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中级)陈建兰 (苏州科技学院),七部分内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 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增能理论,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一)什么是理论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一)大卫 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二)马尔科姆佩恩的分类,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一)什么是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实践的系统化观点。 教材上所讲的社会工作理论包括两类理论: 一是比较抽象化的理论(即基础理论)。这种理论是指由一系列逻辑上相
2、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般水平和较高知识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及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二是作为模式的实践理论(即应用理论)。这类理论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能够有效处理某类问题的一套经典的做法,它们用一套概念体系表述出来,也具有理论的形式。,(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理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其作用首先在于帮助专业建立权威地位,取得在社会中的合法性。社会工作专业的权威和合法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能否有效地解释和理解人们的需要,并且在实践中帮助人们建立满足其需要的途径。在这一点上不论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都要做到能够解释纷繁复杂的社
3、会现象。,概括来说,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解释。 (2)预测。 (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 (4)发展新的理论。,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一)大卫 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大卫 豪(David Howe)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两类。 所谓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与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规则、社会制度的理论等。这些理论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服务对象及其所生活的社
4、会。,所谓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由于社会工作集中表现为一系列实践,因此佩恩又把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理论”。其中,“实践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理论概括。 “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彼此贯通的。,(二)马尔科姆佩恩的分类 马尔科姆佩恩(Malcolm Payne)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实证主义(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 后现代理论提供了一种对世界更为复杂的理解。,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
5、 四、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考点)(P9899),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这一理论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希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创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它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到了20世纪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 伽瑞特(Garrett)1940年首先撰文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她看到肇始于玛丽里士满(Mary Richmond)的“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与社会治疗(social treatment)逐渐转变为心理社会诊断和心理社会治疗,从而也使社会工作将
6、焦点聚集在个人层面。,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1、意识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构成的。意识(consciousness)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是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 )的一部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不仅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 潜意识是一种低级的心理过程,与意识不同。意识过程是符合理
7、性的,而潜意识则是非理性的,或者说根本没有进入理性层面(潜意识的内容往往包含着大量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因而受到压抑,不被允许自由进入意识)。 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甚至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有潜意识的影响。,2、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反之,人格就有问题。当人格失调时,弗洛伊德理论就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目的在于强化自我,使它更独立于超我,扩展它的知觉领域,提高组织能力,以使它能占有新的本我
8、部分。,3、泛性论 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三、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要解决问题就要分析潜意识。 奉行五个实务原则: (1)个别化原则。即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这一原则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较大。 (2)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因为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是一个重温过往痛苦经验的过程,必定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受助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以保证受助人能够顺利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要保证治疗过程
9、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受助人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受助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讲出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治疗者要从中看到内在联系,发现内在冲突,即所谓的核心冲突。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感受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接纳与理解。,四、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考点) (P9899),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童年决定论)。 一个例子:教材P113 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治疗情境的建立 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与服务对象要签订治疗协议,在协议中要明确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的角色分工、治疗计
10、划和时间表。签订协议是保证持续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治疗历时会较长)。 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感和一致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进行分析。,(2)治疗关系的建立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她)感受到支持与安全。因为只有这样,服务对象才可能将痛苦的经验讲述出来。另外,如果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讲述出来,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伤害。,(3)治疗性对话 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 自由联想的关键在于让服务对象能够将最原始的想法与感受讲出来,以便社会工作者捕捉其深层的心灵活动。 倾听是一种广
11、泛的倾听,而不是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倾听。 诠释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表达对其内心了解的行动。,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地位的变化,(1)20世纪60年代之前,精神分析理论主导了社会工作治疗的方向,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尤其是在美国),社会工作几乎等同于个案工作,个案工作又几乎等同于精神分析治疗,由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2)20世纪60年代之后,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逐渐减弱;到今天,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原因有三: 一是精神分析治疗存在局限。它是在个人层面提供服务,而且它强调揭示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作过程长、服务人数少,且花费高昂。 二是二
12、战之后,社会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要求社会工作服务于方方面面人群。这就使社会工作服务不可能再有充分的资源与时间提供精神分析理论所要求的深入的、耗费时间的治疗。 三是二战之后,各种不同的理论开始出现。,尽管精神分析理论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但它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依然是根本性的。如,精神分析理论所强调的个别化原则,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举例说明:,1、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可以分为( )等几个部分。 A.治疗对象的了解 B.治疗情境的建立 C.治疗关系的建立 D.治疗性对话 E.治疗方案的运用 2、20世纪60年代之前,( )主导了社会工作治疗的方向,对社会工作有着极
13、大的影响力。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社会支持理论 D.生态系统理论 E.人本主义理论,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 二、认知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考点)(P101104)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二)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三)服务的步骤 (四)结案和跟进,引子,几个相关联理论的关系:精神分析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知行为理论 行为主义(行为学派)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反弹。精神分析理论过度强调本能的动机、焦虑和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而行为主义的焦点只集中在环境如何制约或塑造行为。 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学派)又可以被
14、看作是对行为主义的修正,尤其是对过度强调环境制约和忽视个体内在影响因素(如认知或信念)的极端行为主义的修正。认知行为理论强调认知是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只是在治疗或临床上加入行为改变的技巧。,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行为主义(行为学派):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强调“刺激反应”公式。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行为主义者认为,我们只能观察和影响人的外显行为。而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 行为主义所致力的临床行为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
15、引起行为的原因。,认知(行为)学派: 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道扬镳。在阿德勒看来,人类行为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这包括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个人的信念、期待等。而在这其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 总之,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当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在认知学派看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行为主义中后来出现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社会学习理论,为认知行为学派的发
16、展提供了直接的支持。,二、认知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采取行动。 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所谓“自动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行动。 埃里斯(Ellis)提出了认知的ABC理论。简而言之,就是认为如果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的认知是错误的,则他的情绪和行为都可能是错误的。,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
17、件、目标行为和结果。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应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的行为改变。,三、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考点)(P101104),(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看法) (1)服务对象的问题与他(或她)的其他行为一样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经过学习改变的。 (2)服务对象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外在行为层面上的,更是认知的结果。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不仅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而且还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
18、 (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注意受助人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提。,2、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认知行为学派认为帮助他人的关键是协助其自助、自立,使其能够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成为自己的咨询者和帮助者,以达到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效果。 (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1)改变错误的认知、不切实际的期待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4)加
19、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举例说明(多选题):,认知行为理论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是( )。 A. 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B.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C.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D.实现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实现自己。 E.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二)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认知行为学派在助人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服务对象的改变,一方面要协助其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外在监督,实现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的结合。,其专业助人过程包括三个方面: (1)确定评估重点。根据认知行为理论,评估的重点应该在于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2
20、)专业关系的建立。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关系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一个是教育者,一个是伙伴。,举例说明:,按照认知行为学派的观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助人过程中通常扮演两个重要角色,一个是教育者,一个是( )。 A.管理者 B.资源争取者 C.政策影响人 D.伙伴 E.倡导者,(三)服务的步骤 (1)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 (2)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 (3)探索其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 (4)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 (5)检验服务对象新建立的对自我
21、、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四)结案和跟进 在结案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和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他在结案以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认知行为治疗的一个例子:教材P103。,第四节 社会支持理论,一、社会支持理论发展的历史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 (二)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 三、运用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的实务模式 四、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一、社会支持理论发展的历史,鲍尔拜首先在精神医学领域提出了依附理论,强调早期关系(特别是与父
22、母的关系)的重要性。柯伯和卡塞尔发表文章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工具性支持和情绪性支持。 在过去几十年中,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支持概念的研究;二是关于影响个人发展和使用社会支持因素的研究;三是关于社会支持影响个人心理状态机制的研究。 在美国,社会支持网络用于临床治疗始于20世纪60年代。斯拜科特以社会网络治疗的方法训练治疗者,推广社会网络治疗理论。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社区支持计划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非正式网络发挥了正式网络不能代替的作用。,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一组人之间的接触,通过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
23、和新的社会接触。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社会资源是指个人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一)社会支持的概念 林南: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社会网络只是个人可以直接接触的一些人,包括亲戚、同事、朋友。亲密伙伴是个人生活中的一种紧密关系,关系中的人认同和期待彼此负有责任。 工具性支持指运
24、用人际关系作为手段实现某种目标,如找工作、借钱或帮忙照看孩子等;表达性支持既可以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它涉及分享感受、发泄情绪和挫折、寻求对问题或议题的了解、肯定自己和他人的价值与尊严等。 工具性支持包括引导、协助、有形支持与解决问题的行动等,表达性支持包括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和认可等。,(二)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 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1、发展因素(历史因素) 对关系的不同看法会直接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关系的建立。从发展的观点看社会支持,其关键问题在于过去的经验如何影响其今后的社会生活。从治疗的角度来看,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个人生活中的负面经验或弥补个人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图改变个人
25、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2、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是指个人的人格因素对发展和使用社会支持的影响。一般来说,低自尊不利于建立关系,而高自尊者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一个对自我评价高的人,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而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性高者倾向于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就可能建立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自主性高者则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利用社会资源网络的倾向不高。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不同类型的生活环境对社会支持网络形成的作用。一般而言,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个人更容易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也更倾向于利用支持网络;而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利用就会相对减少。,
26、三、运用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的实务模式,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 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应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以其掌握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帮助,以满足受助人当前比较紧迫的需求;二是社会工作的作用还在于帮助服务对象补足和扩展其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受助人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干预模式可以分作两个部分:一是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二是拟订具体的帮助计划,实施帮助。 对社会支持
27、网络的评估包括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结构评估是指网络的组成,包括人数、网络所包括的人员的类型(职业和领域)、网络中人们之间的距离等。内容评估是指网络所发挥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表达性支持。(对评估的一种分类),评估又可以在个人和社区两个层面进行:个人层面的评估首先要确定网络所包括的人员的生活领域,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员对于服务对象的重要性的评估。社区层面的评估可以是针对具体某个服务对象所生活的社区进行评估,也可以是一般性地对社区内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但无论如何,主要是评估社区中有哪些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现有资源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对评估
28、的另一种分类),四、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助服务对象,着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如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教材P123的案例。 在对服务对象实施帮助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对他们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作出必要的评估,确定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受助者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能帮助他们建立哪些新的连接。 在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要使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切实发挥支持功能。社会支持网络通常能够在三个层面上发挥作用,即预防、治疗和恢复。,第五节 生态系统理论,一、系统理论的历史 二、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 (二)
29、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四、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考点)(P110),一、系统理论的历史,社会工作的系统理论是一般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 1971年,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y)提出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生命有机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 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在系统论看来,系统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维持着稳定和平衡,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联系,而是存在着多元互动或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系统及子系统与外界的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系统具有主动调适和适应的能力,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和顺应。,在社会工作领域
30、,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Hearn)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的概念。后来平克斯(Pincus)和米纳罕(Minahan)以系统观点介绍了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这被看作是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被广泛应用的证明。,二、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一直坚持的“人在环境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平克斯和米纳罕将人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环境分成三类: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如家庭),正式系统(如社区组织),社会系统(如学校)。 系统理论认为,个人都生活在系统之中,因此,个人能否与其所生活的系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则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在系统理论看来,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来自于系统,而不
31、是单纯的个人问题。个人所面对的问题来自环境支持的薄弱、社会分配不均,乃至社会环境与社会制度的限制等。而且问题本身以及各层次的系统之间都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三、生态系统理论,(一)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 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不同时代融入了不同的理论概念。因而,生态系统理论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 生态系统理论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特别是“适者生存”观念)的影响。 20世纪初,玛丽里士满和珍亚当斯分别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所选取的理论倾向,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先导。她们两人分别以不同方法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许多学者对生态系
32、统理论做出过贡献。到20世纪80年代,杰曼(Germain)和吉特曼(Gitterman)等人综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了“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二)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予的,因此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
33、置于其环境之中。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系统理论强调要理解个人在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中的社会生活功能,社会工作者应该从生活环境的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联处入手。不论服务对象的需要表现在哪个层面上,其背后都与各个系统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对所有有关的系统予以关注。,四、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考点) (P110),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人在情境中” 系统,整体
34、的视角) 一个例子:教材P110。,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做出新的判断。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举例说明:,在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时,下列( )是正确(错误)的。 A.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完全是个人原因引起的 B.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
35、帮助时,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C.受助者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静态的。 D.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E.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第六节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一、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 二、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一)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二)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考点)(P112) 三、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 (一)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 (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考点)(P113114),一、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人本主义
36、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实现了“人的发现”,即人的价值包括尊严、才能和自由得到了承认。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其中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认为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精神分析理论将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
37、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主义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作为一种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许多具有类似观点的心理学者共同发起的,其中,马斯洛、罗杰斯是这一运动公认的领袖人物。,二、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一)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源于人本主义哲学,它相信人的理性,相信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地选择行动。 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人本主义学者是卡尔 罗杰斯。 临床社会工作者吸收罗杰斯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治疗中的
38、几个基本原则: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或同感)。,(二)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考点) (P112) 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格拉斯曼(Glassman)和凯茨(Kates)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说明小组过程是一个小组成员之间的民主过程。 人本主义理论在小组工作中得到应用表现为: (1)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尊重。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协同社会工作者一起对其他成员表现出关注。,(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在小组过程中强化每一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感。 (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在小组工作实践中强调每一个成员都要得到关注,小组成员的归属权利要得到尊重,小组要
39、能够包容每个人的个性。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强调小组是全体成员的小组,每一个人都有参与决定小组事务的权利。,(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小组重在创造鼓励表达的气氛,让每一个成员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 (6)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差别都要得到尊重。 (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人本主义观点的小组工作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的个人发展,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民主互助体系,在小组工作中创造条件帮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三、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一)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 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
40、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将负面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关注受助者的主观经验。,存在主义社会工作提出了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五个基本概念: (1)觉醒,即个人意识的觉醒。这里指的是人的自我意识要经历一个对自我不真实生活的幻灭,进而到对真实生活的正视过程。 (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痛苦是必然的,痛苦对人的生命具有指导性。存在主义强调,对过去经验的解释(包括从过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对我们未来的行动具有十分
41、重要的意义。 (3)选择的自由。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主观性和选择的自由,强调个人在主观上具有选择与改变的能力。,(4)对话的必要性。存在主义认为人是无法独立生活的,个人必须通过他人的反应创造自己的意义,并根据这个意义来选择行动,个人的成长就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 (5)实行。实行指的是在社会工作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如果希望服务对象能够肯定他自己的独特性,就必须通过社会工作者对他的肯定来实现。 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临床治疗者强调,无法预先设定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应该肯定人们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能力与自由。,(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考点)(P113114) 存在主义
42、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包括个人痛苦的经验都是有意义的。(存在的就是有意义的) 运用存在主义理论的一个例子:教材P131 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帮助时,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意义,引导他们赋予过去经验以意义。引导他们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在的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贡献主要还不在于相关专业服务模式的发展,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们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举例说明(多选题):,为社会工作提供最为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是( )。 A.行为主义 B.存在主义 C.人本主义 D.精神分析
43、理论 E.社会支持理论,第七节 增能理论,一、增能理论的历史 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三、增能社会工作的取向 四、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考点)(P116),社会工作专业所面对的群体常常是社会中能力最弱的人群,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能力也是最低的。但是,他们的这种状态并非他们自身的缺陷,而是由于社会中的强势群体的疏离与压迫,使他们产生了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和失去自控感。这样,社会工作者设法增强他们的能力就十分重要。增能理论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增能理论的历史,增能(也称增强权能)的定义:增能是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
44、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能力的过程。 巴巴拉索罗门(Barbara Soloman)在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中,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并使其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在这一时期,社会工作强调尊重服务对象,帮助他们增强能力,让他们自己对问题和需要作出判断,鼓励有相同处境的人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状态,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增能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以下几点: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社会中的弱势
45、群体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缺乏参与机会所导致。 索罗门认为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三个: 一是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 二是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 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3)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4)服务对象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服务对象的能力不是助人者给予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去除环境的压制和他们的无力感,使他们获得能力,并能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 (
46、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三、增能社会工作的取向,宋丽玉等人从伦理价值、干预认可、概念框架和助人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增强权能社会工作。 伦理价值:强调推动社会正义,尊重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及自我实现,让服务对象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 干预认可:指来自各个方面的对干预计划可能出现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在各方允许的范围内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帮助资源。,概念框架: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能力是可以不断增强的。这里的能力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环境层次。,助人过程(强调五点): 一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构协同的伙伴关系; 二是重视服务
47、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 三是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四是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 五是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缺乏能力”者为服务对象。,四、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考点) (P116),索罗门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是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二是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三是协助他们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只是伙伴,受助人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助人自助)。 四是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举例说明(多选题):,索罗门提出从( )来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 A.
48、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B.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C.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D.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主体 E.协助他们明确增能是一种个体行为,社会工作者无需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增能理论已经广泛进入社会工作实践领域。 教材P134的例子。,在增能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要与受助人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社会工作者视助人过程为分享能力的过程,因为通过分享,可以使参与者获得更多的能力。在积极的互动过程中,人们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针对群体运用增能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鼓励群体成员建立协同关系,促进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 总之,在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多元的,但最基本的角色是他们的伙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