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课题,中国目前应该采用什么公共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生产率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决定生产率的因素,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Y/L是每个工人的产量,也就是生产率的衡量指标。 Y/L=AF(1,K/L,H/L,N/L)说明生产率取决于每工人的物质资本(K/L),每个工人的人力资本(H/L)以及每个工人的自然资源(N/L)。 A代表技术水平。,生产函数,物质资本,中国投资情况(亿美元)
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人力资本,一、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就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但是,我国的收入差距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都有扩大的趋势,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收入不均等来自机会的不均等。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过大收入差距的一个关键,是需要严重关注的问题。,据国民经济研究所2004年关于农民工收入的最新调查结果,全国3000名随机抽样调查的进城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个体经营者按照学历分类的平均月收入如下:小学未毕业769元,小学毕业815元,初中毕业960元,高中毕业1268元,大专及以上1554元。这
3、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重要影响。显然,提高教育程度,是提高低收入者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有上亿农村劳动者进入城市打工,还有三亿多人仍然从事农业,平均收入不到900元,仅为城市人均工资的几分之一,有待继续向城市转移。但他们多数人的教育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供给过剩。城市劳动者中也有不少人因下岗、失业致贫,但由于缺乏专业技能而难以再就业。市场需要的有较高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但供给不足。,公共政策,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程度,是提高低收入者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市场需要的有较高
4、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但供给不足。加强中小学教育的普及,扩大职业教育,对缩小收入差距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水平提高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在提高人均教育水平的同时,扩大了收入的不均等程度。 无论从义务教育还是从教育经费,都可看出教育资源的分配在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间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二、健康与营养 近期的“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光明牛奶“回奶罐”事件,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凸显,这些事件不禁使我们想起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的劣质奶粉、添加吊白块的米粉、用“瘦肉精”喂养的猪、添加建筑工业防腐剂的麻辣豆干等等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5、。,在我国,为什么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食品市场的混乱呢?从我国食品安全的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多部门的不协调管理 重人治,轻法治;政策执行不力 现行的法律法规跟不上时情,惩罚太轻,自然资源是增长的限制吗?,50年前,环保人士担心锡和铜的过度使用。现在,塑料代替锡作为食物容器的材料,通讯所用铜线被光纤代替。 实际上,如果自然资源短缺,将在市场上体现为价格上升,这样会激励产生新技术来减少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 实际上,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价格是稳定的或下降的。,电力和天然气混合动力的汽车,就减少了对汽油的依赖,我们都知道,人均自热资源不仅和资源总量有关,还和人口总量有关,我国是人口大国
6、,所以对于自然资源这一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其归结到人口和技术两个因素上。,公共政策,一、对于人口: 我们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仍然需要继续严厉实施。人口过多将导致资本不够均摊,人均资本少,教育资源、公共设施等缺乏。 马尔萨斯认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将一直制约着社会养活自己的能力,结果人类要永远生活于贫困中。 人类创造力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的财富增加效应大于人口增加引起的财富减少效应。 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技术进步的发动机,有助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安沃沙赫认为,“研究”是“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而最进行的调查活动”,给“开发”下的定义是“为适应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工艺流程的需要而进行的所必要的技术活动” 。 OECD(1993)将研究与开发分为四种类型:1、纯基础研究 ;2、导向性基础(战略)研究 ;3、应用研究 ;4、实验开发 。 国际上通常采用R&D 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研究与开发,世界主要技术来源国,公共政策,一、将获得性技术进步与自创型技术进步结合起来。 二、注重自我技术创新,政府和企业应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研究与开发,重视国民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