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其防范对策.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275524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其防范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其防范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其防范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财经大学学士论文题目: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与防范对策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Cause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姓 名:学 号:学科专业:财会会计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3 年 4 月内容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回暖,世界各国对于财务报告舞弊的反应也越发强烈。财务报告舞弊给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与危害逐渐为大家所认知,从而使得更多的公司、企业和投资人致力于对此类行为的识别与侦破。由于反财务报告舞弊措施的普遍实行,便出现了更隐蔽的舞弊手段。进而,针对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也就更加困难和复杂,而这其中主要包括对公司

2、责任承担者的明确,公司结构的完善,会计执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投资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会计准则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等。对于更多的投资者而言,能够尽可能深入和大量的发现隐蔽在企业深处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并对其从根本上进行彻底的根治,才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降低自身风险,获得投资的最大利益。本文较为系统的分析了财务报告舞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在第一部分中,主要从财务报告舞弊的所在的经济背景分析了几项主要的形成原因。在随后的第二部分中,主要分析了由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对社会、经济、个人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第三部分中,从会计理论的角度,细致的展现了具体的造假手段。最后,用较大篇幅叙述了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几

3、种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防范措施。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舞弊手段;舞弊行为;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s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and rebound, all over the world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of reaction is also increasingly strong.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brings to the world economy influence and harm of cognition by people gradual

4、ly, so that more companies, enterprises and investors to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this kind of behavior. Because the financial report fraud measures of common practice, there is a more subtle means of fraud. Furthermore, in view of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is th

5、at much more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company responsibility undertaker is clea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porate structure, increase of accounting practitioners professional ethics, investors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the perfec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other

6、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tc. For more investors, can b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a lot of hidden deep in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report fraud, and fundamentally thoroughly cure, can reduce their risk from the biggest extent, for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investment.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

7、c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fraud in a series of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first part, mainly from the economic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frauds, analyzed several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Later in the second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8、of social, economic, personal, etc, caused by adverse effects. In the third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ounting theory, detailed shows the specific means of fraud. Finally, with bigger space is described in view of the above mentioned .several precautionary measur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9、.Key words: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 Means of fraud; Fraud;目 录.一、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1 (一)财务报告及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 1(二)财务报告舞弊的基本理论 2二、财务报告舞弊出现的原因 3(一)会计法规的不健全 3(二)监管力度不够 3(三)公司内部控制存在漏洞 4(四)造假成本低廉 4(五)现实利益的诱惑 5(六)会计人员自身道德问题 6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造假手段 6(一)虚增销售收入 7(二)低估期间费用 7(三)私自增减利润 7(四)操纵资产重组 8(五)少计收入偷税逃税 8四、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防范对

10、策 8(一)建立健全会计法律制度谨防造假 8(二)加大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紧盯舞弊行为 9(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报告质量 9(四)提高造假成本使造假者望而却步 10.(五)明确管理者法律责任严惩财务造假 10(六)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 11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及防范对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妄图通过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来表现企业的营运效率,达到吸引更大投资的目的。更多的企业投资人选择针对每一阶段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来进行下一阶段的投资决策。所以,投资人是否可以对企业做出正确决策,企业可否长久发展,都是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分不开的。当然,财务报告的质量在资本市场的

11、运行中也同样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我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不久,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营与发展起了反作用,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信任缺失,影响证券资源优化配置,从而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近些年来监管力度的加强,相对于过去隐蔽的,偷偷摸摸的造假,现如今许多上市公司竟无视各类监管机构,名目张胆的进行造假,其恶劣程度是不容小觑的。这就使得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相关部门监管和审计作用的重要性。在众多监管措施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账目的审查,对肆意操纵企业账面利润,获得非法利润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予以披露。而有些财务报告舞弊事件让人大跌眼镜,其原因在于作为

12、“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常常是许多企业财务造假案件的主要责任人,扮演着帮凶的角色包庇犯罪。所以,根据以往此类案件得到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公正性的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出现,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的识别和防范便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各类监管部门的主要关注对象,对于财务报告舞弊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治理,更是亟待解决!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诸如财务报告舞弊的社会根源、动机等,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战无不胜。一、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及基本理论(一)财务报告及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

13、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企业应当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一般国际或者区域会计准则都对财务报告有专门的独立准则。财务报告目标在整个财务会计系统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并制定各项准则的基本出发点。财

14、务报告舞弊,是会计主体为实现其主观目的而恣意违背会计准则,践踏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欺骗企业外界而为企业谋取额外收益的行为。财务报告舞弊不是单一性质的行为,财务报告舞弊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财务报告舞弊现象背后潜伏着许多诱因素,从企业的政治动机、贷款动机、税收动机、股票发行动机、融资动机到操纵股价动机等不一而论,但归根结底都是利益驱动的。从狭义上讲,财务报告舞弊是指公司或企业,不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歪曲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二)财务报告舞弊的基本理论财

15、务报告舞弊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人为编造财务报告数据。人为编造的财务报告,往往是根据所报送对象的要求,人为编造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形成报告。这种形式手段较为低级,或虚减、虚增资产,或虚减、虚增费用,或虚减、虚增利润等,但往往报告不平衡、账表不相符、报告与报告之间勾稽关系不符、前后期报告数据不衔接等。2、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调整财务报告的有关数据。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形成的虚假财务报告,手段较为隐蔽,技术更为高级,往往做到了报告平衡及账表、账账、账证等相符。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些恶劣的后果,小则影响到企业发展,大则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遭受影响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一方面,造成

16、信任危机。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是直接反映在企业财务报告上的。企业的财务造假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预估,错误的决策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次次受到被投资企业蒙骗的投资人和债权人会对企业失去信任,产生信任危机。大面积的财务报告舞弊,慢慢失去的信任,使得想要参与投资的人越来越少,从而会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影响国外资金流入。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者的目光。如雨后春笋般的跨国公司或中外合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近些年来,诸多财务报告舞弊事件的出现使得国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

17、的投资持观望态度。投资者的减少,不仅因为影响国家税收进而影响国内财政收入,而且由于新企业的出现而带来的新的就业岗位也相继消失,对减缓就业压力也是没有帮助的。.财务报告舞弊,从根本上讲,总是一定主体行为的结果。要想更有效地预防财务报告舞弊,必须找到使得财务报告舞弊出现的根本原因,并寻求恰当的治理对策。由于近些年来监管力度的加强,相对于过去隐蔽的,偷偷摸摸的造假,现如今许多上市公司竟无视各类监管机构,名目张胆的进行造假,其恶劣程度是不容小觑的。这就使得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相关部门监管和审计作用的重要性。在众多监管措施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账目的审查,对肆意操纵企业账面利润,获得非法利润的

18、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予以披露。而有些财务报告舞弊事件让人大跌眼镜,其原因在于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常常是许多企业财务造假案件的主要责任人,扮演着帮凶的角色包庇犯罪。所以,根据以往此类案件得到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公正性的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二、财务报告舞弊出现的原因(一)会计法规的不健全提到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法 、 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等是我们最常见到和应当严格遵守的会计法律法规。虽然有会计方面的相关法律,但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固定的法律法规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使得新的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不被约束,从而使得了此类违法行为更加猖獗。(

19、二)监管力度不够世界上现行的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手段,主要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企业的账目进行审计和监管,注册会计师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重任。但在现实会计造假案件中,注册会计师又常常成为责任人之一。而在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之下,仍旧被查出企业存在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造成这种局面出现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监管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在注册会计师对所监管的企业进行审计时,所采取的是抽样审计的方法,而对于抽样审计方法本身的使用就是具有风险的。未被抽查到的舞弊行为也就侥幸逃脱监管,使得企业下一次还会存在侥幸心理,采取粉饰财务报告的行为,这种不可避免的漏查就会造

20、成对舞弊行为的间接纵容。2、注会监管与被监管企业的裙带关系.由于有些企业与监管该企业的注册会计师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长期合作的关系,所以,为了维持这种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不予以披露,也就成为会计报告舞弊行为的帮凶,直接包庇财务犯罪。在以往的诸多财务报告舞弊事件查处过程中发现,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包庇行为存在的舞弊行为事件还是不为少数的。3、阶段性监管具有漏洞由于监管部门的审计工作往往是阶段性的,一般是针对企业在某一会计年度予以监管。对于有些及其隐蔽的财务造假行为,或许粉饰行为战线较长,有些可以在长时间的审查过程中予以披露的舞弊行为,在审计当期可能不易发觉,所以有可能造

21、成漏查的现象出现。而在此次审计结果出台之后,一般不会再反复审计,便造成造假行为的蒙混过关。(三)公司内部控制存在漏洞我国的上市公司通常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结构组成,而在这几个主要的构成中,往往是最大股东拥有决定权。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公司内部控制对于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往往是很不够的。如若公司股东与公司的管理层之间没有明确的委托-代理机制,那么很有可能由于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使得中小控股股东蒙受巨大损失。而道德风险的主要存在方式,就是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粉饰和造假。(四)造假成本低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成本低廉,吸引更多的企业通过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获取巨大利

22、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低成本,高收益”由于企业可以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中获取较高的收益,而被相关部门披露的几率又相对较低,所以更多的企业愿意涉险一试。这种高回报低投入的比率,吸引更多商家采取这种方式。相对于披露后较低的成本,粉饰财务信息所带来的高额回报是更诱人的。2、经济处罚额度低尽管我国有多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规范和惩罚,但是.由于惩罚力度不够强,使得企业对其会计舞弊违法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相比较之下,对高额回报的觊觎和侥幸心理的存在会促使企业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犯险。即便被查处,进行严重警告和经济处罚,也很难保证该企业下一次不会再犯,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财

23、务报告舞弊行为,所以提高经济处罚力度是治理此类违法行为的关键一环。(五)现实利益的诱惑现如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大多是由于企业与个人利益驱动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行为:1、企业管理非投资者的个人能力的体现在各个经济领域内,体现个人能力高低与价值多少的主要衡量要求莫过于为所在企业盈利的多少,企业管理者在业界的口碑也取决于此。良好的营业能力,也是管理者继续在企业内生存发展或选择更好的职业前景的主要依据。为达到个人目的,管理者会通过舞弊手段进行对虚假利润的提高个人业绩的增加。2、企业为扩大规模或上市融投资的需要一些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和运营能力,需要吸引外来投资。相对其他而言,

24、使得外来投资人尽快了解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方式是对财务报告的分析。虚假的财务报告所显示的企业形势大好,是吸引投资者资金注入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一些急于想要上市的公司而言,资金周转问题往往是致命的、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为解决企业资金问题,这些本不适合上市的公司便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掩盖企业的利润的短缺,从而获取大量融资资金。3、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银行贷款是银行获取外来资金的又一资金来源。银行提供的贷款金额是与企业利润总额成正比的,利润越高,可以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也就越高。有些经营不利,本不会获得银行大额贷款,甚至不会得到贷款的企业,通过财务报告舞弊手段,获取银行信任,得到理想的贷款金额。4、企业

25、对股价的操纵在二级市场上,企业和投资者可以通过改变财务报告的本来结果,达到抬高股价的目的。或者,可以通过财务报告舞弊操纵企业账面利润,通过操纵股价,使其贴合.个人对股价波动的预期,从中获取高额利益。5、企业为通过并购而达到上市的目的由于企业的上市规模不易获得,所以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达到上市的目的。而在并购过程中,主要的筹码在于优良的股票价格。为此,企业可能通过粉饰财务报告达到高股价上市的目的。(六)会计人员自身道德问题由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各领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并显示出逐年增高的态势。会计从业人员“高产量,低质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会计人员

26、自身道德品质高低和对会计相关法律了解的多少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严重性是紧密联系的。我国许多财务造假事件都是由于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乏和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的。因此,对于会计人员上岗前的严格审查和在职人员的在岗培训室及其重要的。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造假手段诸多不良的后果,为何层层监管仍旧不能严防死守。而具体财务报告舞弊又是怎么通过账面造假来获得不法利益的呢?财务报告舞弊是具有目的性、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诈骗行为,我们也可以讲财务报告舞弊理解为:1、故意报错财务价值,使得原本实际获利金额达不到甚至可能亏损的财务状况被显示为获利甚至获利更多,从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判断,对企业下一步

27、发展做出错误决策。2、篡改、伪造或变更编制财务报告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有意报错或漏报事项、交易或其他信息。具体说来,一般是通过以下几种手段:(一)虚增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虚增是最主要的造假方法之一,因为可以直接对账面利润有大额的提高,所以是众多财务造假最偏爱的方法。销售收入的虚增主要通过两种手段:1、虚增销售额与销售收入。在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凭空扩大销售额度,使得本没有的营业利润出现在账面上,增加了虚有的销售利润。更过分的是许多企业肆意伪造客户,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在年末,年末虚增应收账款,增加账面利润,等年末结算结束后,再以各种理由退货,目的只是为了在年末增加销售利润。2、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对

28、于急于提高利润的企业而言,相对凭空虚增收入,这种方法看似更加简单。一般是对仍旧存.在争议、尚不可确认收入的交易提前计入账面,从而虚增了营业利润。(二)低估期间费用相比起到“开源”作用的虚增销售收入的方法,低估期间费用则相应的起到“节流”的作用。这种舞弊行为一般变现为推迟费用入账。有些企业通过将一些实际发生的期间费用挪入待摊费用或者待处理财产损益中,使得短期内账面显示的利润比实际利润高,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而有的企业则是通过将本该费用化的利息费用资本化,使得企业资产凭空增加,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三)私自增减利润通过修改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也是企业常用的财务报告造假的方式之一。会计政策的造假,

29、往往是通过对资产和存货的计价方式进行修改,目的也是为了操纵账面利润。企业会计对政策的篡改一般是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等,通过对计提折旧的多少操控企业利润,达到虚增或虚减的目的。类似的,对存货计价方法的肆意修改,也可以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计划成本法六种。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当期就会少转营业成本,增加利润;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当期就会多转营业成本,减少利润。若存货价格处于下降时期,则相反。即: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当期就会多转营业成本,减少利润;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

30、当期就会少转营业成本,增加利润。(四)操控资产重组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在资产重组方面做手脚往往是一些意图上市的公司采取的财务报告舞弊手段。通过资产重组将一些劣质的资产转换为优质可获利的资产,虚增企业账面利润。此类手段一般是一些面对退市和摘牌危险的上市公司的造假方法,其目的也是为了扩大企业自身利益。(五)少计收入偷税逃税有些营业状况好,利润高的企业为了减少应纳税额,一般通过减少营业利润达到目的。企业内有些通过拖延营业收入的入账时间来延缓企业纳税时间。而有的企业则.是通过将营业收入直接冲销销售成本,在账面上对销售业务不予以反应

31、。降低营业利润,相应的,便减少了应纳税额。四、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防范对策(一)建立健全会计法律制度谨防造假经济领域总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是直接受会计法律完善程度影响的;一个企业经久不衰的发展,也是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影响分不开的。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主要是由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构成的一个严密的法律体系。财务报告法律体系的健全,主要是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的要求相符,是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而面对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将财务舞弊行为变得更加隐秘

32、和高水平,使得现行的会计法律制度不能够完全覆盖这些违法行为。所以,完善会计法律制度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加快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可以尽可能的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尤其是在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规范上,应予以细致严密的制定相关法规,使得对于违法的财务舞弊行为可以有准确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与规范,做到不使一种违法行为逃出法网。只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就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二)加大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紧盯舞弊行为除了企业内部控制下的审计监管以外,外部监管以及政府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监管环节的重中之重。首先,国家政府部门可以设置多

33、重监管,层层筛查,不仅可以杜绝监管疏忽之处,还可以防止由于企业贿赂相关审计人员而产生的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包庇行为,为政府监管加上了最后一道防线。其次,加大审查力度,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尤其是曾经出现过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企业更是审查的主要对象。由上而下,由里而外的监管将是治理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又一良计。第三,由于大多数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出现是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包庇与纵容。所以,在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账目进行监管和审查的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对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不定期的抽查,通过审计被尽管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是否存在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包庇行为。要对包庇财务犯罪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

34、师事务所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取消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由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授意造成的包.庇行为,应对企业和事务所同时采取惩罚措施,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包庇行为不再出现,从另一角度减少了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得逞的可能性。第四,有些对企业舞弊的包庇行为来源于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要对违法的事务所予以吊销执照的严厉惩罚。会计师事务所对监管该企业的注册会计师授意,是注册会计师或多或少的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包庇,严重者甚至参与企业粉饰财务信息的过程中,即参与舞弊行为。对于此类行为的发生不仅应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严厉处罚,而且应对那些敢于站出来指证的注册会计师予以奖励。最后,针对对企业监管的阶段性

35、漏查问题,应该采取延伸性的审计程序,将一切有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得以披露。(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报告质量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而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内部结构的完善是公司治理的根本。据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一步推动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监管:1、应建立健全严格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明确企业责任人,将最大股东到中小股东等所有财务信息需求者一视同仁,同享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一同参与监管,避免由于“一股独大” 1对财务信息的控制而造成的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2、由于大多数企业采取委托-代理的行为,针对此类情况,为避免企业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应采取奖惩并举的措施:首先,可以采

36、取正面的激励制度,将企业管理者的报酬与经营绩效相挂钩,将公司股权的一部分转让给管理者,使其因顾念个人经济利益而放弃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其次,由于企业管理者因其监管不力而发生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企业往往只处理相关的财务人员,多数企业对管理者的责任不予追究。而想要做到深层次杜绝造假行为,应对管理者也采取一定程度上的惩罚;第三,若由于管理者授意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进行舞弊行为的,企业应追究由于错误的财务报告信息所引起的错误决策而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责任。情节较轻的可予以经济惩罚,较重的应予以解雇;最后,由于授意舞弊行为而被解雇的管理者,行业内应达成一致,任何企业和公司不得再任用,使得每一位意图通过财务报告

37、舞弊行为获取个人利益的管理者不再心存造假之念。(四)提高造假成本使造假者望而却步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制止应当从根源抓起,而其根源在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具有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使得许多造假者愿意承担高风险来谋取暴利。而财务报告舞1 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 郎咸平. 家族控股与监管制度N. 中国证券报. 2001 (003) .弊的主要成本是来源于在造假行为得到披露后,相关监管部门对造假企业进行的经济处罚。由于国内现有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许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不能被及时披露,一部分造假行为得逞,获取高额利益;而查处后的经济处罚金额往往是高额利益的很小一部分。综上,由于财务造假成本的相对低廉,会吸引不

38、少的企业采取舞弊行为获得非法利益,从而应提高经济处罚力度,出现一个,严惩一个,便使得那些意图通过粉饰财务报告,想要通过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获利的造假者望而却步。(五)明确管理者法律责任严惩财务造假从一系列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分析来看,最终的受益人或者说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最大“赢家”往往是企业的管理层,也就是投资人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人” 2关系。所以,从企业责任承担着的角度来看,管理层应该成为一切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责任承担者。公司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当局应该对外承担一切责任,对内也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内部审计工作是否可以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及法律制度执行,是有管理层的态度直

39、接决定的。所以,想要使得内部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应当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人为企业的主要管理者。有些企业或者上市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告,减少持有的国有股份,私自霸占国有资产。或者通过财务造假对避开政府监管,偷减营业收入,形成偷逃税款的行为;或者通过贿赂相关审计人员或者政府官员进行偷税漏税,此类行为不仅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而且由此滋生的不良的社会风气更是难以预估的。换句话说,现如今社会上存在的大量贪污腐败行为都是与通过财务造假形成的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是离不开的。所以,一旦发现有舞弊行为,应当对相关责任人及会计人员予以严厉查处,进行行政处分,承担刑事责任,同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面对巨大的惩罚

40、力度,企业管理层也会权衡利弊,严格监管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采取明确企业责任人的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出现问题的企业严格遵照惩处规范,使法律责任真真正正落到实处,并在行业内扩大影响力,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六)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针对大多数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多数是出自相关会计人员之手的这一情况,对于财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问题的思考是不容乐观的。为了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我们应当对在职的会计从业人员予以规范和要求。并对即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2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十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严格考核。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入行“门槛”加大从业资格认

41、证考试的难度,对于未从事过会计相关工作的人员应予以严格考察,强制性的学习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法规,使其清楚纵容、协同和包庇会计舞弊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2、加大培训力度对于已经上岗的会计人员,应予以定期教育和培训,重申会计人员的职责。通过定期高密度的培训,将有可能由会计相关人员导致的会计报告舞弊行为扼杀在摇篮中。3、参与造假的会计人员予以严重处罚对于涉及舞弊事件的会计人员,一经披露,对企业决策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应马上予以解雇;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并索要经济赔偿。并在业界造成影响,使其再无立足之地。4、扩大影响范围对违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处罚行为,应在会计行业及相关领域

42、扩大影响范围,使得其不法行为得到广大相关人士的职责,对于心存侥幸心理的人是一种沉重打击,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使其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望而生畏。以上就是针对财务报告舞弊形成的六种成因而对应生成的六种解决办法,意图将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压制到最低点。而对于已经出现的造假行为,如何尽快的披露出来,现行的最有效的反财务报告舞弊的办法莫过于预兆性分析。而预兆性分析的主要实行办法就是对被监管企业的账目进行系统的审计,通过观察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资产负债和费用项目等,分析该企业是否存在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对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制约都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各国均采取有效措施。无论从哪些方面杜

43、绝财务报告舞弊的出现,目的都是在与对粉饰财务报告的行为予以遏制。针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各国对财务报告舞弊事件的重视程度,我们可以毫不怀疑的得知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对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面对各国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行为,有针对性的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反舞弊措施是一定可以降低财务造假者的嚣张气焰的。这不仅要求政府从严看管,从严监督,而且要.求从企业的自身做起,自己内部严把财务报告质量关。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只要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就不会对企业构成巨大威胁。杜绝造假行为首先要从企业的管理层做起,要企业的高层以身作则,委以表率才能让企业上下看清企业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态度。而归根

44、结底的说,此类造假行为总是防不胜防的,只靠监管部门和企业内部控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务造假行为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根治要从企业最基层的会计人员做起,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完完整整的体现,并对有缺陷的环节加以改正才是企业长期立足于市场的根本保证,而对财务报告的造假行为对企业而言终究是一条不归路。根据对财务报告舞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得知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严抓财务报告质量关应从哪些方面下手,而简要分析的财务报告舞弊对策则是反舞弊行为的几种最基本的方法。对于现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舞弊行为,应当采取严厉措施。然而,为杜绝财务报告造假行为应从根源做起,而不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治理上。众企业应该懂得,一旦舞弊

45、行为被披露出来,企业就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又何谈企业发展,又何谈扩大企业规模。所以,反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要从企业抓起,透明的会计审核环境才是企业美好明天的重要保障,才能为世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参 考 文 献1 曹 珊.浅析企业销售和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20)2 陈慧慧.中小企业利润操控和识别的手段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报),2011(01) 3 陈宏伟;苗淑丽;廖传喜;浅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年 18 期4 杜小艳,黄朝生.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及审计对策.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 年 7 期 .

46、5 李秀枝.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及识别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2010 6 田亚平.基于信号识别的财务舞弊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 年 18 期7 杨凤清.财务报表舞弊手段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8 张会勤.财务报告舞弊在中介审核阶段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中国外资,2011 年 15 期9 张 娜,刘孝海.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1)10 张言秀. 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2) 11 Biao YU, Tao-ying PENG, Xin LIU.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dependent audit onthe cost of debt.A.Proceeding of 2012 IEE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IE&EM2012)C.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