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理与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8 页例 4 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学生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及表面积的内涵,能灵活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2在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重点、难点:1. 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2. 1. 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
2、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教 学 过 程一、 游戏导入 ,回顾再现:1.同学们,我们学过那些立体图形?这些图形如何分类?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讨论。(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和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图形?学生回答,老师课件展示。师 :同学们都真聪明。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立体图形认识的整理与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课件展示探讨的问题。独立思考下面问题,再在
3、小组内交流。( 1)这些立体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这 4 种图形的展开图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4)圆柱和圆锥可以各有什么平面图形旋转而成?( 5)把长方体 .圆柱体横截或纵剖成两个或三个, 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1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师:好!我们就按照同学们的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和球。大家摸一摸你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记一记它们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合作完成表格一
4、。2展示汇报:生汇报制成表格。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长方体 面 棱 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 长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六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 (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 对的 面的 面积 相等 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 个面是相等的正方形 6 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3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师:当长方体的四个面都是正方形时,这个长方体就是正方体。谁能把这种特殊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三)复习圆柱、圆锥、球各部分名称.、其特征、展开图、表面积。师:你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真不错!老师
5、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圆柱、圆锥和球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圆柱、圆锥和球,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的特征。( 1)学生仔细观察圆柱、圆锥和球,自主感知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制成表格。底面侧面高圆柱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圆锥一个圆展开是个扇形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一条)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做简要板书。( 4)小组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课件展示)(四)复习图形的变化,横切、纵切后会有什么变化?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一 .填空。1、用一根铁丝焊接成一个长 10 cm 、宽 3 cm
6、 、高 2 cm 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 )2、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3. 做一个圆柱形铁皮罐头盒,求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罐头盒周围贴商标纸,求商标纸的面积是求它的() 。4. 做一只 柱形通 管要用多少 皮,是求它的()。 5.把 柱的 面 沿高展开,一般可 以得到 ()形 个 形的 相当于() , 相当于()6.下雨 , 打谷 上的 形谷堆盖上塑料防雨布,所需防雨布的最小面 是指 的 ()。7.把一个 柱平均切成若干等分,再拼接成一个 方体,体 () 表面 (),表面 增加()个面,增加的每个面的面 都是(),增加的 面 是(08.、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 是4 dm ,它的表面 是 (),体 ()。二、判断 (1) 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而且六个面都相等 ()(2) 体的高有一条; 柱体有两条高()( 3) 柱的 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那么它的底面周 和高一定相等。()三.思考 :1. 把一根 3m ,底面直径 2 dm 的 柱形 管截 3 段,表面 增加了多少 ?教学反思: 上把握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