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飘 学号:3120104320 地学院地质学 12-1 班浅谈地震灾害摘要: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震对人类,对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的成因、类型、分布及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同时就地震的前兆和目前在地震的预测方面的努力表达了对未来可观前景的希冀。了解地震有关知识,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地震。关键字:地震 成因 等级 分布 危害 预防 一、引言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四川汶川、北川,8.0 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
2、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 50 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有 69142 人遇难,17551 人失踪,374065 人受伤,4624 万人受灾,同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8452 亿元人民币。2010 年 4 月 14 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 7.1 级,截止4 月 25 日下午 17 时,造成 2220 人遇难,失踪 70 人。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当地时间 14 时 46 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 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2 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13 公里,截至 2
3、013 年 4 月 22 日 20 时 30 分地震遇难人数升至 186 人,5800 余人受伤,累计造成 152 万人受灾,震区共发生余震 2036 次。这些血淋淋的数字,着实让人心痛。加强人们对地震灾害的认识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2、地震的介绍2.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在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 ,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
4、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2.2 地震的成因和类型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
5、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占全世界地震的 90%以上。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 7%左右。 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
6、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新说之地震核变成因论 地震是地幔中核变的及时效应在地壳上的表象。地幔的长期沉淀、析出、分层,在地球深处形成较纯净的核裂变(如铀等)物质圈,同时由于地幔的长期析出或内部物质的生成析出或地幔对地表的液态、气态物质(如海水、石油、空气等)的吸入、热解,在地幔的上层(地幔、地壳之间)聚集了较为纯净的核聚变物质(如氢等) 。地幔的对流造成核裂变物质相遇,以超过临界体积,发生核裂变, (如果此时附近存有核聚变物质)进而引发核聚变,产生瞬间极速膨胀,反弹地壳产生纵波,纵波拉伸地壳产生横波。2.3 地 震 震 级地 震 震 级
7、 是 根 据 地 震 时 释 放 的 能 量 的 大 小 而 定 的 。 一 次 地 震 释 放 的 能 量越 多 , 地 震 级 别 就 越 大 。 目 前 人 类 有 记 录 的 震 级 最 大 的 地 震 是 1960 年 5月 22 日 智 利 发 生 的 9.5 级 地 震 , 所 释 放 的 能 量 相 当 于 一 颗 1800 万 吨 炸 药量 的 氢 弹 , 或 者 相 当 于 一 个 100 万 千 瓦 的 发 电 厂 40 年 的 发 电 量 。目 前 国 际 上 一 般 采 用 美 国 地 震 学 家 查 尔 斯 弗 朗 西 斯 芮 希 特 和 宾诺 古 腾 堡 ( Be
8、no Gutenberg) 于 1935 年 共 同 提 出 的 震 级 划 分 法 , 即 现 在通 常 所 说 的 里 氏 地 震 规 模 。 小 于 里 氏 规 模 2.5 的 地 震 , 人 们 一 般 不 易 感 觉到 , 称 为 小 震 或 者 是 微 震 ; 里 氏 规 模 2.5-5.0 的 地 震 , 震 中 附 近 的 人 会 有不 同 程 度 的 感 觉 , 称 为 有 感 地 震 ; 大 于 里 氏 规 模 5.0 的 地 震 , 会 造 成 建 筑物 不 同 程 度 的 损 坏 , 称 为 破 坏 性 地 震 。 里 氏 规 模 4.5 以 上 的 地 震 可 以 在
9、 全球 范 围 内 监 测 到 。 三 、 地 震 分 布3.1 时 间 分 布地 震 活 动 在 时 间 上 具 有 一 定 的 周 期 性 。 表 现 为 在 一 定 时 间 段 内 地 震 活 动频 繁 , 强 度 大 , 称 为 地 震 活 跃 期 ; 而 另 一 时 间 段 内 地 震 活 动 相 对 来 讲 频 率 少 ,强 度 小 , 称 为 地 震 平 静 期 。 3.2 地 理 分 布地 震 的 地 理 分 布 受 一 定 的 地 质 条 件 控 制 , 具 有 一 定 的 规 律 。 地 震 大 多 分 布 在地 壳 不 稳 定 的 部 位 , 特 别 是 板 块 之 间
10、的 消 亡 边 界 , 形 成 地 震 活 动 活 跃 的 地 震带 。 全 世 界 主 要 有 三 个 地 震 带 :3.2.1 环 太 平 洋 地 震 带是 地 球 上 最 主 要 的 地 震 带 , 它 像 一 个 巨 大 的 环 , 沿 北 美 洲 太 平 洋 东 岸 的美 国 阿 拉 斯 加 向 南 , 经 加 拿 大 本 部 、 美 国 加 利 福 尼 亚 和 墨 西 哥 西 部 地 区 , 到达 南 美 洲 的 哥 伦 比 亚 、 秘 鲁 和 智 利 , 然 后 从 智 利 转 向 西 , 穿 过 太 平 洋 抵 达 大洋 洲 东 边 界 附 近 , 在 新 西 兰 东 部 海
11、域 折 向 北 , 再 经 斐 济 、 印 度 尼 西 亚 、 菲 律宾 , 我 国 台 湾 省 、 琉 球 群 岛 、 日 本 列 岛 、 阿 留 申 群 岛 , 回 到 美 国 的 阿 拉 斯 加 ,环 绕 太 平 洋 一 周 , 也 把 大 陆 和 海 洋 分 隔 开 来 , 地 球 上 约 有 80%的 地 震 都 发生 在 这 里 。 3.2.2 欧 亚 地 震 带又 名 “横 贯 亚 欧 大 陆 南 部 、 非 洲 西 北 部 地 震 带 ”、 “地 中 海 -喜 马 拉 雅山 地 震 带 ”主 要 分 布 于 欧 亚 大 陆 , 从 印 度 尼 西 亚 开 始 , 经 中 南 半
12、 岛 西 部 和 我国 的 云 、 贵 、 川 、 青 、 藏 地 区 , 以 及 印 度 、 巴 基 斯 坦 、 尼 泊 尔 、 阿 富 汗 、 伊朗 、 土 耳 其 到 地 中 海 北 岸 , 一 直 还 伸 到 大 西 洋 的 亚 速 尔 群 岛 , 发 生 在 这 里 的地 震 占 全 球 地 震 的 15%左 右 。3.2.3 海岭地震带是 从 西 伯 利 亚 北 岸 靠 近 勒 那 河 口 开 始 , 穿 过 北 极 经 斯 匹 次 卑 根 群 岛 和 冰岛 , 再 经 过 大 西 洋 中 部 海 岭 到 印 度 洋 的 一 些 狭 长 的 海 岭 地 带 或 海 底 隆 起 地
13、带 ,并 有 一 分 支 穿 入 红 海 和 著 名 的 东 非 裂 谷 区 。四、地震的危害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此外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家庭破坏、生活困苦和人们心理的损害,往往会造成比地震直接损失更大的! 4.1 地震的直接危害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
14、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4.2 地震的次生灾害大地震带来的直接损失往往很大,次生灾害的发生更是雪上加霜。堰塞湖是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伴随着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带来的潜在威胁会更大。而一旦堵塞物被破坏,发生堰塞湖溃决,湖水漫溢而出,倾泄而下,就会引发大范围的洪水灾害。例如,1933 年四川叠溪大地震时发生了堰塞湖溃决,溃决引 发的滑坡使岷江堵塞了 45 天,当时的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两岸建筑全部毁坏,死亡近 5000 人。地震会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食物短缺,燃料短缺,居住条件被破坏,人口迁徙等问题,
15、而这恰恰构成了疾病流行的条件。另外,地震过后,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动物的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下,还有大量其他物质,在一定温度候条件下,这些有机成分会很快腐败,为蝇类提供了易孳生的条件。同样蚊类,其他吸血类节肢动物,家畜,家栖及野生鼠类都成为了疾病传播的途径,从而造成重大损害。地震也会引发城市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破坏,细菌和病毒从实验室外溢,放射性物质泄漏等问题。如2011日本地震,就造成了核泄漏,对本国及周边国家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就是对人的伤害,即对人力资源的破坏。第一,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不是一般地减少人口,而是大量减少正在进行社会生产劳动的劳动力。大地震造成的
16、人员伤亡,经常使企事业单位在岗人员短缺,其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等的伤亡,对一个具体单位的工作损害尤其严重。第二,地震造成许多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家庭的正常生活被打断,老人小孩的抚养成为一项极大的社会负担。第三,地震造成许多健康人变为残疾人,破坏了他们的劳动力。第四,地震危及工厂也一样危及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而地震对教育、科研、卫生事业的影响比对生产的影响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因为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的培养部门,对他们的破坏严重地影响着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杨仕升,2004) 。财产损失包括各种建筑物的毁坏(学校、医院、政府、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工厂厂房和居民楼等) ,公路、铁路、桥梁
17、等交通设施和农业水利电力通讯设施的损坏,商业设施的破坏,以及地震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危害。另外,因地震造成农业减产和相当部分的工业企业停工停产所产生的损失也应包括在内,旅游业在这方面的损失尤为严重,因为被破坏的旅游资源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有的甚至是永久不能恢复的。另外,地震对区域经济(投资、消费)也都有很大的影响五、地震的预防地震是自然界 10 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地震预报工作极为重视,我国地震工作者经过 30 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成功地预报地震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现在全国
18、建有 400 多个台站,网点 2000 多个,筑起了一道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护网。同时,防震减灾贯彻的是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抓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工作。一旦地震发展,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会很快实施地震紧急求援工作,全力抢救受害的群众,保一方平安。 5.1 地震的观测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1971 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后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 I000 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
19、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5.2 地震的预报 最近十几年有几次较好的地震预报。成功的地震预报不但极大地减轻人员伤亡,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地震前兆的反应进行综合研究,再加上专业部门从地震机制,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生物变化、天体影响及气象异常等方面利用仪器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对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报。但是,由于地震成因的复杂性和发震的突然性,以及人们现时的科学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世界上尚无一个可靠途径和手段能准确的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为此各国地震工作者和专家都在努力探索。地震预报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会
20、的共同关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上攻克。 参考文献1王宗林.地震的次生灾害.2010.32成文浩.重大自然灾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20113胡鞍钢,陆中臣,沙万英等.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年版.4杨仕升,苏毅之,秦荣.地震灾害与经济发展.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1 期.5常梦飞,防震.请借鉴历史经验N.检察日报,2008-05-14. 6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7 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科学分析DB/OL.中国民商法律 网8韩振海.试论震性会商制度J.国际地震动
21、态, 1991,11:9.9张义忠.试论行政许可收费的人本理念J.理论学刊, 2005,12 10 胡海涛,哈承佑,钟立勋.中国的环境地质问题A.张炳熹,等.中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C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50-163.11 高庆华,马宗晋,苏桂武.环境灾害与地学A.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1 年 3 月,第 8 卷第 1 期.12 尚志海,刘希林.试论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A.灾害学.2009年 9 月,第 24 卷第 3 期.13 冯翠娥,周建伟,周爱国.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特点趋向及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分析A.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 年 6 月,第 15 卷第 2期.14 胡厚田.崩塌分类的初步探讨A.铁道学报.1985 年 6 月,第七卷.15 殷坤龙.滑坡灾害预测预报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16 熊安禄.山丘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治理措施浅谈.湖南水利水电,防汛抗旱减灾专辑,山洪灾害治理.2003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