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容器 第一课时 作业.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54988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容器      第一课时 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容器      第一课时 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容器      第一课时 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容器      第一课时 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容器      第一课时 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4 节电容器1(多选 )如图所示的各图描述的是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 Q、电势差U、电容 C 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 CD 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属性决定的,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的大小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的大小无关,不能认为 C 与 Q 成正比,与 U 成反比,故选项 D 正确,A、B 错误。而 C 图表示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其比值即电容器的电容,故选项 C 正确。2一平行板电容器,当极板上所带电荷量增加 2.0104 C 时,极板间的电压增加 40 V,则当电容器两端所加电压为 200 V 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多少?解析:由公式

2、 C 得推论 CQU QU代入数据得 C510 6 F又 QCU,代入数据得 Q110 3 C。答案:110 3 C3.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 184 所示)。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 S,极板间的距离为 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 。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图 184A保持 S 不变,增大 d,则 变大B保持 S 不变,增大 d,则 变小C保持 d 不变,减小 S,则 变小D保持 d 不变,减小 S,则 不变审题指导 通过题图,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平行板电容器电量保持不变。(2)静电计小球与外壳间电压和电容器两极间电压相同。(3)静电计指针偏角与静电计小球

3、和外壳间电压成正比。解析 静电计指针偏角体现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大小。在做选项所示的操作中,电容器电荷量 Q 保持不变,C 。保持 S 不变,增大 d,则 C 减小,U 增大,偏QU rS4kd角 增大,选项 A 正确 B 错误;保持 d 不变,减小 S,则 C 减小,U 增大,偏角 也增大,故选项 C、D 均错。答案 A4(多选 )平行板 A、B 组成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图 185张角变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A 板向上移动BB 板向右移动CA、B 板间插入电介质D减少极板上的电荷量解析:选 AB A 板向上移动,正对面积 S 减小,或 B 板向右移动,距离 d 增大,

4、根据 C ,电容 C 均减小,由 U 知电势差 U 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增大,rS4kd QCA、B 对; A、 B 板间插入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r增大,根据 C ,电容 C 增大,rS4kd则 U 知电势差 U 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C 错;由 U 得,减小电荷量QC QCQ,电势差 U 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D 错。5.(多选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化成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 186 所示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电容 C 的大小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

5、降情况,C 与 h 的关系是( )图 186AC 增大表示 h 增大 BC 增大表示 h 减小CC 减小表示 h 减小 DC 减小表示 h 增大解析:选 AC 金属芯线和导电液体相当于电容器的两极板,液面的升和降分别对应两极板正对面积的增大和减小,由 C 可知,选项 A、C 正确。rS4kd6.如图 187 所示,先接通 S 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 S。当增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电容 C、两极板间电势差 U、两极板间场强 E 的变化情况是( )图 187A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B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C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不变DQ

6、 不变,C 变小,U 变小,E 变小解析:选 C 电容器充电后再断开 S,其所带电荷量 Q 不变,由 C 可知,d 增rSd大时,C 变小,又 U ,所以 U 变大;由于 E ,U ,所以QC Ud QC 4kdQrSE ,故 d 增大时,E 不变。选项 C 正确。4kQrS7(多选 )如图 189 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 A、B 相距为 d,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 闭合后,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 189A若将 S 断开,则油滴将做自由落体运动,G 表中无电流B若将 A 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 表中有 ba 的电

7、流C若将 A 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 表中有 ba 的电流D若将 A 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表中有 ba 的电流解析:选 BC 将 S 断开,电容器电量不变,板间场强不变,故油滴仍处于静止状态,A 错误;若 S 闭合,将 A 板左移,由 E 可知,E 不变,油滴仍静止,而电容UdC 变小,电容器极板电量 QCU 变小,电容器放电,则有由 ba 的电流,故 B 正确;将 A 板上移,则 E 可知,E 变小,油滴应向下加速运动,电容 C 变小,电容器要Ud放电,则有由 ba 的电流流过 G,故 C 正确;当 A 板下移时,板间电场强度增大,油滴受的电场力增

8、加,油滴向上加速运动,C 增大,电容器要充电,则有由 ab 的电流流过 G,故 D 错误。8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对电容器认识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其储存电荷的能力B电容器的电容与它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C电容器的电容与它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D电容的常用单位有 F 和 pF,1 F10 3 pF解析:选 A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A 正确。电容是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只与正对面积、极板间的距离和电介质的性质有关,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和两极板间的电压无关,B、C 不正确。电容器的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 F10 6 pF,D 不正确。2(多选 )如图 1 所示,当待测物体

9、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如果测出了电容的变化,就能知道物体位移的变化。若电容器的电容变大,则物体的位移可能的变化是( )图 1A加速向右移动 B加速向左移动C减速向右移动 D减速向左移动解析:选 BD 电介质板插入电容器板间的部分越多,相对介电常数 r越大,电容C 越大,故只有电介质板移动的方向会影响 r的大小,而与其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无关。由于相对介电常数 r发生变化而引起电容器的电容 C 的变化,根据 C可知,当电容 C 变大时, r应该增大,电介质板应向左移动,所以选项 B、D 正rS4kd确。3(多选 )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10、是(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C在下极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D在下极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解析:选 BCD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有:随正对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随两极板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两极板间放入电介质,电容增大。由此可知 B、 C 选项正确。对 D 选项,实际上是减小了平行板的间距,所以 D 也对。4(多选 )一个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 d,正对面积为 S,充以电荷量Q 后,两极板间电压为 U,为使电容器的电容加倍,可采用的

11、办法是( )A将电压变为U2B将带电荷量变为 2QC将极板正对面积变为 2SD将两极间充满介电常数为 2 的电介质解析:选 CD 电容器的电容和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电压无关,所以选项A、B 不正确;根据公式 C 可知选项 C、D 正确。rS4kd5.如图 2 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 C,带电荷量为 Q,上极板带正电,两极板间距为 d。现将一个检验电荷q 由两极板间的 A 点移动到 B 点,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s,连线 AB 与极板间的夹角为 30,则静电力对检验电荷q 所做的功等于( )图 2A. B.qCsQd qQsCdC. D.qQs2Cd qCs2Qd解析:选 C 电

12、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为 U ,场强为 E 。而 AB 两点间QC Ud QCd电势差为 UABEs sin 30 ,静电力对q 所做的功为 WqU AB ,C 正确。Qs2Cd qQs2Cd6(多选 )如图 3 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 A、B 接在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 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3A保持 S 闭合,将 A 板向 B 板靠近,则 增大B保持 S 闭合,将 A 板向 B 板靠近,则 不变C断开 S,将 A 板向 B 板靠近,则 增大D断开 S,将 A 板向 B 板靠近,则 不变解析:选 AD 保持 S 闭

13、合,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由 E 可知,当 AUd板向 B 板靠近时, E 增大,小球所受电场力增大, 增大,A 正确,B 错误;断开 S,则两板带电荷量不变,由 QCU E 可知,将 A 板向 B 板靠近,并不改变rSU4kd rS4k板间电场强度,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不变,故 不变,D 正确,C 错误。7.如图 4 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恒压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通过 A 点接地,一带正电小球被固定于 P 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图 4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大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C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D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将增大解析:选 D 根据 C 知,

14、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即 d 增大,则rS4kd电容减小,故 A 错误。静电计测量的是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因为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势差不变,所以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故 B 错误。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电容减小,根据电容的定义式 C ,电容器与电源保持相连,则 U 不变,QU当 C 减小,则 Q 也减小,故 C 错误。电势差不变,d 增大,则由公式 E 分析得知Ud板间电场强度减小,P 点与上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而 P 点的电势比上极板低,上极板的电势不变,则 P 点的电势增大,因为带电小球带正电荷,则小球的电势能增大,故 D 正确。8.如图 5 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

15、对的金属板 a、b 与电源 E 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距离的 M 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 b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 M 点下方,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液滴将加速向下运动 M 点电势升高 带电液滴在 M 点的电势能增大 在 b 板移动前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 a 板移到 b 板,电场力做功相同图 5A BC D解析:选 B 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容器板间的电压不变,b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由 E 可知场强变大,液滴的电场力变大,液滴将加速向上运动,a、M 间的电Ud势差增大,a 点电势为零,M 点电势降低,由于液滴带负电,带电液滴在 M 点的电势能增大。在 b 板移动前

16、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 a 板移到 b 板,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电场力做功相同。B 项正确。9如图 6 所示,为一只电容式传感器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当动片(实线圈)和定片(虚线圈 )之间正对扇形区的圆心角的角度 发生变化时,电容 C 便发生变化,于是通过测量电容 C 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知道 的变化情况。那么,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 C和 间函数关系的是( )图 6解析:选 D 若设 180时两板正对面积为 S0,则圆心角 和电容 C 满足关系式 C S0,因为 为一定值,可知 C 和 为线性关系,图线可表示r4kd 180 rS04kd180为 C k0,其中 k0 ,D 正确。rS0720kd1

17、0.如图 7 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与稳压直流电源连接,下板固定,当上板在 AB 位置时,一个带电油滴刚好静止在电容器的中点,现在断开开关,使上板在 AB 位置与 AB 位置之间上下往复移动,以下关于带电油滴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图 7A油滴在电容器两极板间上下往复运动B油滴始终向下极板运动最后到达下极板C油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D上板向上移动时,油滴做加速运动;上板向下移动时,油滴做减速运动解析:选 C 带电油滴刚好悬浮静止在电容器的中点,说明油滴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等大反向,即 qEmg。当上板在 AB 位置与 AB 位置之间上下往复移动时,不管上板在哪个位置(除 AB 位置外)

18、,两极板的带电荷量 Q 为定值,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 不变化,所以总有 qEmg,油滴所受的合力仍为零,始终处于静止状态。Ud 4kQrS11.如图 188 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 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 h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 g)。求:图 188(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思路点拨 (1)小球在小孔上方做自由落体运动。(2)小球在板间做匀减

19、速直线运动。(3)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板间电场强度的关系为 QCEd。解析 (1)小球从开始下落到上极板间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v22gh 得 v 。2gh(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qEma由运动学公式知:0v 22ad整理得电场强度 Emgh dqd由 UEd,QCU,得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mgh dCq(3)由 h gt ,0vat 2, tt 1t 212 21整理得 t 。h dh 2hg答案 (1) (2) 2ghmgh dqd mgh dCq(3) h dh 2hg12.计算机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下面都有一个电容传感器。电容的计算公式是 C,其中

20、 9.0 1012 Fm1 ,S 表示两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 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Sd当某一键被按下时,d 发生改变,引起电容器的电容发生改变,从而给电子线路发出相应的信号。已知两金属片的正对面积为 50 mm2,键未被按下时,两金属片间的距离为0.60 mm。只要电容变化达 0.25 pF,电子线路就能发出相应的信号。那么为使按键得到反应,至少需要按下多大距离?图 8解析:由题中给出的电容计算公式 C 及相关数据,解得键未按下时的电容SdC10.75 pF,由 得, ,又 C21.00 pF,解得 d0.15 mm。C1C2 d2d1 CC2 dd1答案: 0.15 mm13.如图 9 所

21、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C,带电荷量为 Q,极板长为 L,极板间距离为 d,极板与水平面间夹角为 ,P、M 两点恰好处在电容器的边缘,两极板正对区域均看成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 m 的带电液滴由两极板的中央 P 点从静止开始沿与极板平行的直线运动到 M 点,此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 W,求:图 9(1)液滴的电荷量;(2)液滴开始运动瞬时的加速度大小;(3)液滴到达 M 点的速度大小。解析:(1)板间电压 U ,电场强度 E ,对液滴 qEmgcos ,由以上三式求QC Ud得液滴带电荷量q 。Cmgdcos Q(2)释放瞬间 mgsin ma,液滴的加速度agsin 。(3)对加速过程应用

22、动能定理mgLsin W mv212液滴到达 M 点的速度v 。2(gLsin Wm)答案:(1) (2) gsin Cmgdcos Q(3) 2(gLsin Wm)14如图 1810 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 O 点。现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极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6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 ,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3加的电荷量。图 1810解析:设电容器电容为 C。第一次充电后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 U QC两极板之间电场的场强为 E Ud式中 d 为两极板间的距离。按题意,当小球偏转角 1 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设小球质量为 m,所带电荷6量为 q,则有 T cos 1mgT sin 1qE式中 T 为此时悬线的张力。联立式得 tan 1 qQmgCd设第二次充电使正极板上增加的电荷量为 Q,此时小球偏转角 2 ,则 tan 32 qQ QmgCd联立式得 tan 1tan 2 QQ Q代入数据解得 Q2Q。答案:2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