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管理,方宝,结 构 图,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组织管理,概念,公共管理的主体和行为特征,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公共政策的概念、属性及功能,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区别,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公共组织变革类型,公共组织变革的因素,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和消除对策,公共管理概述,一、概述(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就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 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可以概括为:公共组织运用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从4个
2、方面做以下理解: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政府组织法定程序产生,合法性和强制性;非政府组织民间的、志愿的,公共管理多元性的体现。如学校、研究机构、社区服务机构、消费者协会等。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十分广泛,分4个类型: 一、管制性公共事务(安全、治安等) 二、基础性公共事务(公共设施的发展、社会福利的推进) 三、服务性公共事务(医疗、教育) 四、保障性公共事务(环境保护),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表现为有形的或无形的公共物品的提供和服务。2、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公共权力以政治合法性为基础,代表的是社会成
3、员共同的意志,是社会资源的高度集中,是社会力量中的最大力量。具有对全社会的制约性。由于公共权力的特殊性,在其运行过程中,必须与公共责任和法律联系在一起。社会生活分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私人领域)。 作为公共领域的代表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非公共领域工商企业是主要形式。是市场 的主体。公共权力是权力中影响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权力。,二、公共管理的主体和行为特征 主体是公共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一)政府组织1、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 建立和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2、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 改变管理理念,
4、为全社会提供服务;企业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效率; 3、市场失灵; 4、政府失效。,(二)非政府组织 包括: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单位基本特征 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 活动特点:广泛性、针对性和中介性。公共组织结构的各构成要素中,行政职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连接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一、概述(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1、基本属性 阶级性和社会性;超前性;系统性;合法性(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2、主要功能 导向功
5、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二、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区别1、制定的主体不同 法律制定者是宪法规定的权力机构; 政策的制定者可以是行政机构、立法、司法机构; 2、实施主体不同 法律的实施主体只能是司法机构; 政策的实施主体主要是行政机构; 3、表现形态不同 法律有统一的实行标准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政策只是规范、原则,操作还需细化成细则; 4、稳定性不同 法律一旦制定,长期有效,不能经常更改; 政策可以终止或修正。,三、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制定政策就是因为有了需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就形成了政策问题的建构的过程,四、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1、公正考虑多数人利益; 2、受益多数人受益; 3、系
6、统有长远规划,易于发展; 4、权变全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5、优化有多种备选方案,五、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1、自上而下 上级负责制定政策,下级负责执行政策。2、自下而上 给基层一定自主权。,六、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 1、政治因素 2、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 3、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执行; 4、行政因素 5、沟通因素,公共组织管理,一、公共组织的特征1、政治性:国家权力机关哦,是国家意志的代理机关。 2、社会性:参与社会的各种事务。 3、权威性:依法设立的,法律授权的; 4、法制性:依法办事; 5、系统性:组织体系完整。,二、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层次:管理纵向结构的层级数;
7、管理幅度:管理者管理的人数;层次越多,幅度就窄,成反比关系。我理解就是:设立的机构层次越多,每个机构管理的人数就越少,负责的公共事务就越少嘛。,三、公共组织的变革 1、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2、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主的变革 变革的最基础部分3、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性的变革,四、公共组织变革的因素 1、外部环境 2、科学技术的应用 3、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 这是变革的源泉和基本动力。 4、管理职能的变化; 5、组织成员的心理 6、专家意见,五、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和消除对策 阻力来自认知,就是人们对变革目的、机制和前景的理解和态度等方面;变革成功的关键: 客观分析变革的有利因素
8、和不利因素; 精心设计方案; 加强宣传; 人事调整; 折衷妥协,3、非政府组织类型 1、宗教性组织:教会、协会、传道会; 2、社会性组织; 3、文化性组织:美术馆、博物馆、歌剧院; 4、学术性组织:私立中小学、私立大学; 5、保护性组织:工会、行业联合会; 6、政治性组织:政党; 7、慈善性组织:慈善医院、私立财团; 8、社会运动组织:和平运动集团、环境保护组织;我国 非政府组织可划分为:公办的非政府组织和民办的非政府组织 公办的:政府主办,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推进公益事业为宗旨; 民办的:民间主办,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推进公益事业为宗旨;如:慈善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文化教育事业、基金会、群众团体
9、。,4、我国非政府组织 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是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章程活动的非营利社会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合和其他社会力量及公民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作用: 1、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2、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和高效配置; 3、促进基层民主建设; 4、净化社会风气。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俄、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5国;4个观察员国: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和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