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 当 代 青 年 就 业 观 与 择 业 观专业班级:奥鹏 北京石油大学 1403学号:931370姓 名 : 王 振 海摘要:随 着 一 年 一 度 的 高 考 结 束 , 对 于 即 将 迈 入 大 学 校 园 和 可 能 离 开 校园 走 向 社 会 的 青 年 人 而 言 , 都 是 充 满 压 力 和 挑 战 的 关 键 时 期 。 无 论 进入 高 等 学 府 深 造 学 习 然 后 开 创 自 己 的 事 业 还 是 从 此 走 向 工 作 岗 位 , 对 每一 位 年 青 人 都 是 人 生 的 一 次 蜕 变 。自 我 国 高 校 扩 招 以 来 , 青 年 人 有 了 更
2、 多 的 受 教 育 的 机 会 。 每 年 的 大 学 毕业 生 人 数 也 在 不 断 的 增 长 。 至 此 青 年 人 就 业 就 成 为 了 一 个 社 会 课 题 和 焦 点 。暗 藏 其后 的 是 关 系 社 会 、 牵 连 家 庭 , 和个人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就形成了当今社会的主要的 就 业 形 势 , 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在社会这个大家族中找到适合自己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位置,实现己的人生价值成了每位当代青年人绕不开的选择题。关键词:当代青年 就业形势 人生观 择业观 就业观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人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的今
3、天,很多人认为青年人的择业观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原因之一。那么,大学生的择业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有没有明显的变化?假如说大学生的择业观有偏差的话,又该怎样调整这种偏差?一、调查过程与结果一、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一)时代性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有着不同的阶段目标,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就有不同的择业目标,可以说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但毕业时必须服从国家分配。他们在就业时最看重的是“社会地位” ,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
4、”和“工程师” 。20 世纪 80年代的大学生择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到了 80 年代末, “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择业的首要标准。90 年代前期,大学生就业时追求“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 。90 年代中期以后,曾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位选择”的模式已基本过时, “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大学生择业首要标准,许多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找寻最佳结合点。由此可见,大学生择业观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二)主体性从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择业群体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具有“五高峰、四最、三敢、两缺乏、一中心”的特点,即体力
5、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非凡行为高峰、成就高峰;最积极、最富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留思想;敢说、敢想、敢干;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经常以崇尚自我为中心。这些主导特征,构成了大学生择业群体,并制约着他们的择业观。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他们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等等。(三)差异性大学生择业观因大学生分布的地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需求重点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大学生就业去向有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本地与外地等差异;从学科专业来
6、看,大学生学习有文、理、工、农、医、经、管、艺等众多领域的差异。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升学与职业的选择上,二是选择职业的出发点上。比如,大学生在设计自己的成才之路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或考研专攻学业,或考“托福”以向外谋求发展空间,或从政以争取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或经商以充实经济基础,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为民奉献热血青春等。二、实践总结与分析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学校和社会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大学生也是社会阶层的普通成员,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选择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当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择业新观念:(一)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
7、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靠、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预备。1。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平衡之处,同一职业往往有较多的择业者期望获得,假如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预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是难以顺利就业的。2要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竞争实力是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塑造的结果。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下,竞争实力就是个人实现择业理想的资本。3要坚持正
8、确的竞争原则。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老实收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4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有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就难免要受到挫折。对于就业竞争中的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重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摆脱受到挫折后的颓丧情绪,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二)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毕业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
9、“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三)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自主创业是通过采取单干、合伙等方式创办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以外的“创新之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究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意义
10、。(四)树立到基层、农村去的观念在大城市、主要机关提供的就业机会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农村和基层的广阔天地也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五)树立发挥专业所长,但也注重综合素质的观念。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要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味强调专业对口,会使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很多机会。三、大学生择业观分析(一)三大择业亮点 1专长比专业更关键。“专业知识把握不牢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碰到的一个普遍问题。”现在企业选人不能只看专业,更主要的是要考察其能力,看有没有培养和开发的
11、潜能,所学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专长是否符合公司的需要。假如明天就让你上班,你能马上为公司产生效益吗?2就业比择业更重要。严重的就业形势不答应大学生追求一步到位,比较聪明实际的做法,还是先找个工作,再寻找机会分步到位。假如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就会失去许多就业起步的机会。因为大学毕业生的第一次就业,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这不表示你将终生在这个岗位上就业。3发展比高薪更要紧。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前途已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焦点。择业时,薪酬已不再是求职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发展和企业前景。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此趋势不可不知,以更好地调整好自
12、己的择业心态。(二)六种落后的择业观 1攀比心理。应届大学毕业生寻找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2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已。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大学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3。不平衡心理。部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
13、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4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优点,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5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为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了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
14、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6依靠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几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靠心理。四、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
15、会无禁区。因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继续保持在大学时代学习的好习惯、好态度、好学风、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2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爱好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定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3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阅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参 考 文 献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 年修订版)1张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解决对策J。教育前沿,2007, (6) 2张锋。实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