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追求是文学评论的灵魂从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写作谈起崔明路(西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摘要:从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实际例证出发,以先哲和巨匠们的理论诠释和解释为依据,通过对历届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英语言文学论文与哲学的多重关系,从而指出作者的哲学追求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关键词: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哲学追求;多重关系;诗意的写作;前沿存在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无论在其哲学意义上,还是在其文学意义上,皆可被分为两大类:“诠释与解释。”(translated and explained)1 (P177), 正如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文论
2、家卡斯特维屈罗(Lodovico Castelvetro, 1505-1571)在对亚里斯多德诗学的诠释与解释所示。诠释是指对文学样式,文本,作者,文学重大事件及其作品主题理论性或叙事性的主观叙述读者与文本的遭遇,如柏拉图(Plato, c. 427-347 B.C.)对文学宏大问题的提出;解释则是指对文本的再现,表现,知识,诗歌的或修辞的语言,样式,文本及其话语的过程性及其原因性的客观描述,如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对修辞学逻辑形式的探讨。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无论是学士学位论文还是硕士学位论文都应该是哲学的而非单纯性的语文的。首先,因为哲学作为人类思考和推理的
3、结晶,可以给予文学论文理念与价值。理念与价值是文学研究的核心,也是文学论文的核心:包括对命题的主观性想象和思考;包括对阅读经验个体性的反思;包括对命题的判断;包括对命题的赞成,还包括对命题的哲学问题的提出。特别是在文学内外关系的多重联系中把握这些内容,表达作品对生命精神的终极关怀。例如,2008 届张 xx 学士论文简爱之我见、韩 xx 的觉醒中埃德娜的女性意识;及 2005 刘 xx 的硕士论文试析任碧莲,典型美国人与 么娜在希望之乡中的身份。其中“之.我见”、“女性意识”及“身份”等字眼的较为清醒的运用分别在某种哲学层面上为重建写者心中近代独立的女性形象,重理现代觉醒的女性意识,以及重析女
4、性身份这个更为当下的哲学话语奠定了基调,尤其“身份”这个字眼体现在中国女性与美国女性作为人类女性所遭遇的相同却又相异的遭遇的解构为女性身份的建构扫清了障碍,使得该论文具有了一定的哲学高度。比较有自觉意识的则属 2005 届丁 x 的论文浅议中西田园诗之比较。在此,作者自觉地运用了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关于诗虽然不是讨论哲学和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的美学观点分析和探究宗教对中西田园诗的影响。籍此,加强了文学论文哲学蕴涵,从而提升了作者英语言论文的哲学品位,使之接近或达到了对中西田园诗之比较的某种深广的境界。其次,因为哲学作为对主要信仰的基础的批判考察,可以给予
5、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思想与批判性思想。 思想与批判性思想是文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文学论文的对象:表现为对文学作品或文论作品的表达,信仰,思辩,及准确而娴熟的判断。如果对文学的议题持质疑和批判态度无疑将会加强文学论文本身的思想震撼力与理论穿透力。因为作为具有精神承载的文学议题首先是一种解释,即可呈现为经过缜密思考的一种理念,亦可呈现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判断, 从而作为一种魅力思想而贯穿始终。理想的应如经院哲学家圣. 托马斯. 阿圭那(SAIN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 的二分法定律所表述的那样, 1. 肯定;2. 为此必须否定;3. 论证否定;4. 提出相反的论证;5.
6、 最后达到完美的肯定。在这个意义上, 阿圭那的二分法的定律是个经典的语言文学论文的方法论:制定一个肯定,然后用否定这个肯定来达到论文所需要的肯定。举个例子,论文的议题是“诗歌创作是否需要烟士披里纯 ?” (Inspiration) 2 (p91)需要;不需要;若没有“烟士波里纯”的话,诗歌创作简直是不可想象;然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STEPHAN MALLARME, 1842-1898) 在写给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爱德加. 坡(EDGAR ALLEN POE, 1809-1849) 的悼亡诗中写到坡每每被批评家谴责为醉酒的种种幻想中获得诗歌创作的灵感:“Logically proclaime
7、d that the magic potion had been pouredFrom the dregs of some dishonored mixture of foul slime.”3(p1565).结论:诗歌创作需要“烟士披里纯”。2008 届李 xx 文学硕士论文的 灭绝还是共存 白鲸和怀念狼生态文化主题阐释、2005 届 肖 x 的硕士论文对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反思 、2008届论文文学学士常 x 的论习语的翻译等分别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大胆地提出了根本性的精神拮问;从当下的理论视野探究了古老的诗学命题充满了哲思和想象;在文化差异的语境中考察了不同宗教信仰对于英汉习语翻译的规约。如此
8、,三者也就在某种判断的意义上略显了作者的初步的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笔触。再次,因为哲学作为开拓创新性思路的通道,可以给予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创生性的思考方式。正是哲学可以给予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普遍的精神品质。例如,2008 届闫 x 的文学学士论文马丁. 依登与杰克 伦敦的关系、2008 届邵 x 的文学硕士论文阐释学观照下译者主体性的适度扩展、2008 届李 xx 的灭绝还是共存白鲸和怀念狼生态文化主题阐释等题目本身便使读者陷入苦思冥想之中。其中,“关系”,“阐释” ,等词语则绽放着哲学的魅力“观照 ”:不仅因为它们分别展示了一种彼与此的关联和互动,一种普通而平凡的语言,一种理解和生活经验,而且
9、因为它们展示了一种阐释的艺术。此乃是文学论文的思考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对“关系”的 “阐释”,由此便可到达文学研究的他山与彼岸以领略诗意之美,而诗意乃是最高的哲学。再次,因为哲学同时作为语言学问的科学,可以给予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这使得文学论文不仅具有结构上的逻辑形式,而且具有语义上的诠释性。英语言文学论文因此 而具有更广大的诠释空间与更广阔的解释余地。例如,2005 届刘 xx 的硕士论文试析任碧莲,典型美国人与 ,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身份论文的表层结构借助于提纲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一种外在张力,如以下所示:Chapter I 第一章Introduction 导论1.1 A
10、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literature 相关的华裔文学简介1.2 Gish Jean and her two novels 吉什金和她的两部小说.1.2.1 Historical background 作品的历史背景1.2.2 A brief biography 作家生平1.2.3 Brief review on the novels 对作品研究的文献综述Chapter II 第二章Deconstruction of the authenticity of Americans 解构真实的美国人2.1 The Canonicity of Chi
11、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华裔美国文学典律2.2 Typical American versus atypical America 典型的美国人相对于非典型的美国人2.2.1 Stereotypes of Chinese comparing that of American radical prejudice against minority 中美两国对少数族裔的偏见原型之对比 2.3 Confucianism versus Franklinism 孔夫子主义相对于富兰克林主义Chapter III 第三章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身份建构3.1
12、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first generation (Chang-kees) _ Chinese Yankees 第一代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建构3.2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second generation_ Changowitz第二代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建构Chapter IV 第四章Trans-ethnic alliance-camp Gugelstein 超越种族的联盟Chapter V 第五章Conclusion 结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着某种哲学张力的文学论文的提纲的成形不可不谓是一个丰满的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的写作方式与方法。20
13、05届吴 x 的硕士论文从“房间”到“灯塔”对弗吉尼亚. 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则通过对论文议题的一种陈述、意见和判断,在一定意义上解读了或不完全解读了颇具女性主义色彩的隐语:首先历史地与文化地解读了女主人公的婚姻,然后隐喻地解读女主人公作为“房间里的天使”及她和他们的海上旅程,然后又理论地解读了弗吉尼亚. 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女性.及其女性主义的温和而非咄咄逼人的特征,籍此而解读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话语“到灯塔去”。哲学使英语言文学学位论文的视界广袤而深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哲学作为美学归属的核心和方法论的总汇的科学,可以给予英语言文学学位论
14、文美学范式。文学论文应侧重于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或文论作品在文献综述,文本理解,审美判断三个依次递进的层面上,在写作过程(process)中依据已有的阅读经验(aesthetic experience)对选题进行表面和深度上的理论挖掘以获取审美价值(aesthetic value)。亚里斯多德曾说过知识始于惊奇,而我认为,写作也是心灵的探险,特别是研究文学的写作。其过程简直就是一种奇特的深海作业,必须面对作者的身世,动机,经验,揣摩其中的偶然因素,等待灵感(inspiration) 的最终到来, 从而一触即发。在此,“ 过程”赋予文学论文以体系的均衡;“经验” 赋予文学论文以知识的亮点;“烟士波里
15、纯”则赋予文 学论文以思想的火花和灵魂的编排。与此同时,还要面对广大的人生世界,这些主观和客观的方方面面。这也即是论文的独到的内在灵魂。文学论文因此而更注重于写者将二者结合的能力:理性的思考和顿然的感悟。很难想象,不了解文学论文的基本方法,不熟悉文学的或文论的基本术语,而能正确地运用文献材料,真正把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文学论文中,毕竟文学论文需要直接的阅读,需要对文本的诠释和解释。然而,我也认为文学论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美学系统:即使文献缺失,纯粹以文学文本的材料依旧能够构建出一个魅力的审美叙述。文本只有一个,但诠释和解释的方式却可以有多种。没有相关文献,仅凭灵感探索文本,虚构乃至想象万物,包括
16、批评与判断,这样一个浑沌的想象过程才是文学审美的魅力所在。总之,哲学赋予文学论文方法论及终极精神; 而文学论文的写作始终也应是一种诗意的写作。正如王蒙在老子的数学观念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哲学与诗学“都是那样地牵挂着、想象着、思索着或者崇拜着无穷、永恒、命运、法则、渊深和精微。 呼唤着文学的诗的想象、壮美、悲惨与狂喜的深情。” 4 (P159 )同时,哲学亦赋予文学论文以真实和诚实。文学论文须臾不可没有哲学指引。因之,作者的哲学追求提升了文学论文的理论价值 与学术品味。.那末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呢?据我的经验和观察而言,文学论文要注重前沿存在。第一,已经占有的信息和资料将以“文献综述”的形式组成文学论
17、文的底座。第二,在引言,发展和结论部分贯穿探空说有的玄妙思路。第三,混搭文学、音乐、建筑以触发文学论文的写作灵感。第四在哲学文学、和艺术保持具有魅惑目的和理论目标的前沿存在。最后,文学精神在表达过程将得到强化。此外,文学论文要注重作家人格和一般世界情况。前者是指透彻了解所研究的作家的体格特征,心理特征,情感特征及社会特征;后者是指深入把握作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境遇。这二者无不在研究作家及其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乃至制约性的作用。例如,在上述马丁. 依 登与杰克. 伦敦的关系一文中,作者依据艾勃拉姆斯(M.H. Abrams, 1912-)镜与灯的新浪漫主义批评理论,尤其是作家与作品的关系的理论,通过对
18、作品的主人公与作者本人的工作经历、创作经历及恋爱经历对比性的论述,准确地得出了结论马丁. 依 登在某种意义上有杰克. 伦敦的影子特征的几种相似性,从而较为有力地映证了艾勃拉姆斯关于作品与作家两大要素之间的确有着正确而隐秘的关系的理论。最后,文学论文要注重表达。我一贯的观点是诠释要适当不要过度诠释;解释要简单复杂问题简单表述;简单问题深刻论述。简单到一;深刻到无。一般那种故事梗概加文本细读的做法在文学学位论文里很不学术。应该的做法是,构建一种叙事构架以阐释和解释文本。一如著名的古典西文著作对亚里斯多德诗学的诠释与解释和现代西文著作西蒙.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19、 的梦的解析。本文是作者在指导学位论文的经验里和过程中提炼出的些许理性思考,希望能起到某种抛砖引玉的作用。作者介绍:崔明路(1960-),女,北京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西方文论研究。在研项目女性主义批评系列研究。宅电:(029)88302861 手机:15829701093 .参考文献:1 American HAZARD ADAMS. LEROY SEARLE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Z. THOMSON WADSWORTH. Boston Massachusetts 20052 读书M 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2008,93 American Sarah Lawall.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estern Literature Z. W.W NOTON philosophic pursuit; multi-relationships; poetic writing;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paper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