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教育高中数学必修 1 教案 锦程教育伴您走向锦绣前程! 1课题:1.1 集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11周教案Tag内容描述:
1、锦程教育高中数学必修 1 教案 锦程教育伴您走向锦绣前程! 1课题:1.1 集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衡阳市五中 高一 年级下数学学科第 15 周“周周清”试卷班 级: 232 233 姓 名: .() (一、选择题(58=40)1. 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 个图n案中有白色地面砖的块数是 ( )A. B. C. D.42n42n4n3n2等差数列a n的前 n 项和 Sn=2n2n,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 ( )Aa n 。
3、衡阳市五中 高一 年级下数学学科第 3 周“周周清”试卷(232-233 班)班 级: 姓 名: .() (一、选择题(49=36 分)1、下列转化结果错误的是 ( )A 化成弧度是 rad B. 化成度是-600 度036783310C 化成弧度是 rad D. 化成度是 15 度56722、已知 是第二象限角,那么 是 ( )2A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C. 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D第一或第三象限角3、已知 ,则 化简的结果为 ( )0tan,si2sin1A B. C D. 以上都不对cococos4、半径为 cm,中心角为 120o 的弧长为 ( )A cm3 B cm32C c32 D cm325、角 (0costan BcostansinCtansincos Dsintanco。
4、衡阳市五中 高一 年级下数学学科第 18 周“周周清”试卷班 级: 232 233 姓 名: .() (一、选择题(85=40 分)1、在等差数列 中 ,则na314045678910aa的值为 ( )A.84 B.72 C.60 D.482、在等差数列 中,前 15 项的和 , 为 ( )na1590S8aA.6 B.3 C。
5、衡阳市五中 高一 年级下数学学科第 16 周“周周清”试卷班 级: 232 233 姓 名: .() (一、选择题(59=45 分)1已知两数的等差中项为 10,等比中项为 8,则以两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10 x80 B.x210 x640C.x2 20 x640 D.x220 x640 2等比数列a n,a n0,q1,且 a2、 a3、。
6、课题: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及模型,得出两平面平行的判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教学重点: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难点:判定定理、例题的证明。教学用具:学生借助实物,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讨,教师予以启发,得出两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方法:投影仪、投影片、长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引导。
7、课题: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了解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是点斜式的特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相互合作意识,注意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2.引导学生根据直线这一结论探讨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并会利用探讨出的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3.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特征及适用范围,培养和提高学生联系、对应、转化等辩证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
8、第 11 课时课题:函数的表示法(三)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分段函数的求法;(2)掌握函数图象的画法。教学重点:函数图象的画法。教学难点:掌握函数图象的画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举例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函数的图象,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在黑板上演示它们的画法。2. 讨论:函数图象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例 1画出下列各函数的图象:(1) ()2(2)fxx (2) ;430 例 2 (课本 P21 例 5)画出函数 的图象。()fx例 3设 ,求函数 的解析式,并画出它的图象。,x()213fxx变式 1:。
9、课题: 圆的一般方程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理解记忆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由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的圆心半径掌握方程x2y 2DxEyF=0 表示圆的条件2.能通过配方等手段,把圆的一般方程化为圆的标准方程能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教学重点: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间的互化,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方程中的系数 D、E、F教学难点:对圆的一般方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 新 疆学 案王 新 敞。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方法:探究,。
10、课题: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掌握两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解的情况与两直线不同位置的对立关系,并且会通过直线方程系数判定解的情况,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2.当两条直线相交时,会求交点坐标.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注意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3.学生通过一般形式的直线方程解的讨论,加深对解析法的理解,培养转化能力.4.以“特殊 ”到 “一般” ,培养学生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精神,以及运动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根据直线的方。
11、第 1 页 共 12 页课题: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教学重点:重点 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难点 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
12、第 16 课时课题:函数的基本性质运用课 型:练习课教学目标: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最大值或最小值、奇偶性) ,能应用函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性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讨论:如何从图象特征上得到奇函数、偶函数、增函数、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2.提问:如何从解析式得到奇函数、偶函数、增函数、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定义?二、教学典型习例:1.函数性质综合题型:出示例 1:作出函数 yx 2|x|3 的图像,指出单调区间和单调性。2分析作法:利用偶函数性。
13、第 26 课时课题: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实际中的简单应用.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习反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能够在同一坐标上看出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性质.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反函数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对数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log(0,1)ayx且2. 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与 ; 与17log20.5log70.5l83. 求函数的定义域 ; 3l(8)ayx二、讲授新课:1. 教学对数函数模型思想及应用: 出示例题(P72 例 9):溶液酸碱度的测量问题:溶。
14、- 1 -第 31 课时课题: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继续了解函数的零点与对应方程根的联系,理解在函数的零点两侧函数值乘积小于 0 这一结论的实质;通过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函数的零点两侧函数值乘积小于 0”的理解.教学难点“在函数的零点两侧函数值乘积小于 0”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观察二次函数 f(x)= x22x3 的图象(如下图) ,我们发现函数f(x)= x22 x3 在区间2,1上有零点.计算 f(2)与 f(1)。
15、课题:2.3 幂函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能够类比研究一般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来研究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教学重点:重点 从五个具体幂函数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难点 画五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概括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创设情境组织探究尝试练习巩固反思作业回馈课外活动问题引入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幂函数性质的初步应用复述幂函数的图象规律及性质幂函。
16、课题: 小结与复习(2)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复习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了解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3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的问题;4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会规范地写出解题过程。教学重点:线面、面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教学难点:线面、面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
17、第 1 课时课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2) 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3) 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 15 日 8 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
18、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课题:柱、锥体的结构特征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结构特征。(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的分类。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的几何结构特征。(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
19、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题:平面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对平面有了感性认识;(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情感与价值使用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2、平面的。
20、课题:柱、锥、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柱、锥、台体的研究,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的求法。(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全的全积,并且熟悉台体与柱体和锥体之间的转换关系。(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几何全的侧面展一过程,感知几何体的形状。(2)让学生通对照比较,理顺柱体、锥体、台体三间的面积的关系。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几何体面积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