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对老挝经贸发展战略研究1导论1 .1 选题由来 老挝(1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虽然只是与中国西南毗邻的内陆小国,却是中国商品进入东盟南部国家市场的重要陆路通道,既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中心,又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继续保持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之一,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也是东南亚地区毒品生产销售和地下经济活动猖獗的“金三角”地区的组成部分,对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造成重要影响。1986年,老挝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1991年老挝执政党人民革命党在“五大”提出“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
2、”,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到2005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6,人均GDP从1975年的76美元提升到2005年的438美元。老挝地处东南亚北部,与中国、越南和柬埔寨接壤,国土面积为236800平方公里,2005年统计人口为560万人,人口密度较低,土地和森林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仍然属于世界上欠发达的贫困国家之.一。加强中国与老挝之间的经贸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老挝经济转型和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该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因此分析老挝经济转型与发展特点,探讨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具有现实意义。老挝作为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内陆小国,扩大对外开放特别
3、是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对外开放,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特别是进出口贸易关系,是老挝“革新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作为老挝的最大邻国,扩大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关系,是老挝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现有研究老挝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文献不仅数量较少,分布也较为分散。为了弥补现有研究文献的某些不足,本文以老挝经济转型为背景,分析老挝“革新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一、自1961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建交以来,两国双边贸易成为中老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三大出口市场以及第二大进出口国,中老双边贸易对推动
4、老挝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中老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在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对我国睦邻兴边、实现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全球化是新时代的潮流,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事实。作为当代世界的一大潮流、一个热点,它不仅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对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面对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浪潮,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与反抗,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追求的理想和愿望,并且成为了国际关系的核心。由于经济实力成为了国家综合国力
5、的最为核心内容之一,世界各国都把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发展国民经济放在优先位置。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摆脱了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取得政治独立之后,都十分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老挝也不例外。1975年12月2日,老挝取得独立。独立后,老挝党和中央政府非常注重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国家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基础薄弱,担心外来资本控制本国经济及其他不利的影响,为了保护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性,老挝政府当时采取了对外实行封闭政策的方针。80年代前期,老挝只与苏联、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来往,直到1986年才真正开始全方位地对外开放。革新开放后,老挝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加快革新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6、就。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不足和缺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突出了老挝经济体制的薄弱之处。受到金融危机打击之后,老挝政府进行了调整与修改,但老挝是一个独立不久的国家,政府与有关部门缺少管理的经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深度不足,尤其是老挝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修改与完善。目前,老挝正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转型阶段,而转型国家的经济转轨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表现之一,又是经济全球化推而广之的结果。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老挝要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并如何制定相当的对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已成为关键问题。因此,对于“经济全球化与老挝经济的发展及其相
7、关问题深.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加快老挝经济体制革新的步伐和推动老挝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际在线报道 26日,世界贸易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理事会上正式接收老挝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老挝成为该组织第 158个成员。老挝入世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老挝于 1997年就申请加入世贸组织,2004年才启动相关谈判。15 年来,老方就关税和市场准入等问题与有关成员进行了复杂艰难的谈判,满足了各方提出的上千项的要求。此外,老方还修改了税法、企业法、知识产权法等几十部法律法规,以适应 WTO有关原则要求。老挝加入世贸组织将会对老挝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8、。首先,老挝加入 WTO将有利于老挝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将为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作出积极贡献;第二,将提高老挝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三,老挝将可以依照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提高老挝政府对贸易的管理水平;第四,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到老挝投资;第五,将扩大老挝的市场规模及提高老挝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第六,将为老挝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为老挝的脱贫工作提供帮助;总而言之,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助于老挝大力推进革新开放事业,加快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老挝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必然要达到世贸组织对其成员国相应的开放标准,符合开放规则的运行,其中包括经济体制、建成市场经济国家等。这就要求老挝要实行市
9、场经济,要实施相当的开放,其体制要符合国际惯例,实施的一系列贸易政策、投资政策、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动保护等等,这些均要符合有关的、最基本的国际惯例,这样才有利于与整个世界接轨。老挝入世以后,在此基础上,与东盟其它九个成员国合作,能够更有利于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着增进经贸合作的区位优势。中国与东盟十国已于2010年的 1月 1日建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双方之间 92的产品贸易关税已经是零。这为双方企业的合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老挝的入世,不仅仅会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框架下给中国企业走进老挝带来很多机遇,而且还将会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
10、便利化提供有利的条件。中新社北京 10月 26日电 万象消息:世界贸易组织(WTO)26 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总理事会会议上正式批准老挝成为其第 158个成员国。此间分析称,入世将促进老挝经济发展及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并有利于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据世贸组织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老挝工业和商业部长南维雅吉与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共同签署了老挝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维雅吉表示,他有信心老挝国会在今年 12月份批准这一协议。根据协议,老挝将在货物贸易方面承诺约束现行关税税率,所有进口商品平均税率为 18.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 19.3%,其余产品为 18.7%;而在服务贸易方面,老挝
11、承诺开放 10个行业领域,共涵盖79个分行业。老挝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工业和商业部副部长开玛妮奔舎那表示,加入 WTO有利于老挝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助于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加快该国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老挝还将进一步推进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与合作,扩大两国经贸往来。老挝于 1997年申请加入 WTO,2004 年才启动谈判。15 年来,为满足入世要求,老方已答复了世贸组织成员提出的约 1300个问题并与 9个世贸组织成员就关税上限、服务业对外资开放、修改贸易法规等问题达成双边协议。有专家分析认为,老挝加入 WTO将有利于老挝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吸引外资、促进对外贸易
12、,有助于其大力推进革新开放事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此外,老挝入世还将为该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做出积极贡献。路透社评论称,老挝入世后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提出一系列应对入世的积极对策。 1 .2 选题意义 .1 .3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际经贸合作足当Ii联系世界经济的纽带,加强国际经贸合作不仅能够促进世界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当前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最切实可行的形式。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世界各国在商品、资金、技术、劳动力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互有余缺,也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在经贸方面互补性很强。通过国际经贸合作,国与国之间和地区与地区之间可以调剂余缺。发挥各自
13、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也是世界各国普遍乐于接受的形式,易于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实施起来也比较简单容易,便于克服目前存在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各种障碍。近年来国际经贸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事实也说明国际经贸合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其中尤以国际经济合作因其互补性更强而发展速度更快,发展前景更为宽广。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初级的最切实可行的国际经贸合作形式,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克服目前各种障碍,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将能发挥其他形式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渡形态。世界
14、经济一体化需要有一个由d,N大、由点到面、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只有通过区域集团化的形式,首先在集团内部实现市场统一,然后再扩大到整个区域的市场统一,进而发展到区域外更大范围的市场统一。最后才能实现世界市场统一的目标。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业。世界经济区域集团本身具有双莺性,即对集团成员国内部实行市场开放,打破国家日J的限制,允许商品、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资源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本集团成员国生产力的发展,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在世界上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时候,地区经济集团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也是对霸权
15、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种对抗和削弱,起着增强自己在谈判中的地位和保护自己的作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无论其大小和强弱,都各有其优势.和劣势,资源也总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部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自力更生,这就必然驱使集团同外部世界发生交换,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闭关自守是行不通的;同时,集团内的剩余产品和富余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也总是要寻找出路,去开拓外部更为广阔的市场,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利益的驱动因素将使集团要求同外部市场开展公平的竞争。反过来按对等原则,外部世界也将要求集团开放其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集团的排他性消极_影响必将在内部和外部冈索的推动下逐渐被克服,最终将
16、使集团融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长河之中。近年来,随着老挝的改革开放的扩大,各省市,各个部门,在利用外资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执行了不少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给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投资环境,老中的关系在日益加深,两国的贸易额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中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的潜力很大,但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需要进一步拓展,所以在经济上,中国应考虑与重视进一步老中互补之处。更主要的是,两园目前都有较强的合作愿望,并已形成初步的合作基础,在不久的将来找到并实现一定形式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体系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对于老中经贸关系发展、问题和前景的研究有着常重要的意义。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
17、 国内研究现状总的说来, 国内对中老经济关系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比较少“只有在专著或文章的一部分提及“在著作方面, 马树洪! 方芸编著的5老挝6 -心提到了中国和老挝的经济关系,但是由于著作是2004 年出版的, 相关资料和数据比较陈旧, 近几年的资料和数据都未更新“另外, 马树洪编著的5当代老挝经济6 也提到了中老经济关系发展的脉络“在聂德宁等著的5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 现状及其趋势6 沈中收录有中国对老挝的援助方面的内容“张瑞昆主编的5走近老挝6 净)也只是部分提及中老经济关系的发展“在学术文章方面, 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关于中国与老挝的经济交往的文章“陈定辉的5老挝: 2
18、009 年发展回顾与20 10 年展望6遥,中写到老挝2009 年的发展!提及中国与老挝2009 年的经济往来概况, 并对中老经济在20 10 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陈定辉的5老挝: 2008 年回顾与200 9 年展望6 同样对2008 年的老挝情况作了回顾, 提及到中老200 8 年的经济往来情况“云鹤的5老挝: 200 7一20 08年回顾与展望6 汤中也提及200 7 年中老经济交往的概况“ 陈有金的5200 5一20 06年老挝回顾与展望6 琳对2005 年到2006 年的中老关系作了总结, 其中有部分内容涉及中国和老挝2005 年至2006 年间的经济往来情况, 尤其对中国和老挝之
19、间的贸易概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聂槟的5试析东南亚各国投资环境及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6 诬提及了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情况“苏提的5中国企业开拓老-马树洪、方芸编著: 列国志老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 04 .10 “:马树洪编著: 5当代老挝经济6, 云南人学出版社, 199 年“聂德宁等著: 5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 现状及其趋势6, 厦门人学出版社, 2 006 年“-张瑞昆主编: 5走近老挝6, 中国商务出版社, 20 06 年“5陈定辉: 5老挝: 20 09 年发展回顾, J 20 10 年展望6, 5东南亚纵横6, 201 0 年第2 期“陈定辉: 5老挝:
20、2 008 年回顾.J 200 9 年展望6 , 5东南亚纵横6, 20 09 年第2 期“7石鹤: 5老挝: 2 00 7一2 008 年1口, 顾与展望6 , 5东南亚纵横6, 21)哪年第1 期“陈有金: (2 00 5一2 006 年老J过回顾.J展望6 , 5东南亚纵横6, 2 00 6 年第4 期二聂槟: 5试析东南亚各国投资环境及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6 , 5东南亚纵横6, 2 009 年第9 期“挝市场的问题及对策6 .补阐述了中国企业在开拓老挝市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张瑞昆的5老挝外资展望6 对老挝的外资来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曹云华的5东南亚地区
21、形势:2008 年6乏加! 5东南亚地区形势:200 7年6 , ! 5东南亚地区形势:2 00 6 年6 中都部分提到中老经济关系的内容“第二类是关于中国云南省与老挝的经济交往的文章“如马树洪的5云南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6 提及了云南与老挝经济贸易关系的现状“张瑞昆的5中老框架下的滇老经贸关系6 -劝梳理了云南与老挝的经贸往来关系“方芸的5云南与老挝经贸关系的发展问题及前景6 的也提及云南与老挝的经贸关系发展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前景“此外, 也有部分学术论文或硕博士论文把中老经济关系置于区域制度(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泥公河次区域合作) 背景下进行研究“厦门大学高依伦的硕士学
22、位论文5在大泥公河次区域框架下中国和老挝的经济关系6 (2009 年) 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入手, 从微观角度出发, 通过对中国和老挝经济合作案例调查,调查地点为处在南北经济走廊上的老挝北部省份琅南塔省和中国云南省, 考察在大泥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背景下中老之间的经济合作现状“吉林大学苏提的博士学位论文(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老中经济关系6 (20 09 )中认为在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迅速发展, 合作领域也不断扩大, 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的背景下, 老挝的地位和作用更显重要, 成为中国开辟东南亚市场一个必经之地“文章重点研究老挝与中国在C A FI,A 合作框架下的经济合作共同面对的机
23、遇与挑战, 并针对两国如何推动经贸发展! 加强合作! 最终实现共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外交学院孟晴的硕士论文5中国参与泥公河次区域合作)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研究6 (2006) 也认为中国通过参与泥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利于促进与流域内五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 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这也是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 提升国家整.苏提: 5中国企业开拓老挝市场的问题及对策6, 5经济视角6, 2 00 5 年第4 期“止张瑞昆: 5老挝外资展望6, 5东南亚6, 20 4 年第4 期“, 曹云华5东南亚地区形势: 20 8 年6, 5东南亚研究6, 2
24、 00 8 年第2 期“闷曹云华5东南亚地区形势: 20 07 年6, 5东南亚研究6, 20 0 7 年第2 期“!曹云华5东南亚地区形势:2 0 06 年6, 5东南亚研究6, 20 06 年第2 期“马树洪: 5云南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6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不iJ 究所, 199 9. 6 “张瑞昆: 5中老框架下的滇老经贸关系6 , 5石南商务6, 20 08 年第1 期“方芸: 5云南-“老挝经贸关系的发展问题及前景6, 5东南亚6, 20 03 年第3 期“_体实力的重要途径“(二)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基本没有人对中老经济关系进行专门地研究, 只有少部分学者把中老
25、经济关系置于大泥公河次区域框架下进行分析“M edh iKr on gk ae w 的5大媚公河次区域的发展: 真实的预言还是虚幻的希望? 6 指出了大嵋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九个主要领域, 交通! 电信! 能源! 旅游!人力资源发展! 环境! 农业! 贸易和投资在过去的十年中, 许多项目被完成了,还有很多正在建设中“因为次区域合作的国家大多是市场经济国家, 所以从合作中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然而, 作者同时指出了由于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不同, 以及政治上的动荡性等原因减慢了次区域合作的进程也使得预期的收益减少“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中国和老挝在大泥公河次区域框架下的经济合作“O h ver H
26、 en sen ge rt h 的5跨界河流合作和地区公共产品: 以泥公河为.例6 分析了泥公河流域存在大泥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四角经济区合作机制和嵋公河委员会合作机制提供的公共产品推动了地区合作, 其中部分内容涉及中国和老挝在大泥公河次区域框架下对地区公共产品的运用“C ar ol S .G ui na 的5大媚公河经济走廊6 一文论述了过去几年大泥公河次区域合作三大经济走廊建设情况,部分内容涉及了中国和老挝在交通走廊建设方面的合作“Jay an t M en on d 的5基石还是绊脚石? 一亚洲的大涓公河次区域合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6 , 一文分析了大泥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
27、关系, 其中在论述大泥公河次区域项目合作过程中涉及了区域内中国! 老挝! 越南! 泰国! 柬埔寨! 缅甸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变化“C al a W iem er 的5大媚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6 之扮分析了次区域六个国家参与经济走廊建设的情况, 其中涉及了中国和老挝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的合作“Li m Ti n Se ng 的5中国在大媚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积极角色: 双赢关系构建的挑战6 “一文论述了中国大泥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 其中分析了- M ed h iK ro ngk aew,/ T he d eve loP m ent of the G reater M ek o ng S ub
28、reg io n(G M S ):realP ro m ise o r fa lse ho P e? -Jo un lalo fA sian E eon o一11ie s 15(2 0 04 ),p p9 77一9 98 .; 0 11v e r H e n s en g e rt h T ra n sb o u n d a ry R i!,e r C o o p er atio n an d th e R e g io n a l P u b lie G o o d : T ll e C a se o f th e M e k o n gR iv er# Co nleml,o, .a ,2#
29、So zllhoa -!r A !ia ,勺l 了I, No .2 口0 0 9).zv ,.了2 企甲夕一- C a ro l S .G u in a , T h e G M S E eo n o n lie C o r了id o rs , R e g io n a l O tltlo o k , 2 ()0 8 /2 0 0 9 , A B I/IN F O R M G lo b a l.1 J a y a n t M e n o n , B tlild in g B lo e k s o r s tt一n lb lin g B lo e k s ?一T h e G M S a一ld A
30、F T A ill A sia , A S E A N E co n o n lieB u lletin V o l 24, N O .2 (2 00 7 ), P P .2 54 一26 6.-5 C alla w iem er, E eon on !ie C or id ors F or T h e G ,#eatel#M eko ng s u bt二910,1!翻I B a ckg ,二:-,:d B ,#i了肠.4 7夕0 L in l T i一1 S e n g , C lli一la .5 A e ti!一e R o le in tlle G re a te r M e k o n
31、g S t一b 一re g io n : C h a lle n g e to e o n strt一e t a / w ill一w in 0.R e lation sh 甲, 翻1 B ack 召I二:,;d B ,#icf No .3夕7 , 6 A u gust 20 08中国和老挝在次区域合作框架下的经济关系“此外, 一些国际组织和思想库的年度报告有部分内容涉及了中老两国的经济关系“如亚洲开发银行出版的一系列报告: / series of journ alo f G reater M ekongS u b regio n D ev elo P m en t S tu d ies 0 !
32、/ G reater M ek o n g S ub re gio n 2 0 1于2 0 12 0( O c to b er2 00 9 ) ! / S trat e g ie F ram ew o rk fo r S u b reg io n a l C o oP eration in A g rieu ltu re2006es20 10 0 (AP ril200 7 ) ! / A Stra tegie Fram ew ork fo rthe N extT en Y ear s o ftheG re ater M ekong S ubregion E eonom ic C ooperat
33、ion p rog am 0 (N ovem ber 2002 ) 等“12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理论(1)社会主义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一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其中最莺要的一个内容更是社会主义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无产阶段掌握政权之后,要继续和进一步发展由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现代生产力,而这个生产力的发展是依赖于世界市场的。如果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不实行对外开放,那就割裂了本国生产力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势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由于迄今为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它们
34、在革命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要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低,因此这些国家就有一个如何在技术上达到世界前列,并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一个重要措施便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一项莺大发明在发明图也许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和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成功,但对于先进技术的国家也许只要花一两年时间就可以掌握这项新技术。如果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样样都自己从头试验,只会使本国与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邓小平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固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笛,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也就是说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
35、国家,首先应该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并把它作为进一步发展的起点,然后才谈得上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如邓小平在1984年总结经验时所说:“建围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足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网难。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束搞建设足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因此,邓小平所倡导的对外_玎:放政策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而提出柬的,是一项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功的基本田策。(2)我们应该与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打交道邓小平根据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经济,不开放足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
36、,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这实际上是强调了市场是现代生产力生存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分工和贸易的比较利益,是推动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水平原来就比西方发达国家低一些,在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的束缚下搞封闭发展,这种技术差距就会扩大。即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水乎已经达到世界前列,如果自我封闭,仍然会落后。事实表明,现代生产力要求一个包括全球范围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我们与统一的世界市场打交道,还意味着我们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所谓国际惯例是指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国及其商人在世界市场上所采取的一些习惯做法或
37、规则。它使国际经贸活动能更顺利地发展。世界市场的统一性,也体现在不论你的国家采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只要进入世界市场就需要按国际惯例办事。(3)市场使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联系起来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一个突破性的观点是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我国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社会主义的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换和互补。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莺丈发展。在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38、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又说:“计划和市场部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到1992年,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f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样,邓小平就从根本上批判了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的陈旧观念,为社会主义图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理论指导。122国际贸易理论相关研究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注意研究探讨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问题与规律。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上义研究对外贸易如何带来财富。资本主义自由竞
39、争时期的古典学派代表Adam Smith和David Ricardo探讨了国际分工形成的原因和分工的依据,论证了因际分工和困际贸易的利益。马克思把国际贸易看作足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莺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秩序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用劳动力;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导言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节中,蜊述了上述的观点,并把政治经济学分为五个部分。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完成他的写作计划。但是,他和恩格斯在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等经典著作中,对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世界货币、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联系都做出了精辟的分析。此后,列
40、宁、布哈林等又论述了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外国市场,社会主义国家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等。15世纪末16世纪初,重商主义者就开始探讨国际贸易问题。18与19世纪国际贸易理论在古典经济学家那瞿得到重大发展。Adam Smith是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也是以国际分工说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AdamSmith从人类追求利益的本性出发,建立起他的古典经济学体系。追求自利的本性,产生了交换的要求,交换导致了分工,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长。AdamSmith”1的绝对优势理论中,有三点重意义,一是他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与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二是指出一个国家只要根据有利生产
41、条件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三是.提出自由贸易政策,既然各国部有自己的有利生产条件,既然国际贸易会增加各国的国民财富,那么政府限制国际贸易政策就是错误的。但该理论也存在的缺陷如:该理论不能合理的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不存在着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那么这个国家还要不要参加国际贸易,或昔说还能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后来David Ricardo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根据David Ricardo的分析,尽管某些困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而另一些国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优势,正像现实中的发达固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但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商品生产的劣势不会足同
42、等程度的,其中一些商品劣势可能会小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那些发达困家的各种商品生产的优势也不会是同等程度,其中也有一些商品的优势更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国能够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实行圜际日J的贸易,那么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仍然能够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更多利益的。由此可见,David Ricardo的相对优势理论比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具有更普遍的意义,他指出不仅那些拥有某些商品绝对有利生产条件的圈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且那蝗不拥有绝对有利生产条件的国家,也可以利用比较优势从因际贸易中获利。这就是说所有国家部应该积极参加困际贸易,因为困际贸易会给所有国
43、家带来比较利益。但该理论也何许多的不足,一是分析还只是静念分析,有进一步指出各因的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的,由于生产制度与生产技术是处于二不断变动之中,因此原有的国际分工与斟际贸易恪局会不断地破打破;二是以劳动成本差异为基础,认为商品价值只是由各国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与各国的自然察赋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无关:三是没有讨论两个国家贸易的实际交换比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微观经济学的分工被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来,使整个国际贸易的理论框架更为严密,在修正一些重要的假设条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从而促进了新占典国际贸易了论的发展。E
44、il Filip Heckscher和Belt订GotthardOhlin提出了生产要素京赋论。该理论指出,先是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一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情况下,两国生产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差别,这种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在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型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而形成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无
45、论是哪种理论,产生了国际贸易始终足国际贸易理论中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而每种理论都有其不足之处,从而产生了H_0理论。该理论指出:一是当两国B】的价格差别大于商品的各项运输费用时。则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出商品到价格较高的国家是有利的,这就是说国际贸易产生于价格的国际绝对差;二是价格的国际绝对差足束自成本的围际绝对差;三是成本的国际差别是由于各国生产同一商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生产同一单位商品,一些国家更多地使用了资本,另一些圈家可能更多地使用了劳动;四是生产同一商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的不同是由于各图所赋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种类是不同的。生产要索的相对供给不同导致了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别
46、,那蝗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比起供给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会低些;五是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将从事需要大量使用自己拥有较丰富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与出口,进口那些在生产_中需要大量使用它的供给不足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这样国际贸易将使各国生产要素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各国也会从中得到利益。纵观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发展有两条明晰的主线,即回归和动态化。这里的理论p1归并不是一种朴素的、简单的叫归,而是一种高级化的回门。规模经济一肇断竞争的出现导致了价格信号的失真,进而导致了各国比较优势的模糊。国际贸易的引入则弱化了垄断因素,引入了竞争因素,从而使价格无限趋近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虽然这一价格
47、不可能真正等于完全竞争条件上的价格,但无限趋进也在很大程度七反映了备斟的比较优势,何况规模经济又丌辟了新的贸易利益源泉。所以规模经济和墨断竞争的出现除了给经济学家带来无尽的烦恼之外,它们从未让消费茜和生产者感到厌倦。动态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生产要素的变数特征。生产要素的变数特征说明了比较优势是呵以改变,可能转移的,尤其是技术的提高和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一国生产格局和贸易的改变作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们说明贫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开放和学习可以改变一切。123国际经贸合作相关研究国际经贸合作主要指的是各国之间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和对外贸易关系的总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
48、和文化关系的基础足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各国之问交往最常见的形式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即传统意义上的对外贸易。传统意义上的对外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在理论上,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就已经意识到了要素的流动与商品的流动互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李嘉图(Ricardo)的比较成本模型的静提包括要素的同质性,即要素在一国不同的生产领域之间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一个生产领域的劳动能够迅速地流动到另一个生产领域,而且没有流动成本;要素跨国的不可流动性,即劳动(李嘉图模型只考虑到了劳动要素)在不同国家之日J完全不可流动。俄林(Helin)的要素察赋理论认定为,商品的流动对要
49、素的流动有代作用,要素商品由富裕的地方流向稀缺的地方,并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如Krugman(1984)认为贸易与要素流动之日J既存在互相替代的作用,也存在互相促进的作用:而跨国公司理论,如小岛清(1977)认为资本流动本身就存在所谓的“顺贸易移动”和“逆贸易移动”。这样,从理论上来看,就必须从一种综合的或一般均衡的角度来看待商贸行为,而不能把贸易与合作割裂开来。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研究成果常广泛。张斌(2005)对中韩之l日】经贸合作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对中韩经贸的发展方向和合作途径进行研究。孙永福(2005)对中欧经贸合作的现状、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左连村(2005)对珠江三角洲与加拿大在货物贸易、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技术合作情况及合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进一步合作的条件,提出了加强合作的建议。此外,学者们对中日、中俄、中美、中澳等经贸合作也做了大量的研究。.老中经贸合作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帕迪松潘、范爱军(2003)对老中经贸合作进行分析时,从老中贸易发展情况、中因对老挝的投资及承包劳务状况、老挝政府对乍经济贸易政策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