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讲解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 柳” 的是 韩愈和柳宗元,他们 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

文言文句式讲解Tag内容描述:

1、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 柳” 的是 韩愈和柳宗元,他们 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 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 ,。

2、1,文言文句式实用课件,2,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分为有标记的判断句和无标记的判断句两大类。,3,(一)有标记的判断句 有标记的判断句又有几种情况。 1、 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 古代,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但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如: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4,在更多的情况下,“为”是判断动词。。

3、常用文言文句式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 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 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 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 一般不用判断词 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 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 语气词 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 主语后用助词 者 表提顿 谓语后用语气词 也 煞尾 如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 所以传道受。

4、1文言文句式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 “,也” “,者也” “者,” “者,者也” “,者”等形式。陈胜者,阳城人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南阳刘子骥,高尚。

5、宾语前置句,概念,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但在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前置。,类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莫、未、无、毋、弗), 代词(余、吾、我、尔、自、之、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肯顾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忌不自信 (忌不信自),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奚”“胡” “恶。

6、文言文句式例举省略现象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2省略谓语。与现。

7、文言句式,文言文常见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判断句,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亚父者,范增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特点:者,也,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少见。),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句式特点:用动词“为”。

8、,古今异义,温十五中,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词义扩大,今,古,古义: 长江,古义: 黄河,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江,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河,江汉朝宗于海。尚书禹贡,以河为境。韩非子有度,江河,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词义缩小,古,今,古 义:金 属,后起意义:黄 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金,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词义转移,今,古,古义: 外交使者,后起意义: 出门时带的 包裹,若舍郑以为。

9、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常见文言文句式:,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之,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什么是宾语前置句:,辨别下列哪些句子属于宾语前置?,(1)何有哉? (2)秦人不暇自哀 (3)甚矣,汝之不惠 (4)童子何知? (5)客之美我者 (6)何以伐为?,何有有什么,自哀哀自,何知知道什么,。

10、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可以分为有标记的判断句和无标记的判断句这么两大类。 (一)有标记的判断句 有标记的判断句又有几种情况。 1、 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 在古代,在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但是,“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如: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 。

11、文言文句式复习,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纲说明 中“理解文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考点阐释:,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

12、文言文句式,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例:1、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例:4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3.者,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

13、1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 ,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 “,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 ,只用“也”表判断。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3、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14、文言文句式,疑问句,文言文句式,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置句;,成分省略句;,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用:“,也(或者也)。”表示;如:夫战,勇气也。3、用:“者,。”表示;如:粟者,民之所种。4、用:“, 。”表示;如: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5、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皆、本、亦、素”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如: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此则寡人之罪也。C、梁父。

15、2、设题方式 :1)判断省略成份是否正确2)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3)选出句式相同的项4)通过翻译考查句式1、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级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倒装句一、判 断 句 ( 1)用 “者 也 ”表判断 “廉颇 者 ,赵之良将 也 。 ” ( 2)句末用 “者也 ”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 者也 。 ”( 3)用 “者 ”表判断 “四人 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 ( 4)用动词 。

16、,文言文阅读(一) 文言词语与文言句式,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能力层级(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必备,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理解能力层级(理解),文言词语与文言句式,常见实词,(1)课本(读本)上的常见实词,(2)平时在文言文训练中的障碍,(3)平时阅读词语的归纳与总结,1.必备的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个人梳理,合作整理,上网搜索结合的途径,常见实词,(1)古今异义,(2)通假现象,(3)词类活用,(4)偏义复词,(5)一词多。

【文言文句式讲解】相关PPT文档
文言文句式实词课件.ppt
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ppt
文言文句式(课件).ppt
文言文句式课件.ppt
常见文言文句式.ppt
文言文句式复习.ppt
文言文句式总结.ppt
《文言文句式》.ppt
文言文句式.ppt
文言文句式讲解.ppt
【文言文句式讲解】相关DOC文档
文言文句式大全.docx
常用文言文句式.doc
文言文句式编辑.doc
文言文句式例举.doc
文言文句式.doc
文言文句式重难点详细讲解.doc
标签 > 文言文句式讲解[编号:11354]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