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75341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 2015-2016 年第二学期高三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42 分)1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应避免在强碱环境中使用B船体镀锌或镀锡均可保护船体,镀层破损后将立即失去保护作用C利用碳酸酯聚合材料生产一次性饭盒,可以减少对环境产生的白色污染D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2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有关 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标准状况下,11.2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的 CO2 的分子数为 0.5NA标准状况下,a L 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 NA60g SiO2 晶体中含有 2NA 个 SiO

2、 键某条件下,将 1mol N2 和 3mol H2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 分子数为 2NA1mol H2O 最多可形成氢键数目为 2NAA B C D3下列有关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 Na2S2O3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 2O32+2Cl2+3H2O2SO 32+4Cl+6H+B等体积、等浓度的 Ba(OH ) 2 稀溶液与 NH4HCO3 稀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 3+NH3H2O+H2O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 3+Ca2+OHCaCO 3+H2O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Fe(OH) 3 反应生成 Na2FeO

3、4:3ClO +2Fe(OH) 32FeO42+3Cl+H2O+4H+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原理、操作以及现象预测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图 1 完成“用煤油来萃取溴水中的 Br2”,充分振荡后静置,上层变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B实验室制取纯净 Cl2,可用图 2 装置除去 Cl2 中的 HCl 气体杂质C图 3 中,若 A、B、C 分别为浓硫酸、 Na2SO3 固体、石蕊溶液,则 C 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图 4 中,若 A 为浓氨水,B 为生石灰,C 硝酸银稀溶液,实验中可看到 C 中先变浑浊后变澄清,说明 AgOH 具有两性5在某温度下,向 20mL 0.1mol/L 某一元酸 HA 溶

4、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 NaOH 溶液,其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a 点表示溶液中 c(A )为 0.1 mol/LBa、 b、c 、d 点表示的溶液中一定有:c(H +)c(OH )=110 14Cc 点表示 HA 和 NaOH 恰好反应完全Db、d 点表示的溶液中,其 值一定不变6CuI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以由反应:2Cu 2+4I2CuI+I 2 而得到如图所示装置中,a、b 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 KI 淀粉溶液中阳极周围变蓝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极变红,则在 Pt 电极上:2I 2eI 2,淀

5、粉遇碘变蓝B若 b 极变红,则在 Pt 电极上: 4OH4e2H 2O+O2,O 2 将 I氧化为 I2,淀粉遇碘变蓝C若 a 极变红,则在 Cu 电极上:2Cu+4I 4e2CuI +I2,碘遇淀粉变蓝D若 b 极变红,则在 Cu 极上:Cu 2eCu 2+,Cu 2+显蓝色7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 气体,B 气体,测得其浓度为 2mol/L和 1mol/L;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4C (?) +2D(?),已知“?”代表C、D 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 1.6mol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反应的

6、化学平衡表达式为:K=此时 B 的转化率为 35%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增加 C 的量,A、B 转化率不变A B C D二、非选择题,(58 分)8(14 分)Q、R、T、X、 Y、Z 是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元素 相关信息Q Q 的单质是实验室常用的惰性电极材料R R 原子基态时 2p 原子轨道上有 3 个未成对电子T 负二价的元素 T 的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液体,且 T 的质量分数为 88.9%X X 是第三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Y 元素 Y 位于周期表第 10 列Z Z 存在质量数为 65,中子数为 36 的核素(1)Z 元素

7、的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比 R 的气体氢化物稳定bQ 的含氧酸一定比 R 的含氧酸酸性强cR 的气态氢化物的熔点在同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最低dR 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都比 Q 大(3)Q 和 T 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分别表示为 QT 与 QT2QT 分子中 键 键的个数比为 ;QT 2 分子中,Q 原子采取 杂化(4)笑气(R 2T)是一种麻醉剂,有关理论认为 R2T 与 QT2 具有相似的结构故的空间构型为 ,且为 (填“极性”或“ 非极性”)分子(5)现有 Q、Y 和镁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8、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 Y 原子有 个9(14 分)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活泼金属 Mg 与 CO2 发生反应,推测活泼金属钠也能与 CO2 发生反应,因此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已知:常温下,CO 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例如:PdCl 2+CO+H2OPd+CO2+2HCl,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 CO 的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制取 CO2 气体的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图 A 处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写“I ”、“II” 或“III” )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 CO2 气体,装置 B 中

9、应盛放的试剂是 溶液,装置 C 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2)观察实验装置图可知 Na 与 CO2 反应的条件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入药品后,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待装置 (填写字母)中出现 现象时,再点燃酒精喷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3)假设 CO2 气体为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若装置 F 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 D 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装置 F 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 D 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

10、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请判断中 D 装置生成固体的成分是钠的正盐还是酸式盐?请用文字简要说明理由 10(14 分)我国药物化学家屠呦呦因研究合成抗疟疾新药青蒿素与双氢青蒿素而被授予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青蒿素的一种化学合成部分工艺流程如图:已知:羰 H 可发生反应(1)化合物 D 的分子式为 ,D 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2)烃分子中含OH 叫醇,含 SH 叫硫醇,此合成中用到的物质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它的名称是 ;反应 BC,实际上可看作两步进行,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3)请写出在 A 的同系物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与银氨溶

11、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合成路线中设计 EF、G H 的目的是 (5)A 在 Sn沸石作用下,可异构为异蒲勒醇,已知异蒲勒醇分子有 3 个手性碳原子,异蒲勒醇分子内脱水再与一分子 H2 加成可生成 ,则异蒲勒醇的结构简式为: 11(16 分)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还用于催化剂和新型电池从含钒固体废弃物(含有 SiO2、Al 2O3 及其他残渣)中提取钒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流程如图 1:部分含钒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如表:物质 V2O5 NH4VO3 VOSO4 (VO 2)2SO4溶解性 难溶 难溶 可溶 易溶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所得溶液中除 H+之外的阳离子有 (2)反应碱浸后滤出

12、的固体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25、101 kPa 时,4Al(s)+3O 2(g)2Al 2O3(s)H 1=a kJ/mol4V(s)+5O 2(g)2V 2O5(s)H 2=b kJ/mol用 V2O5 发生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钒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5)钒液流电池(如图 2 所示)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该电池中隔膜只允许H+通过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6)用硫酸酸化的 H2C2O4 溶液滴定(VO 2) 2SO4 溶液,以测定反应 后溶液中的含钒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VO +H2C2O4+2H+2VO 2+2

13、CO2+2H2O取25.00mL0.1000 mol/LH2C2O4 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将待测液盛放在滴定管中,滴定到终点时消耗待测液 24.0mL,由此可知,该(VO 2) 2SO4 溶液中钒的含量为 g/L2016 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考化学三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42 分)1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应避免在强碱环境中使用B船体镀锌或镀锡均可保护船体,镀层破损后将立即失去保护作用C利用碳酸酯聚合材料生产一次性饭盒,可以减少对环境产生的白色污染D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考点】硅和二氧化硅;金属的电

14、化学腐蚀与防护;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二氧化硅能够与碱反应;B原电池的负极是容易有被氧化的电极,易被腐蚀;C碳酸酯聚合材料可降解;D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硬脂酸钠;【解答】解:A二氧化硅能够与碱反应,所以光导纤维应避免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故A 正确;B锌活泼性强于铁,锡活泼性弱于铁,镀锌铁破损后仍然能够保护铁,镀锡铁破损后加速铁的腐蚀,故 B 错误;C碳酸酯聚合材料可降解,能减少白色污染,故 C 正确;D油脂在 NaOH 溶液中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硬脂酸钠,硬脂酸钠用于制造肥皂,所以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故 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明确物质

15、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金属的电化学保护原理,注意油脂的主要成分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2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有关 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标准状况下,11.2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的 CO2 的分子数为 0.5NA标准状况下,a L 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 NA60g SiO2 晶体中含有 2NA 个 SiO 键某条件下,将 1mol N2 和 3mol H2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 分子数为 2NA1mol H2O 最多可形成氢键数目为 2NAA B C D【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1molSiO2 晶体存在

16、 4molSiO 键;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1molH2O 可形成 2mol 氢键【解答】解:标况下,乙醇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错误;标准状况下,a L 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物质的量为= mol,分子数为 NA,故正确;1molSiO2 晶体存在 4molSiO 键,所以 60gSiO2 晶体即 1mol 含有 4molSiO 键,故错误;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 1mol N2 和 3mol H2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 分子数小于 2NA,故 错误;1molH2O 可形成 2mol 氢键,氢键数目为 2NA,故

17、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二氧化硅的结构、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和对象、可逆反应特点,题目难度中等3下列有关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 Na2S2O3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 2O32+2Cl2+3H2O2SO 32+4Cl+6H+B等体积、等浓度的 Ba(OH ) 2 稀溶液与 NH4HCO3 稀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 3+NH3H2O+H2O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 3+Ca2+OHCaCO 3+H2O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Fe(OH)

18、3 反应生成 Na2FeO4:3ClO +2Fe(OH) 32FeO42+3Cl+H2O+4H+【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电荷不守恒;B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一水合氨和水;C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钙和水;D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强碱溶液中不能生成氢离子;【解答】解:A向 Na2S2O3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离子方程式:4Cl 2+S2O32+5H2O10H+2SO42+8Cl,故 A 错误;B等体积、等浓度的 Ba(OH ) 2 稀溶液与 NH4HCO3 稀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Ba2+2OH+NH4+HCO3BaCO 3+NH3H2O+H2O,故 B 正确;

19、C过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Ca2+4OH+Mg2+2HCO3Mg(OH) 2+2CaCO3+2H2O,故 C 错误;D在强碱溶液中 NaClO 与 Fe(OH) 3 反应生成 Na2FeO4 的离子反应为 2Fe(OH )3+3ClO+4OH2FeO 42+3Cl+5H2O,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反应乌尔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注意离子方程式遵循客观事实、遵循电荷守恒规律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原理、操作以及现象预测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图 1 完成“用煤油来萃取溴水中的 Br2”,充分振荡后静置,上层变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