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杜亚灵.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83636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杜亚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杜亚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杜亚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杜亚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杜亚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1 卷 第 1 期 工 程 管 理 学 报 Vol. 31 No. 1 2017 年 02 月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eb. 2017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 杜亚灵1,柯 丹1,丁鹏杰2( 1. 天津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E-mail: ; 2. 北京京园诚得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宁夏分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PPP项目超额利润的分享可以在防止社会资本暴利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有效激励,最终促进项目成功。通过文献分析得到超额利润分享的两种常用方式,并具体分析了各种方式下的实施办法。在设置投资回报率上限

2、方式下,首先界定我国现阶段PPP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模式为浮动式;通过多案例比较得到我国目前PPP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市场均值以及上限的推荐值,并具体分析了在设置投资回报率上限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在超额利润分成方式下,通过文献及案例分析识别出固定式和阶梯式两种分成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成方式选择和分成比例确定应考虑的各项因素。 关键词: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投资回报率上限;超额利润分成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59(2017)01-107-06 DOI:10.13991/ki.jem.2017.01.020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3、of Excess Profit Sharing in PPP Project DU Ya-ling1,KE Dan1,DING Peng-jie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E-mail: ; 2. Beijing Jingyuan Chengdex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Ningxia Branch, Yinchuan 7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private are n

4、ot only prevented to obtain profits but also encouraged effectively through excessive profit sharing. When it comes to setting the maximum return on investment, firstly the floating model of ROI in PPP projects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is defined. Secondly, the market average and maximum recomm

5、ended value of RIO are gained through comparing multiple case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hich are concerned in setting the maximum are also analyzed. When it comes to sharing extra profit, two methods including fixed and stepped proportion ar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case

6、s, and then influence factors of divided option and sharing ratio are also analyzed. Keywords: PPPP project; excessive profit sharing; maximum return on investment; excessive profit distribution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对于 PPP项目,一方面需要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因为其需要通过盈利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1,一旦社会资本长期处于亏损

7、状态,则其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将有可能破裂,进而导致项目失败;另一方面,在项目运营期内可能会出现使用者激增、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等现象2, 3,导致社会资本方获得超出合理预期的利润,从而造成公众利益受损。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在 PPP 项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盈利但不暴利”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需激发社会资本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整个项目的运营效率。社会资本凭借自身的创新和技术优势主要负责 PPP项目的建设和后期运营4,为调动社会资本提高整个项目运营效率的积极性,政府方需要将超出预期的利润与其合理分享。由此可见,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的建立可以在防止社会资本暴利的基础上实现对其

8、有效激励。由此,我国政府部门在财金 2014113号文中明确提出 PPP项目双方要对超额利润进行分享,随后,财金 2014156 号文(简称 156 号文)针对超出合理预期的利润设定了两种分享机制,然而,该文件对于两种机制的操作尚未实现具体化,收稿日期:2016-08-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211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630082) 网络出版时间:2017-02-27 15:36:02网络出版地址:http:/ 108 工 程 管 理 学 报 第 31 卷 为其在实践中应用和推广增加了难度。 合理的定价调价机制不仅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

9、与 PPP 项目,也可以在保障其基本收益的同时避免超额利润的产生。在中国知网( CNKI)中,搜索主题词为“ PPP 项目定价调价”的文献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 3 个方面:一是定价调价应考虑的因素,如 Schaufeberger 等5识别出投资额、经营成本、交通量、运营期限、经济水平和收益率 6 个定价要素,李宝琼6则指出价格调整的条件应包括通货膨胀率、汇率指数变动、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变动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 二是 价格调整的具体方法,李启明等7在政府、社会资本以及公众三方满意的基础上建立了 PPP 项目的动态调价模型;李宝琼6提出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具体的调价方法,固定式指按合同中预先约定

10、的价格变动幅度进行调价,浮动式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如物价指数、风险因素等) 来调整价格; 三是 价格调整的原因及作用,李宝琼6主要基于保障社会资本利益的角度研究调价机制;张丹青8则以平衡政府、社会资本以及公众三方利益为目标进行价格调整,并指出 PPP 项目价格调整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社会资本暴利或亏损问题。 分析上述三方面关于 PPP项目定价调价的文献发现,有关定价调价原因及作用的研究较少,且鲜有学者基于某种具体情况进行调价研究,而本文主要考虑产生超额收益(社会资本暴利)情形下的价格调整问题。因此,对 PPP 项目超额收益( 156 号文里称之为超额利润)分享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分析结果如表 1

11、 所示。 表1 关于PPP项目超额收益分享研究的文献勾选 序 号 作者 年份 分享原则 考虑 风险 因素 收益分享方式 设置 上限 比例分成项目移交设立账户1 陈晓92006 2 何寿奎,傅鸿源102006 3 叶晓甦等112010 4 郭建122013 5 李满坡,陶伦康132014 6 陈日光,侯祥朝142014 7 白红飞,王刚152015 8 张巍,任远谋162015 9 靳璐璐172015 总计 2 6 4 2 1 1由表 1 可知,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 3 个方面:超额收益分享的方式、应考虑的风险因素以及分享原则,其中对前两者研究较多。在超额收益分享的4 种方式中,相对于项目移交与设

12、立账户,设置投资回报率上限与按比例分成这两种方式关注度较高,且 156 号文也提倡使用这两种机制对超额利润进行限制,因此,本文将对投资回报率的上限与超额利润的分成比例进行研究。 1 基于投资回报率上限设定的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 合理的投资回报率不仅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PPP 项目,还能在项目前期通过测算政府补贴支出来评判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后期运营阶段投资回报率则成为项目价格调整以及政府补贴的重要参考依据18。 1.1 PPP项目投资回报率的模式识别 我国 PPP项目所采用的投资回报率模式一般包括固定比率式和浮动比率式两种19。所谓固定比率式,即固定投资回报率,是由政府部门根据预测,经过协商给

13、予投资者一个固定的较高投资回报率;而浮动式投资回报率则是指政府和投资者前期通过谈判协议确定投资回报率的上限和下限,经营收入超过回报率上限的部分归政府所有,低于回报率下限时由政府补贴,而在上下限范围间的则为社会资本所有。两种投资回报率模式在具体 PPP 项目中的应用如表 2 所示。 表2 PPP项目投资回报率模式识别的案例分析 序号项目名称 年份 国别 投资回报率 (%) 投资回报率模式 1 上海大场水厂项目 1995 中国 15 固定比率式(固定投资回报率) 2 沈阳第八水厂项目 1996 中国 18.2 3 沈阳第九水厂项目 1996 中国 14 4 广西来宾电厂项目 1996 中国 17

14、5 香港西区海底隧道工程项目 1992 中国 1518 浮动比率式(浮动投资回报率) 6 伦敦地铁PPP项目 2003 英国 1017 7 三亚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厂项目 2015 中国 714 8 商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016 中国 1218 由表 2 看出,采用固定投资回报率的项目多出现在我国引入 PPP 模式的初始阶段,其主要目的是缓解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压力,该模式下,政府承担运营期间的绝大部分风险,而企业的经营风险几乎为零, 这一特点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PPP项目;但是,风险分担的不合理性给政府和公众带来了超额负担,且运营期间固定的投资回报率会降低社会资本通过创新技术、改善经营

15、管理节约成本的积极 第 1 期 杜亚灵,等: PPP 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 109 性,与政府通过 PPP 模式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初衷不符。因此,自 1995 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下发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多个文件,这些文件均规定政府不得为项目提供固定投资回报的担保。 现阶段我国 PPP项目一般宜采用浮动式投资回报率,这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固定投资回报率的缺陷:其下限的设定实质上是政府对社会资本最低收益的保证20;上限的设定则增强了社会资本创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了 PPP 项目运营效率的提高。而设定投资回报率上下限的关键是找到浮动中线,再确

16、定上下限的浮动幅度。 1.2 我国PPP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市场均值分析 PPP 项目的实践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在项目前期就对影响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各项因素进行谈判,形成一个预期的双方均能接受的投资回报率上下限,而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率可以作为双方谈判的参考,使得预期投资回报率的确定趋于合理。因此,本文选取 PPP 项目案例进行投资回报率统计,案例选取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投资回报率数据具有实效性,与早期的 PPP 项目相比,近年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可参考性相对较高;二是 PPP 项目库中的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其规范性较强。最终选取表 3 所示案例统计其投资回报率。 表 3 的统计结果显示, PPP 项目

17、的投资回报率较为分散,且各类项目投资回报率的极值相差较大。 为了得出我国近年 PPP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均值,本文将表 3 的统计结果在 Excel 中绘制为散点图 1。 由图 1 看出,虽然整体上我国 PPP 项目投资回报率高低不齐(最高可达到 18%,最低仅为 6%) ,但多数散点均集中在 8%10%之间,且其中以 8%居多。因此,我国 PPP 项目投资回报率市场均值在8%10%之间,而国际 PPP 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比我国偏高,其数值一般为 18%21,究其原因是政府部门对 PPP 模式认识的有限,仅将其视为缓解政府债务负担的一种方式,实际中依然按照普通项目进行操作,并未意识到私人部门在承担高

18、风险的同时亦应获取与之相匹配的投资回报,随着政府部门对PPP 模式认识程度的加深,我国 PPP 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将逐渐增长。 1.3 我国PPP项目投资回报率上限的市场分析 以我国 PPP 项目投资回报率市场均值为中线,此基础上上调一定幅度即得到投资回报率上限,分析表 3 中数据,除公共服务类项目和特殊项目,多 表3 我国部分PPP项目案例投资回报率的统计 序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 签约年份投资回报率(%)1市政 设施 类项 目 温州S1号线项目 20136 2普洱市景东至文东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2013 8 3石家庄市国际展览中心项目 247.54广西博白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0148 5宝

19、应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 296六盘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PPP项目 2015 8 7南宁市快速公交(BRT)试点工程项目 2015 8 8柳州市污水厂网PPP项目 2015 915 9三亚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厂项目 2015 714 10保定市唐县集中供热工程项目 2015 101611洛阳市政道桥项目 28 12北京地铁十六号线项目0157.513安庆市外环北路工程PPP项目 28 14北京新机场线项目 215安徽蚌埠高速公路项目 2015 121816 广西南宁市轨道交通(安吉-文教集中区)项目 2016 9 17南宁市城市综合管廊项目 2016 8 18商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2016 1

20、21819蒙自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 2016 8 20公共 服务 类项 目 如东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 20156 21晋江市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822中信信托投资的唐山世园会项目 20158 23玉溪市儿童医院建设项目 2924宁德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0158 25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 2626能源 类项 目 北京南站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示范点项目 2015 121327宜南天然气环线项目8 28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原水管线项目 2016 8 29蒙山县生物质能热电项目 2015 10 图 1 我国部分 PPP 项目案例投资回报率的散点图 数 PPP 项目投资回报率极大值均在 18%左右 (

21、最高为 18%,最低为 13%) 。不同类型的 PPP 项目在设定投资回报率上限时,应考虑项目本身所属行业、社会资本的议价能力以及其自身实力的影响,上限的具体数值可以不超过 18%,但不应低于我国 PPP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市场均值即 8%10%。 ( 1)不同行业类型对投资回报率上限的影响。一方面,不同行业 PPP 项目的经营性及投资成本均不同,因而双方对投资回报率的约定也不同,如表3 所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类项目与交通设施类项目相比,前者投资回报率的极大值( 9%)明显 110 工 程 管 理 学 报 第 31 卷 小于后者( 18%) ;另一方面,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的不同反映了该行业项目

22、的盈利能力的差异,即财务基准收益率可作为 PPP项目设定投资回报率上限的参考指标。因此,具体 PPP 项目应根据所属行业类型的不同,参考该行业的财务基准收益率,设置合理的投资回报率上限。 ( 2)项目双方议价能力对投资回报率上限的影响。 PPP 项目投资回报率的上限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在项目前期谈判约定得出。社会资本基于盈利需求会将投资回报率的上限尽量设置较高;而政府则出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以及防止社会资本暴利的目的将上限设置较低。由此,投资回报率上限最终确定的高低与否便取决于谈判双方的议价能力:若社会资本方议价能力较强, PPP 项目投资回报率上限的设定就会偏高; 相反, 若政府方议价能力较强,则

23、 PPP 项目投资回报率的确定就会偏低。 ( 3)社会资本自身实力对投资回报率的影响。不同社会资本的自身实力不同,实力较强的社会资本其创新、技术以及经营管理能力普遍高于实力较弱的,对于同样的产品,前者的支出成本往往低于后者。因此,在设置投资回报率上限时要根据社会资本自身实力进行调整:若其实力较强,则应基于激发社会资本积极性、提高项目运营效率的目的将上限设置较高;而若其实力较弱,则 PPP 项目的收益增加幅度必然不会太高,由此便没有必要将投资回报率上限设置较高。 2 基于分成比例设定的PPP项目超额利润分享 PPP 项目对社会资本的激励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资本参与 PPP 项目进行

24、投资的直接目的即获得投资回报,因此,超额利润分成的正向经济刺激能够激励其创新技术、积极改善经营管理以实现收益最大化,而政府也通过这一激励措施提高了项目的运营效率,最终实现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同时避免公众利益因社会资本暴利而受到损害。有鉴于此,本文将对 PPP 项目的超额利润分成方式进行分析,在确定分成方式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双方的分成比例。 2.1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成方式分析 PPP 项目相关文献中,学者们多对超额利润分成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如陈日光等16均认为 PPP 项目双方对超额利润的合理分成可以在防止社会资本暴利的前提下对其产生激励,从而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但鲜有学者研究超额利润的

25、具体分成方式。因此,本文拟借鉴制造业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中较为成熟的超额利润的分享方式。研究发现,超额利润的分成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分成22和阶梯式23分成两种方式。固定式分成方式是指项目双方提前约定好超额利润的分成比例,一旦产生超额利润便按约定比例分享,如制造业中,供应商和零售商会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约定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比例用于超额利润的分享;阶梯式分成则是指双方对超额利润的分成比例取决于产生超额利润的具体数额,即将超额利润具体数额划分为多个阶梯,超额利润增高至不同阶梯则对应不同的分成比例,是一种动态的分成方式,如工程建设领域承包方所占超额利润的分成比例随着超额利润数额的递增阶梯式增加。 虽然

26、关于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成方式的理论研究较少,但是很多实践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都对超额利润的具体分享方式有所约定,本文对涉及超额利润分享的国内外 PPP 项目进行整理见表 4。 表4 PPP项目案例中的超额利润分成方式 序号案例 年份分享机制 分成方式1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快速路项目 2000特许经营者与政府部门分享超出项目年收入的110%的部分,按5:5分成 固定式2上海城投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工程 2003政府与项目公司超额收益分配,若收益超过目标内含报酬率,超过的额外部分和市环卫局按5:5分成 固定式3北京地铁四号线2003在特许经营协议中规定,若实际票价收入高于测算票价,高于测算票

27、价收入水平,项目公司应该将其差额的70%返还给市政府。当客流量超出预测客流量的10%以内政府分享50%,超出客流量的10%以上的票款收入政府分享60% 阶梯式4巴西的圣保罗 地下铁四号线 2005当实际需求量为计划需求量的110%120%时,特许经营者支付此段超出部分的60%给政府;当其为120%140%时,除支付上一段的60%外再支付此段超出部分的90%;当其超过140%时,双方需要重新谈判 阶梯式5墨尔本城际高速公路 2007当实际收入超过预计的105%以上时进行分配,超出比例每增加10%,政府享有的分配比例也按一定数值增加 阶梯式分析表 4 发现, PPP 项目在实际操作中,政府与社会资

28、本在对超额利润进行分享时采用的分成方式与其他相关行业一致,即固定式和阶梯式。就操作层面而言,固定式比阶梯式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而就对社会资本的激励效果而言,固定式分成 第 1 期 杜亚灵,等: PPP 项目超额利润分享问题研究 111 方式则往往较弱于阶梯式,这是因为随着超额利润数额的增加,采用固定式分成方式的社会资本其收益是稳定不变的,而采用阶梯式分成方式其收益则是动态递增的,因此,后者相比于前者具有更强的利润最大化积极性。综上所述,固定式和阶梯式两种分成方式各有利弊, PPP 项目应根据项目特点具体选择合适的分成方式。 2.2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成方式的选择 合理超额利润分成方式的确定能

29、有效促进 PPP项目双方合作,进而保证项目成功。双方在项目前期应基于超额利润分享的基本原则全面考虑影响利润分成的各项因素,最终通过协商确定合理的超额利润分 成方式。 2.2.1 PPP 项目超额利润分享的基本原则 ( 1)遵循双方共赢的原则。最大程度获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采用 PPP 模式双方的共同目的,因而在对超额利润的分成方式进行确定时应保证参与各方都“有利可图” ,以此形成并维持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合作关系,最终在完成项目目标的同时实现共赢。 ( 2) 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即承担风险较多的一方可获取更多比例的超额利润。 PPP 项目双方的积极合作是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为基础的,因此超额

30、利润的合理分成要充分考虑参与双方各自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为了保证社会资本提高项目运营效率的积极性,其所获取超额利润应当能够弥补自身所承担的风险。 ( 3)保障公平的原则。公平的超额利润分享方案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避免双方间产生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双方利益结构的最优化, 使得 PPP项目参与各方竭诚合作,实现共赢24。 2.2.2 PPP 项目超额利润分享的影响因素 超额利润分成方式的选择及分成比例的确定往往受到项目经营性、社会资本运营能力以及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激励程度等因素的影响17, 19。 ( 1) 项目经营性。项目经营性的强弱实质上反映了其市场化程度的高低,经营性较强

31、的项目往往更需要社会资本通过努力改善经营管理能力来提高项目收益,因此在经营性较强的项目中,社会资本超额收益的分成比例应适当设置偏高以实现激励。 ( 2)社会资本对项目的运营能力。社会资本的运营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项目产生超额利润的数额大小,自身运营能力高的社会资本会使项目在运营期间赚取较高超额利润,此时动态的阶梯式分成方式则能在实现对社会激励的同时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 3)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激励程度。社会资本超额利润分成比例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在项目中想要对其实现的激励程度,如果 PPP 项目所需投资金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较强,则政府往往会为了尽可能高的实现对社会资本激励而将其超额利

32、润分成比例设置较高。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强弱对 PPP 项目超额利润分成方式选择的影响见表 5。 表5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超额利润分成方式选择 分成方式项目经营性 社会资本运营能力 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激励程度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固定式偏向程度弱 偏向程度强 偏向程 度弱 偏向程 度强 偏向程度弱偏向程 度强 阶梯式偏向程度强 偏向程度弱 偏向程 度强 偏向程 度弱 偏向程度强偏向程 度弱 由表 5 可知,在 PPP 项目经营性、社会资本经营能力较强,政府对社会资本激励程度较强时宜采用动态的阶梯式分成方式,相反,则可考虑采用固定式分成方式。 2.3 PPP项目超额利润分成比例的确定 PPP 项目

33、中,超额利润分成比例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双方的经济利益,若社会资本所占比例过高就势必会因暴利而损害公众利益,相反,如果该比例过低则无法实现对社会资本的激励。因此,实践中 PPP项目双方在协商确定超额利润的分成比例时,一般要在遵循公平、共赢以及风险收益相匹配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经营性、社会资本自身实力等因素对分成方式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各因素的强弱对固定式和阶梯式两种分成方式的偏向程度,见表 6。 表6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超额利润分成比例确定 比例因素 分成因素 项目经营 性程度 社会资本 运营能力 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激励程度高 低 强 弱 高 低项目经营性程度 高 高 低 高 低低 高 低

34、高 低社会资本运营能力 强 高 高弱 高 低政府对社会资本的 激励程度 高 低 对于固定比例式,本文建议可以参照案例中通常用的政府与社会资本 5:5 的比例进行分成,但是具体的固定比例的设定应根据各影响因素进行调 112 工 程 管 理 学 报 第 31 卷 整。固定式分成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资本自身实力弱、行业经营性程度较低且政府鼓励程度不高的项目,这种情况下产生超额利润的几率和额度都相对较小,因此社会资本对超额利润的分成比例不宜过高,应在 50%的基础上适当下调;但是,如果采用这一方式的社会资本运营能力强、行业的经营性程度高且政府想要鼓励时,则可以适当将 50%这一比例上调,以实现对社会资本

35、的激励。 阶梯式超额利润分成可以参照实际案例中的常用方式以超出比例 10%做第一阶梯,超出比例20%做第二阶梯依次设置,且随着设置阶梯段数的增加社会资本所占比例应逐渐降低。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资本运营能力强、行业经营程度高的项目,出于激励社会资本提高项目运营效率的目的,社会资本对超额利润的分成比例一般不宜过低。 3 结语 基于 PPP 项目“盈利但不暴利”的基本原则,本文分析了 156 号文提出的两种超额利润分享机制。一是设置投资回报率上限:该方式是基于我国目前推荐使用的浮动式投资回报率模式这一事实,当 PPP 项目产生超额利润时,政府部门按照该浮动式投资回报率的上限与社会资本进行超额利润分

36、享,通过统计分析我国近 4 年不同行业 PPP 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具体设置情况,得出投资回报率的市场均值为 8%10%、上限则为 18%左右,并指出在设置投资回报率上限时,应考虑项目本身所属行业、社会资本的议价能力以及其自身实力等因素,二是超额利润分成:本文通过对制造业和工程建设领域利润分享相关文献的分析,以及实践 PPP 案例的总结,识别出固定式和阶梯式两种超额利润的分成方式,具体 PPP 项目在进行分成方式选择和分成比例确定时,应考虑项目经营性、社会资本经营能力以及政府对社会资本激励程度等多项因素,根据 PPP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宋子义企业价值驱动体系的构建 J企业管理,

37、2011( 12) : 50-52 2 赵立力,黄 庆,谭德庆基础设施 BOT 项目的产品价格调整机制研究 J预测, 2002( 2) : 74-77 3 姚来英建立 PPP“盈利不暴利”的价格机制 J.中国财经报, 2015( 8) : 1-2 4 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 PPP项目的政府激励措施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9( 9) : 1480-1481 5Schaufelberger J E Risk management on build-operate-transfer projectsJ Construction Research Cong

38、ress, 2005, 183( 91) : 1-10 6 李宝琼基于多方满意的 PPP 公共项目调价机制研究J企业家天地, 2014( 3) : 23-24 7 李启明,熊 伟,袁竞峰基于多方满意的 PPP 项目调价机制的设计 J东南大学学报, 2010, 12( 2) : 14-20 8 张丹青 PPP 项目价格调整机制研究 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5 9 陈 晓 Partnering 模式中伙伴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J价值工程, 2006( 10) : 114-116 10 何寿奎,傅鸿源基于风险分摊的 PPP 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研究 J建筑经济, 2006( 10) : 9-12

39、 11 叶晓 甦 ,吴书霞,单雪芹我国 PPP 项目合作中的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7( 19) : 6-9 12 郭 健,尹洁林,林则夫期权视角下高速公路 BOT项目风险分担策略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13) :223-228 13 李满坡,陶伦康城市基础设施中政府规制行为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14, 16( 6) : 19-34 14 陈日光,侯祥朝 BOT 项目超额收益的矛盾分析与解决探讨 J福建建设科技, 2014( 1) : 85-86 15 白红飞,王 刚 PPP 收益分配模型研究 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10) : 72

40、-74 16 张 巍, 任远谋 公租房 PPP 项目收益分配研究 J 工程管理学报, 2015, 29( 6) : 59-63 17 靳璐璐基于实物期权的公路 BOT 项目超额收益决策研究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5 18 相亚成基于政府管制视角的 PPP 项目民间资本投资回报率研究 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5 19 绳丽娜论 BOT 特许协议中的政府保证 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0( 3) : 84-85 20 汪曾涛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管理投资回报机制研究 J产业经济, 2012( 6) : 22-25 21 刘 峰,刘建安投标参与国际 PPP 项目面临的问

41、题与前期工作 J研究与探讨, 2014( 12) : 27-28 22 钟磊刚,林 琳,马钦海基于二级供应链的利润分配策略分析 J系统工程学报, 2005( 6) : 644-648 23 刘正利,杨 倩浅析利润分享计划在我国企业员工激励中的应用 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 18( 5) :92-93. 24 陈 波,徐成桂 PPP 融资模式的风险分配方法 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 1) : 126-128 作者简介: 杜亚灵( 1981-) ,女,博士,教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公共项目投资与管理; 柯 丹( 1991-)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PPP 项目投资与管理; 丁鹏杰( 1992-) ,男,本科,研究方向: PPP 项目财务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