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职、小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464783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小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小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小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职、小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职、小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适用专业小高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一、课程性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公共课,旨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历史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培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情感和爱国情操;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以便帮助他们掌握多种认识方法,这在影响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

2、所裨益。1 认知目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科学技术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能比较准确的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2 能力目标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运用于世纪社会生活,并将思考所得用复合现代测评规范的、感染人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3 素质目标学生树立起爱国情操:掌握多种认识方法,树立良好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在课程专家、学

3、校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实践要求而设计的。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上,打破了高等教育人文社科类课程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成为以具体知识传统和整体文化精神把握相结合组织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中国文化精神有所领悟。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思想内涵与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从思想观念把握历史文化的特征,从历史文化的变化去看思想观念的演进。同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充足、必要及发展性要求,融入管理从业人员在职业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基本要求,以此设计教学项目,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

4、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该门课程的建议总学时为 66 学时。四、课程内容和课时分配(一)课程内容及要求项目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项目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概念知识,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孕育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明确其意义一、关于文化二、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二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体精神之一中国儒家文化了解儒家思想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实意义,分清原始儒学与政治制度化儒学的区别一、儒家文

5、化的发展过程二、儒家思想文化的总体特征三、儒家思想的精华四、 论语的四大精要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三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体了解道家和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一、道家思想文化二、中国道教思想文化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精神之一道家与道教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三、 道德经与逍遥游四、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项目四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体精神之一佛教文化了解外来佛教的主要教义,佛教传入我国及中国化的过程,佛教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影响一、佛教的创立于主要教义二、佛教的主要宗派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四、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五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了解中国

6、传统服饰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服饰制度与传统礼制文化的关系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演变二、中国传统服饰制度三、中国传统服饰与传统礼制文化四、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六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色;了解中国传统的酒文化、茶文化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色三、饮食与传统礼仪文化四、中国传统的酒文化五、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七 了解中国传统建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 讲授法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文化筑及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与类型;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及文化内涵化二、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案例分析法小

7、组讨论法项目八中国传统交通文化了解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的发展概况;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的演进和发展;了解中国古代交通制度和交通法规一、中国古代交通文化的发展二、中国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三、中国古代交通制度四、中国古代交通法规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九中国汉字文化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及规律,汉字书写形体的演变,汉字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极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汉字与哲学、文学艺术的关系一、汉字的产生及造字方法二、汉字书写形体的演变三、汉字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四、汉字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五、汉字与中国文学艺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十中国传统文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学的伟大成就和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学在传统文化中的

8、地位一、中国传统文学的成就二、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十一 了解中国传统音 一、传统音乐艺术文 讲授法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乐艺术文化、戏曲艺术文化、书法艺术文化绘画艺术文化、雕塑艺术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特征 化 二、传统戏曲艺术文化三、传统书法艺术文化四、传统绘画艺术文化五、传统雕塑艺术文化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十二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学习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精粹的科技文明,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数学等主要成就,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一、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二、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数学等主要成就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特点

9、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十三中国传统医药养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中医药、养生学的发展与代表人物、代表作;了解各中医养生学派,传统中医养生的要诀,中华医学养生的文化特点一、传统中医药学、养生学的产生与发展二、传统中医养生学派三、中医养生四要诀四、中华医学养生的文化特点五、古代名人养生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项目十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理性的视角客观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精髓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及糟粕三、开掘中国传统文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糟粕,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发展前景化的现代意义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四、中国传

10、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及文化创新(二)课时分配课时分配序号 工作任务讲授 习题 实验 实训 现场教学 小计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2 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体精神之一中国儒家文化3 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体精神之一道家与道教文化4 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体精神之一佛教文化5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6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7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文化8 中国传统交通文化9 中国汉字文化10 中国传统文学11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12 中国传统科技文化13 中国传统医药养生文化14 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总 计 66五、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或选用必须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要求为中心、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

11、模块分解成为相对独立的项目或任务单元,按每一项目单元对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要求策划教学内容,在每一任务单元的设计中,应通过典型的案例、故事、作品欣赏等引入内容, ,侧重于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说明,并在其中引入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强调技能训练内容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点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有意识应用。(二)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以任务单元为基础进行能力训练,创设学习情景,以角色扮演、互评、讨论、自行设计场景等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师讲解、作品分析、分组讨论、文物鉴赏等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任务单元的理解,使学生在“教” “学” “练”的过程中,能真正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三)教学评价力求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以课堂提问、集中考核等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考核要求: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 40%,考试成绩占 60编制人:X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