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

上传人:文档投稿赚钱 文档编号:1463428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析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应对我国加入 WTO 后外资银行大量进入带来的竞争压力,我国商 业银行必须重视发展中 间业务。开展中间业务不但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收益, 还可以提高银行的社会化服 务水平,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与先进外资银行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最后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 议。关键字: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问题 对策2前 言在

2、金融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谓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 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自有资金,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依托业务,技 术, 机构,信誉和3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而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灵活性大,相比与传统业务而言,可以 较低成本带给银行可观的利润。国外商业银行依靠中间业务收益占全部收益比重达到 30%-70%。中间业务在国外广受欢迎的原因,首先,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较 高的商业银行对核心存款量的要求就较低,同时其存放利差通常较

3、低。其二是因 为 中间业务的潜在风险通常较低,可以中间业务增强了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分散化,降低了整体经营风险,有利于实现较高的市场价值。可以说中间业务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家商业银行的发展潜力。2006 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普遍获得了高增长率,很多都在 70%以上, 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惠 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发展,2006 年和 2007 年股市行情好,拉动了商业银 行的理财业务、代理 业务等收入的大幅增加,改变了银行的中间业务以单一的结算和清算为主的情形,使中间业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从中间业务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来说,据统计, 2006 年

4、末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间业务收入占 总收人的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约 17%,中国建设银行约为 9%,中国工商 银行约 8%,中国农业银行不足 6%,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益占总收益比重平均仅为 10%左右。相对国外商行高达 30%-70%的比重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只是一个起步期。发展中间业务,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 际接轨的必然要求。4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一) 、近年来我国中间业务取得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外资银行的竞争刺激、银行客户需求多元化等一系列宏观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较快,增势明显。2004

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业务量年累计达 525.5 亿,其中结算,代理,银行卡三项业务的业务 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中间业务总业务量和总业务收入的 84.1%和 71.5%。截至 2006 年底,我国银行卡总量达 11.75 亿张,去年全年的银行卡消费交易金额超过 1.93 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70以上,为发卡行、收 单行和银联带来了 193 亿元的收入。保监会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6 年银行、 邮政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共实现保费收入 1593.36 亿元,同比增长 261,带来共计 72.76亿元的手续费收入。2006 年从已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看,民生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为 10.09 亿元,

6、同比增长了 75.46;招行实现零售银行非利息总收入 20.97 亿元,同比增加 91.07%;建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 135.71 亿元,同比增长 60.51%。;中行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 143.23 亿元,同比增长 54.89%。此外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构成也日趋多元化,具体来看,2007 年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投行业务等均实现了快速发 展,形成新的利 润增长点。工行 2007 年理财业务收入 32.8 亿元,同比增长 70%。建行的理财业务增速高达 420%。浦发银行信用卡实现营业收入 8368 万元,同比增长 260%。招行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达 10.03 亿元,同比增长

7、 76%。工行的 银行卡业务 收入 32.28 亿元,同比增 长537.6%。中行打造的多元化经营平台进一步扩大,来自投资银行、保 险业务的税前利润同比增长 188.31%,利润贡献度由上年的 1.18%进一步提高至 2.80%。2006 年-2007 年,商 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普遍获得了高增长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资 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比例提供了动力。股市交易活 跃带动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代理业务等收入大幅增加,改变了银行的中间业务以结算和清算为主的单一形式,使银行中间业务种类更加多样,盈利性也大大提高。资本市场是商业银行一系列新业务的“ 催化剂”,

8、它的发展并没有削弱银行的生存能力而是给商业银行创造了新的业务机会。各家银行积极实施转型零售银行的战略,加上资本市场活跃,去年各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实现了大幅增长。资本市场活跃优化收入结构从 10 家上市银行年报中可以看出,资本市场的活跃对银行非息收入的提升形成了极大推动。短期融资券发行带来银行顾问咨询费的增加;基金发行、证券交易的活跃提升银行代理和托管收入。在零售业务方面,招行 2007 代理证券业务收入 2.27 亿元,比上年增加近 4 倍;代理基金业务收入 2.1亿元,比上年增加 442%。建行的手 续费及佣金收入构成中,证券、外汇交易及保险服务代理手续费收入达到 39.34 亿元,为

9、各项收入中最高,同比增长 104%。银行卡手续费收入次之,为 38.36 亿元,同比增 长 47%。工行的投资银行收入 30.99 亿元,同比增长 53.6%。短期融 资券、 财务顾问与咨询等投行 业务已成为交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利 润分别达 8844 万元、6487 万元,分 别比 2005 年增长 2 倍和 13 倍。以工商银行为例, 2007 年前三季度理财业务总量比去年全年增长 89%,各类理财产品销售额达 8146 亿元人民币;资产托管业务方面,2007 年三季度末托管资产总净值达12401 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 7767 亿元人民币,增幅达 168%;投资银行业务方6面,2007

10、年三季度末投行收入年度化增长率达 71%。(二) 、进一步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障碍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是不能忽略的,这 些不足制约着我国商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以下是对其发展不足之处的几点概括:1、产品缺少创新品种少中间业务过分集中在一些传统项目上,我国经济发达的 6 省市的中间业务业务量和收入额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为 63.2、47.3;中间业务的产品集中在结算类,一般代理类,银行卡类等为 数不多的品种上,而国 际银 行业普遍开展的业务,如个人理财,信用评估,咨询,代理融通,债务互换等在我国刚刚开展或尚未开展,而在利用其金融信息技术等软件因素为客户提供高

11、质量和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现在,提高服务质量, 扩大服务覆盖面积, 发展多种金融产品已成当务之急。2、缺少系统管理及专业人才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阔,知识面宽,需要掌握科学技术和信息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无论在专业技术人才还是专业管理人才上都不够,既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与配套备,又缺乏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国 际金融、投资 、证券等 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 发达国家商 业银行相比,同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创新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人才的不足和管理设备的落后,造成中间业务开展起来效益低下,境内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业务量与收入之比为392:1,而国内商业银行该 指标的平

12、均值为 10226:1,是外资银行的 26 倍;由此可7见,外资银行单位交易额的创利能力远高于国内商业银行。3、中间业务定价不规范银行中间业务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中,对中间业务收费定位不准。为争夺客户,有的银行少收费或不收费,甚至有的或明或暗进行“ 倒贴”,这种无序竞争的结果挫伤了银行开办中间业务的积极性,既损害了银行自身利益,又导致了银行收费的杂乱,目前,在缺乏收费依据和收费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费难”和“ 难收费”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 ,中 间业务收费标准的不明晰也给客户带来了很多不便。4、营销策略不当缺乏拓展业务的积极性股改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一直由国家控股的,长期受传统信贷管理

13、体制的影响,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市场调研,对客户的真正需求、潜在需求的研究、论证 工作不够深入和透 彻,中 间业务产品开发带 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 对业务的营销也相对滞后,全行系 统的营销策略和营销体系常常不能配合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只重视推出新产品,营销工作却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 银行干部职工还停留在对银行利润的低水平认识上,没有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缺乏拓展业务创新产品的积极性;由于客户习惯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对中间业务了解很少,认识不足这就需要银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利用一切手段,运用各种宣传工具来扩

14、大影响。5、分业经营的制约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种新兴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8银行只能经营支付、代理、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证 券类和融资类等品种的中间业务难以得到开发,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开展更是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国家的宏 观金融管理政策对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定,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拓空间。我国从 1993 年开始实行银行、 证券、保 险、信托的严格分业经营,使银行无法设计和开发出跨领域、综合性、多方位的中间业务产品, 难以提高业务的集约水平和档次,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分业经营方面有所松动,但仍是分业经营的模式,开拓中间业务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

15、国外商 业银行最主要的非利息收入是承诺性或有资产负债、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金融期 货、期权交易,随着我国信用程度的提高、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防风险的需要,开办上述业务的条件逐步成熟,因此有赖于国家松动相关政策,有 计划分阶段地逐步开放相关市场,推动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二、国外中间业务发展历程及优势分析(一)国外中间业务发展历程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在这 段时期内国外的商 业银行陆续开展了一些承兑担保、信用证等中间业务,还没有从整个银行经营战略的角度上重视它。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外银行业中间业务与传统的资产业务、负

16、债业务发展齐头并进,通过经营 的多元化、 综合化以及全能 银行、 综合金融服务等方式,成为新的竞争核心并逐步成为主要的金融产品和新的赢利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服务与证券市场、保险理财 、投 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服 务结合起来,非利息收入持 续9快速增长对商业银行总收入的贡献多在 30%以上,有的超过了 50%,甚至 70%以上,如花旗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收入占比达 80%,英国巴克莱银行更达 73%左右。1998 年欧盟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总经营收入的比重达到 41%,2001 年为 41.5%。在美国商业银行的平均非利息收入增长迅速,如图 1 所示。图 1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比重趋势图数据来源:从

17、20 世纪 60-80 年代开始,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加快,品种已达 2 万多种。 发达国家银行金融创新出现了高潮和繁荣的格局,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其中,中 间业务创新占了金融创新的主角,以金融工具创新为例,在 45 项重大金融创新中,中 间业务创新占了 38 项,见表 1。表 1:20 世纪 60-80 年代重要的金融创新创新时间 创新内容 创新者 业务分类1 50 年代末 外币掉期 国际银行机构 中间业务2 1958 年 欧洲债券 国际银行机构 中间业务3 1959 年 欧洲美元 国际银行机构 负债业务4 60 年代初 银团贷款 国际银行机构 资产业务5 60 年代初 出口信用 国际银行机构 中

18、间业务6 60 年代初 平行贷款 国际银行机构 资产业务7 60 年代初 可转换债券 美国 中间业务8 60 年代初 自动转帐 英国 中间业务9 1960 年 可赎回债券 英国 中间业务10 1961 年 可转让存款单 英国 负债业务1011 1961 年 负债管理 英国 负债业务12 60 年代末 混合帐户 英国 中间业务13 60 年代末 出售应收帐款 英国 中间业务14 60 年代末 复费廷 国际银行机构 中间业务15 1970 年 浮动利率票据(FRN) 国际银行机构 中间业务16 1970 年 特别提款权(SDR)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间业务17 1970 年 联邦住宅抵押贷款 美国

19、资产业务18 1971 年 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 美国 中间业务19 1972 年 外汇期货 美国 中间业务20 1972 年 可转让支付帐户命令(NOW)美国 中间业务21 1972 年 货币市场基金(MMMF) 美国 中间业务22 1973 年 外汇远期 国际银行机构 中间业务23 1974 年 浮动利率债券 美国 中间业务24 70 年代中期与物价指数挂钩之公债 美国 中间业务25 1975 年 利率期货 美国 中间业务26 1978 年 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美国 中间业务27 1978 年 自动转帐服务(ATS) 美国 中间业务28 70 年代 全球性资产负债管理 国际银行机

20、构 *29 70 年代 资本适宜度管理 美国 *30 1980 年 债务保证债券 瑞士 中间业务31 1980 年 货币互换 美国 中间业务32 1981 年 零息债券 美国 中间业务33 1981 年 双重货币债券 国际银行机构 中间业务34 1981 年 利率互换 美国 中间业务35 1981 年 票据发行便利 美国 资产业务36 1982 年 期权交易 美国 中间业务37 1982 年 期指期货 美国 中间业务38 1982 年 可调利率优先股 美国 中间业务39 1983 年 动产抵押债券 美国 中间业务40 1984 年 远期利率协议 美国 中间业务41 1984 年 欧洲美元期货期权 美国 中间业务42 1985 年 汽车贷款证券化 美国 中间业务43 1985 年 可变期限债券 美国 中间业务44 1985 年 保证无损债券 美国 中间业务45 1986 年 参与抵押债券 美国 中间业务资料来源:程刚, 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国研网,2004。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