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付款相关流程付款管理制目的为了加强公司资金管理和运作。从资产安全和服务好各相关部门及客户和供应商两方面考虑,现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本着方便、可行、效率的原则,制定相关流程。1凡与生产经营有关付款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由总经理审批后财务给予办理包括整车、配件、辅料、设备、零件、器材、办公用品等采购业务中,有关询价、议价、采购等作业,均适用本制度。2销售登记技术服务费。(三) 采购部门的权限划分和工作基本原则 1公司原物料的 采购计划 、价格、策略等均由采购委员会决议。2临时的、紧急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采购部负责询价,呈总经理签准。 3具体采购业务由采购部负责执行,而特定仪器、设备之
2、采购须由请购 4部门主管和技术人员参与技术、价格、质量等方面的审定。 5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对采购业务与采购委员会会议决议是否相符,予以充分的反映和监督。 6品管部门必须对购入生产用原料的质量予以全过程的监控。 7采购部门必须根据采购委员会的会议精神,多途径,少环节,货比三家,适时,适质,适量,适价保证原物料的供给。 8采购部门必须定期作出市场,供货,存货,采购等分析,采购部应对供货市场,供应商情况,需购原物料质量、价格、数量、运输、气象资料、进出口数据、原物料库存、原物料耗用情况等作出定期分析。 9采购部和财会部应于每月末与供应商核对供货数量、应付货款和商务处理等资料。10采购部应定期对采购人
3、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以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品德水平。 11原物料采购须遵循“货到付款”的原则,严格控制原物料预付货款。 (四) 供应商管理办法 1. 供应商的选定及指导 1) 对于大宗或经常使用的原物料,采购部门应建立相对稳定的供应商, 2) 并设立“供应商资料卡”作为日后询议价和供料的参考。 3) 为确保货源,采购人员对于经常采购的原物料,应寻找两家以上的供应商作为储备或交互采购,以稳定货源、降低价格。4) 选定供应商时,应从其供货能力、信誉度、资金状况、解决纠纷能力及对市场状况把握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依此确定是否发展为长期供应商。5) 若供应商为贸易商或代理商时,采购人员应调查
4、其信誉及技术服务能力等,凭以作为判断是否为采购对象的依据。 6) 积极向供应商宣传公司原料品质标准,并在品质及技术服务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其交货及时、品质稳定且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 2. 供应商的管理和分类 1) 每一笔采购业务,都要进行采购成本分析,交部门经理审阅后存档以充实供应商的资料卡。 2) 供应商的分类。根据供应商的信誉状况、货源稳定性(数量、品质) 、资金状况、发运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类。例如把供应商分为A、 B、C、 D 四大类:A 类指信誉良好、货源稳定、资金充足以及发运通畅的厂商;B 类指信誉良好、资金充足及发运通畅但货源较不稳定的厂商;C 类指信誉较好,资金充足或发运较通畅、货
5、源不稳定的厂商。D 类指 资金较充足或发运较通畅、但信誉一般或差、货源不稳定的厂商。 3) 对于时常出现交货品质不符合质量标准,交货数量不足,延误交期,售后服务不良等情况的供应商,应立即通知其改善,并按规定扣款。如未能改善者,采购部应另行开发新的供应商。 3. 供应商的开发 1) 采购人员应积极调查原物料资讯,收集原物料市场行情,积极开发新的供应商。 2) 开发原料新供应商时,应取样经品管部或使用部门检验分析,提出报告,必要时应到现场调查确认其生产技术及品质水准之后,进行详细评估,决定是否列为供应商。 3) 采购资料及档案管理 4) 采购内勤人员每月初或每周做好“供应商资料卡”、“ 原料及微量元 素采购报表( 月)” 、“采购分析报表( 周、月)” 、“库存报表(月)”等汇总整理工作,并报告有关领导。 5) 市场行情及时了解分析,价格走势定期分析,供应商信誉等级定期评审,来电来函文件资料及时分类保存。 6) 公司有关人员如需借阅有关资料、档案,必须经部门经理同意后,由内勤人员登记,借阅人员签名后方可。 7) 有关采购委员会的资料,由部门经理归类存档保管,借阅需经采购经理同意,并登记后执行。 (五) 登记技术服务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