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性、与盐酸的反应、与氯化钙的反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热稳定性等化学性质。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2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
考点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Tag内容描述: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性、与盐酸的反应、与氯化钙的反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热稳定性等化学性质。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2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启发、诱导使学生体验实验的作用,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采用实验探究、列表比较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归纳,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
2、1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钠的化合物-第 2 课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明确学习目标】1 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2 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3 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转化复习1. 写出 Na2CO3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2.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的一系列变化钠在空气中变化过程:Na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 新课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比较碳酸钠 碳酸氢钠俗名色、态现象溶解度比较 结论 溶解性:Na 2CO3 NaHCO3热效应: 溶于水放热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比较碳酸钠 碳酸氢钠Na2CO310H2O Na2CO3风化2现象水溶液碱性比。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纯碱或苏打,小苏打,Na2CO3.10H2O,白色粉末,白色晶体,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Na2CO3,NaHCO3,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Na2CO3+10H2O),等质量的 Na2CO3固体和 NaHCO3固体 加入足量相同的稀盐酸,与 酸 反 应,二者均能与酸反应,且与足量的相同酸反应, 等质量NaHCO3比Na2CO3反应更剧烈,生成气体更多。,Na2CO3+2HCl 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反应:,结论:,两只锥形瓶中均产生无色气体,且加入NaHCO3的试管口气球膨胀得更快更大,与 酸 反 应,等质量的 Na2CO3固体和 NaHCO3固体 加入足量相同的稀盐酸,一。
4、第二节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高一年级,你会做吗?,其制作过程与本节“钠的化合物” 有什么关系呢?,厨房中的俩兄弟,Na2CO3,NaHCO3,实验探究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1)需要什么仪器? (2)在药品或试剂用量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3)如何操作?,提出问题:,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纯碱或苏打,小苏打,Na2CO3.10H2O,白色粉末,白色晶体,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Na2CO3,NaHCO3,碳酸钠晶体,实验探究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提出问题:,(1)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一定。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
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实验探究,了解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一些用途。2. 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既能加深对前面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也能为以后要学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通过学生对两种物质的观察,设计的实验现象的观察,总结,归纳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与目标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
7、- 1 -第 2 讲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考纲解读 1.了解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2.能正确鉴别 Na2CO3和 NaHCO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3.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A 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4.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5.了解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计算。6.记住 Na、K 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考点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比较名称 碳酸钠(Na 2CO3) 碳酸氢钠(NaHCO 3)俗名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_易溶于水(但比 Na2CO3溶解度_),溶液呈碱性。
8、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目标引领,能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图像,相关原理:,2NaOH+ CO2 = Na2CO3 + H2O 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溶液溶质为Na2CO3,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2CO3,溶液溶质为NaHCO3,溶液溶质为Na2CO3和NaHCO3,NaOH与CO2反应成分分析,引导探究,当堂诊学,C,引导探究,引导探究,当堂诊学,2. 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 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稀释到100 mL。,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
9、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题(12.20)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少量 Na2CO3 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标准状况下 6.72LCO2 通入 200mL 2.5mol/L NaOH 溶液中: 。1下列关于相同物质的量的 Na2CO3和 NaHCO3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 2CO3NaHCO3C都能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 CO2,但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D.Na2CO3不能转化成 NaHCO3,NaHCO 3而能转化成 Na2CO32除去 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 NaHCO3固体的最佳方法 ( )A加入盐酸 B通入 CO2C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D加入 NaOH 溶液3鉴别 Na2CO3和 NaHCO3溶液,。
1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一、基本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探究归纳 Na2CO3 和 NaHCO3 的主要性质。技能目标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的精神。(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分析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
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
12、,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授课人:周婷婷 授课班级:高一、18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思考?,为什么加入小苏打(NaHCO3)后,蒸出来的馒头就疏松多孔、香软可口了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纯碱或苏打,小苏打,白色粉末,白色细小晶体,一、物理性质比较,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Na2CO3,NaHCO3,结论:,碱性: Na2CO3 NaHCO3,结论:,应用: 此性质可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二、化学性质,1、热稳定性, Na2CO3 稳定, 受热不分解, NaHCO3不稳定,受热可分解,分组合作探究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盐酸的反应,要求:将装。
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有哪些?你们都知道吗?,3,14:58,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用途,玻璃纤维,玻璃制品,制皂,碳酸钠的用途,江苏省苏州中学,造纸,4,14:58,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用途,碳酸氢钠的用途,发酵粉的主要成分,食用治疗胃酸过多,江苏省苏州中学,制作泡沫灭火器,5,14:58,颜色、状态,俗名,碳酸氢钠,碳酸钠,物质,细小白色晶体,白色粉末,84,106,摩尔质量g/mol,小苏打,纯碱、苏打,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比较,江苏省苏州中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实验探究。,科学探究1,Na2。
1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Na2CO3,NaHCO3,纯碱、苏打,小苏打,易溶于水,可溶于水,碱 性,碱 性,加热不分解,反应:Na2CO3+HCl= NaHCO3+NaCl;NaHCO3+HCl =NaCl+H2O+CO2,反应:NaHCO3+HCl=NaCl+ H2O+CO2,速率:NaHCO3Na2CO3,Na2CO3+CO2+H2O=2NaHCO3,不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量不同时产物不同,但均有沉淀产生,Na2CO3+CaCl2=CaCO3+2NaCl,不反应,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发酵粉、灭火剂、治疗胃酸过多,。
15、碳酸钠(Na2CO3) 和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钠(Na2CO3) 俗名纯碱 ,又叫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小苏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类,但都被用做食用碱.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的区别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外观 白色粉末 细小的白色晶体溶解性 较大 比 Na2CO3热稳定性 稳定,受热不分解 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溶于水后的酸碱性 显较强碱性 碱性比 Na2CO3碳酸钠(Na2CO3) 和碳酸氢钠 (NaHCO3)的各种化学反应.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2HCl=NaCl+CO2+H2O与 NaOH 溶液反应:Na2CO3 不与 NaOH 反应.NaHCO3+N。
1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探究归纳 Na2CO3和 NaHCO3的主要性质。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3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的精神。教学方法学生实验探究法,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仪器、用品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碳酸钠(s)、碳酸氢钠(s)、酚酞、澄清石灰水、稀盐酸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 同学们有没有蒸过馒头?蒸馒头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小苏打碳酸氢钠。为什么一。
17、下面是大家常用家用洗涤剂:,问题1:,古代的人用什么东西洗涤衣物?,草木灰浸出液:主要成分是K2CO3,近代,由于Na2CO3的大规模生产,人们就改用纯度较高的碳酸钠来代替草木灰用来洗涤物品。 而肥皂被广泛的使用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馒头和面包在配料上有什么区别?,问题2:,馒头:小麦粉、水、酵母,面包:小麦粉、水、酵母、泡打粉,泡打粉,泡打粉成分:明矾、碳酸氢钠、碳酸氢铵、酒石酸、香兰素等,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物理性质,【实验】展示样品,Na2CO3,NaHCO3,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物理性质,均为白色粉末状固体,【问题】碳酸钠。
18、考点三 Na2CO3和NaHCO3,Ca(OH)2+Na2CO3=CaCO3+2NaOH,HCO3- +Ca2+ + OH-=CaCO3+H2O,2HCO3- +Ca2+ +2OH- =CaCO3+2H2O + CO32-,BaCl2+Na2CO3=BaCO3+2NaCl,NaHCO3+NaHSO4=Na2SO4+H2O+CO2,2Al3+ 3CO32-+ 3H2O =2Al(OH)3+3CO2,Al3+ + 3HCO3- = Al(OH)3+3CO2,Na2CO3+CO2+H2O=2NaHCO3,2NaHCO3 Na2CO3+CO2+H2O,NaHCO3+NaOH =Na2CO3+H2O,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 CO2+H2O,发酵粉、治胃酸过多,。
19、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以与酸反应碳酸氢钠可以加热分解,而碳酸钠一般不会碳酸氢钠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都可以与酸反应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 得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碳酸钠(pH=12)和碳酸氢钠(pH=8.4)均显碱性(1mol/L 时)碳酸钠晶体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碳酸钠与酸(不足时)反应也可得碳酸氢钠碳酸钠晶体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在化学上,碳酸钠是盐,碳酸氢钠是碱,它们分别有属于盐和碱的基本化学性质。它们各自的独特性质是:碳酸钠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碳。
20、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案考纲要求:掌握碳酸钠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碳酸钠(Na 2CO3) 碳酸氢钠(NaHCO 3)俗名色态溶解性热稳定性与H 反应与碱反应Ca(OH) 2化学性质与某些盐( 如CaCl 2)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相互转化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2013大纲全国卷)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 2CO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 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2)(2013广东高考)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3)(2013江苏高考)向某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