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单元 第 11 讲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2011长沙市一中高三年级月考) 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的条件、结果和方法是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答案:B2(2011长沙市一中高三年级月考) 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C待培养基冷却至 50 度左右时进行倒平板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 510min 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答案:A3(2011长沙市
2、一中高三年级月考) 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答案:D4(2010河北石家庄中学摸底) 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代谢生长及其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 )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其代谢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某种代谢产物在细胞内的积累,将直接导致形成此物质的酶活性下降 酶合成的调节能保证代谢的需要,也可避免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加入营养丰富的培养液可直接用于培养流感病毒 天然培养基化学成分不明确,常用于工业
3、生产ABCD解析: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初级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某种代谢产物在细胞内的积累,可以与形成此物质的酶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该酶活性的下降,不是直接影响。流感病毒营寄生生活,因此在培养液中一定要添加细菌等生物。答案:A5(2011重庆八中高三第三次月考) 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青霉素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
4、,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 32P答案:C6(2011襄阳一中高三期中考试) 青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下列有关青霉菌产生青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霉素是青霉菌需氧发酵的产物B青霉素是青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C在青霉素发酵生产过程中,pH 值需调至 6.57.5D高产青霉菌株的形成是人工诱变育种的结果答案:C7(2011襄阳一中高三期中考试) 将少量的某种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统计细菌的数目。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细菌的生长曲线。曲线中,细菌数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 )A衰亡期和调整期 B调整期和稳定期C对数期
5、和衰亡期 D稳定期和对数期答案:C8(2011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考试) 某些细菌的芽孢出现的时期和原因分别是( )A对数期,营养物质的消耗B稳定期,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C衰亡期,pH 值的改变D调整期,温度的升高答案:B9(2010河南三门峡高三摸底考试) 诱导酶的总量约占细胞蛋白质含量的 10%。通过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可最经济地利用营养物质,并做到“既不缺乏也不剩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既不缺乏也不剩余 ”指的是酶合成的调节,并不包括酶活性的调节B诱导酶的合成只受环境中诱导物的调节C通过改变微生物膜的通透性而调节物质出入细胞,这是人工对酶活性的调节D细胞在调整期时合成诱
6、导酶的速率快答案:C10(2010郑州一检)下列关于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调整期是大量合成诱导酶的阶段B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是在调整期和对数期合成的C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共同构成了菌种的“S” 型生长曲线D衰亡期是微生物与无机环境生存斗争最剧烈的阶段解析: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在合成。答案:B11(2010河南内乡月考)有关微生物代谢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要一种代谢产物累积过量,酶的活性就下降B组成酶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C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D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调节是同时存在
7、的答案:A12(2010河南内乡月考)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的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 pH 及菌体数量 (万个/ 毫升) 几次取样结果如下样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菌体数量 32 56 127 234 762 819 821 824pH 6.0 4.7 5.9 4.9 5.7 5.1 5.3 5.6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样次序:abcgfhedBg 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 c 样时期选取菌
8、种Dd 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被耗尽答案:A二、简答题(共 36 分)13(2011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18 分) 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成分 含量NaNO3KHPO3KClMgSO47H2OFeSO4(CH2O)H2O抗生素3g1g0.5g0.01g30g1000mL100mL0.1 万单位(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 固体、液体)培养基。(2)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整 pH 和_,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_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3)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有_ ,应加入的碳源是_,为检测纤维素分解
9、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染料,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若产生_,则证明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4)为进一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常用的方法是_。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的平板进行计数。若统计出在一稀释倍数为 105 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 30 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 0.2mL,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为_。答案:(1)液体 (2) 灭菌 50(3)抗生素和(CH 2O) 纤维素(纤维素粉) 刚果红 透明圈(4)稀释涂布平板法 30300 1.510 714(2011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八月模拟考试)(18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
10、下表中的数据是在有氧情况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 l06 个/mL)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培养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A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B 0.8 1.2 2.0 2.8 3.2 3.6 3.2 3.0C 0.8 0.4 0.1 0 0 0 0 0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条件一:无菌水 10mL,加入干酵母液 0.1mL,环境温度 28。条件二:培养液 10mL,加入干酵母液 0.1mL,环境温度 28。条件三:培养液 10mL,加人干酵母液 0.1mL,环境温度 5。(1)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_。(2
11、)实验过程中最好选择上图中_( 填序号)培养装置。若用号装置培养酵母菌,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3)培养酵母菌常用的培养液用马铃薯浸汁 1000mL,加葡萄糖 20g 配制成。有的同学据此认为酵母菌生长只需要碳源和水。你认为对不对?_。理由是_。(4)本实验过程中,每隔 24 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_,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5)A 组测定的数据中,培养一天和培养六天的酵母菌数均为 0.8106 个/mL ,你认为其生长情况相同吗?_。理由是_。答案:(1)CAB(2)C 6H12O6 2C2H5OH2CO 2能量 酶 (3)不对!马铃薯浸汁还含有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4)取样调查法 试管中酵母菌分布均匀(5)不相同 培养一天和培养六天分别处于调整期和衰亡期(或答出对应生长时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