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勤政为民 推进作风建设众所周知,好的作风培养无穷的创造力,好的作风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好的作风产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机关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一个干部的声誉,优在作风,劣也在作风。要开展好乡镇各项工作,就必须大力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这是发展的要求,人民的期盼,也是各级组织的责任所在。笔者以为,坚持勤政为民即为有效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强大催化剂及助力器。一、牢记宗旨信念,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坚持党的宗旨信念不动摇,牢固树立民本意识,时刻心系群众,在思想感情关注贴近群众,带着感情做好工作,解决漠视群众、疏远群众的问题。这是
2、落实贯彻好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为政理念的基本出发点。笔者以为,对人民缺乏感情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人民的代言人的,现在有的干部常常自以为是,只会坐在豪华办公室里高谈阔论,而对今天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人民要求什么根本不了解,即使某些干部因事触情想站出来为人民说句话,结果到头来仍然发现自己只能说些不贴边的话。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虚心诚实地向人民学习,融入他们中间,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才有可能真正执政为民,才能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正确的领导,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党的事业的进步,给人民以信心和向上的力量。同时,党员干部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应该站在人民的同一地平线上,去体察和感
3、悟普通民众特别是贫困农民、打工兄弟和期待救助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貌、利益愿望,敢于直面现实,深触民众生存的底部,对人民的苦痛应声而出并施以援手,而不是面对沉重时闭上自己的眼睛,或者将苦难的大悲悯化作冷、软、俗的仅仅只是开开会,发发文件,号召号召等等。作为党员干部,一是必须秉持人民的立场,表达人民意愿,为民代言,以民为鉴,对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伟大历史实践表示理解、同情和支持;二是从思想感情上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必须在思想感情上认识到: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没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社会。从为政职责的角度讲,干部
4、关注的是人,特别是普通人的生存和心灵,它是以社会良心、人的良知的形式去执政于民、服务于民的。因而,牢记宗旨信念,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是任何一个党员干部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坚守的基本执政理念。二、坚持勤政为民,在发展建设上服务群众不可否定的事实是,勤政为民是党和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是党执政合法性和稳固性的现实基础。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勤政为民是为官之要,是立身之本,是衡量其能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坚持群众路线,恪尽职守、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是坚持勤政为民的根本要务。勤政为民,古已有之。从柳宗元的“官
5、为民役”到孙中山的“百官皆人民之公仆”。事实就是,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从政者的基本素质。类似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这样的好公仆,他们老老实实为人民办事,在百姓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亦是勤政为民的典型。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中国广大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必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为公仆,善为公仆,从而迎来人民事业的更好发展。人民常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指要把人民群众拥
6、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搞没有实际效果的虚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做欺上瞒下的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职工工资收入的同时,把为民办实事好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党的干部,既要勤政又要廉政,既要干事又要干净,这是最基本的为政之道”。“是用手中的权力为群众造福还是为自己营造安乐窝,是心系群众还是心系自己,是为群众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领导干部政治上合不合格、作风上是否过硬的分水岭。”上述论述可谓精辟且力量足劲。现
7、代官员就该把“勤政为民”作为为官的底线,守住这根底线,才有居官位谋政事的资格。三、善于尊重民意,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群众善于向群众学习,体察民情民意,尊重民意,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劳动成果,吃透上情、熟悉下情,做好“上下”结合的文章,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群众,在落实上下功夫。这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工作路线。众所周知,新形势新阶段如何在服务群众中提高工作水平,在提高工作水平、丰富实践经验中更好地服务群众,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寓以为,曾今和现阶段始终倡导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仍不失为一种较为智慧的工作方法。事实上,如何服务于人民群众,尊重民意水平是根本。即以
8、群众赞同不赞同、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检验标准,在群众的赞同、满意和高兴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同时,以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群众为载体,以工作方式、实践基础、工作思路的转变为途径,在工作实践的丰富、提高、创新中更好地服务群众。也就是说,各级干部要在联系群众、学习群众中把握方向,在依靠群众中凝聚力量,在学习群众中增长智慧,在服务群众中增强本领。首先,在联系群众中把握方向。把握方向就是要把握好尊重民意这个方向,就是要把握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方向,将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的局势相结合。其次,在学习群众中增长智慧。就是要坚持学习书本与学习群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知民情,
9、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努力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把群众意志和智慧上升为党的主张和策略。要善于尊重、保护、学习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经常问情于民、问意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伸手向群众要“点子”,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面对社会急遽转型,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等时代背景,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迷茫与信心并存,但总归希望大于困惑,各级干部必须大力纠正脱离群众的倾向,紧紧把握尊重民意这一根本导向,以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群众来有效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四、坚持以民为本,在工作重心上倾向群众坚持以民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
10、,取信于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以民为本基本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以民为本,在工作重心上倾向群众,至少需要秉持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群众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和谐。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要激发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为此,党员干部要把关注民生、为民解困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注重强化“以民为本,为民
11、解困”的宗旨意识,认真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职责,以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安置、城乡医疗救助、劳动保障、就业和再就业、贫困子女就学等方面为重点,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从群众最关注、与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的事情抓起,精心打造惠民工程,为老百姓做实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以民为本,还需大胆站在人民的同一地平线上,去体察和感悟普通民众特别是贫困农民、打工兄弟和期待救助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貌、奋斗历程、利益愿望,敢于直面现实,深触民众生存的底部,对人民的苦痛应声而出并施以了援手。同时,在工作重心上倾向群众,最为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从内心贴近群众,认真倾听底层诉
12、求,以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表达人民的心声,关注民生疾苦,积极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从而将群众的利益摆上台面并予以主体地位确认。以“三农”问题为例。和谐、生态“三农”至少蕴含着这样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制度层面上讲,对农村政策的科学合理、政令的畅通、公共财政资源的使用公平合理等;从社会层面讲,农民有作为起点的权利平等、对于善、共存、尊重等价值观的社会普遍认同;从农民个人层面讲,和谐社会直接反应于农民的幸福要素的满足,农民的自我肯定程度增加,农民的尊严与价值的实现等。简单的总结,就是制度层面的公正表现,社会层面的公平表现及农民个人意识层面的公义表现,其直接的指向就是农民的幸福。窃以为,此一问题之根本仍然
13、指向于如何以民为本,如何在工作重心上倾向于广大群众。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敢于铁肩担道义,使自己的为政在关注社稷苍生的历史命运中浸润忧患意识,在表现人民当下的生存境况中体现出人文性的终极关怀,在深度切入群众的情感和心灵时让人感应到那个时代的脉动,积极满足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五、保持清正廉洁,在生活待遇上比照群众古人云:“财色之取,譬如小儿食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这即阐明,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每一位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筑牢思想防线,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防微杜渐,在清正廉洁上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的确,做经济上的清白人、政治上的明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时刻想到困难群
14、众和弱势群体的困难疾苦,珍惜现有的地位、职位、待遇,做到不想腐、不敢腐,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不变质。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就要守住小节关、初次关、节庆关、亲友关。必须始终牢记:君子慎始而无后忧,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还要坚决克服攀比心态。有的干部喜欢与“大款”尤其是自己支持下富起来的“大款”朋友比收入、比奢华,从而产生当官吃亏的心理,看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心理就不平衡,看到个别人钻政策空子“暴富”了就眼馋手痒。殊不知,“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现在,“小节无害论”在一部分干部中还很有市场,殊不知腐败分子违法犯罪,大都是从操守不严、品行失端开始的,起初只
15、是认为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玩一点出不了大事,结果小节不守,大节难保,最终滑出多远连自己都没法预料。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掌握的权力,根本上为人民所有,受法纪约束,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秉公用权、为民用权、按程序用权,决不能搞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决不能把党和群众的监督看作是与自己过不去,心存抵触,拒之甚远。身为干部,要多与普通百姓、底层民众比,多参照困难群众的现实生活,珍惜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在个人待遇上知足常乐,在思想上勇于接受洗礼,在行动上接受监督,闻过则纠、有错即改,使组织和群众监督成为自己拒腐防变的重要屏障。同时,党员干部要努力坚守“忧患、公仆、节俭”三种意识。常常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坚定不移地从带头廉洁自律做起,从比照普通群众生活做起,不断造就自己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