调对襄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qkl.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e南水北调对襄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qkl.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e南水北调对襄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qkl.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页眉.页脚南水北调对襄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襄樊学院管理学院, 湖北 襄樊 441053)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区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境内,本文选择丹江口水库下游旅游城市襄樊市为例,探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对汉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收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区内的相关基础数据,综合分析调水区气候、水文、地貌等地理要素,针对目前南水北调调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关于调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旨在促进该研究区内调水后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Abs

2、tract: in the water supply region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choose danjiangkou territory danjiangkou reservoir downstream tourist city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s a scientific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water for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3、utilization and after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based data related to water area,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iversion area climate, hydrology, physiognomy of geography elements, aiming at the south-to-n

4、orth water diversion area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main problem facing, put on a diversion area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tudy, aims to

5、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 water with economy afte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Key words: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diversion area;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前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下简称中线工程),系指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供给华北地区,同时考虑鄂、豫两省汉江、唐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6、的蓄水要求的21 世纪初的特大工程,是实施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工程 2,3 。与国内外其他供水工程相比,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规划中的中线工调水量可达丹江口.页眉.页脚以上水资源总量的 1/3,本着“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长江水利委员会将中线工程规划为二期: 一期工程调水量 95 亿立方米,二期工程调水量将增加到 130 亿立方米,到 2030 年前后完成。调水将对汉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襄樊市的经济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襄樊市的农业、工业生产、城市发展、生态环境、航运等方面。调水后对襄樊

7、市的影响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客观评价,提出襄樊市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以促进襄樊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1 引言1.1 研究目的1.2 研究现状1.2.1国外的研究现状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1.3 研究方法2 理论基础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2 系统论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对襄樊市水资源的影响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指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供给华北地区,同时考虑鄂、豫两省汉江、唐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蓄水要求的 21 世纪初的特大工程,是实施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

8、工程 【1.2】 。其调水量可达丹江口以上水资源总量的 22%, 将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对这些影响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客观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至关重要的。3.2 襄樊市水资源的概况3.2.1 襄樊市的概况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北靠河南,南接宜昌、荆州,东接随州,西邻十堰和神龙架林区。现辖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老河口市 6 个县(市)及襄城、樊城、襄阳 3 个城区和 2 个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鱼梁洲旅游开发区) ,面积为 19737km2。襄樊市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座蓬勃发展的新兴城市。城区由南北对峙、夹汉江的古城襄阳和古埠

9、樊城组成,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的一座大城市。3.2.2 襄樊市的水资源状况2007 年全市水资源总量 86.6323 亿 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81.6803 亿 m3,.页眉.页脚地下水资源量 23.2464 亿 m3,地表水与地下水不重复计算量 25.6345 亿 m3。地表水产水系数为 0.398。由于有汉江等多条河流流经境内,襄樊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多年平均过境客水 453 亿 m3,2007 年全市入境水量 359.8941 亿 m3,全市出境水量 432.4419 亿 m3。1、地表水资源量 2007 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 81.6803 亿 m3,折合

10、径流深414.33mm,比上年增加 79.1%,较常年增加 39.1。其中宜城市较常年增加 95.0%为全市之最,其次为南漳县较常年增加 72.5%,最大值在南漳县肖堰镇、东巩镇一带,年径流深七百毫米左右,最小值在老河口北部、襄阳区北部、枣阳北部一带。2、 地下水资源量 2007 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 25.6345 亿 m3,比上年增加 26.9%,较多年平均增加 7.0%。地下水最多地区南漳县年地下水资源量为 6.2812 亿m3,其次为保康县年地下水资源量为 5.0931 亿 m3,地下水最少地区为老河口市仅 0.8690 亿 m3。3.3 中线工程调水后对襄樊市水资源的影响3.3.1 调

11、水后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湖北省水文资源局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系统研究,加高大坝调水 95 亿 m3 后,多年平均下泄水量为254.67 亿 m3,下泄水量减少 26.6%。调水后的河道流量的变化过程特征可通过多年综合历时保证率曲线图及表来反映。分析表明,调水工程实施后,除汉江中游总来水量大幅度减少外,还将产生流量过程等方面的变化:如,1、枯水流量略有增加2、中水流量大幅度减水将近 50% 3、洪水弃水量无明显减小,对航槽塑造影响较大,中水造床能力减弱,难以制造出要求的航槽;峰后流量陡跌至枯水,缺乏适宜的中水历时过渡。以上说明:虽然调水 95 亿 m3 对

12、汉江中下游水位、水量、流速的影响较调水145 亿要小,且调水后枯水流量略有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很小,而枯水历时仍将大幅度延长至全年的 84.2%,中水流量减少近一半,不仅使枯水期成为占全年 5/6 的主导水期,使枯水年的概率大幅增加,而且使枯水年水量条件更为恶化。说明调水 95 亿对襄樊段水文情势仍有较大的影响 3 。调水 95 亿 m3 对汉江襄樊段水文情势:水位、水量、流速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但较调水 145 亿 m3 要小。调水 145 亿 m3 对汉江襄樊段水文情势的影响很大,以襄阳断面为例:多年平均流量减少 35.4%,偏枯年减少 31.12%,最大减少为平水年的 10 月份,达 79.

13、9%,流量减至 531m3/s,丰水期完全消失;多年平均水位下降 0.7m,偏枯年下降 1.46m,最大下降为平水年的 10 月份,达 2.46 m,水位降至 60.96 m;多年平均流速减少 0.17m/s,偏枯年减少 0.47m/s,最大.页眉.页脚减少为平水年的 10 月份,达 0.69m/s,流速减至 0.31m/s。调水 95 亿 m3 中游总来水量及流量过程变化 4 。通过研究发现,汉江调水以后的气候趋势呈干热化,但是影响程度非常非常小,对汉江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生产及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改变了丹江口水库的下泄过程,导致汉江河段各水文要素发生

14、变化:(1) 多年平均下泄水量减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910 8m3 后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年下泄水量为258.3410 8m3 ,相比未调水时的多年平均下泄量减少近29% 。调水 130 108m3 后,多年平均年下泄流量减少到232.8 108m3,减少35.6%。(2) 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中下游高水位运行时间和发生机遇减少,水文过程均匀化。襄樊以下江段受到地区性降雨及支流来水影响,流量年变幅比襄樊以上江段要大,水位涨落与流量一致;襄樊以上的干支流较少,水位变化幅度小。仙桃至河口段水位受长江顶托的影响,水位取决于长江水位的变化。由于流量水位的变幅减少,河道水面比降有调平趋势 5 。3.3

15、.2中线工程调水后对水位的影响表 1 不同时段汉江各点水位,流量下降量 (水位:m 流量:m 3/s)全年 4-10 月 7-9 月项目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平均坝下 水位 0.49 3.96 -0.80 0.52 0.63流量 493.43 7375.0 -1000.0 583.25 690.81襄阳 水位 0.52 7.70 -12.98 0.73 0.92流量 493.43 7375.0 -1090.0 583.25 690.81皇庄 水位 0.67 3.96 -1.41 0.65 0.78流量 493.47 7375.0 -1090.0 583.25 690.81沙洋 水位 0.8

16、0 5.41 -3.09 0.84 1.02流量 493.43 7375.0 -1090.0 583.25 690.81兴隆 水位 0.92 6.44 -3.00 0.94 1.12流量 492.80 7375.0 -1090.0 582.50 689.47谢湾 水位 0.82 6.49 -4.76 108 1.07流量 493.81 5487.39 -861.08 600.91 594.18 表1说明了不同时段汉江中各点的水位流量对丹江口水库调水的响应状况。丹江口水库坝下、襄阳、皇庄、沙洋、兴隆、谢湾、泽口和仙桃8个点的年多年平均水位下降变幅在0.49一1.00m之间, 呈从中游向下游增加的

17、趋势 , 同汉江河.页眉.页脚道从中游向下游变窄一致。各点平均年多年平均水位下降为0.76m ,各点旬水位下降最大值在3.96一8.08m之间, 各点旬水位增加最大值在0.80一12.98m之间, 以襄阳最大,各点年多年平均流量减少为435.67一493.43 m3 /s, 各点旬最大流量下降为5487.39一7375.0 m3 /s, 各点旬最大流量增加为 861.08一1019.0 m3 /s。4一10月的统计表明, 各点多年平均水位下降为0.52一1.31m,多年平均流量下降为583.25一600.91 m3 /s, 除皇庄水位外, 均大于年多年平均值, 说明4一10月丹江口水库的调水流

18、量较大, 汉江中游的水位流量下降较大, 11一3月丹江口水库调水流量较小, 汉江中游的水位流量下降也较小。7一9月的统计分析表明, 各点多年平均水位下降为0.63一1.28m, 流量下降为580.32一690.81 m3 /s , 同4一10月的值相差不大, 说明7一9月丹江口水库平均调水量同4一10月相近, 这是7一9月丹江口水库预留较大防洪库容造成的 6 。3.3.3 调水对襄樊沿汉江城市水环境质量影响表 4 近三年汉江干支流水环境质量枯水期分类河长(km) 丰水期分类河长(km) 全年分类河长(km)河名 评价河长年份I 类 II 类 III 类 IV 类 I 类 II 类 III 类

19、IV 类 V类I 类 II 类 III 类 IV 类汉江 195 200520062007180.7180.7180.714.314.314.3180.7180.7180.714.314.314.3180.7180.7180.714.314.314.3北河 103 200520062007909090131313909090131313909090131313南河 137 200520062007130130130777130130130777130130130 777小清河82 200520062007797982797982797982唐白河38.6 20052006200738.638.

20、638.638.638.638.638.638.638.6.页眉.页脚蛮河 184 20052006200753112.511846 112.553112.58625.525.5 4646 112.553112.5 6453.5襄樊市水资源总量为 86.6323 亿 m3,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为 1182m3/a,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的 51.4%。襄樊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如在干旱的 1999 年,老河口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209 m3,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 235m3/a 的 89%。2007 年汉江干流襄樊段水质良好,各断面均能达到规定的功能指标,水质从上游向下游有下降趋

21、势,氮、磷为主要污染物;支流的污染较为严重,最严重的是小清河,其次是唐白河和蛮河,这三条支流水质状况均属劣 V 类。点污染源污水排放量达 3.161 亿 m3,COD 排放量 10.246 万 t,氨氮排放量 0.419 万t,总磷排放量 0.084 万 t。面源 COD 排放量 4.069 万 t,氨氮排放量 0.726 万t,总磷排放量 0.092 万 t7 。目前汉江干流,主要表现为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趋势, 主要污染物指标是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径流量减少,水环境的容量将有所降低,水位不同程度下降,流速变缓,加速水中泥沙与有机质沉降使汉江中下

22、游沿岸城镇与工业排放污染物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会加剧“ 水华” 现象的爆发。在不考虑引江济汉工程的情况下,如果调水145 108m3 ,汉江中下游发生“水华”的概率将达到13.6%, 比调水前的发生概率高出4.4个百分点。调水后,库区水位大幅提高,清水下泄,下泄水的水温将降低,对汉江中下游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水质得不到有效改善,水生生物种群将会大大减少。种种综合因子的影响,势必给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带来新问题。调水工程将加剧汉江水环境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年径流量近期减少95亿t,远期减少130亿t,必将导致污径比增加,其主要污染物浓度也将普遍升高。由于水量减少,在

23、污染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汉江襄樊段总体环境容量将由现在的7.78万t/a,分别减少为 6.23万t/a 和5.5万t/a,平均约占原容量的23%,汉江水质将下降一个等级。而且调水后汉江枯水期将会延长,在高气温环境条件下诱发汉江“水华” 现象频繁发生。由于丹江口水库水位提高,水库水温分层特性更加明显,下泄低温水也将对水生生物及水体净化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用亚洲开发银行推荐的方法测算,调水后襄樊市生态影响的价值损失达116亿元。这对该市环境保护将是个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国家对下游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补偿性措施,将利于进一步搞好环境保护,加大环保投入,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步伐,

24、集中力量解决环保热点和难点问题,促进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8 。.页眉.页脚4、促进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措施4.1 建立完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管理体制4.2 加强调水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1)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增加植被覆盖率(3)加达污水处理力度4.3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4.4.1 形成品牌农产品,发展生态农业(1)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2)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打造精品农产品4.4.2 强化主导产业,构建生态工业4.4.3 突出水文化特色,开发生态旅游业(1)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联合开发,统一规划。(2)以丹江口水利工程为载体,开发水文化旅游

25、和亲水休闲旅游。4.4.4 加快建立 “绿色 GDP”核算体系4.5 建立和实施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参考文献:1 李新民,敖荣军,刘仁忠,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9):433-435.2 李长安,蔡述明,陈绍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经济带的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4):131-133张家玉,罗莉,李春生,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增刊):1229,89.4刘丙军,邵东国,许明祥,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中下游地区相互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5尹魁浩,袁弘任,廖奇志,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 “水华”影响J. 人民长江,20016蔡述明,殷鸿福,杜耘,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中下游地区可续发展 J.长江流域资源 4):409 2412.7王玉敏,周孝德,宁大同,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气候的影响研究 J.水土保持.页眉.页脚通报,20013湖北省环境保护局.汉江水质公报 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