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铁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B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温度不变,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不断加入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56 份质量的铁能生成 64 份质量4 =Cu+FeSO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的铜。溶液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少,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减小到0,该选
2、项对应关系正确;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水的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晶体,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 C。2 向一定量的 Ba( 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H2SO4 下列图象中 V 表示加入稀 H2SO4 的体积 , 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此选项正确;B、硫酸与氢氧化钡
3、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C、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 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 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D、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 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 小于 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A。3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氯化铜溶液,测定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ab 段发生的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B向 b 点所得固体中加入
4、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 c 点所得溶液呈浅绿色D d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2 种【答案】 C【解析】【分析】锌粉和铁粉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锌先和氯化铜反应,当锌反应完后,铁再继续和氯化铜反应。【详解】A、 ab 段剩余固体质量在减少,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的质量是增大的,且锌铁同时存在,是锌先和氯化铜发生反应,故ab 段发生的是锌与氯化铜的反应,故A 错误;B、 b 点是锌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固体中还存在铁,所以往固体中加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故 B 错误;C、 c 点代表的是铁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成,溶液中有氯化亚铁以及前面一段反应生成的氯化锌,因此溶液是呈浅绿色的,故C 正确;D
5、、 d 点代表的是滴加了过量的氯化铜,那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存在,而且溶液中还存在ab 段生成的氯化锌,误。故选 C。【点睛】bc 段生成的氯化亚铁,故d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3 种,故D 错在金属与盐反应的滤液滤渣问题中注意最活泼的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4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NaCl、 H2SO4、 Na2CO3、 BaCl2、 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适量该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证确的是()A O A、B C过程中均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MgCl2C该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
6、O3、BaCl2、 NaClD C 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 NaOH【答案】 B【解析】【分析】开始一段时间内不产生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即溶液中含有硫酸,则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钡、碳酸钠,是因为硫酸和氯化钡、碳酸钠不能共存,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详解】A、 OA过程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H2SO4、 MgCl2,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溶液中一定没有 Na2CO3、BaCl2、可能含有 Na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C 点中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
7、、硫酸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B。5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23Na CO ,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 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B滴至 bg 时,溶液中的含HCl、 NaCl 两种溶质C滴至 cg 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滴至 dg 时,溶液pH7【答案】 B【解析】【详解】A 、向盐酸和 CaCl 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 Na2 CO3 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B、滴至 bg 时,溶液中不含 HCl ,含有反应生成的
8、 NaCl 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滴至 cg 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D、滴至 dg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B。6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A向 pH=1 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 的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C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向 pH=1 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 pH= 13 的氢
9、氧化钠溶液, pH 逐渐增大,由于反应生成水,溶液的 pH 不能大于 13;故选项错误;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镁的金属活泼性强,镁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故选项错误;C、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待有晶体析出时,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钡离子与硫酸根直接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故选: D。7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g 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 段 (不含两端点
10、 )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锌离子、银离子、镁离子B bc 段 (不含两端点 )生成的金属是铜C c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只有镁离子和锌离子D若 ab 段和 bc 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 和 m2 ,则m1m2【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 铜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根据距离远的先被置换的原则,所以ab 段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c 段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锌不与硝酸镁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镁弱)。【详解】A. 由以上分析, ab 段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生成银与硝酸锌,不含两端点时,硝酸银部分被置换,硝酸铜
11、还没开始反应,所以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锌离子、银离子、铜离子和镁离子。故A 不符合题意;B. bc 段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不含两端点生成的金属是铜。故B 符合题意;C. 由于不知道 c 点时硝酸铜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除了含有镁离子、锌离子,还可能含有铜离子。故 C 不符合题意;D. 若 ab 段和 bc 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设生成固体的质量为a,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Zn + 2AgNO 3 = Zn(NO3 ) 2 + 2Ag别为 m1 和 m2,根据题意得: 65216 , m1 = 65a;m1216aZn +Cu(NO 3 )2 = Zn(NO 3 )
12、2 +Cu= 65a6564 , m 2,所以 m1m2。故 D 不符合题意。m 2a64故选 B。【点睛】该图像不是完整的图像,c 点不一定是反应的终点。8 下列图象的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向 pH=10 的 NaOH 溶液中不断加入水B在久置的NaOH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 MgD在饱和的KNO3 溶液中加入KNO3 晶体【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向 pH 10 的 NaOH 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pH 值逐渐减小,无限9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含有的接近 7,但是不会小于7,故 A 错误;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13、钠和水,久置氢氧化钠中存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久置的 NaOH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出现气泡,故B 正确;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所以镁的反应速率比铁的反应速率快,故C 错误;D、在饱和的KNO3 溶液中加入KNO3 晶体,不会溶解,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增大,故D 错误。故选 B。Na2CO3,还可能含有Ba(NO3)2、 Na2SO4 、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固体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14、的是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B bc段对应的溶液pH 逐渐减小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D c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 、HNO 、 Ba(NO )2333【答案】 C【解析】【分析】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从固体质量变化图示可知,固体部分溶于硝酸,说明溶于水后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和硫酸钡,碳酸钡溶于硝酸,硫酸钡不溶于硝酸。【详解】A、 ab段对应的是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A 正确;B、 bc段对应的是加入硝酸,硫酸钡不与硝酸反应,溶液的硝酸越来越多,溶液呈酸性,且酸性增强,溶液 pH
15、 逐渐减小, B 正确;C、无法证明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C 错误;D、 c 点对应的是碳酸钡已溶解,碳酸钠已与硝酸反应完,硝酸过量,故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 HNO3、 Ba(NO3)2, D 正确。故选C。10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 =3 的稀盐酸B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向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D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 =3 的稀盐酸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 pH 逐渐
16、变小,当加入过量稀盐酸后,生成的水将稀盐酸稀释,最终得到的溶液的 pH 应大于 3,选项错误;B、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选项正确;C、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多,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则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比氧化镁多,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也比氧化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选项正确;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 CuSO4 = Al2(SO4)3+3 Cu 可知,参加反
17、应的铝的质量与生成的铜的质量比为 54: 192,即反应后生成的固体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大,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后,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反应停止,选项正确,故选A。11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 pH=3 的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相同质量的Mg 、 Fe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向一定质量的CaCl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向 pH 3 的酸性溶液中加水,酸性逐渐减弱, pH 增大,但是不能变为中性和碱性溶液,只能无限接近 7 不
18、超过 7,选项 A 图像不合理;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刚开始溶液是稀硫酸,显酸性,pH 小于7,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pH 逐渐增大,恰好与硫酸反应完,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pH大于7,选项B 图像不合理;C、相同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每24 份质量的镁产生2 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铝产生 2 份质量的氢气,镁产生的氢气比铁多,且镁比铁的活动性强,反应速率比铁快,选项 C 图像不合理;D、向一定质量的CaCl2 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是第二步反应,否则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会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氯化
19、钙,相当于反应未发生,因此当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因此沉淀过一段时间生成,选项 D 图像合理。故选: D。12 已知某混合溶液由NaCl、 HCl、 K2 32424CO、 H SO、 CuCl 、 MgSO 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 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Ba(OH)2 溶液的关系如图。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A HCl、 CuCl2BHCl、 MgSO4C CuCl2 、 H2 SO4D NaCl、 K2CO3【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 HCl、 CuCl2 ,向该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
20、沉淀生成,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选项正确;B、 HCl、 MgSO4,向该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所以氢氧化钡和盐酸,氢氧化钡和硫酸镁的反应同时进行,即:加入氢氧化钡后立即生成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相符,选项错误;C、 CuCl2、 H2SO4,向该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后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相符,选项错误;D、 NaCl、K2CO3,向该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氢氧化钡只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沉淀,和氯化钠不反应,图像与事实不相符
21、,选项错误。故选 A。13 下列 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BCD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加过氧化氢溶液不断加入铁粉稀盐酸酸A AB BC CD D【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到最后保持质量不变,选项A 错误;Fe+CuSO4=FeSO4+CuB、160152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硫酸亚铁质量减小,因此溶液质量随着加入铁粉之后,质量减小,当硫酸铜全部反应完毕
22、,质量不在变化,选项B 错误;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加入盐酸后,二氧化碳就已生成,所以只要盐酸不为零,则二氧化碳质量不为零,等大理石全部反应完毕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选项C 错误;D、氯化钠本身含有一定质量,因此未加入盐酸时,氯化钠质量不为零,加入盐酸后,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质量增加,当碳酸氢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随着盐酸的加入而增加,选项D 正确。故选D。1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足量的锌、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滳加稀硫酸C向一定量混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
23、钠溶液D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活泼,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氢气,镁大于锌;该反应中稀盐酸的质量一定且少量,镁、锌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相同;故图像所示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 值应大于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pH 值应逐渐下降,故图像所示错误。C、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没有沉淀产生;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图像所示正确。D、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大于0,起点错误,加入氯化钠固体后,溶质质量增大至饱和,饱和后溶质
24、质量分数不变,故图像所示错误。故选: C。15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 BC段对应溶液pH 逐渐变大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D C 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答案】 C【解析】【分析】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
25、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步骤: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而图像中最终有固体剩余,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据此分析回答此题。【详解】A、 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选项A 错误;B、 BC段对应是硝酸不断加入,不在反应,所以溶液酸性增强,溶液pH 逐渐变小,选项B 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C 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选项C 正确;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并
26、未提及有硝酸,选项 D 错误。故选: C。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氮气的用途在日常生活中,氮气有广泛的用途。在电灯泡里填充氪气,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和减慢钨丝的挥发速度,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氮气可代替惰性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在博物馆里,常将一些贵重而稀有的画页、书卷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里,这样就能使蛀虫在氮气中被闷死。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也使用氦气来保存粮食,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叫做“真空充氮贮粮”,氮气还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副产品。利用液氦给手术刀降温,就成为“冷刀”。医生用“冷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或不出血,
27、手术后病人能更快康复。使用液氦为病人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这是因为液氩的气化温度是一 195.8 ,因此,用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常常很容易使病变处的皮肤坏死、脱落。最近,城市街头出现了一种会冒烟的冰淇淋,这种冰淇淋现场制作,卖家先把奶油倒入料理锅中,将液氮缓缓倒入搅拌好的奶油料理中时,料理锅中不断冒出白色烟雾,然后迅速蒸发,会冒烟的冰淇淋随即完成。氮元素是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单质,但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例如硝酸盐、铵盐、氨气等。这种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氮元素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它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主要是用化学方
28、法,制备出含氮化合物,工业上通常用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从而实现人工固氮。自然固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约占自然固氮1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O22NO;2NO+O=2NO; 3NO2+H2O=2HNO3+NO 生物固氮,即自然界中的一些微生物种群( 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 ) 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90%。请回答下列问题。(1) 氮气填充在电灯泡里,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请你分析其原因是_。(2) 氮气不能供给生物呼吸的事实依据是_ 。( 写出一点 )(3) 列举氮气在医疗上的
29、用途 _。 ( 写出一条 )(4) 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氮气与液态氮气的本质区别_。(5) 在制作“会冒烟的冰淇淋”时,液氮所起的作用是_。(6)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反应原理_ 。(7) 分别写出一种硝酸盐和铵盐,硝酸盐:_,铵盐: _ 。( 用化学式表示)(8) 生物固氮的过程中发生了 _ 。 (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9) 分析酸雨中含有 NO3的原因 _ 。【答案】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钨丝发生化学反应画页、书卷中的蛀虫会被闷死。或用氮气来保存粮食,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叫做“真空充氮贮粮”,氮气还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
30、副产品。(答案开放,任写一点,合理即可)用氮气降温的“冷刀”做手术;或治疗皮肤病等。(答案开放,任写一条,合理即可)氮气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液氮温度在 195.8 以下,能使冰淇淋瞬间降温,凝固。或液氮气化时吸收热量,能使冰淇淋温度降低到凝固点以下,凝高温高压固。(答案开放,合理即可)N 23H 2 催化剂2NH 33 等NHCl 等(答案开KNO4放,合理即可)化学变化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也行)。【解析】(1)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解答 ; (2)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 ;(3) 根据题中信息解
31、答 ; (4)根据氮气分子间的间隔不同解答 ;(5) 根据题中信息解答 ; (6)根据工业上通常用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解答; (7)根据常见硝酸盐和铵盐解答; (8) 根据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解答; (9)根据题中信息解答 。 (1)氮气填充在电灯泡里,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析其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钨丝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不能供给生物呼吸的事实依据是画页、书卷中的蛀虫会被闷死(或用氮气来保存粮食,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叫做 “真空充氮贮粮 ”,氮气还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副
32、产品)(任写一点,合理即可) ; (3)列举氮气在医疗上的用途用氮气降温的“冷刀 ”做手术 (或治疗皮肤病等)( 任写一条,合理即可);(4) 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氮气与液态氮气的本质区别氮气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 (5)在制作 “会冒烟的冰淇淋 ”时,液氮所起的作用是液氮温度在195.8以下,能使冰淇淋瞬间降温,凝固(或液氮气化时吸收热量,能使冰淇淋温度降低到凝固点以下,凝固)(合理即可);(6) 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反应化高温、高压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 (7)常见硝酸盐有硝酸钾等,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催化剂常见的铵盐有氯化铵等,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
33、4Cl; (8) 生物固氮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9)由题中信息可知,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点睛:认真阅读,掌握题中所给信息是解题关键。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 年 1 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 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
34、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_材料(填 “有机 ”或 “无机 ”)。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_。(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_。(填标号)A 提供氧气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 提供可燃物(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有机物具有可燃性B隔绝空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MgOH 2MgO+H 2O【解析】【分析】燃烧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详解】( 1)聚氨酯是含碳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引燃聚氨酯泡
35、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故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化学性质是有可燃性。( 2)燃烧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烟花起到了点燃聚氨酯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了其燃烧时的温度,故选B。( 3)灭火是阻断燃烧的条件,由叙述可知 380 以上是氢氧化镁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释放出大量水份,分解出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止燃烧的进行,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OH 2MgO+H 2O 。18 阅读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燃料电池(Fuelcell),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最早于1839 年由英国的Grov
36、e 发明。燃料的选择性非常多,包括纯氢气(H2)、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天然气,甚至于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汽油,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这是目前其他所有动力来源无法做到的。而以燃料电池做为汽车的动力,已被公认是二十一世纪必然的趋势。2017 年,我国共有8 个品牌的10 款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在产,总产量为1272 辆, 2018 年国产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超过3000 辆。燃料电池是以特殊催化剂作电极使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其不需推动涡轮等发电器具,也不需将水加热至水蒸气再经散热变回水,所以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0%左右,足足比一般发电方法高出了约40%;优点还不只如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一般方法低许多,且水又是无害的生成物,所以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装置。燃料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和外部电路4 部分组成,其正极和负极分别通入燃料气和氧气 (空气 ),负极上燃料气放出电子,外电路传导电子到正极并与氧气结合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离子通过电解质转移到负极上再与燃料气进行反应,最后形成回路产生电能。与此同时,因为燃料自身的反应及电池存在的内阻,燃料电池也要排出一定的热量,以保持电池恒定的工作温度。右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