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发现班里一个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跟其他孩子一样举起了左手。然而,当他站起来回答时却一个字也答不出。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懂也举手,学生哭着说:“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于是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 以后
1.3知耻近乎勇 学案Tag内容描述:
1、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发现班里一个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跟其他孩子一样举起了左手。然而,当他站起来回答时却一个字也答不出。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懂也举手,学生哭着说:“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于是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 以后,每看到这个学生举左手,老师都尽量给他机会让他答题,举右手时从不提问他。一段时间后,这个平素在班里学习最差的学生变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老师还悄悄告 诉班里其他几个学习处在中下游的学生:不会时。
2、第 3 课 知 耻 近 乎 勇,生活在线: P22,小刚错在哪了?为什么错了?作弊,偷看以不正当的方法“赢得”了比赛,他应该感到羞耻,第 3 课 知 耻 近 乎 勇,知耻为什么会“勇”呢? 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羞耻心,那就是勇敢!,第1节 做人从知耻开始,不知羞耻 无耻之徒 人不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想一想?当一个人做错事情且不肯承认错误、甚至还沾沾自喜时,我们会说,对于这些严厉的指责,说明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 P23,一、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情境体验:免监考考场 P23 没有。
3、,第3课 知耻近乎勇,耻,做人从知 开始,羞耻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廉耻,是立人之大节。-欧阳修,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康有为,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宝山11岁少年落水围观者不救,郭富诚做客济南 广场花草遭殃,一、做人从知耻开始,自学导读一: 请你仔细阅读第一条目“羞耻之心 义之端也”和第三条目“改变陋习 培养良知”,然后尝试回答下列问题好吗? 1、什么是羞耻之心?2、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你是如何理解”知耻“的呢?3、为什么人必须要有羞耻之。
4、,第3课 知耻近乎勇,耻,做人从知 开始,什么叫“知耻”,“知耻”就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 是非、美丑的标准,就是对自己 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 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羞耻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5,廉耻,是立人之大节。欧阳修 行已有耻论语子路 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康有为,知耻格言,高科技作弊笔,兰州大学设立的无人监考考场,小小辩论会,正方观点:赞成设立免监。
5、第三课 知耻近乎勇第二节 立身需要自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 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自尊,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 2知道自尊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3正确对待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教学重点】 “什么是自尊” 、 “自尊的重要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活动单。
6、第三课 知耻近乎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自尊、知耻,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2知道自尊知耻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3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采取正确的方法面对羞耻感,从“知耻”而“记耻” , “记耻”而奋发,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2正确对待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履行应尽义务的态度。2树立在个人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责任。
7、第三课 知耻近乎勇第二节 立身需要自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 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自尊,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 2知道自尊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3正确对待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教学重点】 “什么是自尊” 、 “自尊的重要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活动单 。
8、第三课 知耻近乎勇自尊知耻(正反)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自尊、知耻,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2知道自尊知耻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3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采取正确的方法面对羞耻感,从“知耻”而“记耻” , “记耻”而奋发,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2正确对待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3运用全面观点、发展观点、角色分析法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
9、课题:七年思品一单元三课第二框立身需要自尊教案(第 6 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教学目标:理解什么是自尊,及自尊的重要性,及如何让区别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教学难点:“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 。教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第二课时 立身需要自尊请同学们自习课本 27-30 页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 3 个问题:1什么是自尊?2自尊的重要性是什么?3如何正确区分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导入新课:师导语:生活连线俗语:“树要皮,人要脸” 、 “宁输馒头不输气”的含义。师小结:这两句俗语说明,每个人都。
10、 第 3 课 知耻近乎勇3.2 立身需要自尊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尊,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知道自尊的重要意义。2.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重难点:自尊的力量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起点:(一)温习与默写“我能说!” 1. 什么是羞耻观念?2. 羞耻观念的重要意义有哪些?3. 如何培养羞耻之心?(二)情景导入“猜猜看!”:阅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属于人的什么心理品质?“穷,要穷的像茶,苦中一缕清香” “傲,要傲得像兰,高。
11、第 3 课 知耻近乎勇立身需要自尊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尊,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知道自尊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2.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教学过程:活动一:我的自尊体验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自尊的心理,感受自尊的情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自尊的含义。活动过程:(1)情境一:当我被人无端地指责甚至谩骂时,我会怎么做?情境二:当我的建议被老师或同学采纳后,我会。
12、第 3 课 知耻近乎勇做人从知耻开始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羞耻观念以及羞耻观念对于人的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自觉培养羞耻之心,激励学生把羞耻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3.通过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的领悟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小品:比高低(引入本课)开动脑筋: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准备如何让小明提高认识,改正错误?知识点:羞耻观念:就是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一、羞耻之心。
13、第三课 知耻近乎勇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自尊、知耻,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2)知道自尊知耻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3)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采取正确的方法面对羞耻感,从“知耻”而“记耻”,“记耻”而奋发,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2)正确对待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履行应尽义务的态度。(2)树立在个人。
14、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发现班里一个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跟其他孩子一样举起了左手。然而,当他站起来回答时却一个字也答不出。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懂也举手,学生哭着说:“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于是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 以后,每看到这个学生举左手,老师都尽量给他机会让他答题,举右手时从不提问他。一段时间后,这个平素在班里学习最差的学生变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老师还悄悄告 诉班里其他几个学习处在中下游的学生:不会时。
15、 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明考了 100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忘形的看着同桌小刚的试卷,眼里露出一丝嘲笑。数学成绩一向好的小刚只考了 95分,但他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小明的成绩是他作弊来的。而事先他们曾经约定要在这次考试中比个高低。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 “比赛 ”?为什么 ? 1、培养个人敢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增强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2、知道什么是知耻。知道知耻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6、第 3课 知耻近乎勇知耻近乎勇。语出 礼记 中庸 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耻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羞耻 之心,义之端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廉耻 ,是立人之大节。-欧阳修人须 知耻 ,方能过而改。-朱熹人之有所不为,皆赖 有耻之心 ,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康有为 一个少年去问智者 :”什么是人的尊严 ?”智者没回答却要少年去做三件事 :1:脱光衣服,到处去走一趟。2:去奉承。
17、1.什么是羞耻之心?,复习提问,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 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2.人为什么要有羞耻之心?,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知耻,就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这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该,它能催人奋进,也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正确的方法是“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才不断取得进步。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
18、 第 3 课 知耻近乎勇3.1 做人从知耻开始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羞耻观念及其对于人的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自觉培养羞耻之心,激励学生把羞耻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3.通过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的领悟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点:羞耻观念及其对于人的重要意义。难点:树立羞耻观的方法。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起点:(一)温习与默写“我能说!”1.自信有什么重要性?2.自信与成功的关系如何?(二)情景导入“动脑筋!”:自读教材 P22“生活在线”思考1.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 2.如何你是小明。
19、立身需要自尊),故事一,从前有一旅行队伍准备出行,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道:“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只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在一起,不就齐全了吗?”,思考:读了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人如果失去了自尊,生命便没有价值。我们应该从自尊中学会尊重别人,从自尊中学会立身处世。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感受自尊,分析故事一:,1、自尊心是人们前进的 ,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2、任何人的自尊心都应得到尊重。自尊不是轻视别人,不是狂妄自大,而是。
20、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尊、知耻,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2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3. 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羞耻之心,义之端也”,“什么是自尊”,“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羞耻之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改变陋习,培养良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一课时 做人从知耻开始预习检测:来源:学_科_网1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 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 。2羞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