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首件工程概况 1三、参与首件施工的人员设备 1四、施工方案 24.1支架施工 24.2模板加固与拼装 34.2.1拱圈底模板 34.2.2拱圈侧模 44.2.3护拱模板及顶模板 44.3拱圈钢筋加工及安装 44.3.1拱圈钢筋加工与安装 44.3.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控制 44.4砼浇筑 54.5砼养生 54.6拆模 5五、实测项目 55.1拱圈实测项目(详见自检资料) 55.2 外观鉴定标准 5六、质量保证措施 5七、安全保证措施 6八、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6九、推广工艺工法 79.1钢筋加工 79.2模板加工与拼装 79.3支架施工 79.4砼施工 79.5砼养生 7
2、十一、 综合评价与总结 .7AK0+438.7 拱涵拱圈首件总结报告1AK0+438.7拱涵拱圈首件方案总结报告一、编制依据(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2004(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6) 湖北省利川至万州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7) 湖北高路鄂西高速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8)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及规程(9)我公司从事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二、首件工程概况AK0
3、+438.7涵洞为钢筋砼拱涵,洞身全长 59.19m,地基承载力要求为450kpa。涵洞与路线前进方向正交 90。洞口形式均为八字墙,洞身每隔 6m设置一道沉降缝,采用分段砌筑,拱圈施工应从出口段开始,从出口至进口逐段施工。选取第一节拱圈做为首件工程,主要工程量为:C30:56.3m,HPB300:108kg,HRB3335:3675kg。三、参与首件施工的人员设备表 3.1 人员配备序号 职务 姓名 职责1 现场负责人: 吕洪吉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2 技术负责人: 谭庆振 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现场施工组织3 质检工程师: 陈海港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4 试验负责人: 王亮亮 负
4、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5 现场技术员: 高峰 负责现场测量、技术、质量控制AK0+438.7 拱涵拱圈首件总结报告26 现场施工员: 曹庆 负责现场施工及工序转换、资料的填写7 现场安全员: 文柳青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表 3.2 机械设备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1 罐车 8方 42 发电机 300kw 13 抽水泵 45kw 34 拌合站 90# 25 吊车 25t 16 泵车 五十铃 17 拱圈模板 套 28 扣件 十字扣 200个9 钢管 50*3mm 100根四、施工方案4.1支架施工由于支架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之上,基础均为刚性基础,地基不需特别处理。拱圈支撑面的测量复核、调整:支架、模
5、板搭设完成前进行高程测量,算出支撑面高程,然后根据测量成果采用墨斗在涵台身弹出支撑面整体高度墨线,此线即为拱圈底部高程控制线,对于高出该线部分的钢管采用切割机切割,然后将钢管支撑面进行找平。支架搭设采用满堂钢管支架方式,支架按 6060150cm的间距拼接,用斜拉杆将整个支架连成整体,支架顶安装调节顶托。顶托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全面检查,确认安装无误后安装底模板。 AK0+438.7 拱涵拱圈首件总结报告3图 3.1.1 支架立面图图 3.1.2支架平面图4.2模板加固与拼装4.2.1拱圈底模板模板安装前首先检查模板几何尺寸,轴线偏差,平整度等各项指标,
6、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拼装。AK0+438.7 拱涵拱圈首件总结报告4内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拱模,拱模厚度大于 5mm。拱模安装前首先将起拱线用墨汁标示在台身上。拱模逐片安装,模板间用螺丝连接紧密。模板拼缝采用橡胶垫密封,防止漏浆。4.2.2拱圈侧模分仓侧模采用组合钢模,背面采用钢管加固支撑,上下口用丝杆对拉。模板安装前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做到光洁、平整,并应涂刷脱模剂,脱模剂使用新鲜油,且不得污染混凝土。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以确实体工程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4.2.3护拱模板及顶模板护拱设计为 C20砼,因不方便施工,采用护拱和拱圈砼同时浇筑的施工工艺,浇筑砼标号改为 C30,满足护拱
7、的强度要求和整体性。拱圈顶模板采用钢模板,设置 25 钢筋定位筋,并根据护拱断面尺寸支撑顶模板,以防止顶模板下沉,护拱断面尺寸不足。同时护拱顶模采用 12 拉杆加固防止砼浇筑过程中上浮。顶模参照隧道明洞施工工艺预留天窗,以方便砼振捣。4.3拱圈钢筋加工及安装 4.3.1拱圈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加工制作集中在现场加工料场,依据设计图纸放样下料,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钢筋数量、尺寸和形状弯制,钢筋骨架按设计制作,其它技术要求严格执行规范。加工合格的骨架、弯制好的钢筋将运至现场安装。绑扎时钢筋间距要正确,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焊接接头错开布置,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 50cm或大于 35d(d 为钢筋直径)
8、中的最小值。钢筋加工中,对焊接质量应严格控制。焊接前应检查焊条规格、技术指标,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处不能出现气孔,焊缝饱满。焊接完毕后,用铁锤敲焊接处,除去表面焊渣。注意检查钢筋的尺寸间距,钢筋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 为保证模板清洁,拱圈钢筋在加工厂按设计尺寸进行加工,现场胎架上绑扎成型,吊车配合安装就位,钢筋间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3.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控制控制钢筋下料长度,依据施工图纸和钢筋加工技术规范,充分考虑钢筋弯AK0+438.7 拱涵拱圈首件总结报告5曲时的伸长量,按规定在钢筋加工时预留好保护层的尺寸;装模前加强检查垫块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垫块应绑在
9、钢筋外侧,间距一般为 100cm梅花状布置),以及要求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高强垫块。合理的制定混凝土浇注方案,搭设施工人员操作平台,尽可能避免操作人员踩踏钢筋等造成保护层不足。 4.4砼浇筑 砼在 3#搅拌站集中拌制,采用砼罐车运至现场,严格控制砼到场坍落度(140mm180mm) ,泵车浇筑入模。砼入模前先将模内清理干净,浇筑砼时从两侧护拱对称进行至拱顶,砼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 30c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要求快插慢拔,振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倍,并与侧模保持50100mm 距离,振捣上层砼时,插入下层砼 50100mm;砼震动密实,使砼无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
10、平坦,无泛浆为止,拱顶处人工用抹子抹出拱形,保证拱圈厚度。4.5砼养生在拱圈混凝土浇筑完,达到初凝时间时后,采用覆盖土工布进行浇筑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为 7天。养护用水按就近取材为原则。试验人员对养护用水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可继续使用4.6拆模拆模时不承重的侧模待达强度到 3.5MPa以上时,可以拆模;拱圈内模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以上后,可以拆模。五、实测项目5.1拱圈实测项目(详见自检资料)5.2 外观鉴定标准1) 线形基本圆顺,砼表面平整。2) 砼表面无蜂窝麻面。六、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生产混凝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保证混凝土随到随用。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不满足施
11、工要求时,不得进行砼浇筑。AK0+438.7 拱涵拱圈首件总结报告62)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选派有经验的混凝土工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按照施工规范结合施工经验确定混凝土振捣参数,防止混凝土过度振捣和振捣不到位。3)模板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认真精细的整修,打磨、抛光、除锈、调平,经检查钢模表面无凹凸、无锈蚀、无拉伤、无斑点、无油污、平整度好、清洁光亮、线条流畅、接缝严密不漏浆、强度合格连接牢固方可投入使用。七、安全保证措施 1)工程施工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未通过的设备和设施不准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必
12、要的护栏、安全标志和警示牌。2)模板安装过程中安全员应全过程进行监管,安装完毕后会同质检人员自检,确保其加固措施合理、加固牢靠。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全面管理,所有人员办理暂住证,严禁接收“三无”盲流人员,做好防盗工作,落实防范措施。4)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落到实处,提高全员文明施工意识。八、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序号 存在问题 整改措拖 责任人1 主筋焊接困难,焊接质量难 以保证 改为单面焊,加长下料长度 高峰2 护拱处气泡较多 加密加大振捣孔 高峰3 个别垫块损坏,影响钢筋保 护层控制主筋加工线型,减少垫块局部受力,施工过程注意保护垫块高峰4 顶部圆度不
13、明显,导致厚度 不均匀 加强收面控制,保持拱顶线型 圆顺 曹庆5 和端墙分两次浇筑,连接效 果差 采用打眼预埋钢筋,砼接触面 做凿毛处理 高峰AK0+438.7 拱涵拱圈首件总结报告7九、推广工艺工法9.1钢筋加工钢筋从钢筋场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成型。主筋预埋是采用上下两层钢管固定,确保主筋间距和排距。主筋改用单面焊接,确保主筋焊接质量。钢筋保护层采用高强砂浆垫块,因钢筋弧线加工误差导致垫块局部受力而损坏。9.2模板加工与拼装内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拱模,拱模厚度大于 5mm。拱模安装前首先将起拱线用墨汁标示在台身上。拱模逐片安装,模板间用螺丝连接紧密。模板拼缝采用橡胶垫密封,防止漏浆。护拱砼采用关
14、模施工,确保护拱和拱圈砼施工质量,确保护拱线型,提高砼浇筑速度。9.3支架施工拱圈支撑面的测量复核、调整:支架、模板搭设完成前进行高程测量,算出支撑面高程,然后根据测量成果采用墨斗在涵台身弹出支撑面整体高度墨线,此线即为拱圈底部高程控制线,对于高出该线部分的钢管采用切割机切割,然后将钢管支撑面进行找平。支架底部垫钢片处理,方便拆模后整体移动支架,可重复利用满堂支架,提高工作效率。支架搭设采用满堂钢管支架方式,支架按 6060150cm的间距拼接,用斜拉杆将整个支架连成整体,增加支架整体稳定性。9.4砼施工砼浇筑采用泵车输送,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在护拱位置预留20cm*20cm的振捣孔,间距
15、1m*1m呈梅花型分布,保证砼施工质量。9.5砼养生砼初凝后立即用土工布覆盖两层,采用水桶滴灌养生,保持砼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6 砼接缝处错台明显 严格控制相邻模板高差,错台 控制在 2mm以内 王传伟AK0+438.7 拱涵拱圈首件总结报告8十一、 综合评价与总结通过 AK0+438.7拱涵拱圈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拱涵拱圈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指导后期全标段的拱涵拱圈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桥涵施工队伍加深了对拱圈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拱涵拱圈施工。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