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花毽的四种基本踢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44934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毽的四种基本踢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花毽的四种基本踢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花毽的四种基本踢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花毽的四种基本踢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花毽的四种基本踢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踢毽子基本功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脚内侧踢法:脚内侧踢法又称盘踢,盘踢是踢毽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踢法。一般不会踢毽子的人都能踢上几脚,但要真正的精,达到很高水平有一定困难。要领是: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站稳。同时一手将毽子在胸前抛起,(中间纽扣)离手高度为 30 公分左右。在毽子下降时,一脚站立、用另一只脚内侧中间偏后部位将毽子踢起,高度以腰上肩下为佳。然后换另一只脚以同样的方法交换踢。右脚盘毽时身体稍向右倾,左脚盘毽时身体向左倾,支撑脚不动。盘毽时要求 向外侧将小腿自然抬起,在距地面 40 公分至 50 公分左右接触毽子。毽子踢起时与身体的距离不要太近或太远,一般在 40 至 50 公

2、分左右为宜。注:易犯错误1、身体与手脚配合的不协调。盘踢毽子时初学者往往发力不对,歪身体。主要是毽子下落时抬脚的时机不对,毽子下落时离地面过高就抬腿,导致发力过早,脚为将毽子踢起用力过大产生歪身子。长期下去导致髋关节受损,脊柱变形,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练习方法:一抛一踢,用同侧手脚做一抛一踢动作。抛的不要太高,掌握起脚的时机。同侧抛踢防止扭身子,使毽子总在身前同一位置下落,逐步体会动作。2、双脚不协调。大部分人在踢毽子时总有一只脚差,一只脚踢的好。这都是因为我们长期习惯造成的,人总习惯用自己熟习的手或脚,做事情,很少有意识的加强对较差的部位加强锻炼,长此下去就造成身体部位产生差异。练习方

3、法:一、两踢一接,通过一抛一踢首先练习较差的脚,练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手抛毽子先用较差脚踢毽子,然后用较熟练脚再踢毽子用手接住,反复练习。注意左脚踢时髋关节向左倾斜,右脚踢时髋关节向右倾斜。注:开始练习时踢的个数不要太多,要循序渐进在熟练掌握动作方法后在连续踢。二、膝盖踢法:膝盖踢法又称磕踢。磕踢在平时见到的很少,一般初学者觉得难度很大,实际上磕踢在几种基本踢法中是最容易的。要领是:双腿自然站立,用手将毽子在胸前抛起,在毽子下落至胸口时,一腿为支撑腿,另一腿提膝将毽子踢起。部位是距膝盖一拳左右的位置,然后双脚交换踢。磕踢近似我们平时练习的踏步,只是抬腿的高度略高而已,大腿与身体之间约成 90 度

4、角。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也在 90 度左右,膝盖与毽子接触点大腿正前面两块肌肉的交点处,用手就可以摸到。注意事项:在做磕踢时腹部要微收、胸稍挺,脚自然放松。抬脚离地高度大约 50 公分左右,毽子踢起的高度距膝盖约 30 公分左右,做磕踢时毽子务必在胸前翻转,始终距身前30 至 40 公分左右。易犯错误:低头含胸,磕起的毽子在胸前不翻转。练习方法:低头含胸易使毽子在胸前转动的空间减少,既影响动作的观赏性,又容易使毽子落地。在做动作时要挺胸抬头,小腹微收、肩尽量后张,保持动作的准确性,为毽子的翻转留有足够的空间。三、脚外侧踢法:脚外侧踢法又称拐踢。就是用脚背外侧将毽子踢起,它的动作要领是:左腿拐踢

5、时右腿为支撑腿,左脚脚尖内收,与小腿正面加紧。右膝微屈,身体呈半下蹲姿势,然后用左大腿向右摆动,左小腿同时抬起,左腿脚腕用向里力勾用左脚中间偏后部位将毽子踢起,踢起2的高度应在腰部以上肩部以下。然后左侧脚尖迅速向左转与身体呈 45 度角,左膝微屈用右脚与左脚同样的方法将毽子踢起。从而形成左右脚互换。注意事项:拐踢时要求毽子必须正对身前、使毽子直上直下运动,一定要减少毽子的左右摆动。靠髋关节的转动与脚腕的形态来控制毽子。踢起的毽子应在胸前 50 公分左右处。易犯错误:歪身体,髋关节不转动使毽子左右摆动过大。纠正方法:用左脚拐踢毽子时,用左手抛起毽子,左膝关节有意识的向右侧转,身体随之向右侧转动,

6、将毽子踢起,用左手将毽子接住。反复练习控制身体向右侧倾斜,双脚交换练习达到一定水平时再连续踢毽子。注:拐踢毽子应使毽子减少左右的摆动,难点在于髋关节的转动。四、脚面踢法:脚面踢法又称绷踢,就是绷住脚面将毽子踢起,就好象足球的正脚背颠球一样。要求双脚自然站立、一手持毽、将毽子在胸前抛起,同时一脚为支撑腿,另一脚为先屈膝、脚面自然放松、脚尖向下、用脚的踝关节发力,将下降的毽子用脚中趾趾跟部将毽子踢起。当毽子再次下落时换脚,用同样的方法将毽子踢起。注意事项:绷踢时要微收腹、稍低头,全身放松。脚触毽子的高度应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030 厘米。毽子踢起的高度应以和膝关节高度差不多为准。练习方法:单手抛毽,

7、一脚踢起用同侧手接住。练习较熟练时再双脚交换踢毽子。花毽的四种基本踢法 (一)盘踢:用足内侧互换踢毽,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过下颏。练习方法:一般人的左足没有右足灵活,没有踢过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一两次,所以,练习时左足先开始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较熟练后,连续踢。左右足都可连续踢后,改为左右两足各踢一次接住、各踢两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灵活熟练后就不用再接, 踢的次数越多越好。(二)磕踢:用两腿膝盖互换将毽子磕起(撞起)的踢法。髋关节、膝关节放松,

8、小腿自然下垂,膝关节发力,将毽子磕起,大腿不要外张或里扣,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过下颏。练习方法:练习时,用手抛起不超过下颏的毽子,用膝盖磕起(撞起),然后用手接住,同盘踢的练习方法一样,形成一磕一接,熟练后不用手抛毽,改用盘踢,形成一磕一盘,协调后两膝互换,踢的次数越多越好。(三)拐踢:用两足外侧互换踢毽,大腿放松,小腿发力向体后斜上方摆动,勾足尖,踢毽时大腿不得摆到体前,小腿向体后斜上方摆动不要过高,毽子和足外侧相碰的一刹间,踢毽脚的内侧离地面一般不越过三十厘米,踢起的毽子高度随意。练习方法:练习时,可象盘踢一样,采用一踢一接的练习方法。为了避免动作出错误,练习时,踢毽脚一侧可向墙或树木等,身

9、体与墙距离约与体宽相同,如果踢毽脚踢时碰到墙或树木,便是错误动作。(四)绷踢:有的地方叫做“绷尖”,是用两足尖外三趾部分互换踢毽,单足踢毽也可以。绷踢能踢起即将落地的毽子,毽子被踝关节的发力一绷而起,所以叫绷踢。其动作是,大腿向前抬起,和身体成为 150160夹角,小腿向前摆动,髋关节、膝关节要放松,踝关节的发力,要在踢毽子的一刹间,足尖外三趾向上猛地用力,将毽勾起。踢起的毽子高低都可,但应避免忽高忽低,为以后的花样踢法打下基础。3练习方法:练习时,可采用盘踢的一踢一接的练习方法,但在开始练习时要踢得低一些,一般不超过腰部,再低一些更好,这样能踢的次数多一些。为了避免动作出错误,练习时可面向墙

10、壁或树木,距离约与体同宽,如练习时踢毽脚碰到了墙或树木,便是错误动作,原因是膝关节没有放松,大腿抬得过高。南派花键 基础功训练 一、 腿 功腿功是南派花毽至关重要的基础功,腿功稳健,尖脚硬朗是成为毽艺高手必备条件。1、柔韧练习:与距大约胸部同高的横杆(平台)约六十厘米至八十厘米处,面对自然站立。左腿站立,足尖向前,左手扶住右腿膝关节,右手托起右足跟部,使小腿向上抬起,大腿随之上抬,与身体成最小角度后,将右足跟部轻轻地放在横杆(平台)上,双手按住膝关节,挺胸收腹,肩部发力,使上身前后振动达数十次,这是腿功的“压”,然后,双手抱住右足,前额或下颏放在足尖处不动,停留一段时间,时间长短自行掌握。2、

11、单腿支撑练习:上身抬起后,原地向左转,右腿随身体的左转自然离开横杆(平台)并保持原有高度,这时右腿会慢慢下垂,练习者要全力坚持,时间越长越好,直至右腿与身体的夹角大于 90后,再将腿放下,右手扶住横杆(平台),原地大幅度地前后摆动数十次,给予放松,左腿的练习同右腿。注练习时,一定要按动作要领进行,初习者的横杆(平台)高度,可适当放低一些,并不要急于用前额或下颏放在足尖处。另外,做完动作后,必须要进行大幅度的摆腿,否则会受伤。3、尖脚力量的练习:可采用适合重量的哑铃,放在尖脚部位(尖脚要发力卷起)来回摆动,直到感觉无力即止。二、 腰 功南派花毽中腰功甚为重要,尤其对上了年纪才开始习毽的毽友尤为关

12、键,需不断巩固练习。1、动作:两腿开立,宽于肩,两臂上举,上身前后大幅度地摆动。2、动作:右脚从身后伸向身体左面,越往左越好,以腰为轴,从左向右绕转十数次。左右互换,以腰为轴,从右向左绕转十数次。3、动作:两腿开立,腰向后拗,越低越好,连续进行数次,随时间随渐增多。三、 坐马练习动作:先蹲下数次,膝关节活动开后,蹲下不动,向右伸出右脚,以左脚支撑并振动数下;然后换脚,右脚支撑,向左伸出左脚并振动数下,连续互换,直到不能支撑为止。随着马步稳健后,可用跳跃互换脚步,此训练对以后“扳尖”、“单鞭救主”等招式甚有帮助。四、绕转动作练习 4练习时,将鸡毛扫横放在相当于坐椅的高度,鸡毛扫羽毛部位应伸出,成

13、悬空状,站在距鸡毛扫顶端的约为一个半侧身位的地方,进行绕转的练习(也可空绕)。绕转时髋关节、膝关节放松,踝关节紧张,并发力顺势、顺劲绕转,以达到动作的定型,熟练后,开始使用毽子进行练习,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五、跳跃动作练习1、动作:腿伸直向体前上方摆动,约同身体成直角,同时另一腿发力起跳。双足落地后,再以同样的动作跳起,连续完成多次,2、动作:右腿屈膝抬起,小腿自然下垂,左腿发力起跳,同时左踝关节发力向右上摆。摆动后,左足落地还原,再进行第二次练习,也可左右两腿互换,十数次后,慢步放松。跳跃练习,要以个人的身体条件而定,一般以连续完成十次为一组,每次练习以五组为宜,年岁较大的可放弃跳跃动作,其它

14、动作仍可使身体得到锻炼。六、静止动作练习具体的练习静止动作时,要用接毽的部位,上迎下落的毽子,不要等着毽子下落。当下落的毽子距所接部位约为十厘米(大约一拳)左右时,接毽部位下沉,给予缓冲,接住毽子后,停顿时间一般为两秒钟,时间过长,有沉闷感,而时间过短,人们还来不及有截断感,不会引起注意。压腿方法腿部柔韧性训练为四大腿功之一,是踢毽者必修之功。进行腿部柔韧性训练可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有很强的伸展性,同时也能增加髋、膝、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在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时,时常有初学者伤了韧带、肌腱,痛楚难忍,从而放弃了训练,终难成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真正领悟训练方法。腿部柔韧性训练方法很多,下面主要介

15、绍一下正压腿。在压腿的几种方法里,正压腿是基础,也是习练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练者常存在以下问题:低头、弯腰,急于用头碰脚,胸部和腿之间出现一个大空儿,还有的站不稳,像要后倒似的,甚至出现腿部韧带受伤。解决这些问题,压腿时可注意以下几点:一、规范动作,分步进行1、初练时,不宜做强度很大的练习。把腿放在与腰同高的物体上,髋部后坐,臀部要平,支撑腿与地面垂直,膝部挺直,被压腿脚尖向上并有意识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动,使被压腿成一直线。脚尖回勾有利于拉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长躯干,特别是脊椎。一条腿压几分钟后,再换另一腿。几天之后,腿部肌肉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时,可进行下一步。2、被压

16、腿及支撑腿均挺直,双手按压被压腿膝部,收髋使身体尽量向前俯压,以增强膝关节后之窝肌的伸展性。3、双手按被压腿膝部,髋部后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54、双手由下抱握被压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以胸部贴膝盖。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5、被压腿与支撑腿挺直,双手搬住脚掌,腹部贴大腿,胸部贴膝盖,试着以额头碰脚尖。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6、双手搬住脚掌,腹部贴大腿,胸部贴膝盖,试着用嘴触脚尖。此步完成后,进行下一步。7、双手搬住脚掌,依上法,用下腭碰脚尖。此步成后,说明正压腿已成。只有这样一步一步地练习,使躯干与腿部形成一一

17、对应,如腹部与大腿、胸与膝、头与脚尖依次对应接触,才可避免躯干与腿之间出现的空儿。二、由轻到重,由低到高压腿时,身体对腿部韧带、肌腱、肌肉施加压力。初练时,用力要轻,当练习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加重压力;如果一开始就施以重力,也许能坚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连走路也难了。腿放的高度由低到高。将腿放至与腰同高,压到下颌碰到脚尖时,可把腿放在与胸同高的物体上;再练至下颌下碰到脚尖时,可把腿放在与肩同高的物体上,直至把脚放在与头高的物体上。三、先拉后压,由近及远初练压腿,因其腿部韧带、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长,不仅徒劳无功,还会使韧带受伤。因此初练时,应先拉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后施以振压

18、;振压也要一下一下地进行,不可急于求成。压腿时,还要注意躯干与腿部的接触是由近及远的,躯干与腿相应部位的接触顺序是:躯干:腹部胸部头部;腿部:大腿膝盖脚尖;不要一开始就毫无顾忌地用头硬碰脚尖。四、要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进行腿部柔韧性练习,的确枯燥乏味,尤其是练到一定程度,还会有腿、髋部酸痛的感觉,这是练习者出现的类似长跑运动员一样的“疲劳期”,此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有苦恒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韧素质与腿功其它素质比较起来,容易发展,也容易消退。此时应善于自我调整,适当减轻下压力度、幅度,减少压腿时间,或是进行踢腿练习,与压踢结合等。只要坚持下去,酸痛的感觉会逐渐消失的,那时你会为自

19、己取得的成绩而兴奋的。五、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练习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关节、腿部肌肉的准备活动。因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与肌肉的温度有关,通过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的温暖,降低肌肉内部的粘滞性,有利于腿之柔韧性练习。6脚 法(1)平脚:用脚内侧将毽踢起。踢时膝、胯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动,脚腕发力,练习时可两足互踢,以熟悉毽性。(2)侧脚:用脚外侧将毽踢起。踢时大腿放松,小腿向身后侧上方摆动,足外侧翻上与小腿成 7 字状,切忌成一线,击点不可过高。(3)尖脚:用脚尖将毽绷起,触毽部位为大母趾与二趾间根部处。踢时胯、膝、大腿放松,以小腿带动脚尖发出腕力将来毽弹起,切忌使用大腿力,否则便是称勾脚法了

20、,注意击毽时击点越低越好。发力要点前面已提及,不再赘述。尖脚是南派花毽的精髓,若不能准确熟练地掌握运用,那怕其它脚法玩得再好,亦不能算是一流高手。但尖脚在诸脚法中难度是最大的,故平时应勤加练习,除双脚颠毽外,对一些花式多进行单式练习。(4)膝踢:用膝盖将毽踢起。踢时小腿放松下垂,大腿上抬要平,以膝关节发力。(5)秤勾脚:要求跟膝踢相似,只是将击球部位移至脚尖。需要注意的是:如尖脚还未掌握时,千万不要练此脚法。否则,日后很难将尖脚打好,这从很多前辈的脚法中可以印证出来。(6)脚底:用脚底击毽多数是用在身后毽招数或七字摆尾(交叉腿足内侧或脚底踢)等花式上,踢时注意脚底触毽时一定要平。 步 法步法在

21、体育运动中非常重要。例如打羽毛球,那怕手法再好,但步法不行,也是难以取胜。踢毽时,毽子飞来的落点不一定到位,这就须要用步法调节了。 (1)上步:对一些差一点才踢得到的毽,最好是上步打,尽量不可靠伸长腰腿去打,否则,容易踢飞。特别是接“上家”过毽时,因线路不够和落点不好的,更应上步,切记上步时先出支撑脚。如先出击毽脚,支撑脚便难以迈动了。 (2)退步:对一些逼身毽和稍远的身后毽则采用退步打,要求同上。 (3)跳步:对一些来势较急和突然并稍离脚的毽,要上步已来不及或已起脚但仍然够不着的可立即以支撑脚单脚起跳向落点跳出一步,再以击毽脚击毽。 (4)交叉步:对一些两侧较高且落点较开的毽或上下家救毽时须

22、要接应补位时可采用交叉脚移步,其优点是比较机动灵活。 (5)碎步:以小而密的步法移动,作用与交叉步相似。 (6)移步:对一些逼身或位置不太好的毽可移步击之。另有一些花式打时亦须移步,这种移步是以脚根为轴心,脚尖向外转动,以利身体转向另一面。如反挂、侧身等招式。 (7)跃步:对一些飞出圈外且去势较快的毽只能以跃步追击方何救回。打法是看毽子离自己的距离而采用原地起跳,一步起跳或两步起跳。 身 法走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是形容人在几种状态时的姿态,亦即是说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人们欣赏时装模特走台时觉得很美,那是她们除了身材好之外,其步法和身段是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的。戏剧和舞蹈演员以及武术,部分

23、体育项目,象体操、跳水、溜7冰等等,他们的姿势都非常优美,其中,身段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因此,我们若想踢毽踢得好看,就要注意一下身法了。(1)正身:踢毽时上身挺直,尽量不晃动,更不要曲背、塌腰,两手自然摆动或配合身体扎架造型。如踢“鬓辫“等正身花式时身体应挺拔如松,但要避免僵硬。(2)侧身:踢左右挂珠、担枪等侧身过毽的花式时,身形要舒展大方,肩平头正。最好让毽子自己溜过,尽量不可缩头缩颈。(3)翻身:在踢一些需要翻身的动作,如金龙抱柱、懒虎翻身、狮子滚绣球等花式时,以腰为轴转动身躯。如单以脚转动,腰硬如板便不好看了。(4)仰身:有些动作须要拗腰仰身,如须生坐车、铁板桥等花式。打时上身后仰,拗腰

24、成弓状,不可平直如板,并注意毽与人的配合。(5)闪身:有些动作则须要闪身,如霸王御甲、借过、借打等。毽子向身体飞来,脚下来不及移动或不想移动,可搂腰化身让过来毽,然后才起脚踢。毽 路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作书写画亦讲究映带呼应、章法行气,如乱写一气,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踢毽亦如此,亦有规矩和路数,虽不如武术和体操等项目有固定的套路和编排,可以自由发挥,但不等于说就可以乱踢一通。特别是集体项目,需要大家互相配合才能做好。南派花毽是一项运动游戏,既是游戏就有规则。因此,我们踢毽,最好先弄明这些规则。分 家南派花毽一般情况下是 4 到 5 个人围成一圈而打的,在自己左边的叫“下家”,右边的叫“上家”,对

25、面的叫对家;刚踢了一脚的叫“熟家“,末踢的则叫“生家”;传毽或过毽时,毽子能交到同伴脚下的叫“交家”和“过家”;过毽时,毽子未出自己身体的叫“未出家”。合理传毽和辩别来毽属谁称“分家”。如毽子飞来偏向上家的则上家踢,偏向下家的则下家踢;如落在上下家中间的,如果是生家的则左脚让右脚,如一家刚踢过,虽是右脚亦应礼让生家踢,如此便可减少相争或相让的失误了。但有些人踢毽非常抢脚,明明是别人的毽也经常抢了踢,这样,不但容易撞脚,也容易引起同伴不满。如能练到是别人的毽,即使在自己身边也能忍脚,是自己的毽,在别人的脚边也能果断起脚,如此便已达到较高修为了。还有一点尚需注意的是毽子是别人的,从自己身边飞过后,

26、不要转头看和做动作,否则,会影响下家接毽,往往造成失毽。应用眼尾跟踪毽子,感觉上或下家已有反应才转身准备接应。另外,还有借毽,即一家踢来的毽自己不接,让与另一家接。借毽时应判断毽子的来势和飞行线路,如果是直线飞来的身后毽则不能借,横线飞行方可借,借时最好有影头或出声,以便下家接应。执 毽 8即接打上家或下家的过毽,执毽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因为高手过的毽往往十分贴身,有时能落脚的地方仅在分寸之间;有些花式还增加了执毽的难度,如武松担枷、猴王敬酒、请君入瓮,桥底起罾等;有些则因落点不好或过毽者过毽时不是缩头闪身就是拖泥带水,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失毽跟执毽有关。尤其是低班的毽友与高班一齐踢时,执毽

27、失误尤为突出。由此可见,执毽在南派花毽中相当重要,是衡量选手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数。下面介绍几点执毽的要领:(1)提前准备: 根据过毽者的花式、线路和力度判断其落点,然后相应调整自己的步点,做好执毽准备。执毽动作应在过毽者的毽子尚未过身前做好。若毽子过来后才反应,则往往迟了容易造成失误。(2)宜慢不宜快:虽然执毽动作要提前准备,但执毽时起脚应宜慢不宜快,不要毽子刚冒头就匆忙伸脚。应根据过毽的情况而采用相应的招数。 若过毽来得堂堂正正,则可连执带过。 若过毽不出家或较贴身的,可上步执之,不能靠伸长脚。执时注意将毽子执出来,并能交家,这叫执生毽。若毽子往过毽者身上踢,十之八九成死毽。 若过毽碰到过

28、毽者的身体时,如果是高点碰且落点变化不大的也要求能执到,执毽时应沉着,因为毽子碰到身体后下落的时间会慢一些,故应看清落点才出脚,出脚时注意将身体重心后移到支撑脚上。重心后移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令单脚能站得久一点,同时使击毽脚在出脚后不落地的情况下也能变招,这个变招叫“弹弓脚”,可应付突发变故。 若过毽确实太难执也可分两脚,第一脚先把毽子勾出来,第二脚再交家,踢笫二脚时亦要宜慢不宜快。 若来毽位置不好时不可强玩花,勉强打的花式纵成功也不会自然和好看。应以执为主,以平稳的脚法向生家送出好毽。(3)以颈为界:执毽应以颈为界,已过的下家执,未过的上家执。有些过毽因过毽者移步缩颈才过的,毽虽过,但落点上

29、家比下家还近。尽管如此,还是下家执,只是下家无反应或因距离太远而接应不及,上家纔可帮忙。(4)包位: 有些人过毽时毽子的飞行线路极不稳定,落点不是偏内就是偏外,连他自己也难捉摸,所以,作为他的上下家就要包位照应。所谓好脚包三家,就是除了自家外,上下家亦要照应到。包位时,下家应包外围,再下一家上步补位包圈内,这样,便内外都有人接应了。9但有些人为了能玩花过毽,执毽时不管上下家的过毽过得如何,首先向圈内靠一步,这样不但挡住下家视线,若上家过毽落点偏外便容易做成失误了。(5)观察和睇位:观察就是留意各人的神情动态。睇位就是根据毽子的飞行轨迹判断落点。踢毽时要注意踢毽者的动态,一般高手的毽都有“影头”

30、,但有时为了搞一下气氛也会玩些花样。如有时你过毽给下家,下家马上杀个“回马枪”连执带过回敬你,若不留意就会失毽。再如对家想“整蛊”你,他指东打西,面虽然朝向另一家,毽却向你的“死穴”打来。还有一些高手爱传隔家毽或过头毽,但只要你注意观察,看通毽路就能料敌先机,从容应付了。还有一个好处是毽子本是别人的,但他却没有反应,你就可以移步帮脚。(6)挑铲:若上下家过毽时碰到以下情况可用挑铲执毽,太贴、太急、碰身、落点不好等。但挑铲只是补救措施,能直接执的尽量直接执。(7)忍脚:当上下家过毽失误时应让其自救,除了过毽者在反身、“落马”和交叉步等情况下难以自救方可上前接应,接应时应帮踢不帮铲,因为过毽者失误

31、都会本能铲毽自救,若帮铲则容易发生撞脚。 传 毽为什么足球场上优秀中场球员比优秀前锋少?就是因为中场球员的要求要比前锋要高。而中场的主要技术就是传球,贝克汉姆的盘球和抢截功夫并不怎样,就凭一脚“贝氏弧线”的传球就使其挤身世界顶级中场行列。排球比赛中变化多端的战术组合也全赖二传手的发挥,可见在多项球赛中传球是相当重要的。传球时不仅力度、线路、落点、高低要恰到处,还要求球员要有洞察力,送出的球是否合时机。踢毽和踢球道理是一样的。很多毽友只重花式不重传毽,以为传毽很简单,没什么奥妙,传毽时不是没有意识就是不到位。其实,衡量一个选手的水平,传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参数。(1)脚头要准:各种脚法皆可传毽

32、,但脚头一定要准,要吃正部位。正确的脚法击毽,打出的声音是清脆结实的,要领可参考前面脚法一章。(2)力度:不管传远毽近毽都要发力,但要控制好力度,只有发了力,毽子飞行才稳定,别人接时亦可借力。10(3)落点:传毽要传在接毽者的前后左右位置上,不可离脚,也不可往别人的身上传。(4)线路:传毽时线路要清晰、多变,只有这样,整围毽踢起来才会活。还有传给谁要有倾向性,要有“影头”,好让接毽者提早准备。(5)弧度:传毽时毽子飞行应有一定弧度,不可过平或过直,一般情况下可传“齐眉毽”。(6)交生家:传毽时应尽量传生家,传生家需转方向时注意脚要先“咬”住毽然后才摆脚转向。(7)制毽:制毽就是将或急、或远、或

33、低、或败脚等各种各样的险毽通过自已的脚调整好,使之化险为夷。过 毽 过毽是南派花毽的精华部分,过毽可过头、过颈、过膊、过胸、过手,还可过裆,过时又分正过、反过,花式较多。但不管如何过,应注意下面几点: (1)落点位置:过毽时应注意毽子的落点和位置,不可偏内也不可偏外,最好是稍出自己的脚边。如碰身变向或位置落点不好时,除“落马”、反身和交叉脚外均应自救。(2)熨贴流畅:过毽时最好能使毽子飞行线条服贴流畅,毽毛舔着身体为最佳。要打出这样效果关键是根据各个不同的花式而控制好毽子的飞行弧度。同时,毽子要有一定力度,好让下家执时借力。(3)造形优美:过毽时造形要自然优美,注意手、眼、身段、步法要协调,来

34、毽位置不好时不可强过。(4)上贴下空:过毽时要求毽子“上贴下空”,要有空位让下家执。若感觉毽子碰身或不出家可化身移步腾出空位,但不等于毽子未过就有意闪缩,我历来主张“宁碰莫缩”,碰身了就补脚传毽。 11平脚、侧脚花式(一)一、挂珠(内、外平挂过颈)打法是以内侧平脚或外侧拐脚将毽踢起,使毽子绕过脖子落在另一边的脚边。挂珠指毽子飞行就象一串佛珠挂在高僧的脖子上,故称挂珠。后来毽坛将过头、过颈的毽统称“挂毽” ,如这招用平脚过毽就叫平挂二、苏秦背剑(外侧过背)苏秦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谋士,他经常背着剑游说列国,大力宣扬合纵抗秦的策略。打法是以左脚外侧轻挽来毽,步半蹲,毽子从左后下方沿背部绕过右肩落下

35、。毽子的飞行轨迹如右肩左斜地背着一把宝剑样,故叫“苏秦背剑” 。三、玉带围腰(外侧过胸)玉带,是古代官员束朝服的腰带。以一脚足外侧将毽子向身体另一边踢出一道弧线,身体同时拗腰后仰,毽子则如玉带缠腰般围着身体绕行落到另一边。四、狮子滚绣球(内、外侧外翻身挂) 打法与金龙抱柱相同,分别是金龙抱柱用脚尖而狮子滚绣球是用内或外侧平脚。此招原是舞狮动作,广东舞狮是在五代十国之后从中原流传到岭南地区的,南狮头上都扎有一角,威猛粗犷,讲究神似,鼓乐激昂,令人警醒,故称醒狮。舞狮动作模仿狮子的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等动作非常传神。在技巧上有上高台、过天桥、走高桩、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

36、 五、抱月(内侧过背)看准毽子来势,随即弯腰、半蹲,用脚内侧盘过另一条腿在身体的另一侧将毽子踢起,毽子沿着背部在另一侧落下。六、懒虎翻身(尖、外侧内翻) 用尖或外侧将毽踢出弧线,同时以脚带动身体向内转动,毽绕上胸落在另一边。七、独步英雄(平挂摆脚扎架)打法与“挂珠”相若,不同的是击毽脚起毽后顺势向前横摆扎架,作金鸡独立状,毽子绕过脖子后在摆腿扎架的脚外侧落下。八、迎风摆柳(背剑单腿扎架) 先打“苏秦背剑”动作,击毽脚顺势后摆配合双手扎架,姿态要优美九、观音坐莲(平挂盘腿坐地扎架) “观音座莲”是佛教经典中观世音菩萨安坐在莲花上的形象。动作要领是以右足内侧踢左边毽子,使毽子过到身体的右边,同时两

37、脚交叉盘腿坐地 十、须生坐车(内、外侧平劏) “须生坐车”是粤剧六国大封相中的一个表演程式,须生是戏剧中的一个行当,是要挂长胡须的,当表演坐车时身体后仰,手上还要在胸前做“抛须”动作。这招打法跟“铁板桥”相似,改尖脚为平脚或侧脚,把毽子向身内踢起,上身顺势后仰,毽子从面门而过。 11、鹿回头(外侧反挂)“鹿回头”是海南岛一个著名的风景点,有个非常美丽的传说。打法是以足外侧反挂将毽踢起,使毽子绕过脖子落到另一边。12、单刀赴会(内侧反挂扎架)关云长单刀过江东赴会表达一种英雄无畏的精神和气概。动作要领是以右脚内侧踢左边的毽子过颈到右边,注意击毽后要顺势扭腰摆腿,单脚站立,双手造型扎架,要做得威武挺

38、拔。1213、曲水流觞(集体过平反)“曲水流觞”是古时的一种饮宴风俗,众人围坐在逥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置于上游,任其漂浮,酒杯流到谁的跟前,谁就取酒饮用,直到尽兴为止。此为集体动作,每人要接打同一动作,即平脚反挂或外侧反挂14、魁星踢斗(外侧平挂穿单手圈)古人认为魁星是掌握文人们科甲仕取的天神,通常魁星被描绘成赤发蓝面,一脚独立于鳌头之上,另一脚向后跷起如踢斗状。同时一手捧斗,一手执笔。打法是一手掌握成杯状,以外侧挂毽,毽子穿杯而过。15、丁山射雁取唐初征东元帅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射雁的故事形象。以外侧从背后经后脑把毽子踢到前面,同时一手向前举起,握掌成圈,使毽子从圈中穿过。16、贵妃醉酒

39、(平劏饮酒)唐朝时杨贵妃在百花亭摆宴等候唐明皇,唐明皇却忽然驾转西宫,贵妃失宠,以独饮遣愁。此招取戏剧贵妃醉酒艺术形象,打法是先以平脚打“铁板桥”,同时两手握成杯状放在唇边,让毽子从圈中穿过。17、虹桥赠珠(外侧挂穿大小圈)出自古代神话故事。安徽泗州城凌波仙子深慕白泳公子的文才,一日,二人在虹桥相遇,互相爱恋结成佳偶,凌波仙子并赠送白公子一颗宝珠以增坚盟。二郎神率伽兰、哪叱等天兵天将前去捉拿,凌波仙子率众水族战败二郎神,与白泳终成眷属。打法是以外侧将毽子向身体另一侧踢起,穿过由双臂合成的大圈,再穿过由双掌合成的小圈。18、懒汉伸腰以外侧拐脚低点接打过头毽,一手举过头,一手在腰后作捶腰状。19、

40、壁虎跳墙当毽子低空急劲飞近身体时,收腹弯腰以低桩内侧平脚将来毽踢回,同时身体下爬,双脚向后伸跳,双手和双脚同时落地。20、带马归槽以足外侧顺着毽子来势将其踢起,踢时应发出一道拖带力,同时以脚为轴将身体旋转一周,使毽子跟着身体旋转后原路返回。21、仙人指路以足外则将飞过头落在身后的毽子踢回,出毽时,以手指指着出毽方向。1322、借尸还魂(借劏)一人推毽,一人做“铁板桥”过毽,两人配合要默契。尖脚花式(一)1、担枪(坐马尖挂)此招之命名,是取自水浒传林冲雪夜上粱山中花枪挑着酒葫芦的担枪形象。打法和挂珠相似,具体是支撑脚座马半屈,以另一脚足尖弹打踢起毽子,使毽子绕过脖子落在支撑脚边,这招是以尖脚过毽

41、故又叫尖挂。很多招式都有正反二式,如以正脚打则叫正挂,反脚打则叫反挂。2、扳尖(低桩坐马尖挂)打法与担枪基本一样,只是将担枪的半座马改为低桩全坐马(全蹲),打时注意距离和时间掌握要恰到好处。3、鬓辫(尖挂过头) 清朝时,由于是满人统治,男子都要在脑后留一条长长的辫子,广州人称为“鬓辫”。身体正面对毽,以尖脚将毽子蹦起,毽子经前额在头顶梳过,顺后脑垂直落下。 4、金龙抱柱(尖外翻身挂) 指古代皇宫雕有金龙的屋柱。以足尖将毽子向身内踢出弧线,同时以支撑脚转动带动身体向外转体翻身(以右脚为例,向右翻身称外翻,向左翻身称内翻),毽子绕住身体飞落到另一边。 5、铁板桥(俗称劏鱼) 原是中国武术套路中的一

42、个动作,打法是以足尖将毽子向内蹦起,身体同时拗腰后仰成拱桥状,越低越好,毽子从胸腹经面门落下,以掠过鼻尖、印堂为妙。 6、程门立雪(逼身尖直鬓) 宋朝时,杨时和同窗游酢去见老师程颐,程颐刚好在打瞌睡,杨时与同窗怕惊动老师,都站在门外,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积雪已深一尺,故事表彰杨、游两人“尊师重道”的精神。此招打法与“鬓辫”基本一样,只是要求踢起毽子后,脚和身体要站得笔直,从头到脚都不能动,毽子亦要求贴着头皮和身体上落,难度非常高。 7、狮子采青 (尖外反叼毽) 是南狮舞狮中的一个程式,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打法与“金龙抱柱”一样,只是毽子绕经面门时顺势以口叼住毽子。当然,用平脚起毽也可。 8、丹凤朝

43、阳(担枪摆脚扭腰扎架) 出自诗经大雅卷阿,比喻贤士遇到明主。动作要领是先做“担抢”动作,随后击毽脚向后横摆,腰和手要配合扎架造型,姿态要优美。 9、虎卧凤阙(坐马落地尖鬓) 东晋杰出的大书法家王羲之高妙超絶的书法被梁武帝喻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开创了新一代书风,被后人尊为书圣。动作要领是在打“扳尖”的基础上,滑步向前座地,双脚成前箭后弓完全坐在地上,毽子则如“鬓辫”,绕过头顶,顺脊梁落下。 10、醉卧沙场 (坐马落地尖劏) 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一种醉酒后在战场上撕杀的豪迈气概。动作要领是在打“虎卧凤阙”的基础上

44、,上身拗腰后仰成“铁板桥”,毽子经胸部在面门掠过,然后在脑后落下。1411、罗成下马枪(反尖盘坐扎架) 罗成是隋唐时期的名将,擅使长枪,枪法精妙无比。打法是低桩足尖反挂,毽子过脖时双脚交叉盘座地上,双手前高后低剑指扎架。 12、项庄舞剑(反挂扎架) 楚汉相争,项羽在鸿门设宴款待刘邦,席间,项羽之弟项庄以舞剑助兴为由,欲刺杀刘邦,后被刘邦大将樊哙阻止,后人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打法是以足尖打出“反挂”后,击毽脚顺势落地成支撑脚,原支撑脚抬起成“七字”,双手使出“云手”扎架。13、猴王探路(秤钩鬓辫) 主要是模仿猴子探路环视的动作,要风趣灰谐。打法是以“秤钩脚”打“鬓辫”。 14、玉带蟠

45、龙剑(担枪过背) 指毽子的飞行线路如软剑般可盘在腰上。动作与“担抢”相似,但毽子飞行改为从腰背过。15、玉树临风(直反挂扎架) 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之句。玉树临风通常形容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男子。打法是将近身的毽子以尖反挂绕过脖子落到另一边,要求打时整个人要站直,身段和手的摆放要潇脱优美。 16、猿猴坠枝(低桩鬓辫) 先打“鬓辫”动作,当毽子绕过头顶后,身体与落毽同步蹲下。 17、力杀四门(集体过尖反) 也是一个集体动作,即每人同打“懒虎翻身”或“金龙抱柱”。故事出处是宋朝时巾帼女将刘金定得知夫君高君宝被围于寿州城内,即带领人马攻打寿州,刘

46、金定以高超的武艺杀败四门守将,最终救得高君宝而归。18、武松担枷 出自水浒传,武松因替兄报仇,怒杀雠人,被官府判罪充军,此招就是表现武松戴着枷锁的形象。打法是双手先左右轻按头部两侧,搭成两个圈状,以足尖或外侧打“挂珠”,使毽子绕过颈部并从两圈中穿过。 19、乞儿挽篮 先以手叉腰形成圈状,再以足尖或内侧踢打毽子,使毽子从圈中穿过。 20、霸王举鼎(鬓辫穿大圈)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述楚霸王项羽力大无穷,能扛起大鼎,英勇无比。打法是两手合起举过头顶,形成圈状,以“鬓辫”花式,使毽子从圈中穿过落在背后。 21、反弹琵琶 取敦煌壁画中飞天仙女反弹琵琶的艺术形象。双手合起举在脑后,尽量往后,与颈部形成一条窄

47、缝,以“担抢”或内外侧平脚“挂珠”等动作将毽踢起,使毽子从窄缝中穿过。22、桥底起罾一人“挂毽”后座马伸开双脚,另一人接毽时以脚法将毽子从“挂毽”者伸开的胯下送出。23、猴王敬酒 先打“担抢”,当毽子绕过脖子过到另一边时,穿过由双手合成的“杯子”。24、金针渡线(单手)以平脚或尖将毽踢向身体另一边,伸出手掌,根据毽子的飞行弧度,象托着毽子般将其引导到下家。25、请君入瓮(鬓辨穿后圈)15故事见于资治通鉴,武则天手下两个酷吏周兴和来俊臣,经常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周兴还想出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把犯人放进瓮里的酷刑。后两人被密告谋反,来俊臣为

48、求自保,竟将此刑用在周兴身上。此招较形象,打法是先打“鬓辫”,然后两脚分前后站立不动,同时两手在身后围成圈状,使毽子从圈中落下。因上有手圈和下有脚阻,故这毽非常难“执”,能“执”者,必有相当水平。26、太白醉酒(尖劏饮酒)李白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诗人,世称“诗仙”,他酷爱喝酒,往往喝得酩酊大醉时诗兴大发,创作了许多万世传诵的诗篇。此招与“贵妃醉酒”基本一样,只是改平脚为尖脚。27、万峰朝岳(反挂坐莲穿双圈) 古人称高大的山为“岳”,中国最有名的五大名山,称五岳,包括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对于五岳,众山峰只有仰止。打法是双手先轻按后脑两侧呈两圈状,以尖打“反挂”并顺势盘脚

49、坐在地上(观音坐莲),毽在两圈和脖子间穿过。28、燕子穿帘(正、反挂穿单圈)先以单手轻按头部,再以“尖挂”或“平挂”将毽子挂过圈中。29、封金挂印 (鬓辫穿小圈) 典出三国演义,曹操为挽留关云长为其效力,不惜封官赠金,但关云长不为所动,把所赐金银等物封存,汉寿亭侯印挂于库中,归还曹操,随后投奔刘备。打法是双手伸直高举过头,双掌合成小圈,以“鬓辫”将毽子挂穿小圈。30、尾生抱柱 古时有个叫尾生的读书人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不料水涨了仍不见女子来,尾生为不爽约,竟抱桥柱溺水而亡。打法是以外侧平挂踢起毽子,毽子过颈后再穿过由两臂在身前围成的圈子。31、霸王捋须 将毽踢交下家,当毽子飞过手掌时,作以手指捋毽毛状。32、关平捧印 关平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之子,常常与其父出生入死、血战沙场,关公死后成神,关平也成为关公的配享。在关帝庙的神象中,居中者为关公,右边白脸捧印的就是关平,左边黑脸持刀的,则是部将周仓。打法是把毽子踢出时,双手呈托状,象捧着毽子接交下家。 33、卸打单鞭 当毽子向面门飞来时,扭颈避过来毽,再接打“挽尖”。34、孔雀剔翎(反挂叼毽扎架)孔雀是一种比较爱美的飞禽,平常很喜欢用嘴梳理自已的翎毛。打法是以足尖击毽打“反挂”,待毽子飞经口部时叼住毽子并扎架造型。 35、西窗剪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