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惯性实验会翻跟头的蚕茧和小胶囊创新实验目的: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课本关于惯性的演示实验生硬,缺乏趣味性,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趣味性,加深对惯性现象的认识,增加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一、 实验仪器及用品铝槽、蚕茧壳、纸槽、铁球(大、小)各一个,小
1.5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Tag内容描述:
1、趣味惯性实验会翻跟头的蚕茧和小胶囊创新实验目的: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课本关于惯性的演示实验生硬,缺乏趣味性,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趣味性,加深对惯性现象的认识,增加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一、 实验仪器及用品铝槽、蚕茧壳、纸槽、铁球(大、小)各一个,小胶囊若干。三、装置图:图 1图 2图 3说明:1、用空药用胶囊装小铁球(或自行车内铁砂子) ,2、将蚕茧拨开,取出茧蛹,将大铁球装入蚕茧壳内,用 502胶水封好蚕茧壳。四、实验操作1、如图 1 将装有一个小铁球的胶囊放。
2、课题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幻灯片 1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 1、 理 解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 会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描 述 牛 顿第 一 定 律 。2、 会 设 计 实 验 , 探 究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过 程 与 方 法 : 体 会 亚 里 士 多 德 与 伽 利 略 的 思 想 冲 突 , 通 过 运 用常 见 器 材 , 探 究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 并 体 会 、 领 略 实验 加 推 理 的 研 究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 利 用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来 分 析 生 活 中 的 惯 性 现象 , 通 过 活 动 感 受 物 。
3、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看到:物体要想运动必须有力才可以,撤去力物体就会最终停下来。,观察课本100页图61,图62, 图63,图64这四幅图,图1 用力推箱子,箱子运动,图2 用力敲钉子,钉子向下运动,图3 用力踢足球,足球向前运动,图4 发动机不施力,机车停下来,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要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就必须给物体施加一恒定的力。他认为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以后的1700多年的时间内人们都认为他得观点是正确的,直到伽利略用理想实验驳斥了他的观点,人们的认识才更进。
4、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六章 力与运动,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伽利略理想实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伽 利 略:,两种观点 谁是孰非,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伽 利 略:,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来自于日常。
5、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六章 力与运动,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伽 利 略:,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理想实验,两种观点 孰是孰非,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伽 利 略:,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4、分析与论证,运动物体。
6、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实验1:,用手推动小车运动, 小车为什么会运动? 为什么会停下来?,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研究:,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1. 静止的物体会怎样?2. 运动的物体会怎样?,实验方案,实验设计目的: 实验设计思路: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力对小车 运动的影响,看小车运动的情况。 (怎样使小车运动更远?),相同的小车、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表面不同即阻力不同,木板、小车、棉布、毛巾、斜面,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
7、第七章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亚里士多德认为: 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就必须给它施加一定的力;不受力而能够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
8、第六章 力和运动,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由实验知:,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 擦力越_,滑块前进的距离就 越_。,小,远,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练习:,1、我们骑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 踩踏板,自行车的速度也会越来越 快,这是由于受到_力作用;而 一旦到了水平路面,如果不踩踏板, 自行车最终会停下来,这是由于受到 _力作用。,重,摩擦,2、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作 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时, 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 它将( ) A.沿竖直方。
9、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 1、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2、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3、领会实验加推理的研究方法和控制变量法。,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a、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举例说明。,b、你猜想物体不受力时将会怎样运动?,b、回忆我们是怎样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P38c、此实验对我们设计本实验有哪些启示?结合生活实际经验,你有何创新?,2、思考并制订实验计划 a、我们身边不受力的物体是否存在?,空气越来越稀薄,声音如何变化,真空不能传声,摩擦阻力越来越小,运动速度变化,不受力时物体将。
10、机械运动,巴黎的报纸一则广告: “您只要给我们寄来2角5分钱就可以得到又经济又没有丝毫危险和疲劳的旅行方法。试试吧!” 有人按地址寄了2角5分钱去。这些人每人得到一封回信。内容是怎样的呢?,“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您记牢: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2500公里以上。假如您喜欢看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景吧!” 广告者被以欺诈罪带上了法庭,判决时他郑重地复述了伽利略的话:“可是,无论如何地球确实是在转着的呀!”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
11、第六章力和机械,6.1怎样认识力,1.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习目标,设疑:力是什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神州6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第一节 怎样认识力,请找出下列各图中的力现象有哪些共同点?,运动员举杠铃,人拉钓鱼竿,推土机推土,压路机压路,小磁针相互排斥,带电体吸引细水流,学生活动:自学课本2、3、4页,,小试牛刀,物体,作用,物体,小磁针,小磁针,吸引,细水流,带电体,排斥,物理学中通常。
12、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设计人:黄现昌 课型:新授2010 年 12 月 20 日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 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学习过程:一、复习展示: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由 到动,物体由 到静,以及运。
13、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总 1 课时课题第六章 力与运动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探究 整改意见1、 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及应用。2、 过程与方法: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强化 STS 的要求。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定律的理解。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让学生明了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牛顿定。
14、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目标: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能力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 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教学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发现法教学用具: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滑块、刻度尺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活动一:引导提问1、 用多媒体显示一些与学生日常。
15、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2)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方法(3)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4) 了解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方法2 过程和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2) 通过实验活动了解观察法的单独使用无法完成科学探究活动(3)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观察、分析与归纳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态度,了解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2) 通过大量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
16、6.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各们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六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课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 实例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圆柱体从斜面下滑”的学生实验、PPT 录像,swf 模拟演示等,逐步建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一切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的观点,最后形成牛顿第一定律,引入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逐步形成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定性认识。二、教材分析来源:Zxxk.Com1、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
17、课题 牛顿第一定律 课型 新授知识与技能 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不同论点,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本思路、主要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它的意义过程与方法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重点 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
18、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一、 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试验的推理过程。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会解释惯性现象。2、通过探究试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学生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活动和学习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了解利用惯。
19、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看到:物体要想运动必须有力才可以,撤去力,物体就不会运动或本来运动的最终停止运动。,观察课本100页图61,图62, 图63,图64这四幅图,图1 用力推箱子停止推,,箱子运动 箱子就不动,图2 用力敲钉子停止敲,钉子向下运动 钉子就不动,图3 用力踢足球离开脚后,足球向前运动 足球最后会停下来,图4 发动机不施力,机车最后会停下来,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要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就必须给物体施加一恒定的力。他认为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来维持。,。
20、 知识目标: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能力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 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教学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发现 法教学用具: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滑块、刻度尺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探究 1、牛顿第一定律1.生活中我们已经知道:自行车、列车 等 运动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