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税制的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096821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税制的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税制的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税制的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税制的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税制的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中国税制实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这门课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本课程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税收知识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本课程是会计类岗位职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税收的基本职守、基本理论、基本能力。(二)课程

2、改革指向:1、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2、教学目标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 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3、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4、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财税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充分汲取现代税收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制度、新方法,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继续 建设并完善课程体系。拟组织编写一本中

3、国税制实务的新教材。6、组织编写中国税制实务教材配套习题集、试题库和相关辅助资料,开 发和建设中国税制实务多媒体课件并上网,切实推进现2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7、加强教学过程及考核评价的管理控制,使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对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中国税制实务实践课分为四个部分内容:1、案例分析。主要通过案例分析, 让同学更深刻地了解税收学基本原理

4、,学会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老师通过搜集税收实践中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们介绍税收领域的典型案例,并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2、税收模拟。开展 实验教学,增加学生感性知识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对业务 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利用各校会计模拟实验室设备,进行计算机模拟教学,包括税收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制;组织学生到实际部门见习各类纳税申报软件的运行使用情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掌握有关制度规定和业务方法。3、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市内财政经济学家、税务部门的领导及资深财经工作者举行专题讲座和进行交流,使学生接触税收学界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流派,了解税收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以及税制改革的进程、热点和 难点,加深对税收理论和实

5、际问题的认识。4、社会实践。除了在全程教学计划中有专门的实习安排外,还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专题社会调研和税法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到税务机关进行专业实践。总体上看, 中国税制实务教学注重基本理论与财经实践的结合,利用与各级税务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长期和广泛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课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于当前财经实践和改革动态的了解,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财3经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学生对税制相关内容的兴趣因之增加,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因之提高。建议本课程实行模块化学分结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项目的

6、模块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认知” 、“理解”、 “能”、 “会”等用于来表述。 “认知” 用于表述事 实性现 象或知识的学习程度; “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和“ 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 习程度。(四)参考学时:70 学时,4 学分。二、课程目标中国税制实务是为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认识开征各税的现实意义,明确本课程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学好本门课。(二)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

7、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三)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 单位的税务工作。四、课程内容纲要单元一 税制基本理论概述(一)学习目标:1、掌握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税制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我国现行税制体系。2、了解税收的职能作用,重点掌握税制构成要素等基本理论知识, 为税制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学习任务: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认知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法律体系、税收的职能作用。税制构成要素及税收分类,各 阶段的税制建设与发展, 1994 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8、、原则和税改的主要内容。4相关知识基本知识:税收与税收本质的概念。 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收的职能作用。税制的六大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税收的分类方法。我国 现行税制体系。我国税制改革方向。扩展知识:税法、纳税人、税收法律关系能力训练 阅读所给的税收资料,培养阅读 税收新闻和资料的兴趣和能力。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 料中知识点的分析。单元二 流转税种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增值税的基本实务。2、掌握营业税的基本实务。3、掌握消费税的基本实务。4、掌握关税的基本实务。(二)学习任务:模块一:增值税 参考学时 16学习目标认知增值税的概念、类型、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增 值税专用发票的

9、使用和管理、申报与缴纳的有关 规定、熟 练掌握增值税应纳 税额的计算、出口退税额的计算。了解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减税和免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申报与缴纳。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税率、 销项税和进项税的规 定;减免税规定;应纳税额和出口退税额的计算。扩展知识:进口税、免税、减税能力训练 我国增值税的现实资料和案例分析、增 值税发票的填列。考核建议 增值税计算测试、案例资料中知 识点的分析。模块二:消费税 参考学时 105学习目标认知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征税范 围、税率、计税依据、申报与缴纳、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

10、算。了解消费税的形成与发展、减免税和出口退税。相关知识基本知识:消费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消费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考核建议 消费税计算测试、案例资 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三:营业税参考学时 8学习目标认知营业税的概念、纳税义务 人和扣缴义务人、征税范 围、税率、计税依据、减税与免税、及营业 税的计算和征收了解营业税的发展与沿革,申 报与缴纳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营业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营业税计算测试、案例资 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四:关税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掌握我国关税的政

11、策;关税的纳税人;关税的课税对象;关税的税率;进口关税的完税价格的确认和出口关税的完税价格确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一般掌握关税的概念和关税的分类;关税的征收和管理;关税的 补征和追征;关税的退还;关税的滞纳金等方面的具体规定。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关税的概念、课税对象、税率和计税依据等。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关税计算测试、案例资料中知 识点的分析。6单元三 所得税种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实务。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实务。(二)学习任务:模块一:企业所得税参考学时 10学习目标认知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征税 对象、 纳税人、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确

12、定、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企业股权投资的处理、企 业合并分立业务的税务处理、减免税优惠。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征税对象、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及其 账务处理。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企业所得税计算测试、案例 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二:个人所得税 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认知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特点、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的确定、减免税优惠、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征税范围 、税率和 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 的计算。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个人所得税计算测试、案例 资料中知识点的

13、分析。单元三 资源税种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资源税的基本实务。2、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实务。3、掌握土地增值税的基本实务。7(二)学习任务:模块一:资源税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认知资源税的概念、特点、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目与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资源税的立法原则、申报 与缴纳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资源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资源税计算测试、案例资 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二:城镇土地使用税、 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认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特点; 认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 围和纳税人、税率(税额);认知城

14、 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税优惠、认知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立法原则申报缴纳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征税范 围、税率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算测试、案例 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三:土地增值税 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掌握土地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征税范围、 纳税人、税率、转让房地产增值额的确定、减免税优惠、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申报与缴纳及立法原则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土地增值税的概念、征税范围 、税率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8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土地增值税计算测试、案例 资料

15、中知识点的分析。单元四 其他税种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资源税的基本实务。2、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实务。3、掌握土地增值税的基本实务。(二)学习任务:模块一:车辆购置税 参考学时 2 学习目标认知车辆购置税的概念与特点、 纳税义务人、征税 对象与征税范 围、税率与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车辆购置税的概念、征税范围 、税率和 计税依据。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 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二: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掌握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的概念、特点、 车船使用税、契

16、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减免税 优惠、房 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的立法原则和申报缴纳。相关知识基本知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 计税依据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 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9参考学时 2 学习目标认知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特点、征税范围、纳税人、 计税依据、税率和减免税优惠、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立法原则、申报、缴纳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征税范 围、税率和 计税依据及其 应纳税

17、额的计算。扩展知识:相关案例分析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 料中知识点的分析。八、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1、教材编写定位:中国税制实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税收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2、教材编写目标要求:坚持以实践部门的需求和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计划将其编写成为一门实践体系完整、课程内容丰富、实践环节完善、教学方法新颖、注重案例教学,以及能够不断紧随社会和技术发展的新型教材。3、教材教学目标的

18、定位:一是要指导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原理;二是要密切联系客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各项税收政策的精神;三是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学会各种税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四是结合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各税的征收管理方法,使其今后能更好地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4、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色要求:编写思路:以格式变化为切入点,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体现时代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的编写目的。10基本特色要求: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反映国内外税制改革的新情况,吸纳税制研究的新成果,并加入在教学和实践中的收获。从内容上注重阐述税制基本理

19、论和基本常识,注重分析各种税收法律政策书画家,以及现行税制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为此,该教材除了有复习思考题外, 还应该专门编写配套的学习材料,提供大量的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教学方法与评价1、教学方法按照案例教学要求,采用理 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场地等教学手段。2、教学评价采取模块评价、单元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三) 资 源准 备本课程实施需要下列资源:1、税票、税单、财税部门有关实习资料等。2、开发各类税制案例和资料、教师指导书、网络资源等。3、要选择各财税部门、工业企业及商品流通企业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九、说明1、该课程按照定位要求,采取单元模块模式组合教学内容体系,适应于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不同层次之间可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调整。2、本课程所列的总学时、模块课时为建议课时,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建议课时包括课堂教学课时和实训课时,不包括考核课时。 (本课程标准编制人:马力、周艳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