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一、基本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探究归纳 Na2CO3 和 NaHCO3 的主要性质。技能目标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的精神。(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分析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
2、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2、教学重点:Na 2CO3 和 NaHCO3 的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3、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三)学情分析:学生
3、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学习中学生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而且缺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对现象的本质分析。(四)设计思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情境” 、 “协作” 、 “会话” 、 “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意义构建。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
4、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五)仪器、用品 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碳酸钠(s) 、碳酸氢钠(s) 、酚酞、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多媒体三、教学过程1、环节一:物理性质及其用途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提问】面包为什么会从一块小小的面粉膨胀成得这么大呢?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拿面包给大家提问)【回答】:因为里面加了发酵粉引起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从生活思考化学知识的能力导入【提问】那大家知道发酵粉的成分是什么吗?【回答】:小苏打 引入新课用途介绍大家很聪明。这
5、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一下小苏打以及和小苏打性质相似的苏打的性质。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用途。 (ppt 展示用途)板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认真看图,了解和认识它们的用途让学生了解和知道它们的用途和生活相关的一些化学知识物理性质的讲述好了,大家都初步了解了它们的用途。那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它们又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取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拿到学生下面去给他们观察颜色和状态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总结它们的物理性质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在黑板上板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物理性质总结大家都总结得很好。我们现在对它们来进行一个比较。 (ppt 展示物理性质的归
6、纳)认真总结,看老师归纳,查漏补缺让学生认识两者物理性质的区别,认真比较,对自己的归纳查漏补缺2、环节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及碱性导入 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那它们的化学性质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进行课本的实验探究。请大家预习课本学生预习课本知识,了解实验步骤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组实验、讨论研究现在我们进行科学探究一的实验,我们来进行分组实验,每十个人一组。大家动手做做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完成表格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实验证明,合作科学探究,讨论完成表格步骤 Na2CO3 NaHCO3123初步结论培养学生对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成员讲述、归纳请其中 2
7、组成员讲述该组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学生回答,说出现象,得出结论以事实为依据,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ppt 展示 1.Na2CO3 与 NaHCO3 的对比溶解性 Na2CO3NaHCO3碱性 Na2CO3NaHCO3板书:探究实验 1:溶解性、碱性:Na2CO3NaHCO3对比自己的结论,查漏补缺,完善结论。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环节三: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导入 如果 Na2CO3固体混有 NaHCO3固体,应该如何除去?加热,使 NaHCO3固体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二:1、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我们现在进行科学探究二。根据课本装置图进行实验 Na2CO3和 NaHCO3
8、的加热。学生上台演示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问 我们看见碳酸氢钠的试管中有水珠生成,并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什么?碳酸钠有否这种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NaHCO 3 受热分解产生水、二氧化碳,Na 2CO3 受热不易分解培养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结论(ppt 展示实验结果)板书:探究实验 2:热稳定性:Na2CO3NaHCO3得出结论,热稳定性:Na2CO3NaHCO 3在对比中学习、归纳,通过实验说明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环节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导入 我们根据前面两个实验已经知道了一些它们的化学性质。思考一下它们还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与酸反应 深入思考问
9、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1、我们来进行实验探究一下,请同学们上来实验证明一下。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以及快慢个别学生上台演示:观察:两个试管中都产生气泡,但 NaHCO3 溶液更快产生气体。培养学生对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问 这个实验发生什么反应?谁可以把方程式写下来?学生上台书写方程式:Na2CO3+2HCl=NaHCO3+HCl=让学生熟悉方程式的书写,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环节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导入 学习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这些 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性质之后,我们该怎么去鉴别它们呢?实验探究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方案,做探究实验(例如它们与盐的反应)
10、做探究性质实验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问 实验的结果现象说明说明问题?写出反应方程式个别学生到黑板写方程式,得出实验结论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考能力【PPT】总结对比Na2CO3 和 NaHCO3 的对比ppt 展示讨论总结后,个别回答学生分组讨论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四、课堂评价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探究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探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实验、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反思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探
11、究 这部分内容,其性质并不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作为科学探究的“区别 Na2CO3和 NaHCO3的实验”,教材的设计是以列表的形式提供信息,由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且实验都是简单易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2、教学方式反思根据内容,我淡化了 Na2CO3和 NaHCO3化学性质的教学,将本节的教学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探究精神融入教学当中。从生活引入,以实验探究、讨论式教学法的形式展开,特别是设计学案,辅助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辅导作用,这样更
12、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3、教学设计反思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习题巩固。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引导-实验探究、对比的教学方法进行边讲边实验教学。这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六、板书设计(最后 ppt 练习巩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实验探究探究实验 1:溶解性、碱性 Na2CO3NaHCO3探究实验 2: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探究实验 3:与稀盐酸的反应 1. CO32-+2H+=H2O+CO22. HCO3-+H+=H2O+CO2总结:Na2CO3 与 NaHCO3 转化及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