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鉴赏2:醇厚的中原韵.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984988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2:醇厚的中原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鉴赏2:醇厚的中原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鉴赏2:醇厚的中原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鉴赏2:醇厚的中原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鉴赏2:醇厚的中原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音乐教学方法分级教学指导高中音乐 (4、5 级)教学设计与分析之二编写:文鸿一、 教学模块:高中音乐鉴赏二、 课题: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三、单元内容课时安排及教学宗旨单元内容:1、聆听沂蒙山小调 、 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三首作品。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2、了解作品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对民歌地方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而掌握中原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3、探究民歌中“鱼咬尾”与“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4、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教学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宗旨(单元教学总体要求):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

2、激励、唤醒、鼓舞。”民歌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想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去掌握民歌知识、或者是学习一些民歌的演唱方法,这都是比较难以完成的。因此上,本节课的教学宗旨应该是如何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发现民歌的魅力,进而激发起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唤醒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艺术实践。只有学生自己在内心里认识到了民歌不朽的艺术魅力,才可能真心实意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对民歌的学习。因此,这节课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浅出、生动鲜活的带领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四、教材(教科书部分)五、教案(教学设计)【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单元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

3、【教学年级】 高一年级【课 时】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了解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对民歌的地方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能够喜爱中原民歌。3、过程与方法 感受、体验作品的风格情绪;分析、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认识、了解民歌的变异性特征,及它与创作歌曲间的区别。【教学内容】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三首作品,通过对河南、河北、山东三地民歌的鉴赏与分析,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了解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对民歌地方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而掌握

4、中原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在鉴赏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中“鱼咬尾”与“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并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2、难点: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与“起承转合”,初步认识传统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教学方法】:情景导入、聆听体验、讨论分析、艺术实践、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音响系统、碟片、钢琴、多媒体系统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1、用河南方言向学生问好,进而与学生产生互动,引起兴趣。2、播放河南民歌编花篮,师生一起哼唱

5、。(拉近学生与民歌的距离)3、由河南省引出中原其它各省,带领学生观看地图,从地理概念上明确中原地区所包括的范围,从而揭题醇厚的中原韵。二、新知探究 【第一部分】 作品一: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介绍歌曲。这首歌曲属于河南民间歌舞“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地花鼓多由一丑一旦表演,内容多反映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2)带着问题聆听歌曲。问题 1:观察歌词的特点。(注意老师在乐谱上所划下的红线和黄线两部分有何不同?)问题 2:体会歌曲中所运用的地方方言,感受民歌的地方风格。 (3)分析歌曲。A、歌词特点:歌曲大量运用了衬词,增强了民歌轻松、明快、诙谐的色彩。B、歌曲风格特点:歌曲使用了河南方言,语言

6、特色和语音音调突出了中原民歌的地方风格,使歌曲诙谐幽默、爽朗热情。(4)由以上聆听与分析总结出民歌的特点一:民歌特点 1:民歌的旋律都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因而最易于在本地区流行。(5)探究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奥秘A、探索发现:品味王大娘钉缸的旋律特点,挖掘、探究出与其旋律相似的创作歌曲,引出好汉歌。B、聆听与实践:聆听好汉歌,并组织学生以一领众合的形式,跟教师的钢琴伴奏演唱进行演唱、体验,初步认识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C、总结探究成果:民歌为创作歌曲提供了原始素材,为专业作曲家提供了创作源泉与灵感。【第二部分】 作品二:沂蒙山小调1、设疑导入。 沂蒙山小调属于山歌、小调还是劳动

7、号子?2、聆听歌曲、感受作品风格情绪。3、作品风格分析。(透过作品“拖腔、旋律、速度、节拍节奏”等因素,把握其风格)4、解疑:选择题:沂蒙山小调属于下面哪一种体裁?A、山歌 B、小调 C、劳动号子5民歌的发展与演变。介绍该民歌由十二月调打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演变过程。6、总结民歌的第二个特点。民歌特点 2:丰富多彩的民歌常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密切相关。7、创作方法的探究: A、 “鱼咬尾” :(1)请学生观察每个乐句的首尾关系,了解、认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方法)(2)艺术实践:组织学生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方式,进行简短的旋律创作练习,并交流演唱。 (音乐小游戏。 )B、 “起承转合

8、”:哼唱乐句,分析作品,了解并认识该创作方法。【第三部分】 作品三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1、了解歌曲背景:通过学生自己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了解、认识。2、对比聆听:对比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与江苏民歌孟姜女3、现象分析:感受、体验同一题材的音乐作品,流传到不同地区后所产生的变化,并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研究。4、总结民歌的第三个特点。民歌特点 3:民歌具有流传变异性特征。即:同体变异。5、观察与发现:河北民歌孟姜女共有多少段歌词?(课本 30 页谱例,共 13段。)6、总结民的第四个歌特点;民歌特点 4: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统一旋律作反复。7、知识拓展:民歌与创作歌曲A、创作

9、歌曲孟姜女赏析。(教师范唱歌曲,以歌曲的情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创作歌曲的艺术魅力。)B、总结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三)知识梳理与归纳。1、总结中原地区民歌的风格特征: (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完成。 )2、归纳本节课上分析探究出来的四个民歌音乐特点:(1)民歌的旋律都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因而最易于在本地区流行。(2)丰富多彩的民歌常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密切相关。(3)民歌具有流传变异性特征。即:同体变异。(4)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统一旋律作反复。(四)拓展延伸。1、传统民歌与影视音乐、戏曲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同学们聆听下面几首具有中原民

10、歌风格的作品,并为他们选择正确的省份。回 娘 家 河 南小兵张嘎片尾曲 山 东谁说女子不如儿男 河 北 2、 (课后)学唱一首中原风格的民歌,在下节课上交流演唱。五、结束语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从最早的诗经 、 乐府开始,流传了上千年,这是我们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今天我们通过对中原地区民歌的了解和鉴赏,深切感受我国民歌的独特魅力,那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给予我国民歌多一些关注和热爱,让我们的中国民歌因为有了你们的继承和创新而发扬光大!六、教学要求与资源分析(一)教学要求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2、把握民歌在节拍、节奏、调式等方面的特

11、点,在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3、探究民歌的基本创作方法“鱼咬尾”、“起承转合”。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二)作品分析本课题目为醇厚的中原韵 ,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原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及相关知识。这个题目下,包含着三首作品,而每一首作品背后又蕴含着需要学生去掌握和了解的知识点,我对三首作品的分析如下:【作品一王大娘钉缸 】1、作品说明:王大娘钉缸是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 6 小节,彼此呼应,工整平衡。

12、该歌曲多用衬词,而且河南方言很重,从而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色彩。另外,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2、该作品所隐含的知识点:(1)引导学生对该作品的方言进行感受和体会,需要学生通过此活动了解到这首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语音音调突出了民歌的地方风格。(2)通过对该作品旋律的分析引出好汉歌 ,使学生了解民歌为创作歌曲提供了原始素材,为专业作曲家提供了创作源泉与灵感。【作品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作品说明:这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该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从作品结构上看,前三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

13、,第四乐句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和终止感而进行了变化。因此,这首作品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旋律上看,每个乐句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使其更为舒展、悠扬,从而突出了作品的体裁特征,它属于民歌中的山歌。另外,这四个乐句的结束音依次收在了 do、re 、ia、sol 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更确立了旋律中“起 承转合” 的功能地位,而且很巧妙的运用的“鱼咬尾”的创作方式。2、该作品所隐含的知识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民歌中“拖腔、旋律走向、速度、节拍、节奏”等因素的分析,去把握民歌的体裁形式和风格特征。(2)民歌创作方法的探究“鱼咬尾” 、 “起承转合”

14、的分析与学习。【作品三:河北孟姜女哭长城 】1、作品说明:该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孟姜女这首曲子源头本在江苏,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旋律流畅细腻,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变异” ,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在基础上“加花” ,多处装饰音使歌曲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2、该作品所隐含的知识点:(1)认识民歌的特点:民歌具有流传变异性。(2)对比欣赏王志信先生在这些民

15、间歌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创作歌曲孟姜女 ,使学生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三)相关知识1、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民歌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他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广泛传播,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特征。2、民歌的流传变异性特征。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加工而产生新的变化、发展,具有流传变异性特征。3、民歌最典型的一些音乐特点:结构较为短小;反复较多、歌词生动鲜活;即兴性较强;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多使用地方言,亲和力较强。4、不同民族的民歌因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其音乐有着深厚的当地文化积淀,从而具有着本民族的风格特色,进而也成为本民族的音乐特征的标志。5、各民

16、族或地区的民歌的旋律与本民族的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易于本地区的流传。七、教学设计的分析与实施建议( 一 ) 教 学 目 标 的 设 置 依 据 “三维目标”是对整个教学总体目标的分层说明,但这三者之间又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关系。巧妙而自然流畅的将三维目标分层渗透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得各个教学环节生动鲜活、易于操作,才是一个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努力做到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的具体、准确、合理。(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文化方面的了解要远远高于初中生,他们在关注音乐本体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关注起了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17、这是高中学生知识累计的作用力,也是出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殊心理发展。高一学段的孩子们总是喜欢探究一些新鲜事物,而且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好奇心也比较重,希望能够挑战自己,去涉猎更为广博知识。另外,高中段的学生大多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往往很有主见,也形成了一定的兴趣和个人爱好,面对音乐而言,通过调查和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太喜欢民歌,也这是现代学生存在的共性。当代社会,很多与他们年龄相仿的选秀节目和大量的通俗音乐强烈的冲击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音乐审美和文化内涵上,这些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已经对高中生产生了一定的偏离指引,进而使得学生对我国的传统音乐,尤其是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

18、了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了解、体验中原民歌的魅力,因此这是一定要考虑到的学情。(三 )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的 设 置 理 由该 课 的 教 学 重 点 设 定 为 :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的设定原因: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三首中原民歌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的欣赏和分析,了解中原民歌的相关知识。因此,我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音乐风格上,将这作为本课的重中之重。进而,围绕着这个重点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对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以及民歌的地

19、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解。我觉得这样的重点设定是符合教材要求的,并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的难点设定为: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与“起承转合”,初步认识传统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教学难点的设定原因:在完成教学重点的设定后,对其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细致分析,不难发现,感性上的东西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掌握了,例如体验感受民歌的风格和情绪等,但是在理性方面,即曲式分析、创作方法等,是有一定难度的。从欣赏的基础上提升到鉴赏的层面,也是学生在这一节课中所必须掌握的,因此我将探究民歌中“鱼咬尾”与“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作为了

20、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的说明本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1、情景导入;2、知识探究 (重点环节) ;3、知识梳理与归纳;4、拓展延伸。醇厚的中原韵情景导入 知识探究 知识梳理与归纳 拓展延伸1、教学活动的引入、展开与结束分析。(1)教学活动的引入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综合知识情况,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河南方言做为导课的切入点。用学生已有的综合知识为纽带,利用方言和学生进行问话和互动,并利用高一学段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去激发他们展示自我。通过亲切的相互问好和互动,在不知不觉的互动中,以最短时间带领学生走进中原地区,以方言入手去感受河南的民风民俗,为本课醇厚的中原韵打下基础。进而连接到本课

21、所讲授的新知,这样的过渡轻松、自然,不会让喜欢流行音乐的学生对即将要学习到的中原民歌产生距离感。(2)教学活动的展开情景导入之后,便进入了课程的主要环节新知探究。在这一环节,我以三首中原音乐作品入手展开,将他们在这一环节各自为营,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各个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又包涵着不同的知识点和学习目的。这三个部分分别包涵的知识内容在教材分析中,我已经详细的阐述过了。接下来在学生掌握了从这三个部分中学习到的知识后,我便及时组织学生趁热打铁的进入到了第三个教学环节即知识梳理与归纳。在将整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之后,我采用知识拓展的方式来结束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比较紧凑、流畅。(3)教

22、学活动的结束本课的教学活动围绕着对三首中原民歌的欣赏和分析展开,同时穿插着对相应文化积淀的挖掘。在引导学生逐渐走进中原民歌的世界中后,便以知识拓展的形式,为学生选择了含有中原地区民歌特色的影视歌曲小兵张嘎片尾曲 (以山东民歌为背景创作的) 、经典戏曲片段谁说女子不如儿男 (以河南民歌为基础) ,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河北民歌回娘家三首作品,通过欣赏和体验,让学生了解到了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我希望在本节课结束的时候能对课程进行一个提升,从使学生在了解中原地区民歌文化遗产的同时,去大胆的展望未来,了解民歌与影视音乐、经典戏曲等之间的联系,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之情。2、教师教与学生学双边活动

23、的流程以及相互间互动的可行性分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二者之间有着不容混淆的主客观因素。因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它也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实验室。因此这节课在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的双边关系上做到了主次分明、轻松自然,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在突出教师引领作用的同时,凸显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突出重点与难点在流程中的体现本课题为醇厚的中原韵 ,其重点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中原民歌的音乐特点,这也是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关注的主题。为了把握住这个重点,我在三首作品中,分别通过不同知识侧重点的引导和分析,让学生在慢慢累积

24、和感知到中原地区民歌的独特的音乐特点,最后在分散累积和学习完毕之后,我有进行了知识归纳和梳理,有针对性的将“总结中原民歌的音乐特点”作为一道选择题来让学生完成,使之更加明了化,在这个知识点上更为清晰具体。在难点的突破上,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感知法、讨论分析法、艺术实践法,以及对比聆听发法等方式来完成的。例如,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流传变异性特征”时,我便利用江苏孟姜女与河北的孟姜女来作对比,通过组织学生的对比聆听和我自己的范唱与分析,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共同发现问题,进而了解到这个知识点。(五)课 时 内 容 的 安 排本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

25、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音乐鉴赏模块 P2833 页数)。课时内容为:聆听三首中原民歌作品,通过对河南、河北、山东三地民歌的鉴赏与分析,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了解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对民歌地方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而掌握中原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在鉴赏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中“鱼咬尾”与“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并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这些内容的设定和实施可以在一个课时中来完成,具体时间为 45 分钟。(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本课的教学方法侧重于:以音乐作品为主线,用音乐的语言讲述音乐、解释音乐、探究音

26、乐,以音乐为主体将本课的知识重点自然流畅的渗透在教学之中。本课的教学手段力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本、以学生在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为基础,努力给学生创造了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感知体验、创作实践,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这节课从结构上看,属于典型的传统教学“导入、新授、知识拓展、总结”四大块,但我认为“传统不是形式,而是遵循了教学的规律。 ”总体而言,这节课的设计质朴、平实、流畅,努力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在内容的安排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课不仅遵循了音乐教学的规律,而且及时突破、创新,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歌唱能力、感知体验能力方面做

27、了比较好的尝试。(七)学生活动的设计理由在一堂课中,学生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节课的成败。学生活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难易度、时间及先后顺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等。本课按照这样的宗旨和理念,设计了符合高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系列活动。在这一节课中,我设计的学生活动包括:聆听与体验、思考与讨论、感知与分析、歌唱与表演、挖掘与探究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促使他们在一种独立、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环境中达成教学目标。另外,面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差别,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努力去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个性发展。因此在一课中,为学生设计

28、了“中原民歌我来唱”的艺术实践活动,给艺术能力较强和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和激发潜能的空间和平台,同时又给音乐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一些有益的激发和鼓励。起到了推动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八)教学评价的体现及理由本课的教学评价力求做到:教学信息反馈要及时,调控要灵活、得力,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性,努力用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做到评价手段丰富多样,评价方法灵活生动,并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做到多表扬,以激励为主,少批评,委婉巧妙的点到而止,既要在不伤害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的前提下,又能够立竿见影的解决教

29、学中出现的问题。(九)教学课件设计的思路课件在本课教学中的特点和主要作用是:创设音乐情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从而获得一定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本课的教学课件在设计和使用上,力求将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将课件做为作为一种辅助音乐教学的工具,目的和意义在于以此提高和改善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生动鲜活的课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创作空间。同时课件直观的视觉画面又易于学生理解作品,为学生们感受艺术作品的价值创造条件,更为学生铺设了直接体验艺术美的通道。但切记,不可一味的依

30、靠课件来传授知识,它并不能代替老师的讲解和范唱,在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中堂,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的专业是什么,要在课堂中体现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特点。八、教学设计的多样性的分析与建议(一)同类型课程教学设计多样性的分析与建议我们可以将同类型课程教学设计的多样性称之为“同课异构” 。 “同课异构”是当代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类型课程的教学设计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因为教学本来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一门艺术,而且在教学中也会因为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巨大的认知区别。但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有一条是必须遵守的,就是要符合教学要求,达到课程标准,完成教

31、学目标。如果升华的去讲,就是:遵循音乐教学规律,体现音乐学科特点。(二)教学过程中多种可能性的分析与建议在本课的教学过程,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的突发状况,特别是在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方面,因为各个班级的学情不一样,学生有可能出现很多无法预知的状况,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注重教学节奏的弹性,不能因为偶发事件而手足无措,使教学环节零乱。在适当的引导和处理之后,应该把握住教学的节奏,做到张弛有序,使教学环节连接自然,流畅紧凑。(三)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

32、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本课我的教学反思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5、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四)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推荐1、 民歌故事民歌中国丛书 作者: 王冼平 (人民音乐出版社)2、 中国民歌精选集(上下) 作者: 朱亚荣3、 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 作者: 何晓兵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 河南民歌集 书籍作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省编选小组 编图书出版社: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省编选小组 编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