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歌唱情感表达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2-29 15:28:00 作者:赵宇涛 编辑:studa20摘要 表达情感是声乐艺术重要特征,也是歌唱灵魂。在训练和演唱时,歌唱者对所演唱作品进行合理再创造,将吸气训练与作品所要表达情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色来表现等方式,是歌唱中情感表达有效方式。本文结合同行研究成果和演唱经验,对于演唱中如何完美地表达情感做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歌唱情感 二度创作 音色 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 曼什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声乐是歌唱者将歌曲作品呈现给听众并供听众感受艺术,歌者歌声将抽象音乐转化为听得到、看
2、得见艺术形式,并影响和感染听众,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纽带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样一首作品由不同演唱者演唱,可能会产生不同艺术形象,出现不同艺术效果,有演唱者能准确地把握歌曲情感和意境,使声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较强艺术感染力;有演唱者则过多地强调演唱技巧,忽视了作品所蕴含情感和内涵,在演唱过程中缺乏情感和韵味,失去了艺术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共鸣;有歌者虽然很“投入”,但由于偏离了作品主题,不符合歌曲内容和情绪,对歌曲表现不着边际甚至歪曲,这样更起不到感染听众作用。以上种种现象都是由于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没有能够有机结合造成。可见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同
3、行研究成果和自己教学和演唱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演唱中如何完美地表达情感,收到较好演唱效果提出自己看法。 一、二度创作是情感表达基础 声乐作品是语言和音乐结合,诗人与作曲家只是共同完成了一首声乐作品,而只有当歌唱者将声乐作品进行演唱之后,歌唱才能成为完整艺术。优秀歌唱家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公众喜爱,除了他们具有美妙嗓音和高超技巧之外,更重要是他们歌声准确生动表达了声乐作品中情感,从而引发了听众内心情感共鸣。可见对声乐作品进行科学、合理“二度创作” 是极其重要。 声乐旋律非语义表达为二度创作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声乐作品作为一种情绪、情感抒发和表现,又可以作为一种情绪、情感遐想和共
4、鸣,这为演唱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想象空间。所以在演唱一首作品时,歌唱者要了解创作者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将自己放入作品所表达氛围中,深入体验作品感情,使情感能够准确表现出原作意图。“在演唱时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歌唱者在对作品二度创作过程中可以借助“借情”或“移情” 手段来开拓思维和想象,“借情” 或“移情”就是打动自己方法。如在演唱歌剧伤逝、不幸人生时,要把自己当成歌曲中人,仿佛身处那个时代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将观众引导到歌曲所渲染情境、意境之中,达到情感共鸣境界。 联想与想象是分析作品内容、角色、矛盾冲突最好方式,“联想与想象”是情感表达前提,是演唱者表达情感来源,恰如其分想象可以使
5、演唱者更加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准确地把握作品情感及音乐形象,使表演更富有感情,使听众更容易被感染。具体地说,“想象”就是作品表现力,创造出新颖独特、鲜明完整艺术形象。要解决表现力就应有更多亲身体.验,调动自己内心听觉,积累起丰富情感形象,在脑海中为演唱构筑起强大心理储备与情感后盾。 二、运用正确呼吸表达情感 在演唱时从调整歌唱呼吸方法或呼吸动作人手,是获得歌唱情感主要渠道。呼吸是音乐表现重要手段,歌唱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 声”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一部分,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感情需要进行呼吸。 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平常训练中从吸气入手,努力做出
6、与歌曲所要表现内容相同或相似表情和情感动作。由于吸气过程会强化人情感意识,因此,吸气动作不仅带动着口腔、胸腔和头腔等歌唱部位打开和兴奋,激发了人歌唱欲望,而且还会极大地触动歌唱者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唤起了歌唱者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为歌唱情感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带有感情吸气是通畅。气不像是吸进去,而是自然地流进去,放进去。如唱抒情歌时,美感情会使你不由自主地会像“闻花”一样吸气,唱喜悦欢快歌时,你会像发现新鲜事那样让你用“惊讶”状态吸气,唱悲伤歌时,你会情不自禁地用“哭泣”状态去呼吸等。这些富于感情吸气无论其深度和长度都已具备了歌唱气息需要,可以在演唱时充分自如地表达情感。通过带有情感反复练
7、习,歌唱者就能把情感记忆转化为现实歌唱情感,使歌唱情感融入到演唱过程中,使演唱时发声动作、歌唱状态和声音听觉上都带有强烈情感特征,以促进歌唱情感和表情形成和稳定。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三、通过音色变化来表现不同情感 音色是声音属性之一,不同音色表现不同音乐形象,也表现不同音乐效果,音色变化主要是根据歌曲内容情感而形成。在任何一种情感(喜怒哀乐) 中,人类情感表现有共同规律。而歌唱中音色变化是指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根据歌曲思想内容来表示不同音乐形象。例如,舒伯特魔王这首艺术歌曲就有四个人物形象:孩子、父亲、魔王、叙事者。在歌曲中必须调节出四种不同音色,孩子需模仿童声音色,父亲音色
8、深沉柔和,魔王音色凶残狡诈,叙事者音色比较激情。又如,穆索尔斯基讽刺歌曲跳蚤之歌中,就是用装腔作势、骄横跋扈讽刺调节出不同音色,来刻画出不同音乐形象。因此要想唱出最美、最动听歌声,避免歌唱中单调乏味、平淡,作为歌唱者在演唱中应该在头脑中设计出歌唱声音形象,解决用什么声音色彩、力度来表现歌曲内容、情绪和风格。这种构思和布局设计,要求它从细致音色变化,对歌曲所要表达情调和含义,给予生动描绘,借以表达歌曲思想感情。如果歌唱者去考虑歌曲内容、情感和风格,而只用一种单一音色演唱,即使个人音色再好,也会显得单调,缺乏生命力,不能真正表达出歌曲内容需要情感,当然也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力。 四、安排好作品总体布局
9、 这里所说布局就是指声乐作品开头、高潮与结尾。要处理好开头,就必须歌曲第一句着手,要求歌唱者在前奏开始之前情绪就要进入作品特定情感范围、意境中去。这就要求歌唱者必须对作品内容、主题思想有较深刻理解,进入作品情感境界,以充沛情感唱好第一句。如铁蹄下歌女开头“我们到处卖唱”,起音就应该用软起首唱出弱拍上“我们”二字,随着软咬发音后,情绪由悲愤过渡到悲愤加控诉来强调“到处卖唱”,这样就可以将到处流浪、卖唱歌女悲惨境遇和愤怒呼声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歌声一开始就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高潮是一首作品强弱对比最明显、音乐形象最突出、感情最集中、乐思发展最高峰地方,也是声乐作品最关键部位,所以必须设计唱好作品
10、高潮。如松花江上这首独唱曲结尾部分是全曲高潮,也是整首歌曲情感发展必然结果。曲词作者张寒晖说过,他在创作此曲时是把当时北方妇女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那种哭声,变成松花江上曲调,所以在歌曲最高潮前应从情感上作好铺垫。即从“脱离了我家乡才能收回我那无尽宝藏?”开始声音要求平稳、内心独白式,情感要表现得内在而压抑,而后随着旋律音程六度大跳,情绪不断地高涨,同时在节奏、力度、呼吸等方面也都为最后高潮部分作好情绪上准备,使呼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激动之情终于爆发出来,使高潮到来水到渠成。圆满终止是塑造完整艺术形象最后部分。终止方式有“由强渐弱”、 “由弱渐强”、 “强到底”和“弱到底”等方式
11、。例如我站在铁索桥最后一句“ 我要高声歌唱 ”要始终保持慷慨激昂情绪,让声音力度一直强到最后一拍。而德沃夏克母亲教我歌终止乐句,则应由中强到弱到很弱(mf-P-PP)表现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歌词结束,伴奏部分仍要继续进行,以使伤感、思念情感仍在延续,使听者久久地沉浸在歌曲意境中。 音乐是情感艺术,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曾经说过:“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唱歌就是唱情,声音只是一个工具。 ”歌唱初衷就是“唱情” ,声音贵在以情动人,歌唱者应以自己特有演唱风格、优美音色和真挚情感将作品思想内涵表现出来,把听众带入歌曲意境中,把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展现在听众面前,才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收到演唱预期效果。
12、参考文献: 1郑爱萍.浅谈歌唱情感艺术处理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1998, (1). 2张华生.歌唱呼吸正确运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 (14). 3卢军.歌唱情感表达J. 运城高等师专学报,2000, ( 5).论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2-29 15:25:00 作者:赵小霞 祁靖华 编辑:studa20摘要 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重要因素,歌唱者要加强整体歌唱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习惯,在演唱中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无限多样审美意象和深邃意境,这样才能做到在演唱中准确地表达歌曲情感。
13、关键词 演唱 情感 艺术想象 艺术处理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是演唱者内心情感、认识、需求以歌曲为载体情感输出,情感接受对于欣赏者而言可以获得一定程度情感和精神愉悦,也能使紧张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这是因为演唱过程是演唱者通过歌曲与听众进行情感和心理世界交流过程,在演唱中演唱者必须使自己内心世界与歌曲感情完美统一,才能感染听众,.使听众与作品产生情感双重共鸣。本文将以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作为主要讨论课题,探讨歌唱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而在演唱过程中能良好表达歌曲内容和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带给听众,以收到良好歌唱效果。 一、理解歌曲内涵 歌曲内涵是指作品内在含义,也是作者思想和
14、感情。每首歌曲都蕴藏着作曲家深情厚意,凝聚着作曲家强烈感情。如何理解作品内涵,是演唱者二度创作基础。演唱者拿到一首歌曲,应逐字逐句体会词作者用意以及歌曲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每个音符和旋律。歌唱者理解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 一个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深浅,直接影响着其对作品内涵理解。假如知识不丰富,视野不开阔,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表现,这样演唱是唱不出感情来。因此只有在理解作品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用真情去表达。一般艺术歌曲或者民歌,分析和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是不难。比如演唱我祖国,我们知道这是一首电影(上甘岭)插曲,歌曲采用抒情与激情相结合手法
15、,表现了祖国大好河山以及战士们热爱祖国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部分是以抒情为主女高音演唱形式出现,思乡之情涌然而来,仿佛使人看到了祖国河山是多么美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后一部分采用音区与速度及演唱方式改变,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副歌性质,在演唱时应该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歌词和优美旋律所展示生动形象来深化主题,使歌曲艺术感染力得到最好表现。 二、根据作品情感科学运用音色 我们民族唱法一贯强调歌曲要唱情,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是对歌唱传情生动描述。为什么情感表现对歌唱如此重要呢?徐大椿说:“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重。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
16、一曲之所独异,不但生旦丑净,口气各殊,凡忠义奸邪,风流鄙俗,悲欢思慕,事各不同,使词虽工妙,而于曲子相背,不但不动人,反令听众索然无味。”就是说,歌唱方法不但要讲究声,更应重视情感表现。每个演唱者都有不同声音,在演唱同一首作品时,不同声音对作品表现有着不同韵意。 演唱者不仅要有美妙声音,还要有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能力,这点尤为重要。我们不能用浑厚、雄壮声音,去代替明亮、华丽、轻巧声音。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对声音有一个研究、设计和想象过程。如唱一首抒情柔美而又轻巧歌曲时,要用甜美清脆花腔来表现作品,我们把这样声音比喻成“透明露珠”、“ 春夜雨滴 ”、“ 大珠小珠落玉盘”、“百灵鸟”等等。那
17、么如何来表现歌曲情感呢?李渔说:“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情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悴容;且其声音齿颊间,各种具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再好声音,缺少了真实情感,歌声也是苍白无力。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三、运用合理艺术想象创设情感 声音质量必须以内在情感体验艺术想象为基础,艺术想象可以引发出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演唱时感情和情绪要做到准确、真实、鲜明,同时在情绪形成,转折,发展上合乎情理,这就必须有艺术想象参与。 在声乐演唱时艺术想象是十分重要,它作用首先表现在分析歌曲
18、上。与纯音乐作品不.同是,声乐艺术既有曲又有词,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艺术,和文学语言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文学语言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细腻性和情感确定性等特点,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及语言本身就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每一种情感。在声乐艺术中,要善于将生活中这种情感表达自然方式,经过艺术创造和适当夸张,恰如其分运用到歌唱语言表现中去,就能使歌声具有情感魅力。 四、运用正确呼吸表达情感 在演唱时从调整歌唱呼吸方法或呼吸动作人手,是获得歌唱情感主要渠道。呼吸是音乐表现重要手段,歌唱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 声”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一部分
19、,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感情需要进行呼吸。 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平常训练中从吸气入手,努力做出与歌曲所要表现内容相同或相似表情和情感动作。由于吸气过程会强化人情感意识,因此,吸气动作不仅带动着口腔、胸腔和头腔等歌唱部位打开和兴奋,激发了人歌唱欲望,而且还会极大地触动歌唱者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唤起了歌唱者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为歌唱情感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唱抒情歌时,美感情会使你不由自主地会像“闻花”一样吸气,唱喜悦欢快歌时,你会像发现新鲜事那样让你用“惊讶” 状态吸气,唱悲伤歌时,你会情不自禁地用“哭泣”状态去呼吸等。这些富于感情吸气无论其深度和长度都已具备了歌唱气息需要,可以在演唱时充分自
20、如表达情感。 通过带有情感反复练习,歌唱者就能把情感记忆转化为现实歌唱情感,使歌唱情感融入到演唱过程中,使演唱时发声动作、歌唱状态和声音听觉上都带有强烈情感特征,以促进歌唱情感和表情形成和稳定。 音乐是人类用以表现内心情感一种手法。中国汉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曾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歌唱者只有在对作品本身、作品创作者内在世界具有充分、透彻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演唱过程中将作品内在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才能收到歌曲应有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琳.论声乐演唱中想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02). 2柳子伯浅谈想象力与音乐创作关系 J.科技资
21、讯, 2006,(31). 3杨霰情感体验开启音乐大门钥匙J. 青海教育 ,2007,(Z1). 4马棠华情感体验中诗、乐、舞J. 中国音乐教育 ,2005,(07).浅试比较中国歌唱艺术与欧洲歌唱艺术之特点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10-19 11:04:00 作者:梅兰 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 键 词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起源 发展 特点 风格 论文内容摘要 :通过对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风格、特点等阐述,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差异。 .随着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社会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和人们理解程度不断加深,声乐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作为音乐一种表达形
22、式存在了,它已经作为一门具体学科成为人们研究对象。提到声乐艺术,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声唱法”问题,对于“ 唱法 ”问题,在我国,大部分人认为意大利源流唱法,也就是欧洲歌唱艺术中最科学、最合理、最有理论根据歌唱方法。而一提到中国歌唱艺术,同样人们也自然会想到“民族唱法”问题,许多年来,人们争论着两种唱法究竟孰优孰劣问题。在这里试将两种唱法做一比较。 美声唱法起源在 17 世纪左右欧洲地中海美丽半岛国家意大利。当时“美声唱法”只是一个比较简单概念,而它基本成熟是在 18 世纪初叶,而 18 至 19 世纪是“美声唱法”黄金时代。“美声唱法” 一词最早出现大约是在 17 世纪佛罗伦萨,随后很快传播到意
23、大利其他几个音乐城市。美声唱法出现是因为在古典复调音乐作品中,旋律线把不同声部都唱出来,形成一种复合音乐织体,而在新风格作品里,旋律线乃是由一个主要声部所唱奏,并且用乐器进行伴奏,在这种情况下,杰出器乐家和首席女高音作为独奏独唱者出现了,歌唱被看作是华丽歌曲,出色歌声,便被人们称为“贝尔康托”即“美声唱法”。由于器乐演奏者宽阔音域,而激起歌唱者们努力发展自己嗓音潜在功能,致使音域能够发展到三个八度,由于他们发展了声音灵敏度而歌唱快速乐句,以及对旋律线润色,装饰所采用花腔技巧使“美声唱法”誉满全球。 美声唱法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声音方面特点是八个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 “通”是
24、声音通畅,指人整个共鸣腔(如头腔、喉腔、鼻咽腔、胸腔)从上到下气息通畅感觉。“实”是声音结实、饱满,指有音量、有力度、有穿透力和致远力声音。结实声音才具有威力,它是表现人物英雄气概和朝气蓬勃精神面貌必不可少声音条件。“圆”是声音圆润,圆润声音让人感觉悦耳、好听,尖锐声音听起来刺耳、难听。“亮”是声音明亮,明亮声音使剧场里所有观众都能听得见。“纯”是声音纯净,纯净声音让人感觉清晰、透明。“松”是声音松弛、松弛声音让人感觉轻松、愉快。“ 活”是声音灵活、自如,只有灵活声音才能随心所欲地表现歌曲在音乐艺术上所有要求。“柔”是声音柔和,在歌唱艺术表现中不只有阳刚之美,还应有柔和细腻声音。 第二,艺术方
25、面特点。 1.具有朴素平易朗诵风格宣叙调。宣叙调是介于朗诵调和歌唱之间一种不独立、引子式曲调。 宣叙调特点是:节奏自由,结构松散,伴奏简单,词曲结合紧密,宣叙调是歌剧作品展开故事情节,表现矛盾冲突重要组成部分。宣叙调格式多样,有以朗诵为基础“音乐散文式”宣叙调;有急口令式宣叙调;也有完全模仿语言音调,一个音节配一个音符等几种。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2.具有丰富多彩抒情风格咏叹调。咏叹调是歌剧或大合唱中独唱曲,由管弦乐队伴奏,特点是篇幅大、音域广、技巧复杂、结构完整,曲调优美悦耳,常富有戏剧性和抒情性,采用三段曲式、变奏曲式或回旋曲式,偶尔也使用奏鸣曲式,也有专为音乐会演唱独立
26、声乐作品与旋律优美乐曲。音乐理论家尚家骧,在他著欧洲声乐发展史一书中,将美声唱法艺术风格分为三大类:平易朴素演唱;“加花”装饰性演唱;朗诵性演唱。朗诵性.演唱又分为两类:严肃朗诵性演唱和诙谐朗诵性演唱。 中国歌唱艺术,就占人口最多汉族来说,有着十分丰富声乐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形成,是在漫长岁月中经过长时期歌唱实践,由于语言特点、歌唱习惯、生活格调、乐曲性质等因素影响所积累起来。它和西方歌唱艺术相比较,存在着一些显著差别。 第一,是在语言文字方面,汉文是一种意符,是以形传意单节语。一个字一个音,每个字音是由一个到四个音素组成。如“啊”是一个音素, “我 ”是两个音素, “高”是三个音素,“天”是四
27、个音素。按语音学音缀组成原因,汉语字音依它们构成,又形成了起、舒、纵、收四个部分。如“香” (x-i-a-ng) 、消(x-i-a-o) 、庄(zh-u-a-ng ) 。歌唱时,在吐发这类字音时,口形是由闭合到开放,又由开放到闭合。就如同枣核从细到粗又从粗到细。这是在西方各种语音中所没有。如意大利语,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以元音收尾,其口形总是处于开放状态,歌唱是语音扩大和延长,由于此种关系,他们歌唱习惯是充分把口腔打开。可是在用汉语歌唱时,情况则是另外一回事,发声器官就必须适应汉语语音开合特点,从而很自然地形成了与西方不同发声方式。 第二,汉语是汉藏语系一个语族,它和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罗马语族、
28、斯拉夫语族等以强弱音节组合而成语音不同,它以单音节词占据大多数,除个别方言外,每个音节都有固定声调。也就是说,汉语字音是由声、韵、调三个要素构成。声就是声母,是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辅音,韵就是韵母,是指一个汉字音节除声母以外其余音素。有人把声母、韵母和辅音、元音等同起来,这是不对。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音韵学上声母和韵母,与西洋语音学上元音与辅音,还不是完全一样。其分别是:(一)元音和辅音是以音素为单位,一个元音和辅音,只能代表一个音素;而一个声母和韵母,可以包含一个以上音素;(二)元音、辅音在音节中位置是不固定。辅音可以放在元音前面,也可以放在元音后面;声母、韵母在音节中位置是固定,所谓“前声后
29、韵”,声母在音节中一定是在韵母前面。 声调主要是由一个音节内部音高变化构成,即在语言中利用嗓音高低音位来辨别字异同。汉语普通话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简称为阴、阳、上、去四声。声调在汉语中关系至为重要,离开了声调,语言意义往往难以区别。按赵元任先生所说:“语言里头音位性声调不同,不光是在中国语言所独有, (只是)声调这个东西,在中国语言里头,它负担相当重。 ”因此在歌唱中,有所谓“腔随字走,依字行腔”说法,而这种声调表现手法,是中国传统所有而为西方歌唱中所无。 从理论上说,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要把歌词每一个字声、韵、调都处理得完好,才能解决好读字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位中国歌唱
30、者来说,就需要有着与歌唱西方歌曲时不尽相同唱法,否则就很难唱得准确、清楚、亲切。 第三,是在歌唱方式方面差异。中国传统歌唱方式,无论是戏曲、曲艺、民歌、小调,大部分是从“吟唱” 发展起来。所谓“ 吟唱”是指歌唱者所唱歌调,大体上是一首具有某种程度灵活性旋律音调,在它和不同歌词相结合时候,由于歌词、唱者、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不同,可以即兴地把旋律加以变化、装饰和发挥。西方歌唱方式,绝大部分是采用“咏唱”。所谓“咏唱” 是指歌唱者所唱歌调,它旋律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特定歌词相匹配,歌唱者在唱时对旋律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加以改动,即所谓定谱定腔,专曲专用。由于这两种歌唱方式不同,变形成了各自歌唱体系。如王
31、骥德在方诸馆曲率中说:“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 ”这就是说,曲子所提供只是筐格,只是基础音调,歌唱者在唱时要把它加以润色,使它丰满、充实、美化、形象化起来,于是就出现了“润腔”手法,出现了“依字行腔”“字领腔行”“字正腔圆” 等等一系列从吟唱派生出来术语。这些术语在西方歌唱艺术中是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是歌唱方式本质上不同所决定了。 第四,声音方面差异。美声唱法声音特点是厚实、宽广、洪亮。民族唱法虽然声音也追求亮度,但不过多追求厚度,如果用美声唱法那种声音去演唱民歌,那一定是走味,而.失去了中国民族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唱法由于受美声唱法影响,从声音宽度、亮度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尤其是美声唱法头腔、鼻腔、喉腔、胸腔共鸣以及气息方面运用,使中国民歌发音更加圆润、甜美、透亮,感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窄又扁演唱方法已被淘汰了,从现在民歌作品和民族唱法旋律声音上去辨析,我们似乎感到具有现代中国民族精神和现代中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 1尚家骧欧洲音乐发展史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