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地缘政治,国华纪念中学:蒋洪涛,一、地缘政治简介:1、地缘政治: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缘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2、地缘政治博弈与地缘经济博弈的关系博弈的实质是对利益的追求,或者说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社会中,个人是博弈的主体,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是博弈的主体。在这一点上,国际政治中的博弈和个人之间的博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个人之间的博弈相对简单,
2、国家间的博弈不论是博弈主体的内涵还是博弈的内容、范围以及博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都不是个人博弈所能比较的,这是国家间博弈的复杂性所在。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实力虽然是博弈中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在地缘经济日益崛起的时代,国家之间的博弈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对利益的追求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强权具有压倒性优势,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如果能正确地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也能在博弈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世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简介:巴尔干半岛,波斯湾地区,北印度洋地区,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东南亚马六甲海峡。,三、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
3、区域一体化共同作用下,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与最快速的演进,呈现出五大特性。,1、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进,重心东移,1)近代以来,北大西洋两岸集中了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曾是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的重心。 2)亚洲崛起促使世界地缘政治经济重心由大西洋加快东移。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不少亚洲国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能源等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涌现出以中国、印度、中东海湾国家和东盟等新兴经济体,亚洲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新中心。 3)地区一体化加快发展亦使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日益“板块化” 。主要包括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平洋、独联体、南美、非洲
4、:中东产油国等七大板块,其中又以东亚太平洋地区增长最快、潜力最大。,2、世界发展格局加速演进,重心南下,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呈现出群体性崛起势头,涌现出以“金砖四国”(中、俄、印度、巴西)为首、包括“展望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和新钻十一国”(巴基斯坦、埃及、印尼、伊朗、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土耳其、越南)等在内的一大批发展中新兴国家,使“北方”(发达国家)主导、“南方”(发展中国家)被主导的关系格局得以改观,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显著增大,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及金融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升高。,3、世界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
5、1)冷战结束之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狂妄地宣称“历史的终结”,认为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及其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至高无上,应向全世界推广,并为此大搞对外“民主改造”与干涉颠覆,假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将“新自由主义”经济教条强加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到处祸国殃民。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地带华尔街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声名狼藉。与此形成鲜明对照,中、俄、印度等坚持独立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各自的发展模式,世界发展模式日益丰富和多样化。,4、国际关系行为体日趋多元化,传统外交模式面临挑战,1)主权国家一直是国
6、际关系的中心角色,政府间外交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国家主权至上和不干涉内政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2)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深入演进,不仅政府间国际组织继续蓬勃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纨也大量涌现并日趋活跃,依托于国际互联网的全球公民社会方兴未艾,各种国际行为体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已成大势所趋。 3)由此,主权国家的中心角色有所削弱,国家主权与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受到更多限制,国际关系行为体更加多元化,传统外交模式面临挑战,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外交日益突出。,5、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加速推进,2008年是国际战略格局加速转换的关键一年,俄格武装冲突、北京奥运盛会、世界金融危机等三大
7、事件标志着冷战后形成的“一超多强”与“一超独霸”的国际战略格局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1)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由于对外过度扩张、对内透支消费并放松经济监管,导致危机爆发,内外交困。布什政府对外奉行凭借武力推广“民主”价值观的“新保守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极力在“大中东”、大中亚”、东欧和亚太等地区扩张,将针对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反恐战争”扩大化与长期化,遏制并围堵俄罗斯、中国等新兴大国,以至陷入反恐“无底洞”,招致俄罗斯强硬反击,对外称霸战略四处碰壁。布什政府对内奉行自由放任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一味举债,寅吃卯粮,致使次贷危机恶化为金融危机。在此情况下,美国“软”“硬”实力均
8、遭重创,其“一超”优势地位明显下滑。,2)“多强”发展加快,中、俄、印度迅猛崛起。欧盟不断深化一体化进程,对外联合自强,自主性、“软”实力与经济规模效应日益突出;日本对内改革调整,对外加强日美同盟和亚洲外交,争当政治军事大国;俄罗斯内外并举,自强不息,上演“王者归来”;印度外交左右逢源,经济增长总体向好,不甘只当地区大国;中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举足轻重。 3)大国关系加快重组。俄格冲突导致美俄矛盾长期化,美国和日本极力拉拢印度,美日印“新三角”引人注目,西方大国对华玩弄“两手”,一方面利用合作,另一方面防范戒备。 4)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明显加速。“一超”的“单极”迷梦已告破灭,“多强
9、”地位上升,影响增大,“一超(美)五强(欧盟、中、俄、日、印度)”的格局日益推进。,四、当代中国地缘政治,东线地缘政治西线地缘政治南线地缘政治北线地缘政治,1、中国地缘政治的现状:,中国东线地缘政治,主要邻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朝鲜、韩国热点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东 海 大 陆 架 问 题,台 湾 问 题,朝 鲜 半 岛 问 题,中国西线地缘政治,主要邻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五国热点问题:中印边界争端、印巴克什米尔争端、阿富汗问题,中 印 边 界 争 端,印度,巴 基 斯 坦,克 什 米 尔 问 题,阿 富 汗,中 亚 五 国,中国南线地缘政治,
10、主要邻国:越南、菲律宾、印尼、美国热点问题:南海主权归属问题,南 海 主 权 归 属 问 题,中国北线地缘政治,主要邻国:俄罗斯、蒙古热点问题:边界争议,中 俄 边 界 争 议 地 区 A,中 俄 边 界 争 议 地 区 B,2、中国的应对措施: 1)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时指出:“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概言之,就是要“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11、末,这个成语被邓小平拿来,阐述中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外交战略方针。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其根本点一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二是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三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2)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摘自中国社科院: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3)和平崛起和睦邻外交的重大意义。,(1)争取到了很好的国际形象,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 (2)稳定了周边环境,利于与各邻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保证了和平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3)成功挫败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阴谋,使
12、帝国主义的流言不攻自破; (4)广泛的争取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政治力量,树立了中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5)在对外政策上很好的诠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的概念。,4)年青一代应该肩负的责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青年一代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就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 江泽民(1)希望青年们树立远大理想。青年富有理想,
13、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就应树立远大志向,并且要为实现这个志向而顽强努力,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2)希望青年们坚持发奋学习。当今时代,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青年要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
14、底。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广泛的,既要认真学习掌握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又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等等,特别要善于学习各种新知识,以求知识的常新。知识只有付之实践,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威力。青年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中去,在实践中继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 (3)希望青年们注重锤炼品德。优良品德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青年时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青年应该成
15、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尤其要在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自己做起,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4)希望青年们不断开拓视野。当今世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青年要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必须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大势。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未来,而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努力充实自己,才能具备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青年相媲美的素质。海纳百川,所以成其大。二十一世纪
16、的中国青年,应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5)希望青年们勇于进取创新。创新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后人超过前人,一代胜过一代,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青年最少保守思想,最具有创新的潜能。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创造出一番了不起的业绩。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我国富有生机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青年要立足岗位,锐意创新,敢于超越前人。千百万青年的创新实践,必将
17、汇聚成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奔涌洪流。,(6)希望青年们始终艰苦奋斗。彻底改变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只有长期艰苦奋斗,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才能实现。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才能创造无悔的青春和取得毕生的成功。畏惧劳苦,贪图安逸,坐享其成,最终只能虚度年华。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