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绿色工程的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发展战略研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891485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4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绿色工程的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基于绿色工程的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基于绿色工程的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基于绿色工程的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基于绿色工程的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y 973433m上洛洛事/、學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项 士学位 论 文MASTER DISSERTATION论文題g 专业学位 工程领域 作者姓名 学咬民码:I II2基于a isw*化市内河 中心港的发展战略研究gaaaxam 刘文白义二00 0年十月栺导教师 企业师 完成0期With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government of Fenghua City, on the basis

2、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l,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utilization of the existing numerous inland waterway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the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ffic network,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river port

3、s. Fenghua is the famous scenery tourist attraction of our country, where the local industrial economy is developed. Fenghua harbour, an important inland river port, lies in the area of city center, and undertakes the task of transferring the land and water goods in Fenghua. For this reason, it is n

4、ecessary to study how to meet the need of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with applying the 丨d eal of the green engineering into the por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o serve for the regional economy better on the premise of reducing environment influence as much as possib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

5、opment strategy of the centre harbour of Fenghua inland river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l of the green engineering.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enghua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land river transportation, including harbour resources, port facilities, inland river chan

6、nels, etc., analyz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enghua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and predicts its throughput of water transport goods,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the centre harbour of inland river in Fenghua and using gree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second part explains the intens

7、ion of the green engineering, discusses the support system of the green -engineering from three points of theory, society and technology, points out the mai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green engineering, which a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recycle economy theory and systematic science theor

8、y, and provides the index system which carries on green engineering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etting up the index. Among them, the method is mainly to adopt the thought of the life cycle, comprehensive level analytic approach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etc. In the index system, based o

9、n ten principles, six major attribute index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y are baste attribute index,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index, resource attribute index, energy attribute index and social attribute index. The third part applies the appraisal system of the green engineering into the evaluation of t

10、he center harbour of Fenghua inland water, and obtain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impacts existed in building and running the centre harbour of Fenghua inland water, on which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entre harbour of Fenghua inland water

11、 on the basis of green engineering.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engineering into the centre harbour of Fenghua inland riv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goal realization to the south modernized ecological city of Ningbo as well as to the port gree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o ensure the goal re

12、aliz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WORDS: Green Engineering, Fenghua Harbour, Development Strategy, Evaluation SystemBeiyunzhong (MTE)Directed by Professor Liu Wenbai and Senior engineer Jiano Ytkang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

13、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作者签名:J jAj- 日期: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 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査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日期=M o么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i秘导师签名: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前言宁波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杭甬运河的南端,水运历史源远流长,内河运输 在综合运输网络中占一定的地位。水运具有运力大、成本低、能耗少的优势,适宜 建材、矿石、煤炭

14、、石油、钢材等大宗物资的长途运输,其优势地位是其它运输方 式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杭甬运河在2007年全线改造完毕,剣江经奉化江过姚江船闸就可以和杭 甬运河沟通。根据奉化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剣江萧王庙一方桥航段在2007年 之前四级航道改造完毕,根据宁波市内河航道网及港口布局规划专题报告,规 划奉化江四级航道在近期也将履行完毕,这样剡江经奉化江和甬江可达北仓海河联 运港区和镇海海河联运港区,使内河货运通过海河联运港区直接出海,航道之间形 成网络效应,300-500吨级船队可畅通无阻 2 。如此美好的内河航道蓝图巳经绘就,如何充分利用内河航道的水运资源,使内 河水运在综合运输网络中占据它应有的地位,

15、如何合理地建设奉化市内河的水运枢 纽应提到日程上来。宁波明州工业园区是宁波市十大工业园区中规划面积最大的重点工业产业园 区和浙江省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宁波明州工业园区江口启动区是先行开发启动的中心区块,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 里。宁波明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为:北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南连奉化经 济幵发区,东起同三高速国道线、西邻甬金高速公路,总用地约100平方公里。发 展总目标为:以发展服装、厨卫、家具等一、二类工业为主体,重点引进外资大项 目和高科技项目,成为外资集聚的重点区域和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中心梯度转移吸纳 的高点 【 3。宁波明州工业园区

16、建设给奉化市内河中心港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运 用绿色工程的理念将奉化市内河中心港建设成为集装箱、件杂货泊位为主、散货为 辅的绿色的内河综合性多功能港区,具有以港口为依托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的 功能,对奉化市和宁波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第一章概述1.1 研究背景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奉化市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强劲发展势态经济得 以快速发展的同时,奉化市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陆上交通基础 设施进一步完善,高等级公路贯穿境内,县乡公路通贯全境。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 成,进一步密切了宁波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关系,促进宁波的产业结构调整

17、和经 济发展。作为上海国际海运枢纽的南翼宁波港的近几年快速发展带动了本地和 浙江省经济增长,随着宁波口岸的不断发展,港口的集疏运网络的不断完善,内河 运输网络建设由于其优越性而日益受到重视。奉化市内河中心港口也由此提到日程 上来。以港口带动经济发展,以港口促进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已是全球经济向一体 化发展的经济规律。加入WTO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为龙头,在深化改革, 实施外向牵动,扩 大对外开放,产业结构调整和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形势下,作为长江三角洲南 翼宁波市及奉化市经济将获得新的发展,开放型经济将进一步得以加强,对奉 化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提高和增加就业等方面有一

18、定的牵动作 用。如何认识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作用:港口应如何建设才能适应、推动奉化市及 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现代综合物流管理理念的推动,如何拓展港口功能、 改善港口环境与宁波市航运系统协调发展,积极进入国际国内贸易系统,进一步促 进奉化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奉化市内河中心港口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港口建设与管理中运用绿色工程的理念,可以充分利用奉化市的水运资源,改善 现有的运输结构,降低由运输量上升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促 进实现奉化市生态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此,本人根据宁波市及奉化市的有关规划,对奉化市的内河中心港口发展提 出基于绿色工程的发展战略研究,希望能

19、够有助于奉化市内河港口更好的发展,促 进中国港口的绿色化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2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研究奉化市内河港口的现状,根据奉化市及其周边市县 经济发展对内河运输量的影响,运用指数回归法、增长率法和专家法相结合的方法 对内河运输量进行预测,得出奉化市内河运输量的近、远期的预测值,阐述奉化市 内河中心港口的建设对奉化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工程的研究 与探讨,建立港口绿色工程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建设 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这些评价的结果对奉化市内河中心港口的建设提出了发展目标 和发展战略。第二章奉化

20、内河港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隔杭州湾与上海市相望,是长江三角洲 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全市现辖二县(宁海县、象山县)、三市(余 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六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企区、鄞 州区),陆域面积9365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1402公里 2002年末全市人口为546. 19万人3。奉化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地理坐标为北韩2 r 25 -29 47、东经121 03 -12r 46,东 西长70. 5公里,南北宽42公里,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96平方公里“ 。从地域看,东临象山港,隔港与象山

21、县相望,南连宁海县, 西接新昌县和余姚市,北与宁波鄞州区相连。从地势看,西南高东北低,沿山而下, 溪河盘旋,流归东北部,至方桥汇入奉化江。西部为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交接地带, 海拔较高,黄泥浆岗海拔976米;东北部为宁奉平原,土地肥沃是水稻和经济作物 重要种植区。奉化市内河中心港位于奉化市江口街道方桥,距剡江、县江、和东江交汇的三 江口约800米,隔江与鄞州区相望。宁波的陆上、水上交通已初步建成以北仓港区和宁波市区为中心,以萧甬铁路、 杭甬高速公路、沿海国道主干线及国、省道和海上运输、民航运输为主体的宁波市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综合运输网络。萧甬铁路复线贯通联网,杭甬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22、,陆上运输四通八 达,网络里程发展速度迅猛,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宁波 市内河河道密集,通江入海。杭甬运河横贯宁波境内,穿越萧、绍、宁平原,西接 京杭运河,东经甬江镇海出口,形成了跨地区、跨流域的主干道。奉化市公路交通十分发达,有东南沿海的陆上大动脉同三高速公路和在建的甬 金高速公路分别从东西两侧南北方向贯穿境内;甬临、江拔、济溪、甬温四条纵横 东西南北的国省道穿越其间,县乡公路通贯境内,同时外接杭甬高速公路、329、 104国道。全市通车总里程721公里,公路网密度己达57. 5公里/百平方公里 3。奉化市地处宁波中部,刻江、县江、东江贯穿市内,在江口街道的方桥汇合于 奉

23、化江,航道多分布于东北部的宁奉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宽水深,水流平稳, 航道基础条件较好,拥有较大的水运潜力。市境内航道以剡江、县江、东江三条江 为主,并莲接支流小河,内河航道总里程109公里,航道总体等级为6-9级,其中 主要航道剣江、东江为六级航道,六级航道里程分别为15.1、11.7公里,县江为 八级航道,航道里程为16. 4公里。奉化市境内目前无铁路与航空运输系统,但奉化市距宁波站和宁波北站距离较 近,距宁波栎社机场仅15公里,所以交通也较为便利。2.2经济腹地奉化市内河中心港位于奉化市境内,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形成的货物 流量流向,港口地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该内河中心港

24、的直接经济腹地为 宁波市所辖的二市(奉化市、余姚市)、宁波市区(含:海曙区、江东区、江此区、 镇海区、北企区、鄞州区)。该直接腹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土地面积6313平方 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 1%;2002年年末人口 435. 0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 6%【 3 其间接经济腹地为宁波市的宁海县、象山县,随着杭甬运河的整治改造以及船阐的 建设,经济腹地可扩大至绍兴市及杭州市萧山区。2.3内河港口现状奉化市境内航道以刻江、县江、东江三条江为主,并连接支流小江,内河航道 总里程109公里,航道总体等级6-9级,其中主要航道有剡江六级航道15.1公里, 东江六级航道11. 7公里,县江八级

25、航道16. 4公里。奉化市的内河港口主要有萧王 庙港、西玛港、大桥港,分别位于剡江、东江、县江上,紧临杭甬高速公路和萧甬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铁路,是水路运输的主要中转和集散地。萧王庙港区自然岸线长3公里,水域面积 12万平方米,14个泊位,码头总长260米,其中100吨级泊位一个,60吨级泊位 7个,年吞吐量为50万吨;西玛港年吞吐量为5万吨;大桥港年吞吐量为13万吨 。奉化市的沿海港口主要有双山港、桐照港、松岳港,位于东海海岸,均有等级 公路相通,海域辽阔,水深都在5米以上,气候条件良好,可全年出港,拥有较大 的开发潜力。奉化市港口的水运系统是宁波市及奉化市综合运输系统中的重要

26、组成部分,水 运的优势在于运量大,运费低、污染少,适宜经营大宗货物的运输,可直接为奉化 市的基础产业、新兴主业、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提供强有力 的保障,为奉化市外向型经济服务,同时也为深入奉化市经济腹地、发展中小城镇 的经济服务,并且可有效地减少随运输量增加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充分利用现有的 资源,促进奉化市经济可持续发展。2.4奉化市内河港口目前存在主要问题2.4.1港口、水运资源和奉化市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不相称到2000年奉化市货运船只有57艘,与1995年的224艘相比下降了 75%,货运 量从1995年的64万吨下降到59万吨,而奉化市1990年至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

27、 的年均增长率为13.28%4,而水运系统是奉化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长期以来缺乏对港口、航道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基础设施明显滞后,致 使水运建设的速度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运的优势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制约 了奉化市的经济发展。2.4.2航道等级较低、港口规模较小、缺乏大的中心港区与港口对应的进港航道等级偏低,制约了港口的发展,使港口的规模效应和水 运枢纽作用没能得到发挥。市境内航道以频江、县江、东江三条为主,内河航道总 里程109公里,航道等级为6-9级,其中主要航道剣江、东江为六级,六级航道里 程分别为15.1、11. 7公里,县江为八级航道,航道里程 为16. 4公

28、里。市境内最大 的萧王庙港区仅有14个泊位,码头总长260米,其中100吨级泊位一个,60吨级 泊位7个,年吞吐时仅为50万吨 【 。其余港区的吞吐量更小,市内内河港口的吞吐 量约73万吨左右,形不成规模,综合效益较差。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2.4.3码头的作业效率彳氏下港区内装卸机械设备简陋陈旧,并且尚有一定比例的装卸作业还依靠原始作 业,装卸效率低下,从而造成船舶滞港现象严重,影响了港口的吞吐能力和船舶周 转,致使大批货源弃水走陆,经济效益不明显。此外,由于作业水平低下造成对资 源的占用而使其不能得以有效利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如 装卸散货时的粉尘污染等。2.

29、4.4区内无集装箱泊位随着中国加入W TO,宁波市内外贸的飞速发展,内河集装箱的吞吐量也以非常 规的速度增长,从宁波、奉化市出口货种来看,出口适箱货多,集装箱箱化率高, 而且进口的货物也以集装箱装运为主,目前奉化往返上海、宁波等海港的集装箱均 通过陆路运输,主要原因就是奉化市码头结构性矛盾突出,还缺乏专业化集装箱内 河泊位及相应的作业工具。2.4.5环境污染普遍严重目前区内航行的船舶挂桨机较多,航行时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船舶航行扰动 底泥、船舶垃圾和船舶油污水等带来的河水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运输船舶的单船 运力较小,运输能耗比相对较高,同时缺乏相应环保设施,生活污水、垃圾、机器 油污水和残留货

30、物等随意处置,污染内河水域和沿岸陆域;货运车辆频繁进出港区 对各镇的交通拥挤状况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制约进出港车辆运输速度及周转率,增 加车辆的尾气排放:港口作业工艺落后,作业造成的货损货差及污染严重等,这些 均对奉化市当地的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影响了奉化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奉化 市发展战略目标相违背。综上所述,由于水运业的相关建设的滞后,造成水运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 协调,水运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优势不能得以发挥,增加陆上运输量,造成路网 建设的压力,挤占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剧环境污染,因此,运用绿色工程的理念建 设奉化市内河中心港,提高港口的吞吐量,促进航道整治与内河水运船舶的更新, 减少

31、运输量增加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5建设内河中心港的必要性2. 5. 1奉化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奉化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北部紧 靠宁波城区,是宁波市的副中心城市。宁波是我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重要口岸,是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奉化隶属于宁波,接受宁波市区经济福射,与宁波市区的 经济交往极为频繁,并被列为我国甲类经济开发区,目前奉化市己列入新一轮宁波 大都市圈的规划范畴。改革开放以来,奉化市的国民经济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和较强的区域活力。 根据统计年鉴,2002年奉化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2、74. 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年增长16.8%。奉化市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初步建成宁波市南 部现代化生态城市,初步实现现代化,初步形成宁波市重要的高新技术和加工制造 中心,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建设宁波市南翼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最佳人居区“ 。 基于绿色工程的奉化内河中心港的建设发展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必须与必然。中国已加入W TO,预计今后奉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更迅猛,人民生活将迈向小 康,经济的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水路运输是交通综合运输网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有许多物资需要由水运来完成,有些物资的需求因其地理位置决定了 必须直接依托拟建成的奉化市内河中心港。基于

33、绿色工程的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建 设将为奉化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进一步改善腹地的投资环 境,特别是能够加快宁波明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进程。2.5. 2建设宁波明州工业园区江口启动区提供发展机遇立足长三角、融入大上海,随着沟通杭州湾南北两岸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州 湾绍兴嘉兴通道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将进一步密切。长江三角 洲经济产业带将逐步向南翼转移,为杭州湾南岸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发 展机遇,城市产业也势必围绕长三角进行重组。宁波明州工业园区江口启动区位于 奉化江的南端和剡江、县江、东江三条水系汇集的北部,是宁波市十大工业园区中 规划面积最大的重点工业产业园区

34、和浙江省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工业园区,蕴 藏着巨大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充满着希望和活力,正成为新的一方投资热土, 是投资发展、创业的理想区域。这为奉化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机会。水运基础设 施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建设将为工业园E 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2.5.3奉化港自身发展的需要奉化市内河中心港是奉化市的内河水运货物集散中心,根据预测,奉化港的货 物吞吐量2007年为240万吨,2015年为650万吨,2020年将达到1200万吨,而 目前奉化内河港年综合通过能力仅为73万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吞吐量需求。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奉化市内河航道纵横交错,发展水运基

35、础条件较好,但长期以来水运基础设施 投资过少,水运与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现象。由于航道缺少必要的维 护整治,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航道上的桥梁挣空高度低,净跨度较小,制约 了大吨位船舶的通过。内河港口泊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没有专门锚泊区,港 区停泊条件差,难以满足大宗货源的装卸要求。到目前为止,奉化市仍没有形成一 个较具规模的中心港。由于上述原因,水运无法与公路、铁路运输形成竞争,使许 多本该水运的货物弃水走陆,水运优势及水运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奉化 市内河水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建设必须略超前经济的 发展速度。因此,奉化内河中心港的建设是非常必要

36、而且十分迫切。根据奉化市的 战略发展要求,在港口建设中运用绿色工程的理念,促进港口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 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5.4城市化发展进程及港区布局调整的雷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迈向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奉化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日 新月异,按城市规划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仍利用江边自然坡岸进行货物装卸作 业的各个点必须全部搬迁或拆除,集中在几个规划港区进行装卸作业,还江边一个 清洁、宁静的优美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按照奉化市提出的建设“宁波市南翼重要 的商贸物流中心和最佳人居区”的方针,以建设宁波明州工业园区江口启动区为契 机,及时规划港区布局。因此,根据规划要求在奉化市建设一个上规模、上

37、档次、 绿色化的大型内河中心港是完全必要的,江口街道的方桥紧靠剣江的西侧和北侧。 处于宁波明州工业园区江口启动区的西北侧,宁波明州工业园区的中心位置,由于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将奉化市内河中心港设置在方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综上所述,奉化市内河中心港的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这一项目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奉化市的近五年的战略发展目标, 在奉化市内河中心港建设与管理中引入绿色的概念与实践显得更为重要,其必将促 进奉化市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三章奉化内河运输的吞吐量发展与港口建设3.1吞吐量与港口发展港口吞吐量是港口最基本的生产指标,是衡量一个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组 织港

38、口生产、编制港口发展规划和进行港口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港口吞吐量的 大小可以反映港口所在城市及其腹地范围内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吞吐量的货物 分类可以反映所在城市及其腹地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吞吐量的进出流向 可以反映港口间、城市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可见在评价港口发展、编制港口发展 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其吞吐量。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3. 2奉化内河中心港经济腹地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3.2.1经济现状奉化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北部紧 靠宁波市区,是宁波市的副中心城市。宁波是我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重要口岸,是 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奉化隶属于

39、宁波市,接受宁波市区经济辐射,与宁波市区 的经济交往极为频繁,并被列为全国甲类经济开发区,目前奉化市已列入新一轮宁 波大都市区的规划范畴。奉化市内河中心港位于奉化市境内,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形成的货物 流量流向,港口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该内河中心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 宁波市所辖的二市(奉化市、余姚市)、宁波市区(含: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 镇海区、北企区、鄞州区)。其间接经济腹地为宁波市的宁海县、象山县,随着杭 甬运河的整治以及船间的竣工,经济腹地可扩大至绍兴市及杭州市萧山区该直接经济腹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土地面积631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 的6.1%; 2002年年末人

40、口 435. 0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6%。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和较强的区域活力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 提高,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综合实力明 显增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25.24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5.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765元,高出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47% 4】 2002年直接经济腹地主要国民经济指标 4(详见表3-1) 直接经济腹地内属于宁奉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籽;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11等农作物,棉麻、水果、花弁、苗木等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特色农业初具

41、规模,是 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优质高产农业区。腹地内的水果尤以余姚扬梅、奉化水蜜桃最 为著名。奉化市被国务院发展中心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目前农业正逐渐向 现代化农业园区、创汇农业方向发展。奉化紧邻象山湾,海产品的捕捞、养殖和加 工等海洋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至2002年海水网箱养殖总数已达34700只,成 为浙江省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直接经济腹地内拥有以妨织、服装、机械、建材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以电子电 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冶金、石化、钢 铁、电力、造纸等为代表的临港工业,以波导、罗蒙、镇海石化、北企电厂等知名 表4-1 2002年直接经济腹地主要国民经

42、济指标 4企业作为区域性行业龙头,拥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实力型骨干型企业和市场营销好 的优势产品。奉化市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奉化市是著名的服装之乡, 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中国的第一件中山装、第一件西服均出自奉化人之手,被原 纺织工业部称为“红帮裁缝的故乡、中国近代服装的发样地”,现有服装企业400 多家,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和一批国家级名牌,年产各类精品服装7000万件 (套),产品场销40多个国家。这一地区还是浙江省乡镇工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起步 较早和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直接经济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对外贸易逐年增加,利用外资取得

43、新 进展。200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达116.28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9.6%。奉 化市经济开发区属省级幵发区,是台商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奉化市荣膺台商心目序 号指标 单位 宁波市区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1 土地面积 KM 2560 1346 1154 12532 人口 万人 203.41 82.60 100.58 48.443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858.72 185.57 206.93 74.024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26.43 19.08 16.84 9.555 第二产业 亿元 466.97 107.56 120.66 39.796 第三产业 亿元 365.32 58.93

44、 69.43 24.68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40853 22440 20547 152218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89.52 18.71 27.03 8.64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76.74 63.28 82.86 20.3210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85.74 9.04 12.6 8.9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中祖国大陆10个“最佳投资城市”之一,这是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奉 化市是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浙江省环境保护优秀城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吸 引了国内外客商纷纷前来投资,目前奉化市共有各类外商投资企业336家,总投资 超过6亿美元。奉化靠山临海,旅游资源

45、十分丰富。奉化溪口雪窦山风景区是宁波市唯一的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佛教文化于一体。丰镐房等蒋氏故居人 文历史内涵厚重。象山港北岸的美丽港湾,令人流连忘返。3.2.2发展趋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被称为世界六大巨型城市群 之一。从都市群分布来看,有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和杭州、绍兴、宁波等15 个城市,呈之字形分布,其核心上海作为我国大陆第一大都市的实力己经显现, 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绍甬地区,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接受了区域经济“龙头” 大上海的经济技术的强辐射和传导,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 增强。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宁波与上海、江苏等地

46、的联系更为密切,人员和物 资的交流将更加频繁。因此,腹地内各城市将抓住机遇,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建设 步伐,提高城市竞争力,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成为长江三角洲充满活 力富有内涵的现代化开放城市。根据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浙江省关于“三步走、翻两 番”的部署,在宁波市政府制订的新世纪宏伟蓝图中,将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力 度、更快的步伐,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未来十年,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显著增 强,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制造基地,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 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

47、。宁波市己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全市人均GDP到2010年实现 翻一番,达到6000美元,2020年达到12000美元。 围绕上述目标,宁波市正坚持不備地推进“港口建设、对外开放、科教兴市、城市 化”四个突破,全面实施新世纪工程。依据奉化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奉化市今后五年的经济和 社会事业发展目标是:初步建成宁波市南部现代化生态城市,初步实现现代化,初 步形成宁波市重要的高新技术和加工制造中心、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建设宁波市 南翼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最佳人居区。主要标志是: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基本 形成特色效益农业格局,构筑高新技术新高地,形成电子通信服装服饰、电动液压

48、、 新型材料、生物化工、绿色食品等生产基地,旅游休闲、商贸物流、房地产将成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13奉化市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今后五年,奉化市经济社会发展将实施“四大战略”,即:工业化战略、农业 产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生态化战略。实现“五突破”,即:招商引资有新突破、 城市建设有新突破、旅游开发有新突破、特色农业有新突破、生态建设有新突破。 并确保“三方面重点”,即:确保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确保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确 保开放型经济有新突破。今后五年奉化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 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

49、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自营出口额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6%。表3-2宁波市国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 3】奉化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3. 3. 1国内外有关吞吐量的常用预测方法预测是对随时间而变的社会活动或自然现象事先予以推测。科学的预测是制订 正确的决策和规划的基础。交通运输业也不例外,如港口吞吐量预测。港口吞吐量 预测是港口基本的运量预测,在确定港口的发展方向、基本设施投资规模、泊位的 选址和港口的经营策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3.1990 年 1M5年 2000 年 2010 年 年均增长率()序 号指标 单位实绩 实绩 实绩 规划 八五”“九五” 20002010 年1 人口 万人 510.8 526.2 540.9 570 0.60 0.55 0.532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41.4 637.6 1175.8 3000 21.0 13.0 9.83 其中:第三产业 亿元 31.7 188.2 421.1 1120 24.0 14.3 10.34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元 2845 12156 21786 50000 18.7 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