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 国 古 代 纪 年 法 主 要 有 四 种 : (1)王 公 即 位 年 次 纪 年 法 。 以 王 公 在 位 年 数 来 纪 年 。 如 左 传 。 骰 之 战 : “三十 三 年 春 , 秦 师 过 周 北 门 。 ”指 鲁 僖 公 三 十 三 年 。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 “赵 惠 文 王十 六 年 , 廉 颇 为 赵 将 。 ” 方 法 二(2)年 号 纪 年 法 。 汉 武 帝 起 开 始 有 年 号 。 此 后 每 个 皇 帝 即 位 都 要 改 元 , 并 以 年 号 纪年 。 如 岳 阳 楼 记 “庆 历 四 年 春 ”、 琵 琶 行 “元 和 十 年 ”、
2、游 褒 禅 山 记 “至 和 元 年 七 月 某 日 ”、 石 钟 山 记 “元 丰 七 年 ”、 梅 花 岭 记 “顺 治 二 年 ”、 后 序 “德 祐 二 年 ”、 雁 荡 山 “祥 符 中 ”(“祥 符 ”是 “大 中 祥 符 ”的 简 称 , 宋 真 宗 年 号 )等 。 方 法 三(3)干 支 纪 年 法 。 如 五 人 墓 碑 记 : “予 犹 记 周 公 之 被 逮 , 在 丁 卯 三 月 之 望 。”“丁 卯 ”指 公 元 1627 年 ; 黄 花 冈 七 十 二 烈 士 事 略 序 : “死 事 之 惨 , 以 辛亥 三 月 二 十 九 日 围 攻 两 广 督 署 之 役
3、为 最 。 ”“辛 亥 ”指 公 元 1911 年 ; 与 妻 书 “辛 未 三 月 念 六 夜 四 鼓 ”, “辛 未 ”应 为 辛 亥 。 近 世 还 常 用 干 支 纪 年 来 表 示 重 大 历 史事 件 , 如 “甲 午 战 争 ”、 “戊 戌 变 法 ”、 “庚 子 赔 款 ”、 “辛 丑 条 约 ”、 “辛 亥 革 命 ”。 方 法 四(4)年 号 干 支 兼 用 法 。 纪 年 时 皇 帝 年 号 置 前 , 干 支 列 后 。 如 扬 州 慢 “淳 熙丙 申 ”, “淳 熙 ”为 南 宋 孝 宗 赵 昚 (shen)年 号 , “丙 申 ”是 干 支 纪 年 ; 核 舟 记
4、“天 启 壬 戌 秋 日 ”, “天 启 ”是 明 熹 宗 朱 由 校 年 号 , “壬 戌 ”是 干 支 纪 年 ; 祭 妹 文旷 乾 隆 丁 亥 冬 ”, “乾 隆 ”是 清 高 宗 爱 新 觉 罗 弘 历 年 号 , “丁 亥 ”是 干 支 纪 年 ; 梅 花 岭 记 “顺 治 二 年 乙 酉 四 月 ”, “顺 治 ”是 清 世 祖 爱 新 觉 罗 福 临 年 号 , “乙酉 ”是 干 支 纪 年 。这是由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而来的。十天干:甲(ji)、乙(y)、丙(bng)、丁(dng)、戊(w)、己(j)、庚(gng)、辛(xn)、壬(rn)、癸(gu);十二地支:子(z)、丑(chu)、寅(yn)、卯(mo)、辰(chn)、巳(s)、午(w)、未(wi)、申(shn)、酉(yu)、戌(x)、亥(hi)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天子死为“崩” 或“ 驾崩”,也有成天子死为“星驾”,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 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为“ 不禄”,庶人(平民)死为“死”。不满 20 岁死曰“ 殇”,青壮年死谓之“夭亡” ,老年死谓之“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