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

11.4 电容器 1.5 电流和电源1.下面关于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B.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同时带等量的异种电荷C.摩擦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就一定显负电性,失去

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Tag内容描述:

1、11.4 电容器 1.5 电流和电源1.下面关于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B.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同时带等量的异种电荷C.摩擦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就一定显负电性,失去电子就一定显正电性D.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通过摩擦创造了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答案 BC解析 物体间通过摩擦做功,使电子获得能量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发生转移,哪个物体失去电子决定于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程度,因此,对同一物体用不同的物体。

2、11.4 电容器 1.5 电流和电源1.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然后,乙、丙分开,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 1.61015 C,丙物体带电 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 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 2.41015 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 81016 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 81016 C答案 AD解析 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净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而带 1.61015 C 正电,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 1.61015 C 的负电荷;乙物体。

3、课时训练 8 电容器的电容题组一 电容器 电容1.根据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 C= ,可知(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越多,它的电容就越大B.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C.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越高,它的电容就越小D.电容器电容大小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无关解析:电容反映电容器本身特性 ,它的大小决定于电容器本身的结构(极板正对面积、极板间距、板间电介质),而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多少、极板间电压的大小无关。当电容器带电荷量为零时,其电容仍存在。答案:D2.有一电容器的规格是“1.5 F 9 V”,那么( )A.此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不能超过 1.510-5 CB.此电容器上的。

4、1.4 电容器1.(多选 )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现使 B 板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B将 A 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大C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D若将 A 板拿走,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为零答案:AB电容器上所带电荷量一定,由公式 C ,当 d 变大时,C 变小再由 C 得 US4kd QU变大;当 A 板上移时,正对面积 S 变小,C 也变小,U 变大;当插入玻璃板时,C 变大,U 变小;当将 A 板拿走时,相当于使 d 变得更大,C 更小,。

5、第 4 节电容器1(多选 )如图所示的各图描述的是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 Q、电势差U、电容 C 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 CD 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属性决定的,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的大小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的大小无关,不能认为 C 与 Q 成正比,与 U 成反比,故选项 D 正确,A、B 错误。而 C 图表示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其比值即电容器的电容,故选项 C 正确。2一平行板电容器,当极板上所带电荷量增加 2.0104 C 时,极板间的电压增加 40 V,则当电容器两端所加电压为 200 V 时电容。

6、1.4 电容器1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下列对电容器认识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其储存电荷的能力B电容器的电容与它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C电容器的电容与它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D电容的常用单位有 F 和 pF,1 F10 3 pFA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A 正确;电容 C 是电容的定义式,不是决QU定式,故 C与 Q、U 无关,B 、C 错误;1 F10 6 pF,D 错误2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取决于( )A电容器的电荷量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C电容器本身构造 D电容器金属板的材料性质C 根据电容的决定因素,知电容器电容与极板间的距离,正对面积,电介。

7、1.4 电容器1(多选)下列关于电容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B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电容器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两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D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是将其他的能转化成电容器的电能并储存起来ABD 电容器是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的能够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装置,与导体是否带电无关,故选项 A、B 正确;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故选项 C 错误;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是将其他的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故选项 D 正确2对电容公式 C 的理解。

8、8 电容器的电容学习目标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的主要构造 .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和决定式.3.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并能用其讨论有关问题.一、电容器及电容导学探究 (1) 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对电容器进行充电,该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当把电容器两极相接,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该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当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加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如何变化?带电荷量 Q 和板间电势差 U 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答案 (1)充电过程中电源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电容器内的电场能;放电过。

9、 第 1 页 共 5 页 1.8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电容器的结构,电容的定义式和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2静电计的构造和指针偏角与电压的关系。【重点难点】比值法定义电容,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观察教材插图,体会电容的物理意义;认真观察演示实验,体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知识链接】电场强度、电势差【学习过程】一、电容器 电容器的充电 电容器的放电 思考 电容器充放电时的电流是怎样的?二、电容思考 甲电容器两板各带 2 C 电量,板间电压为 2000 V,乙电容器两板各带 3 C 电量,。

10、11.4 电容器1.下列一组电容器是可变电容器的是( )答案 D解析 A、B、C 项中的电容器均是固定电容器,D 项中的电容器是可变电容器.2.2015 年 4 月 16 日,中国南车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创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在宁波下线,不久将成为二三线城市的主要公交用车.这种超级电车的核心是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超级电容器”.如图 144 所示,这种电容器安全性高,可反复充放电100 万次以上,使用寿命长达十二年,且容量超大(达到 9 500 F),能够在 10 s 内完成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44A.该“超级电容器”能储存电荷B.该“超级电容器”的。

11、物 理 辅 导 讲 义年级:选修 3-1 物理 教师: 授课时间段:课 题 1.8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内容课 前 提 问1.电势能与电势?2.电势差与电场强度? 本 节 知 识 讲 解一、电容器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作用:储存电荷或电能,这种存储在电容器中的电能被称作电场能。电容器的充、放电:充电过程 放电过程定义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掉电容器所带电荷的过程过程示意图电荷运动 正电荷向 A 板运动;负电荷向 B 板运动 正电荷由 A 向 B 运动(负电荷由 B 向 A 运动)电流方向 顺时针 逆。

12、四、电容器,读一读,辨一辨,一、电容器 阅读教材第14页第13自然段及“电容器”部分,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作用。 1.什么是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在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组成电容器。 电容器的作用是储存电荷。 2.最早出现的电容器是什么? 答案:最早出现的电容器是莱顿瓶。,读一读,辨一辨,3.什么叫电容器的充电? 答案: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

13、1.4电容器,1.4 电容器,一、电震实验,1748年的一个晴朗的日子,在巴黎圣母院前广场有一场大型“魔术” 表演,观众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王室成员和王公大臣们。,一、电震实验,二、电容器 1、概念:“莱顿瓶”是最早出现的电容器.电容器是储存 电荷的装置.2、定义: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例如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构成电容器.这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电极。中间夹的绝缘物质称为电介质.,3、电路图符号:如下图:,观察纸介电容器的构造,该元件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是一层薄纸。,4、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

14、四、电容器,1.了解电容器的功能,电容器如何工作,知道常见的电容器有哪些。 2.了解不同电容器的电容量不同,知道决定电容器电容的因素。,一,二,一、电容器 1.莱顿瓶是最早出现的电容器,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2.在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电介质,就形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作平行板电容器。 3.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组成一个电容器。 4.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叫作电容器的充电。,一,二,二、电容器的电容 1.一般来说,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

15、1.4 电容器,一、电震实验,二、电容器 1、概念:“莱顿瓶”是最早出现的电容器.电容器是储存 电荷的装置.2、定义: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例如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构成电容器.这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电极。中间夹的绝缘物质称为电介质.,3、电路图符号:如下图:,观察纸介电容器的构造,该元件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是一层薄纸。,4、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1)充电: 使电容器带上电荷的过程充电时两个极板总是带等量的异种电荷,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正电每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的带电量Q。

16、第一章 电场 电流第 4 节 电容器【课前准备】【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2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在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及电容器的构成教学难点 电容器的电容的简单计算【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

17、 4 / 4 最新人教版选修(31)电容器与电 容学案电容器与电容 知识点: 1 .电容器 (1)两个彼此 又互相 的导体都可构成电容器。两极板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 电荷,这过程叫做充电。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就有电势差,叫做电容器的电量。 (2)如果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用 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将 ,电容器就不再带电,此过程叫做放电。 2 .电容 (1)电容在数值上等于;其定义式为 ;国际单位制中。

18、最新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 1 1.4电容器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容器的功能,电容器如何工作,知道常见的电容器有哪些。 2 . 了解不同的电容器电容量不同 3 .知道决定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自主预习】 1 .电容器 (1)作用:电容器是 的装置. (2)组成:两个彼此 且又互相靠近的 . (3)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 就能使两个极板。

19、最新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电容器 主备:审核: 班级: 姓名: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1. 了解电容器的功能,电容器如何工作,知道常见的电容器有哪些。 2. 了解不同的电容器电容量不同,知道决定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场合见过电容器?在你见过或使用过的家用电器中,哪 些可能含有电容器?查一查家用电器的电路图,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并想一。

【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相关PPT文档
【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相关DOC文档
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1.docx
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docx
标签 > 人教版选修1-1电容器学案[编号:308642]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