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中国金融体制的演变,一、5378:大一统的银行体系 二、7993:中央银行体制初步形成 三、1993年以来:中央银行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四、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 五、金融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取向,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2,5378:大一统的银行体系,大一统银行体制的特征 (1)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 (2)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具有双重性 (3)中国人民银行实现机关式管理统存统贷、统收统支 (4)中国人民银行对全社会的资金实行 计划管理,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3,大一统银行体制的的正效应,1、集中有限资金,保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
2、施; 2、资金流动从属于中央计划,保证了计划经济的顺利运行。,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4,大一统银行体制的负效应,1)中国人民银行一身二任,目标的冲突性不利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正常运行,也不利于国家对金融运行的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 2) 银行的分支机构经营效率十分低下; 3) 统收统支使资金无法横向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低。,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5,19791993: 中央银行体制初步形成,1978年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脱离财政部 1979.2.23 恢复建立中国农业银行 1979.3.13 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中国银行 1979.8 国务院决定将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拨
3、款改为银行贷款,恢复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银行性质,从财政部分离出来,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6,19791993: 中央银行体制初步形成,1984.1. 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1986.1.7, 国务院出台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职能和隶属关系.,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7,19791993: 中央银行体制初步形成,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国家金融管理机关的职能,国家专业银行作为经济实体专门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银行体系.,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8,中国的
4、中央银行体系1993,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9,对中国银行体制(7993)的评价,(1)人民银行开始发挥金融调控功能; (2)银行业务迅速拓展,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大; (3)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打破了银行系统的业务垄断性,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0,中国人民银行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从事盈利性的银行业务,削弱了其中央银行的功能1、各级分支机构对工商企业发放专项贷款;2、创办公司,从事经营活动;3、各分支机构之间实行利润留成,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1,国有专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国有专业银行既办理政策性业务,
5、又办理 商业性业务,职能不清。 政策性贷款和经营性贷款同时经营的弊端:(1)政策性贷款亏损影响专业银行的盈利;(2)政策性贷款的亏损掩盖经营性亏损;(3)政策性贷款成为政府干预银行贷款行为的重要渠道;(4)政策性贷倒逼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倒逼机制。,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过度扩张导致金融管理的绩效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不受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计划管理,地方政府可以很方便地利用这些金融机构来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之间进行关联交易,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银行的金融控制的效率; 银行和非银行之间的界限模糊,国家针对这一领域的专门的规章和制度非常
6、少,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受到较少管制的有利条件,尽可能进行寻租活动。,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3,中国人民银行方面的改革,A、建立货币政策委员会 B、取消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盈利性业务 C、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 D、强化了总行的政策和调控的权力。 E、1994年取消了各级分支机构的利润留成制度,建立了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F、建立跨省市的分行体系(1998年完成)。,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4,商业银行方面的改革,A、95年1月开始实施商业银行法 B、分离了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 C、实行了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的分业管理。 D、取
7、消了各银行的行政级别,促使其成为经济实体。 E、将城市信用社改为地区性商业银行。,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5,政策银行体系,目的:A、实现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的分离B、规范政策性金融活动。 构成: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6,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7,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评价:改革滞后,1、只有体制内的改革,没有体制外的推进 2、只有组织体系的调整,金融交易关系没有能完全建立; 3、金融资产的价格仍然是双轨制; 4、信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8,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金融业的复杂性、外部性和高风险性 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模式的需要渐进式和激进式交易成本和摩擦成本财政输血和银行输血,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19,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改革的推进使得无需国有企业承担改革的社会成本,相应地,不需要用滞后的金融体制维持滞后的国有企业。 长期的金融输血导致不良资产比重上升,金融危机的压力增大。不良资产:逾期、呆滞、呆帐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2019/6/1,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20,金融体制改革的取向,体制外推进是近期改革的主要动向 金融业对内对外双向开放 强化金融交易的规则和约束,实施实质性改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