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 南 农 业 大 学 东 方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论 文学 部 : 经 管 学 部 班 级 : 10 级 国 贸 四 班姓 名 : 胡 斐 学 号 : 201041916402课 程 论 文 题 目 : 跨 国 公 司 进 入 及 其 对 中 国 服 务 业 的 影 响课 程 名 称 : 跨 国 公 司 经 营 与 管 理评 阅 成 绩 :评 阅 意 见 :成 绩 评 定 教 师 签 名 :日 期 : 年 月 日.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学生:胡斐(东方科技学院 2010 级国贸 4 班,201041916402)摘要: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
2、问题。跨国公司投资我过服务业呈现区域分布的特点,以独资为主。在我国,服务思想观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型跨过公司的进入,有利于促进我国服务业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加快国内服务市场整顿,促进形成公平统一的市场环境。跨国公司的进入增加了我国的就业机会,也给国内的服务行业造成冲击。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机制、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增长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也会对国内经济造成损害。随着国人对跨国公司进入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背景下,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服务业的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跨国公司;服务
3、业;特点;外商直接投资;对策据统计,2011 年全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1,160.11 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9.72%。 中国商务部 2013 年 1 月 16 日公布 2012 年 12 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此前数据显示,11 月 FDI 金额 82.9 亿美元,同比下降 5.4%;1-11 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1,000.2 亿美元,同比下降 3.6%。中国商务部 2013年 6 月 18 日公布,今年 5 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 92.56 亿美元,同比增长0.29%。商务部新闻稿并称,1-5 月累计实际使用外资
4、金额为 475.95 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在 2011 年全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创历史新高后,去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7.2 亿美元,同比下降 3.7%,为三年来首度同比下滑。 1 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9.0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4%,扭转了此前连续 4 个季度利用外资负增长的局面。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增速平稳,综合优势不断提升,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在利用外资方面都取得了较快增长。1 季度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2.08%、29.33%、5.63%和 146.2%
5、,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吸引外资增速。当季房地产实际使用外资则同比下降 6.32%,低于同期全国吸引外资增速 7.76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3 年中国经济总体向好,国内消费和投资有望保持稳步增长,尽管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仍可望与 2012 年基本持平。.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所谓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要使各国取消服务贸易的壁垒,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的国际间自由交换。对于我国来说,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会成为我国一些具有优势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在服务业越来越依靠技术知识进行国际竞争的今天,我国
6、仅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已难以进一步实现服务贸易量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善。面对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我国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1、中国服务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分析1.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因素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是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因此参考中国总体对外开放政策,结合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实际情况,从时间段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1978 年改革开放到 1992 年;第二个阶段是从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到2001 年;第三个阶段为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跨国公司在相对政策的影响下呈现四个
7、方面的特点:一是在华服务业投资金额不断增加,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不到 30 亿美元的试探性投资到现在投资金额达到 3922 美元。二是进入方式更加多样化。从最初在中国政府允许下与中国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到后来的部分控制股权,再到现在的以独资经营为主。三是资金来源更加广泛。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服务业吸引的外资以华侨投资为主,90 年代欧美的一些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服务业投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资金来源的范围更加广泛。四是投资领域的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在服务业小部分行业投资,集中在旅游、餐饮。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跨国公司进入服务业逐渐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按照承诺,
8、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2.跨国公司在中国服务业投资呈现区域分布的特点跨国公司在华服务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但是在消费者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消费者服务业领域,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范围不仅在中心城市、经济特区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及西部地区,消费者服务业的跨国公司投资也有增多的趋势。而生产者服务业主要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其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靠近制造业中心的特点,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经济圈、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3.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服务业方式以独资为主.目前跨国公司对花服务业
9、投资的主要方式为新建独资经营企业。这一点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进入第二产业的方式是不相同的。以北京为例。1999 年后,独资成为跨国公司在北京服务业投资的主要形式。服务业独资的资金金额从 1991 年的 472 美元增长到 2004 年的201 亿美元,14 年的时间里,服务业独资企业的实际资金金额增长了 425.85 倍。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当地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较为熟悉,已经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力量在华进行投资。二是服务业的跨国经营受服务业行业特点决定,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品涉及核心的知识、技术等,要求跨国公司进入另一国投资时采取独资的形式。4.跨
10、国公司自身性质存在“软化”特征目前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以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出现了渗透和融合发展的势头。随着这种渗透与融合,企业活动从以制造业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服务业为中心,即为企业性质的“软化” 。现代制造业在重视生产环节的同时,更加重视产前产后的服务。产前服务除研究开发外,还包括人员培训、会计服务、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服务;产后服务则包括运输、仓库、通信等能创造价值、满足最终需要的服务。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良好发展势头,最终跨国公司自身企业性质的“软化”也会成为服务业国际投资的一种重要力量。2、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服务发展较快,
11、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可用服务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以及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衡量。如下图所示,历年来,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从总体上呈现增大趋势,从历年 GDP 数据及三大产业贡献率对比年份 GDP GDP:同比 GDP 增长贡献率:第一产业GDP 增长贡献率:第二产业GDP 增长贡献率:第二产业:工业GDP 增长贡献率:第三产业1990 18667.80 3.80 41.70 41.04 39.75 17.351991 21781.50 9.20 7.14 62.80 57.97 30.061992 26923.48 14.20 8.45 64.45 57
12、.59 27.10.1993 35333.92 14.00 7.90 65.46 59.11 26.641994 48197.86 13.10 6.59 67.93 62.60 25.501995 60793.73 10.90 9.07 64.34 58.52 26.591996 71176.59 10.00 9.56 62.91 58.49 27.561997 78973.03 9.30 6.76 59.73 58.29 33.521998 84402.28 7.80 7.58 60.94 55.40 31.481999 89677.05 7.60 5.99 57.77 55.04 36.2
13、42000 99214.55 8.40 4.43 60.80 57.63 34.772001 109655.17 8.30 5.08 46.70 42.15 48.222002 120332.69 9.10 4.57 49.66 44.45 45.682003 135822.76 10.00 3.36 58.51 51.91 38.132004 159878.34 10.10 7.85 52.23 47.74 40.002005 184937.40 11.30 5.60 51.10 43.40 43.302006 216314.40 12.70 4.80 50.00 42.40 45.2020
14、07 265810.30 14.20 3.00 50.70 44.00 46.302008 314045.40 9.60 5.70 49.30 43.40 45.002009 340902.81 9.20 4.50 51.90 40.00 43.602010 401513.00 10.40 3.90 57.60 49.20 38.502011 471564.00 9.20 - - - -资料来源:wind 资讯1990 年的 17.35%增大到 2010 年的 38.50%。与此同时,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先下降后回升,最低为 1990 年的 41.04%,最高达到 199
15、4 年的 67.93%。第一产业增加值 477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第二产业增加值 220592 亿元,增长 10.6%;第三产业增加值 203260 亿元,增长 8.9%。虽然服务台得到较快发展,但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相比,水平还比较低。对于各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以及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和特点,有不少经济学家进行过研究并已形成如下基本共识: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世界各发达国家.服务业所占比重均在 70%以上,而我国平均只占 3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因此,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16、,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增加服务业的产值。2.跨国公司投资走向与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政策相左跨国公司在华服务业投资中,房地产外贸金额占到了 43%以上的较高比例。其次是邮电通信业及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两者合计利用外资约占服务业利用外资合同外资额的 20%;而其他行业利用外资数额较少,尽管 2001 年以来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这几个行业合计外商合同外资额仅占服务业利用外资的 5.4%。卫生、体育、福利业以及教育、文化、艺术业合同外资额较少,这两类行业利用外资比重分别占 0.4%和不足 0.1%。这同目前中国对这两
17、类行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有关。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中国对文化等重要部门和教育限制较多。而中国政策限制的一些行业却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比如房地产、商业。3.跨国公司在中国服务业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合理跨国公司目前在华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与中西部地区投资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差有关。硬件方面交通、通讯、水利、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需要加大投入,软件方面政策和体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应鼓励服务业利用外资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经济战略,优化对外直接投资区域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跨国公司在服务业部门中有垄断趋势跨国公司是以一国
18、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跨国公司的本质是国际垄断组织。垄断对市场经济是有害的,在吸引跨国公司来华对服务业投资的同时,要防止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形成垄断。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最近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已经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五名的企业几乎都是由跨国公司来控制的,中国 28 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 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的控制权。如果不能从法律法规上加以规范跨国公司的投资,跨国公司很有可能会从控制大企业变成寡头,从寡头变成垄断。对服务业发展造成危害。3、我国应对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对策与建议1.加快服务业市场化进程我国
19、服务业改革开放的步伐相对缓慢,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服务领域一直被当作社会性事业对待。而各国服务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服务业中既有可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性行业,.也有可部分市场化的半公益半竞争性行业,更有完全的公共部门,因而要对服务业不同部门的性质进行重新界定,对不同性质的服务业实施不同的政策和管理措施。首先,提供纯公告产品的服务部门,如国防、科研和基础设施等,不适合市场化经营,政府应对其实施全面的行政性管理,通过相应的行政和法律措施约束其垄断性的权利,保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于只具有部分公共产品特点的服务部门,如教育、社会保障和应用科学的研究等,可以采取政府承担一部分,允许市场经营一部分的办
20、法促其发展。最后,对于提供市场化产品的多数服务部门,则要按照市场竞争原则,加大改革和开放力度,促进其市场化发展。过去许多基础产业中的服务部门一直由国家实行垄断经营,结果造成了这些部门因缺乏竞争而效率低下。因此,打破国有经济对原本属于竞争性行业的垄断地位,进一步明确这些行业的竞争性特点,放开对它们的投资限制,建立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是当务之急。2.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外资政策的自由化程度对吸引外资很有帮助,我国应该通过法律的调整和改革,对投资体制实行更加自由化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哪些服务领域外资可以进入,并建立起有效吸引外资的法律环境。近年来,我国颁布的各
21、种法律法规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需要建立和健全服务业外商投资管理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和法规既要保证外商的合法权益,又要明确其义务,同时可以规范服务型跨国公司的行为,并要在实践中依照服务业的开放进程和产生的新问题,对相关政策和法规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3.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管制首先,进一步改善体制环境,理顺推进服务业的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通过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明确各行业发展主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细化落实
22、行业规划、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其次,针对部分服务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过低的状况,应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把握“渐进的”和“有管理的”原则,逐步对外开放服务领域。4.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吸引外资进入的必要条件。中国服务业要想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基础条件。为此,要引导社会资源更多的投向服务业需要的一些基础设施,要注意扩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基础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形成便利的全国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体系。除此之外,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基础设施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
23、是基础设施包括的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三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5.引导服务业外资流向,合理调整服务业结构我国服务业各个部门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因此,各行业对外资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吸引力。在制定各服务业的引资政策时应有所侧重,要在产业政策上合理引导和安排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要把利用外资和服务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一些薄弱的服务业部门,要使外资服务业的地区分布、投资规模、持股比例等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协调。对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应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开
24、放;对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可适当放宽持股比例,有助于先进服务技术的扩散和传播,促进相关制造业的发展;而对国内发展相对成熟的服务业,可加大对外资开放的力度,促进行业的充分竞争以提高服务的档次和效率。参考文献:【1】江小涓 裴长洪: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No.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2】裴长洪: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No.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3】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4】王志乐:2006 跨国公司中国报告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版。【5】殷凤: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世界经济研究,2006 年第 9 期。【6】王子先 王雪坤 杜娟:服务业跨国转移的趋势、影响及我国对策 , 国际贸易 ,2007 年第 2 期【7】郑长娟: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年版【8】聂名华:完善我国外商投资直接投资管理的对策思考 , 国际贸易 ,201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