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转变观念 改变模式 服务农村河南省罗山县东铺乡电影放映队“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事 业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大一声号角,响彻神州大地,迎来了文化发展的春天,“2131”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惠民政策,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 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河南省罗山县东北部的一个偏僻小镇东铺乡,以陈松久同志为队长的农村电影放映队忠实践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发展东铺乡农村经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深受各级党委政府的好评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连续多年受到市、县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表彰。一、扎
2、实工作,服务基层,服 务群众为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东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益电影工作。乡党委书记吴祖训,乡长李太友亲自组织制定出东铺乡农村电影放映目标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宣传委员 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农村电影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建立乡、村、组三级联动,文化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安排农村电影专项工作经费,大力推动了全乡农村电影工作。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主要是一个“ 干” 字,在 实施农村电影工程过 程中,东铺乡电影放映队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贴近基层、服务“三农” 、满足农- 2
3、-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第一任务,认真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积极开展了农村电影公益活动,全面完成了本乡每年 324 场次的电影放映任务,实现了全乡 27 个行政村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公共服务目标,同时还较好的开展了市场电影放映工作,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电影需求。为了让人民群众看到自己真正需要看到的影片,我们从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开动脑筋,克服资金、天气、交通等重重困难,按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送电影下乡工作安排,从县电影公司及兄弟县市电影公司组织大量“科普 ”、“法制”及故事片,如突破乌江、太行山上、张思德、美丽的音符、紫日、极度险情、稻田养殖、稻田病虫防治、赌博的危害等等
4、。这些影片教育性、适用性、针对性极强,人民群众看了这些电影,等于得到了一次次科技、法制、党教培训,挖掘了农民(居民)的经济开发潜力,转变了观念,直接指导了农民(居民)群众建设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为我县公益电影放映更加全面地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优质过硬的技术、吃苦耐劳的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受到市、县文化局及电影公司领导的褒扬与嘉奖,2008 年和 2009 年被信阳市委宣传部两次授予 “优秀农村电影放映 队” 称号。工作中还注重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与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以农村公益电影为平台
5、,根据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农村农时节令,放映群众急需的种、养殖科技片,开展计划生育、禁赌、森林防火宣传,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收到很好的效果。多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农村电影工程,进一步贴近了- 3 -农村实际,满足了农民需求,服务了基层工作,沉寂多年的电影市场在我乡重新焕发了生机,大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仅 2009 年,全年共放映电影 348 场次,其中送电影下乡 324 场,广场电影及慰问电影12 场,优秀电影进社区 12 场;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 8000 余份,近 4万农民兄弟在家门口享受到我们送去的免费电影大餐,丰富了我乡农村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管理严格,制度完善,放映
6、 规范为了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更好完成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充分调动放映员的工作积极性,我们队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程、服务规章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了内部管理。一是健全制度,细化责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以岗定人,任务到人,责任到队,细化到每场电影,进一步完善了送电影下乡活动实施方案、放映队长岗位职责制、放映员岗位职责制、送电影下乡岗位职责制、放映安全责任制、操作规程、放映细则、财务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二是规范放映服务,实行例会制度,提前安排布置本周的工作,总结上周放映得与失,仔细梳理群众意见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服务质量, 坚决杜绝违规放映行为。三是加强管理,我们每一场放映
7、都有记录,且 资料有 2 套,一套是行政村负责人、农民群众填写、盖章的放映内容及意见和建议的意见反馈表,另一套是放映人员、场次安排统计表,两套表互为佐证,真实记录了放映情况,每次放映还有具体的影像,做到放映场次记录清晰且有据可查。在制度的约束激励之下,该队内部管- 4 -理不断规范,效益不断提高,多年来,我们队从无违规放映行为和瞒报场次记录的现象发生。三、积极改革,不断创新电影放映形式和渠道东铺乡电影放映队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要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电影放映形式和渠道,努力改进和提升放映质量,主 动出击,开拓市场、培养市场、激活市场。一是放映前告知,统一印制了电影海报,将放映
8、的影名、时间、地点,提前一个星期,以张贴海报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告诉广大农民群众,提高群众的观映率,据初步统计, 观看群众 3.6 万人次,占在村(家)群众的 86.6%。二是坚持回访,每放完一轮电影后,就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然后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加以改进,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提高群众的满足度,经多次问卷调查,群众满足率达 98%以上。三是立足实际,根据各村的农业生产及农时生产实际和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科教片,并积极与农技部门联系,配合农技推广选好科教片,最大限度地使广大农民群众做到学用结合,提高群众的观后效果,使每位劳动力都学到一门以上实用新技术。使
9、科学技术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大地增强了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四是实行“影企联姻” 、“影农联姻”和“ 影校联姻”, 不断开拓市场,创造经济收入,把广大人民群众急需的适用性强的“科普” 、“法制”、“ 党教”和故事等影片及时送到各个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不仅通过寓教于乐,提高农村广大群众法规知识水平,增强遵法意识,为单位、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也为放映队本身开展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注入了活力,在开展- 5 -“三下乡”、 “向祖国汇报”等展映活动中发挥 了积极作用,达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四、凝聚团队精神,加强队伍建设为了让人民群众看到高质量高水平的电影,我们放映队不断加
10、强队伍自身建设,投入资金配置了下乡服务车辆一部,购买了了全新 16放映设备 1 套,广场数字电影放映设备 1 套,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服务质量上不断提升,以过硬的技术,规范操作,精心放映,确保放映质量。我们将放映人员的待遇与放映任务的完成、放映质量与效益紧密挂钩,从 严从高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在队长陈松久同志的带领下,多年来我们以优良的放映质量、安全规范的操作规程,顺利完成了市县电影公司交给的各项放映任务,优质放映率达 99%以上。特别是近年来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放映队积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二十字社会主 义新农村总体要求,积极购买了水稻抛秧、 平
11、衡施肥、 化学除草、 无公害蔬菜、 西瓜嫁接、 节水浇灌、 秸杆氨化、 农村改厕、 邪教的本质、 迷信害人、 近亲结婚的危害等 30 余部科教片,投入到“送电 影下乡” 活动中。引导农民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户品;引导农民发展节地、节水、节肥、 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引导农民崇高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思想和良好道德风尚;引导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倡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我乡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亮点,出色的完成了农- 6 -村数字电影放映的各项工作。同时放映队也成为我县农村放映队伍中的一面旗帜,在市县区域内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多年来来,罗山县东铺乡电影放映队克服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经费不足等重重困难,活跃在全乡两个社区及 27 个行政村中为群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调动了全乡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热情,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普、法制意识,为 我乡扶贫攻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