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贵州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何治华.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13835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何治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何治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何治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州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何治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州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何治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贵州师范大学 2013 级毕业论文课 题: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层 次:本 科姓 名:何治华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摘要创设情景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想、想象、喜怒哀乐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关键词:浅谈 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如小学数学

2、教学,现在的新课标准调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新的知识。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新的理念。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要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产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对知识的渴望。老师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把知识一点点地灌进学生的头脑,只有当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恰当地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能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并获得知识、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1、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现实情境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

3、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事物。颜色、声音、动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因为美丽生动的童话寓言故事、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摸拟表演等形式吻合这一学段儿童天真、爱幻想的天性和心理特征。在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情境创设就是现实情境。在本质上,这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它的依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在教学20 以内的加减法时,先让其中的一组同学站起来,让其他各组的同学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在观察时,应分别从性别上、穿戴上进行观察) ,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数个数问题。他们分别提出了:“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有多少个男生?” 、有多少个女生?” “男生

4、比女生多多少?”等等好多个数学间题。在这样一个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现实情境下,同学们个个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智能。2、创设趣味性情境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同学们最喜爱的、最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是谜语、故事、游戏等。例:在小学一年级数学10 的认识中教学中,可以创一个这样的教学性境: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张三的力气较大,李四和王五单独与他摔跤,两个都输给了他,现在要想赢他,请同学帮李四和王五想个办法。 ”生:“让李四和王五合起来摔他,一定能胜过他。 ”师:同学们想的这个办法真好。我再提一个间题,请同学们回答:“在我们学过的数中哪个数最小?”生:“0”最小。师:“除开 0 后,又是哪个数小

5、?”生:是“1” 。师:最大的一个呢?生:是“9” 。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听后回答问题。一天,09 数字在一块玩,9 突然神气地对 08 说:你们谁都比不过我,我比你们都大,尤其是你(指着 0 说) ,你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小得太可怜了,0 听了非常伤心,这时 1 走过来,和 0 商量了一个对策,9 听到这个对策后无话可说了。请同学们猜一猜,他俩商量的是一个什么对策?生:“1”和“0”合起来拼成一个数“10” ,10 比 9 大。师:同学们非常棒,那么这节课让我们来认识“10” 。用一个故事作为教学情境,既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让学生较为形象、初步地认识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6、是要学“10” 。使得这节课的教学自然,恰当地引入,学生也在一种较为轻松快乐的气氛里融入学习。3、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探究未来世界的起点,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 “怎样打电话省钱” , “家长给的钱怎样花”等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可将问题的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以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的有效参与。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参考文献1陈明泽,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新课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知识读本”2010.72全国教育类核心杂志“教学与管理”新课程 2010.53吴效锋,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新课程怎样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