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膜分离茶多酚工艺初步研究.doc

上传人:文档投稿赚钱 文档编号:1464730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膜分离茶多酚工艺初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膜分离茶多酚工艺初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膜分离茶多酚工艺初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膜分离茶多酚工艺初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膜分离茶多酚工艺初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omment MU1: 三号楷体,题目字数不宜超过 30字,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毕 业 论 文(设计)题 目 膜分离茶多酚工艺初步研究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生物技术 071 姓 名 学 号 20077011132 2011年 5月 30日Comment MU2: 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应包括关键词“摘要:”加粗,中间不加空格Comment MU3: 一般 3-5个,用分号分隔,最后一词不打标点符号, “关键词:”加粗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I摘要:研究膜分离技术制备低咖啡因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含量茶多酚生产工艺。主要采用高速离心、微滤、超滤、纳滤技术,

2、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高速离心具有较好的澄清效果,微孔膜在孔径为 5m,压力0.1MPA,流速为 20mL/min分离咖啡因去除率 0.23%,EGCG 损失率 0.18%。超滤膜 5kdal(膜单位道尔顿)在压力 0.5MPA,流速 7mL/min分离咖啡因去除率0.18%, EGCG损失率 0.11%;超滤 5kdal跟 1kdal分离咖啡因去除率0.28%, EGCG损失率 0.04%。纳滤膜浓缩压力 0.5MPA,流速 5mL/min咖啡因去除率 0.23%,EGCG 损失率 0.25%。膜的使用及选择结合木质纤维素树脂分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咖啡因的含量使其达到标准(0.4%

3、),提高 EGCG的含量达到标准(50%)。所得产品得率为 7.3%,咖啡因的纯度为 0.36%,EGCG 纯度为 59.50%。关键词:膜分离;微滤;超滤;纳滤;咖啡因;EGCG页眉 1.6cm,从摘要到最后一页设置,五号宋体居中,有一条下划线摘要和目录单独编页,小五号宋体居中,编写方法为“、”,注意不要直接写数字Comment MU4: 四号宋体加粗,1.5倍行距,段前 0,段后 0。目录两个字中间加一个空格Comment MU5: 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前 0,段后 0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II目 录引言.11材料与仪器21.1实验材料.21.2实验试剂.21.3试验

4、仪器.22实验方法32.1分离液制备.32.1.1提取液制备.32.1.2提取液离心分离.32.2微孔膜分离.32.3超滤膜分离.32.4树脂分离.42.4.1上样液调配.42.4.2柱平衡及上样洗脱.42.5纳滤膜浓缩.52.6分析方法.52.6.1HPLC分析条件 52.6.2标准曲线制作.52.6.3茶多酚含量计算方法.53结果与分析.63.1标准曲线制作.63.2微孔膜分离效果.73.3超滤膜分离效果与比较.83.4纳滤膜浓缩效果.9结论10参考文献.11Comment MU6: 用于引出论题,主要说明研究的理由和意义。只是文章开头,不写序号。格式四号黑体,顶格,1.5 倍行距,段前

5、1.5行,段后 1.1行,中间不加空格Comment MU7: 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 2字符,1.5 倍行距,段前 0,段后 0。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第 1页引言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分离过程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在压力差浓度差等推动力下,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1。由于其兼有分离、浓缩、纯化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膜与操作参数,可得到较高的回收率,处理系统可密闭循环,防止外来污染,不外加化学物质,透过液可循环使用,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各种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已开发应用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RO)、纳滤(N

6、F)、超滤(UF)、微滤(MF) 四种 2。大多数膜分离过程中物质不发生相变化,分离系数较大,操作温度在室温左右。微滤用于悬浮液(粒子粒径为0.110m )的过滤;超滤以低能耗、无热效应、无相变化、结构简单、占地小、操作简便、使用的压力低、产水量较大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特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物质的分离、浓缩、净化等领域;纳滤膜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能截留分子量为3001000的小分子物质,其集浓缩与透析为一体,可使溶质的损失达到最小,反渗透膜能将水与低分子量物质分离,其典型应用是海水脱盐 3-4。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茶多酚制品的生产工艺中具有深远意义。由于浸提过程中的富集,一般茶提取物中咖啡因的含量

7、都远远高于鲜叶,将茶提取物作为功能成分在食品和药物上利用时,脱去咖啡因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前提基础条件 5-6。目前膜分离浓缩茶多酚的研究报道较少,浙江一企业需要咖啡因低于0.4%,EGCG高于 50%,在之前的研究中,咖啡因的含量 0.61%,EGCG 的含量45.50%达不到所需要求。因此膜的使用研究变的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微孔膜、超滤膜分离,纳滤浓缩作了一些研究,膜使用让结果达到了所需要求,并能扩大中试生产。页脚 1.5cm,从引言开始,小 5号宋体居中,编写方法为“ 第 1页,第 2页” ,注意不要直接写数字Comment MU8: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1.5 倍行距,段前1.5,段

8、后 1.1Comment MU9: 二级标题,小四号黑体,顶格,1.5 倍行距,段前 1.0,段后 0.5Comment MU10: 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顶格,1.5 倍行距,段前 0,段后 0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第 2页1材料与仪器1.1实验材料茶叶(炒青大宗茶沫,购于金华浦江)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实验室提供)1.2实验试剂95%乙醇(食用级),柠檬酸、酒石酸亚铁、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钾等均为分析纯试剂,乙醇(色谱纯),冰乙酸,水为蒸馏水。1.3实验仪器核酸蛋白自动测定仪(SHQT-6A 上海琪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达信息工

9、程有限公司);分光光度计(752N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SPS202F 梅特勒- 托利多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喷雾干燥器(SY-6000 上海世远生物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冷冻干燥仪(1-2LD 德国 ALPHA);超声波清洗器(KQ-500DA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层析柱( 1640mm, 40800mm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旋转蒸发仪(RE-52AA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真空泵(SHB-III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微孔过滤膜(上海市新亚净化器件厂);超滤膜小试平板超滤膜设备 FlowMem0250(厦门世达膜科技有限公司);卷式膜小试设备(RNF-0460

10、厦门世达膜科技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 DL-5型(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2 方法2.1分离液的制备2.1.1提取液制备Comment MU11: 图标注于图片下方,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码,格式为 5号宋体,居中,1.5倍行距,段前 0,段后 0。图的标号与文字说明间加一个空格。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第 3页称取 1000.0g绿茶沫,以 1:12比例加 30%酒精浓度的溶剂, 65水浴超声加热提取,30min(每 15min停 2min),纱布过滤提取液、重复一次,合并滤液,即得提取液 17L。2.1.2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提取液,高速离心机离心,离心料液共 17L,转速 10

11、000转/min,流速10m3/h,压力 0.5MPA,流速 5L/min,所得澄清溶液 16L左右,取 16L进行分离即为待分离的分离液。2.2微孔膜分离1.原料液槽 2.输液泵 3.压力表 4.微滤组件 5.循环阀图2.1 微孔膜试验流程示意图微滤膜主要应用于截留颗粒物,液体的澄清以及大部分细菌的去除,并作为超滤过程的前处理。取分离液 16L溶液通过孔径为 5m滤芯,压力为 0.1MPA,流速 20mL/min,收集滤液,水洗浓缩液,关机后收集系统残留液,抽取透过液和截留液的溶液过滤分别取滤液做检测分析。试验工艺图 2.1如下: 2.3超滤膜分离超滤膜能截留分子量在上千至数十万的大分子,除

12、能完成微滤的除颗粒、除菌和澄清作用外,还能除去微滤膜不能出去的病菌、热源、胶体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超滤以全回流方式进行,在超滤时一般情况下,膜压力为 0.5MPA,流速7mL/min经微孔膜过后取 15L透过液先通过截留分子量 5kdal的膜饱超滤,再通过截留分子量 1kdal的膜饱超滤。开机进料液并收集滤液,水洗浓缩液,关机后收集系统残留液。抽取透过液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第 4 页和浓缩液的溶液过滤分别取滤液做检测分析。试验工艺图 2.2 如下:图2.2 超滤、纳滤试验流程示意图2.4 树脂分离2.4.1 上样液调配将精滤液按比例调配成 pH=4,酒精度为 10%的绿茶溶

13、液,为上样液。2.4.2 柱平衡及上样洗脱柱平衡:用 10%酒精,柠檬酸调 pH=4 平衡树脂柱,使整个树脂柱体系处于酒精度为 10%, pH=4。上样量取 500ml,上样:以 V=1.5L/min 流速上样,上样完成后静置 10min。10%洗脱:以 5BV(层析柱床程)体积的 10%酒精 pH=4 洗脱,流速控制在1.6L/minV 1.8L/min。40%洗脱:以 3BV 体积的 40%酒精洗脱,流速控制在 1.7L/minV 1.9L/min。70%洗脱:以 2BV 体积的 70%酒精洗脱,流速控制在 1.7L/minV 1.9L/min。2.5 纳滤膜浓缩采用 NF-200 卷式纳

14、滤组件, 在压力 0.50MPa、流速 5ml/min 室温条件下操作运行,试验流程如图 2 所示。取 40%洗脱液进行纳滤操作,开机进料液并收集浓缩液,关机后收集并洗出系统残留浓缩液,浓缩液分别做检测分析。浓缩液即1.原料液槽 2.输液泵 3.压力表 4.反渗透(超滤、纳滤组件)5.流量计 6.循环阀 7.浓液阀 8.流量计阀Comment MU12: 表标注于表格的上方,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码,格式为五号宋体,居中,1.5倍行距,段前 0,段后 0。表的标号与文字说明间加一个空格。Comment MU13: 标注于公式的右方,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码,格式为小四号宋体,序号用括号括起来。

15、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第 5页得茶多酚成品。2.6分析方法2.6.1 HPLC分析条件1)流动相配制:A相:0.5% 冰醋酸+3%乙腈+水定容B相: 0.5%冰醋酸+30%乙腈+ 水定容2)戴安 PH68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C18 柱(250mm*4.6mm,5um),v=1mL/min,波长 280nm,进样量 20ul,柱温 30,检测器:UVD170U 紫外检测器流动相变化如表 2.1:表2.1 HPLC流动相配比随时间变化表检测时间(min) A相 B相045min 100% 0%4550min 0% 100%5060min 100% 0%2.6.2标准曲线制作配制

16、标准溶液:准确称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0.250g,准确称取咖啡因 0.125g,配成母液 5mg/ml,配成 EGCG为 0.5,1,1.5,2,2.5mg/ml 的浓度,用于制作标准曲线。2.6.3茶多酚含量计算方法茶多酚得率计算经验公式如下:a% =A13.15N1V1 /A03.15N0V0 公式(2.1) 公式中变量含义a%:得率;A0:原液茶多酚检测吸光度;A1:茶多酚检测吸光度;3.15:经验值(企业检测经验值);N0:茶多酚检测过程原液稀释的倍数;N1:茶多酚检测过程第二次稀释的倍数;V0:原溶液体积;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第 6 页V1:第二次

17、检测溶液体积; 3 结果与分析3.1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 0、0.5、1、1.5、2,2.5mg/ml6 个不同浓度的 EGCG 和咖啡因标准品,按照 2.6.1 检测方法,得样品浓度与样品出峰面积相应值依次为:0、185.938、376.523、531.483、714.3、856.011(EGCG ), 0、192.747、371.133、501.032、650.444、767.510(咖啡因);将此浓度与出峰积分面积值在 EXCEL 中进行线性回归,制得标准曲线如图 3.1、3.2 所示:EGCG标 准 曲 线y = 344.01x + 14.035R2 = 0.99802004006008

18、0010000 1 2 3浓 度 ( mg/ml)峰面积A 系 列 1线 性 (系 列 1) 图 3.1 EGCG 标准曲线图 咖 啡 因 标 准 曲 线y = 305.17x + 32.344R2 = 0.9922020040060080010000 1 2 3浓 度 ( m g/m l)峰面积A 系 列 1线 性 (系 列 1)图 3.2 咖啡因标准曲线图由图 3.1、3.2 可得 EGCG 标准曲线为 y = 344.01x + 14.035,R 2=0.998;咖啡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第 7 页因标准曲线为 y = 305.17x + 32.344,R 2=0.9922

19、。3.2 微孔分离效果微孔膜分离取分离原液 16L 通过孔径为 5m 滤芯,压力为 0.1MPA,流速20ml/min,收集截留液 2L、透过液 14L 检测结果如图 3.3 所示:0.5.010.15.020.25.030.35.040.45.050.5.060.-5246081,20,246830儿 茶 素 检 测 #109由 founder修 改 二 号 茶 叶 30%酒 精 提 取 UV_IS1mAU min1 -6892 53-.174 -3875 -1976 -77 -2.9468 -25.968910 -26.1 -29.182 -17214 -3.1985 -3698 WL:2

20、80 nm0.5.010.15.020.25.030.35.040.45.050.5.060.-51,052,30儿 茶 素 检 测 #7 微 孔 膜 截 流 液 UV_ISmAU min1 -9.248 -378 -1964763 -618 -71934.26 WL:8nm 22273237542.5408.1501,27,2儿 茶 素 检 测 #0 微 孔 膜 透 过 液 UV_IS1mAU min829.4-197 6 47 -25.6 -267981 -112 -47 -29WL:2 nm图 3.3 微孔膜分离原液、微孔截留液、微孔透过液液相检测分析图备注:1 为咖啡因检测峰 2 为

21、EGCG 检测峰;以下 HPLC 图谱做同样标识。结合茶多酚含量检测与图 3.3 检测分析结果,得出分离液 16L 稀释 5 倍A=0.649 茶多酚含量 22.7%,咖啡因含量 16.43%、EGCG 含量 19.03%。微孔截留液 2L 稀释 5 倍 A1=0.607 茶多酚含量 21.23%。咖啡因含量 10.50%、EGCG 含量 10.33%。微孔透过液 14L 稀释 5 倍 A2=0.650 茶多酚含量 22.73%,咖啡因含量 12.59%、 EGCG 含量 15.54%,茶多酚得率=87.63%。由图 3.3 得出,微孔膜的使用降低咖啡因含量,同时 EGCG 含量也相应的减少了。3.3 超滤分离效果及比较超滤膜分离膜压力为 0.5MPA,流速 7ml/min 经微孔膜过后取 14L 透过液结果检测如图 3.4 下:121 212原液截留液 透过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