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
寡人之于国也 兰老师精品Tag内容描述:
1、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孟子的思想,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简介,儒家经典之一,现存7篇,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
3、寡人之于国也学案一、 选择题(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 王好战,请以战喻/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C 养生丧死无憾,王之道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非我也,岁也/王无罪岁2、下列语句中,加黑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申之以孝悌之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 王好战,请以战喻/申之以孝悌之义3、对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寡人之于。
4、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简介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曾游历各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关于孟子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2)反对不义战争;。
5、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满分 120 分)一、选择题答题栏(每空 5 分,选择题共 100 分)题 1 2 3 4 5 6 7来源:高$考试(题库:_ST8 9 10答题 来源 :高$考试 (题 库:_ST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1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来源:_st.ComA曳兵(y) 数罟(cg) 洿池(w)B鸡豚(tn) 狗彘(zh) 庠序(yng)C孝悌(t) 饿莩(pio) 供养(gng)D衣帛(y) 王天下(wng) 不可胜用 (shng)2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两项A或百步而后止:。
6、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1邱龙涛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 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 孟子二章 。 得道 多助,失道寡助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 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 的具体内容。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o)战 弃。
7、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通过课后练习把握一词多义。、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体味欣赏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理解孟子主张仁政。【教学过程】一、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二。
8、,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性善气正真乃完人,千秋亚圣,孟子,(约前372前289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 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德育目标: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孟子(公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 ,与孔子合称 孔孟。,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
9、寡人之于国也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13 小题)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D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 D弃甲曳兵而走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C ) 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 受灾) B弃甲曳兵而走(跑) C养生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不王者(这样却) 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D ) 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组( C ) 例:养生丧死无憾 A然而不王者 B。
10、寡人之于国也孟 子,孟子,千秋亚圣,孟子,(约前372前289 ),我所了解的孟子,孟子(公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 ,与孔子合称 孔孟。,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 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 , 孟 子 便 与 母 亲 相 依 为 命 。 孟 母 非 常 疼 爱 自 己 的 儿 子 , 曾 经 为 了 替 孟 子 找 一 个 舒 适 的 学 习 环 境 而 三 次 搬 家 。 孟 子。
1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学习目标,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 孟子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轲,子舆,战国,孔孟,亚圣,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