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 2022 拐点之年,长短周期共振启动31.1 库存周期下民生汽车投资时钟的构建31.2 历史上汽车周期带来的启示51.3 本轮汽车周期的主要特征61.4 供应链升级重构开启汽车行业黄金十年92 自主品牌全面崛起,电动智能黄金十年已来112.1 回顾:新能源迈入加速普及期,自主品牌抢占“先手”112.2 展望:自主品牌加速上攻,电动智能黄金时代开启142.3 “新实力”与“新势力”齐发力,自主品牌全面崛起203 供应链升级重构长牛开启,掘金万亿市值增量243.1 智能化加速赋能自主供应链崛起,万亿市值增量打开243.2 产业链升级重构,智能化迎 5000 亿市场空间263.3 感知突破、
2、决策升级、执行落地,线控底盘率先获益334 投资建议404.1 行业投资建议404.2 投资标的425 风险提示52插图目录57表格目录591 2022 拐点之年,长短周期共振启动1.1 库存周期下民生汽车投资时钟的构建汽车行业销量增速呈周期波动为耐用消费品的内生属性。市场一般定义汽车为早周期行业,并把汽车板块作为经济复苏期率先触底反弹的配置品种。耐用消费品的长寿命带来其保有量曲线呈阶梯式变化,这决定了其销量增速周期波动与生俱来。图 1:日本汽车千人保有量脉冲式上升(单位:辆)图 2:中国固定资本形成脉冲式上升(单位:亿元)资料来源:CEIC,资料来源:Wind,汽车库存周期可以和美林时钟相对
3、应。和美林时钟对应,库存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被动去库、主动补库、被动补库和主动去库。2000 年以来,我国经历了 6 轮完整的工业周期,当下正处于第七轮工业周期的补库阶段。表 1:2000 年至今中国 6 轮完整工业周期分布表 2:库存周期和美林时钟对应关系资料来源:整理资料来源:整理美林时钟钝化的背景下,汽车投资时钟有望承接。美林时钟的意义在于利用增长和通胀的不同组合建立了一套“时区”观,在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资产配置模式,但近年来表征增长的指标出现“钝化”(2020 年后指标受到疫情扰动)。汽车行业是增长维度颗粒度更细的中观指标,有望承接美林时钟对经济时区实现更精细化的描述。图 3:工
4、业增加值增速走势趋于平坦(2020 年后受疫情扰动)图 4:GDP 增速走势趋于放缓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民生汽车投资时钟的构建可划分为景气周期的“春夏秋冬”。类比库存周期框架,我们用汽车行业年化销量增速和库存增速构建民生汽车投资时钟,并定义被动去库(复苏期)为行业“春季”; 主动补库(过热期)为行业“夏季”; 被动补库(滞胀期)为行业“秋季”,主动去库(衰退期)为行业“冬季”。汽车时钟的意义在于令我们清晰地描述行业的周期位置,进而对不同“时区”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图 5:2009 年以来 4 轮汽车周期表 3:民生汽车投资时钟的构建与投资资料来源:Wind,中汽协,资料来源
5、:整理民生汽车投资时钟各个环节对应特定的投资策略。复苏期为 40 个月左右周期级别下汽车板块确定的估值提升阶段,历史上几轮周期板块估值都发生确定性修复,带来汽车板块性配置机会;过热期汽车板块投资机会主要由业绩驱动,超额收益同样较为确定;滞胀期主要是补涨滞涨阶段,超额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衰退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主要是防范利润端不及预期风险,以及行业下行期流动性宽松带来的估值端潜在上行风险。汽车时钟系列报告对板块超额收益有较强的预测性。图 6:民生汽车时钟各阶段下行业利润情况图 7:民生汽车时钟各阶段下行业估值情况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图 8:汽车时钟研究框架对本轮周期内板块超额
6、收益有较强的预测性资料来源:Wind,(截至 2022.02.11)1.2 历史上汽车周期带来的启示2012 年以来的朱格拉周期内三轮汽车周期各不相同。第一库存周期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第二库存周期“夏短冬长”;第三轮库存周期“春长夏短”,预计“秋长冬短”。表 4:上一轮汽车周期中夏季、冬季显著偏离历史均值民生汽车投资时钟时间春夏秋冬第一库存周期2012.02-2015.0944 个月11 个月12 个月10 个月11 个月第二库存周期2015.10-2019.0847 个月9 个月4 个月8 个月26 个月历史周期均值(月)4288916第三库存周期2019.09-2023.02(依据汽车时
7、钟 42 个月均值情况预测)16 个月4 个月?资料来源:整理第二库存周期夏季偏短:新旧动能的“空档期”导致朱格拉周期和库存周期错配。2012 年以来的朱格拉周期由 SUV 的快速普及驱动,2017 年 SUV 销量见顶, 而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以电动车为载体的智能网联技术)还处于酝酿期,新旧动能的“空档期”下,产能周期与库存周期错配,导致第二库存周期成长性缺失,夏季偏短。图 9:SUV 销量在 2017 年见顶图 10:2020 年前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资料来源:Wind,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第二库存周期冬季漫漫:渗透率接近日韩可比历史阶段,潜在需求增速中枢回归导致该周期冬季漫
8、漫。亚洲主流汽车市场均经历两轮朱格拉周期,渗透率接近30%随后进入成熟期。结合日韩的历史可比区间,中国汽车复合增速中枢由 2017 年的 9%切换到 2-3%,由此导致第二库存周期中冬季漫漫。图 11:中日韩乘用车产业渗透率曲线图 12:导入期复合增速中枢下移至 2-3%资料来源:CEIC,资料来源:CEIC,1.3 本轮汽车周期的主要特征第三库存周期春季漫长:疫情导致行业本轮复苏过程曲折反复。乘用车行业于 2019 年 9 月确认本轮周期复苏,2020 年 2 月开始受到疫情影响复苏夭折。随着疫情的控制,2020 年 7 月行业确认二次复苏,疫情导致本轮行业复苏过程曲折反复,春季漫长。图 1
9、3:乘用车行业 2019 年 Q4 确认复苏,疫情后于 2020 年下半年确认二次复苏资料来源:中汽协,第三库存周期夏季偏短:朱格拉周期和库存周期持续错配。2000 年至今,中国汽车经历了两轮朱格拉周期(产能周期),2012 年以来的产能周期驱动力为 SUV的快速普及。2021 年电动车渗透率首次突破 10%,新一轮产能周期处于启动的临界点,朱格拉周期和产能周期持续错配导致第三库存周期夏季偏短。图 14: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两轮朱格拉周期图 15:朱格拉周期和库存周期持续错配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第三库存周期预计秋长冬短。缺芯背景下,秋季补库被拉长,冬季去库缩短。缺芯影响下,我
10、们对 2021 年全年的乘用车增速预估,由年初的 10%下调至当前的 5.7%。厂商补库节奏被缺芯打乱,库存持续处于低位,秋季补库时间被拉长, 同时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也将导致冬季去库时间缩短。图 16:缺芯情况下 2022E 乘用车销量预计图 17:不考虑缺芯情况下 2022E 乘用车销量预计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乐观及中性假设下,预计 2022H2 汽车行业开启新一轮库存周期复苏。悲观假设下预计 2023 年汽车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复苏。图 18:悲观假设下乘用车月度销量增速及年化销量增速(2022E 销量增速:-5%)图 19:中性假设下乘用车月度销量增速及年化销量增速(
11、2022E 销量增速:2%)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图 20:乐观假设下乘用车月度销量增速及年化销量增速(2022E 销量增速: 7%)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预计 PPI 下行将加速汽车行业进入被动去库周期。汽车行业库存周期具有领先性,历史三轮汽车周期来看,PPI 的上行均加速了汽车被动补库周期的开启,PPI 的下行均加速了汽车被动去库周期的开始。依据 Wind 一致预期,预计 2022 年PPI 下行将加速汽车行业进入去库周期。去库包括冬季(主动去库)和春季(被动去库),其中春季是行业复苏的起点,该阶段的特征是行业估值修复带来确定性的超额收益。图 21:4 轮库存周期中
12、PPI 和库存增速相关性较强图 22:预计 PPI 下行加速汽车行业进入复苏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Wind 一致预期(预期截止时间为 2022.02.10)1.4 供应链升级重构开启汽车行业黄金十年需求端:以电动车为载体的智能网联技术成为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重要抓手。类似 2011 年 SUV 渗透率至 10左右后驱动汽车行业第二产能周期开启,预计2022 年电动车渗透率将到 20左右,以电动车为载体的智能网联技术成为行业本轮朱格拉周期的重要抓手,需求驱动开启行业第三产能周期。汽车作为制造业, 进入从传统车向智能电动车升级的阶段,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主要驱动力在于供应链的重构升级。图 23:
13、汽车行业于 2021 年正式开启第三轮朱格拉周期图 24:需求驱动开启第三轮行业产能周期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供给端:“去库存”升级为“去产能”,供给端收缩充分。库存周期和朱格拉周期错配,“新旧动能”切换的空窗期下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难开启,汽车行业在过去一轮去库周期中“去库存”升级为“去产能”,上一轮产能周期下固定资产总额收缩,供需结构进一步优化。图 25:2019 年至今汽车行业投资增速下行图 26:上一轮“去库存”升级为“去产能”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供给端:主流车企新增资本开支已完成向“新动能”的切换。主流车企均已布局纯电平台及全新电子电气平台发架构
14、,在电动车和智能化两个维度开启资本开支,迎接行业新一轮产能周期。表 5:整车厂纯电平台布局车企纯电平台名称发布时间代表车型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新能源E1.02009比亚迪 e6E2.02018元 EV、唐 EVE3.02021比亚迪元 Plus EVEPA 平台2021C385CHN 平台2021阿维塔 11PMA2018几何 CSEA 浩瀚2020极氪 001GEP 2.02019埃安S、埃安 V、埃安 LXGEP 3.02023-长城ME 平台2020欧 拉 E02018荣威 ERX5荣威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E12021Marvel RE22022荣威 ERX7表 6:自主品牌电子
15、电器架构布局车企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5 年长城GEEP3.0x 4 个功能域控制器,应用软件自主开发软硬件解耦GEEP4.0,中央计算+区域架构GEEP5.0,中央大脑架构+智能区域控制吉利浩瀚架构 SEA 与集中式电子架构(GEEA2.0)从部分集中化向域集中化、域融合演进GEEA3.0 中央计算平台架构,支持整车级OTA长安已建成 V3.0 OTA 通道能力,支持娱乐域、车控域等 10 余个控制域的OTA 迭代升级广汽域架构准中央域架构中央域架构自主品牌中首个实现车载以太 推出基于车云一体化的“星网组网量产应用。构建车内信 灵”电子电气架构,全面支息高速公路,实现域控
16、制架构 撑 SDV 及 L4 级自动驾驶实比亚迪量产现E3.0 具备四大域控制器,分别为智能域控制系统、左车身域控制系统、右车身域控制系统、动力域控制系统蔚来千兆以太网络+高性能电控单元理想中央算力平台,实现中心计算化以中央网关模组为核心,连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小鹏两大域控制器,以及车身控制单元(BCM)、整车控制器(VCU)、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控制相关ECU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基于朱格拉周期视角零部件板块有望开启十年长牛。预计 2022 年行业开启新一轮朱格拉周期,零部件的重构升级为主要驱动力,且目前零部件板块持续低配, 乐观及中性假设下 2022H2 零部件板块有望迎来十年长牛。2
17、自主品牌全面崛起,电动智能黄金十年已来2.1 回顾:新能源迈入加速普及期,自主品牌抢占“先手”2.1.1 电动化助力自主品牌上攻,重塑整车厂竞争格局2021 年市场逐步回暖,乘用车销量同比转正。乘用车市场经历三年连续下滑, 于 2021 年开始逐步回暖。尽管受原材料涨价及芯片短缺制约,2021 年全年乘用车整体销量仍达到 2148.2 万辆,同比增长+6.5%,结束了 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图 27:2021 年 9 月起乘用车市场回暖图 28:2021 年乘用车销量 2148.2 万辆,同比+6.5%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分价格:自主高端化全面推进,品牌溢价持续提
18、升,20 万以上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有望加速上行。上一轮朱格拉周期中,自主品牌积极布局 SUV 带动其产品价格上行,最终令 10-20 万乘用车细分价格带销量占比提升,当前 20-30万元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接近其 2014 年在 10-20 万的水平。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中,自主品牌率先加速电动智能化布局,有望在 20 万元以上市场加速复刻过去 5 年 10-20 万元乘用车市场市占率曲线提升路径。2021 年 30 万元以上高端乘用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 10%,进入加速普及期。电动智能化有望驱动自主品牌均价持续上攻,带动自主品牌市占率趋势上行。图 29:乘用车市场分价格区间占比
19、图 30: 20 万以上乘用车市场自主市占率有望加速上行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分系别:自主品牌产品力及竞争意愿持续提升,其增长为 2021 年乘用车市场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以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车企产品力和竞争 意愿持续提升,2021 年自主乘用车份额达 45%,较去年+6pct。在特斯拉放量带动下,美系市占率略有提升,全年美系对乘用车增速贡献 1.1%;日系、德系受芯片和电动化转型较慢影响,表现欠佳。自主品牌成为乘用车市场最重要的增量市场。图 31:2021 年自主乘用车市占率达 45%图 32:2021 年自主品牌贡献乘用车主要增量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
20、汽协,分车型/品牌:电动化助力自主打造热销车型,重塑整车厂竞争格局。轩逸/朗逸/卡罗拉等热销燃油车型以绝对竞争优势常年“霸占”乘用车销量榜单,而电动化趋势提速助力自主打造热销车型,通用五菱推出的宏光 mini EV 以 43 万的年销量位居 2021 年乘用车累计销量TOP2。吉利、长安冲进 2021 年乘用车销量TOP5, 主流自主品牌市占率均有提升,电动化有望重塑整车厂竞争格局。图 33:2021 年乘用车累计销量 TOP10图 34:电动化有望重塑整车厂竞争格局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2.1.2 电动车渗透率突破 10%关键位置,“供给驱动”特征明显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高
21、增长,渗透率突破 10%关键位置。2021 年新能源乘用高增长,累积销售 333.4 万辆,同比+167.5%,渗透率达到 15.6%,突破 10% 的关键位置,预计进入加速普及期。12 月新能源乘用车以 49.8 万辆再创单月销量新高,同比+120.6%/环比+10.3%。图 35: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增长图 36:2021 年新能源车乘用车渗透率突破 10%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新能源市场特征:供给端驱动特征明显,“哑铃” 型结构。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增速约 167%,其中次新车、新车增速分别为 87%、61%,供给端驱动市场快速增长特征明显。2021 年通用五
22、菱 EV 带动低端市场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蔚小理、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高端品牌纷纷发力带动 15 万以上中高端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电动车渗透率分价格带呈现低端和中高端市场“哑铃”型结构分布。图 37:新车及次新车贡献新能源乘用车主要增量图 38:5 万以下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拉升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图 39:当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哑铃型”结构图 40: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价格带分布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分系别:自主强势领跑新能源,自主&合资表现持续分化。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积极响应电动化趋势,先发布局电动车。2021 年自主品牌以 25
23、2 万辆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0%的渗透率领跑新能源”赛道”,与合资表现持续分化,抢占“先手”。图 41:自主/合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表现持续分化图 42:2021 年自主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 25%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分车型/品牌:特斯拉及自主品牌领跑电动车”赛道”。得益于本土市场的先发 优势,自主品牌新老势力凭借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及对消费需求的快速响应,打造出 五菱宏光 mini EV、秦 Plus DM-i、理想 ONE、Aion S 等多款热销车型。分厂商看,比亚迪凭借 DM-i/p 混动超高性价比稳居新能源销量第一。2021 年电动车车型/品牌销量前十中,除特斯拉外均为自主
24、品牌。图 43: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 TOP10-车型图 44: 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 TOP10-厂商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2.2 展望:自主品牌加速上攻,电动智能黄金时代开启2.2.1 芯片回补为核心驱动力,新能源市场“供给驱动”特征依旧预计乘用车行业 2022 年增速约 7%,芯片供给恢复导致渠道库存回补为核心驱动力。乐观假设下,我们预计 2022 年乘用车销量增速约为 7.3%,其中自主品牌贡献主要增量;按驱动因子拆分,2022 年芯片回补带动国内乘用车增速为5.2%;需求中枢驱动行业增长 3.0%,去库周期驱动行业下滑 0.9%。乐观假设下,预计
25、汽车行业将于 2022H2 进入“春季”复苏期,乘用车板块迎来估值修复的配置性机会。图 45: 预计 2022 年乘用车销量增速约 7%图 46:预计芯片回补为 2022 年行业增长核心驱动力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预计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 520 万辆,同比增速 56%,渗透率 22%。我们预计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需求进入加速普及期,销量有望冲刺 520 万辆,增速达 56%,渗透率约 22%。图 47: 预计 2022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 520 万辆图 48:预计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约 22%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2022
26、 年新能源乘用车供给端驱动依旧。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供给端驱动特征依旧,新能源新车数量创新高。次新车放量、新车型上市依然为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增长的主要动能。按驱动因子拆分,新车上市、次新车放量及存量车型进一步放量带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约 25%、24%和 7%。图 49: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增长因子拆分图 50:2022 年新能源新车数量创新高(单位:款)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新能源乘用车竞争格局进一步向自主品牌集中。自主品牌积极拥抱电动智能化转型,产能提升&智能科技升级是其在未来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广汽等自主品牌利用模块化平台进
27、入产品强周期,并通过混动、纯电双线并行发力新能源市场。预计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向自主品牌集中。整车厂20212022E2022 年新能源新车型图 51: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强化表 7:比亚迪、长城多款新能源新车型拉升销量(万辆)Plus EV/海豹等特斯拉4770Model 2长城汽车1434闪电猫/樱桃猫/机甲龙等上汽乘用车1619智己 LS7 -IM/ES33/智己 L7长安汽车1019E11/ CS15 EV/UNI-V 等广汽埃安1217AION LX Plus吉利汽车725几何 T /星瑞等小鹏汽车1015G9蔚来汽车916ET5/EF9/ET3理想
28、汽车914X01比亚迪汽车59100汉 DM-i/宋 Pro DM-i /元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2.2.2 混动车型加速落地,PHEV 需求有望加速普及自主布局混动系统加速车型落地,预计 2022 年 PHEV 销量有望冲刺 100 万辆。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以及比亚迪 DM-i 等混动平台降本增效,PHEV 强动力/高续航/低油耗的优势凸显,消费者认可度提升。2021 年 PHEV 销量达到 60 万辆,累积同比增速超 143%。2022 年自主车企基于混动平台打造的优质车型密集上市,新车型放量推动混动市场快速拓展,预计 2022 年 PHEV 销量有望冲刺 100
29、万辆,开始加速普及。整车厂混动系统平台 2021 年车型平台 2022 年车型比亚迪汽车DM-i/p秦 plus DM-i/宋plus DM-i汉 DM-i/宋 Pro DM-i长城汽车柠 檬 DHT摩卡/玛奇朵哈弗神兽/拿铁长安汽车蓝 鲸 iDD-UNI-K PHEV广汽集团GMC2.0全新第二代 GS8-吉利汽车雷神智擎-星越 L /星瑞表 8:自主品牌纷纷布局混动系统图 52:预计 2022 年 PHEV 需求加速普及资料来源:Marklines,各公司官网,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2.2.3 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四倍加速度撬动零部件万亿市值增量中国和欧洲电动化行业转型全球领先(电动化红利中
30、拥有强)。2011 年以来汽车朱格拉周期中,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和欧洲于2021 年电动车渗透率加速提升,突破 10%关键位置,并于 2022 年开始加速普及,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拥有先发优势,电动化红利中拥有更强的属性。图 53:全球汽车市场格局演变(内外环分别为 2011 年、2021 年占比)图 54: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对比资料来源:Marklines,资料来源:Marklines,中国和美国电动化企业转型全球领先(电动化红利中拥有强)。在行业电动 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电动化龙头企业转型意愿最强,特斯拉与比亚迪汽车 新能源渗透率较高,领先行业完成
31、电动化转型。2021 年比亚迪新能源占比近 80%, 同比增加 38pct;而欧洲龙头企业大众转型较为缓慢,其新能源销量占比不足 10%。中国和美国企业在电动化红利中拥有更强的属性。图 55:Tesla、比亚迪、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对比资料来源:Marklines,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与双强共振,自主车企在电动化前半场占尽先机,并有望在智能化后半场持续领先。电动化的前半场,智能化的后半场,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和双强共振过程中占尽先手,并有望于智能化的后半场通过产业链的升级重构,持续保持领先。表 9:主要车企电子电气架构转型车企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5 年分布式电
32、子电气架构逐步过渡到域集成架大众构,再到中央计算架构(ID.4)特斯拉集中式电子架构GEEP3. 0x,4 个功能域控制器,整合城内功长城能应用软件自主开发软硬件解耦GEEP4. 0,中央计算+区域架构GEEP5. 0,中央大脑架构+智能区域控制实现 GEEA3.0 中央计算平台架吉利 浩瀚架构 SEA 与集中式电子架构(GEEA2.0)从部分集中化向域集中化、域融合演进已建成 V3.0OTA 通道能力,支持娱乐域、构,支持整车级 OTA长安车控域等 10 余个控制域的OTA 迭代升级域架构准中央域架构中央域架构自主首个实现车载以太网推出基于车云一体化的“星灵”电子组网量产应用,构建车内电气架
33、构,全面支撑SDV 及 L4 级自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域控动驾驶实现制架构量产广汽E3.0 具备四大域控制器,分别为智能域控制比亚迪 系统、左车身域控制系统、右车身域控制系蔚来千兆以太网络+高性能电控单元统、动力域控制系统,以及自研 BYDOS理想中央算力平台,实现中心计算化以中央网关模组为核心,连自动驾驶、智能小鹏 座舱两大域控制器,以及车身控制单元、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控制相关 ECU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电动化加速普及,智能化浪潮开启,未来十年自主销量有望翻倍。目前 10 万以下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已占据绝对优势,成本及规模化优势有望令该价格区间自主市占率持续领先;在电动智能化红
34、利的带动下,自主乘用车有望在 10-20 万价格区间市场冲击传统强势合资品牌;当前 20-30 万元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接近其 2014 年在 10-20 万市场的表现,有望复刻过去 5 年 10-20 万元市场自主市占率曲线提升路径;30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中,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 10%,市场有望加速突破。预计到 2030 年,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占率有望由目前约 45% 提升至 65%,自主品牌销量有望翻倍式增长。图 56:电动智能化红利有望带动自主中高端价格带需求市占率提升图 57:自主市占率有望提升至 65%带动其自主乘用车销量翻倍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电动智能化
35、带来自主品牌高端化新契机,未来十年 ASP 有望翻倍式增长。电动智能化的浪潮中,现阶段市场供给驱动特征明显,自主车企占尽先手,纷纷推出高端品牌抢占蓝海市场,品牌高端化有望带动自主品牌的 ASP 于未来十年倍增。整车厂品牌/系列中高端车型预计价格车型上市时间比亚迪汽车全新高端品牌硬派越野50-80 万元预计 2023 年长城汽车沙龙机甲龙40-50 万元预计 2022 年长安汽车阿维塔阿维塔 1130-50 万元预计 2022 年广汽集团埃安Aion LX20-35 万元2021 年吉利汽车极氪极氪 00128-36 万元2021 年上汽乘用车智己智己 L7/智己 LS7 -IM40 万预计 2
36、022 年北汽新能源极狐S HI 版25-45 万预计 2022 年表 10:自主车企品牌上攻提速图 58:未来十年自主 ASP 或将翻倍(万元)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各公司官网,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自主品牌量价齐升,四倍加速度撬动零部件板块万亿市值增量。自主品牌未来十年有望销量及 ASP 均实现翻倍式增长,量价齐升将为自主品牌供应链带来四倍加速度驱动的庞大市场空间。我们预计 2030 年自主品牌市占率接近 65%,ASP 约 20 万元。我们核心假设:1、乘用车每年 2%-3%(2023 年开始)的复合增速; 2、零部件板块 10%净利率;3、零部件板块 PE 估值中枢为 20-30。因此在
37、 30 倍PE 的乐观假设下,2030 年有望撬动零部件板块万亿级别市值增量,自主品牌有望拉动 4.1-8.3 万亿元的零部件市值空间。图 59:未来十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或将翻倍图 60:四倍加速度下零部件板块有望迎来万亿市值增量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2.3 “新实力”与“新势力”齐发力,自主品牌全面崛起2.3.1 传统车企加速技术迭代和机制变革,“新实力”积极转型比亚迪:混动车型强势登场、纯电技术持续升级,2022 新能源龙头地位难撼动。BNA 架构下的 DM 混动技术与纯电 E 平台技术赋能产品核心竞争力,据公司披露,2022 年比亚迪将基于 BNA 架构推出汉 D
38、M-i/宋 Pro DM-i/元 Plus EV/海豹/驱逐舰 05 等多款车型。我们预计比亚迪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突破100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市占率第一。图 61:2022 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破百万辆 表 11:比亚迪动力系统平台车型平台BSP(小型)BMP(中型)BLP(大型)E3.0元 plus/海豚海狮海豹E 平E2.0元 EV/e2/元pro秦 pro EV/宋pro EV/宋plus EV/宋pro EV/宋 MAX EV/ 秦 EV唐 EV/汉EV台DM-i秦 Plus DM-i/宋 Plus DM-i唐 DM-iDMDM-p宋 Plus DM-P汉 D
39、M/唐DM-PDM-3秦 Pro DM/宋 Pro DM /宋MAX DM燃油元秦/秦 Pro/宋 MAX/宋 Pro/宋Plus唐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长城汽车:“柠檬”+“咖啡”科技赋,多品牌战略助力品牌溢价加速向上。 “柠檬+坦克”模块化平台、“柠檬 DHT” 、“咖啡智能 2.0”等技术赋能长城五大品牌,加速产品迭代升级;核心零部件自研打造核心竞争力,蜂巢能源自研短刀电池将助力长城打开纯电市场;长城聚焦细分市场,2022 年将推出芭蕾猫/坦克500/哈弗神兽等多款新车型完善产品矩阵,品牌溢价能力持续强化。我们预计2022 年长城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 34 万
40、辆,领跑电动智能化。表 12:2022 年混动+纯电平台加速智能电动车产品升图 62:长城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快速攀升级落地车型技术第三代哈弗 H6、哈弗大狗、哈弗初恋、哈弗赤兔、“柠檬+坦克” 欧拉好猫、WEY 摩卡、WEY 玛奇朵、坦克 300、哈模块化平台 弗 H2479、 哈弗 M6M6 Plus、哈弗F57、坦克 500柠檬混动 DHTWEY VV7、WEY 摩卡、WEY 玛奇朵、WEY 拿铁、哈弗初恋、哈弗 XY咖啡智能 2.0 WEY 摩卡、WEY 玛奇朵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长城汽车官网,广汽:“传祺”&“埃安”双子星闪耀,混改全面赋能。传祺:全新产品+GP
41、MA模块化平台+混动技术+大总监制度多点发力,广汽传祺销量拐点来临。埃安:EV 技术+电池、电驱产业链自主可控+混改打造核心竞争力,埃安估值有望提振。2022 年传祺混动+埃安纯电强产品迭代出新,我们预计其销量有望冲刺 60 万辆。落地车型技术图 63:传祺混动+埃安纯电拉动广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表 13:混动+纯电平台提振广汽产品实力广汽 GPMA 平台第二代传祺 GS4、GS4 PHEV、GA6、GA4 PLUS、GS3 Power、 影豹GEP2.0 纯电平台Aion YGMC 2.0 混动系统影豹混动版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广汽集团官网,吉利汽车:4.0 架构化造车时代全面开启
42、,“星领氪”热销可期。吉利-几何-领克-极氪品牌等级序列形成,吉利汽车中高端市场发展路径清晰;基于 PMA 纯电平台改造的 SEA 浩瀚架构+新一代雷神混动系统助力“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推动吉利智能电动化转型;吉利 4.0 架构化造车时代全面开启,我们预计其 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冲刺 30 万辆。图 64:2022 年吉利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冲刺 30 万辆表 14:吉利 4.0 架构化造车时代全面开启平台推出时间车型CMA2016 年领克 01、领克 03、领克、星越 L、星越、星瑞极氪 0012020 年SEA(智能纯电架构)BMA2018 年缤瑞、缤越、 ICON资料来源:
43、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吉利汽车官网,长安汽车:CHN+SDA+方舟的三大平台架构助力电动智能化破局。EPA 纯电车型C385+CHN 纯电车型阿维塔 11+搭载IDD 混动系统的UNI-K PHEV 陆续上市,助推长安电动化转型。2022 年长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突破 18 万辆。未来五年公司将基于智能电动汽车平台 CHN+SDA+方舟的三大平台架构体系陆续推出 26 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新能源车型规划诚意十足,加速长安电动智能化转型。C385(2022H1 上市)CHN车型平台图 65:2022 年长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 18 万辆表 15:长安三大架构加速电动智能化转型SDA(EPA
44、 演进)阿维塔 11(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宁德时代最新电动化技术的情感智能电动汽车)方舟UNI-T、UNI-K资料来源:中汽协,预测资料来源:长安汽车官网,上汽“银河全栈 3.0”押宝电动智能化,自主开启新纪元。上汽“银河全栈 3.0” 战略:自研三电系统三步走,于 2022 年达到 E2 阶段,开启电动平台化生产;智能化方面发布自研 R-tech 高能智慧体,最早将于 2022 年底搭载在 R 汽车第三款车型 ES33 上,我们预计 2023 年搭载银河 3.0 技术车型量产,2024 年实现 L4+ 自动驾驶水平。上汽全栈自研自动驾驶技术“降维打击”加速转型,围绕电动智能化打造智己探索高端市场。我们预计 2022 年上汽集团新能源销量有望超 80 万辆。“银河全栈 1.0”搭载于智己汽车2022 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