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典舞.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45439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典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古典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古典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古舞蹈,据我所了解除了声乐舞蹈外,还有一男女皆可的舞蹈,那就是-舞剑,此舞实乃中国舞蹈只精髓,世界舞蹈之奇葩绝对的独一无二,这种经典的舞蹈没受到重视真是舞界之过!中国古典舞” , 是我们各民族代代流传至今的古代具有典范意义的舞蹈, 是历代舞人经过不断实践演化和提升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用品。可惜却在后来理学的侄桔下, 渐渐无声无息的消亡殆尽了。这就使得“ 中国古典舞” 传承与教学步履为艰。所幸的是在各种戏曲及其它文化艺术中多少可以窥见它们的一些影子。刚出茅庐的“ 中国古典舞” ,在教学中需要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作指导。 “ 中国古典舞” 的一代创始人李正一、唐满城等教授, 以戏曲舞蹈、

2、武术为基础并以芭蕾的科学训练方法为模式, 建立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材与教学方式, 在我国多种民族文化中提炼精华与基本元素动作及其气韵为核心, 潜心编写了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 从而使得在我们今天的教学训练中常常见到的很多动作、舞姿, 都带有传统的印记。这就为我们今天的“ 中国古典舞” 教学指出并奠定了一个基本方向 , 为我们深入探讨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这里试举几例, 加以说明。 “ 戏曲艺术具有极强的民族的美学特征, 而中国古典舞体系,是建立在戏曲舞蹈基础上的 , 是以它的民族美学特性为基础的。这是它的根本, 只有继承了根本。才能加强中国古典舞教材的民族特性,才能体现出它的主体性。 ”

3、 戏曲舞蹈中的舞姿、身法、韵律所强调的曲、圆、收等特点, 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得以体现。例如卧云强调中国戏曲传统中拧、收的综合美场则强调那种向心的不失民族所追求的那种意境、典雅的气质。还有在中国古典舞总体动势中所强调的, “ 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提先沉、逢冲必靠、逢移先倾的行动路线中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圆融而含蓄的美学特色。其次, 中国古典舞中的许多动作, 还以最具民族特色的武术动作为载体。 “ 武术虽然属于体育范畴, 但从历史发展的渊源来看, 舞武同源” 。武术中讲究“ 精、气、神” 、 “ 手、眼、身、法、步” 、 “ 三节六合” 、 “ 内外结合” 。尤其是当代武术由于它有技术和表演性共存的

4、特点, 更为中国古典舞的吸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再者, 武术动作中的那种静立与流动的对比, 高与低的对比等等, 在中国古典舞技巧动作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空中闪身、转体和变换姿态、高低起伏、对比鲜明处理的扑步、旋子度接叉、转体摆帘跳、旋风脚接卧云、腾空大跃步等等。中国古典舞中典型的舞姿动作斜探海、射雁, 仍不失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渊源的精神意蕴 , 它恰恰运用了太极中审美原则的“ 中和” 、以和为美的含蓄特点。舞姿中强调气韵, 以气为内部生命以有形和无形的起伏呼应相贯联为韵, 构成了阴阳相生的体态造型。动作强调了意与境的表达, 以虚引实, 避实就虚、因心造境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个

5、民族的文化艺术, 尽管它们的门类各不相同 , 载体各异, 但是贯通它们之间的美学本质是相通的。所以, 无论是戏曲、武术, 还是太极与杂技, 它们与今天的舞蹈艺术是一脉相通的, 它们在动势动态及审美价值取向上都有许多的共性。舞蹈在吸取这些姊妹花的时候, 或取其形, 变其神或取其神,变其形, 将他们更加细微的与之相融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另外, 我国的文化艺术 , 在辉煌的历史朝代中曾经播及周边的邻国。因此, 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古典舞蹈时, 还可以从当今朝鲜、韩国等国的舞蹈中看到某些传承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 亦可为我们所借鉴。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也进人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势

6、。中国古典舞走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阶段。人们在追求创新的角度上都会对某一事物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 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切入点。我们知道宋明清以前歌舞结构之丰富, 留给研究者们的是多视角的着眼点。因此, 中国古典舞也应该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只要是有利于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发展的元素, 我们便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拿来。这里的“ 拿来” 并非原封不动的硬搬。而应有一定的原则。这原则应当是、立足于本民族和舞蹈本体的基础上, 以“ 我 ” 为主的进行借鉴和吸收, 强调“ 我 ” 化“ 它” 的原则。 、目的明确的进行吸收, 去掉盲目性。也就是说, 吸收“ 它” 是为了解决“ 我”的问题。在吸收过程中, 要注意吸收它们的本质和精髓, 而不是无目的简单地模仿外形。吸收“ 它” 应是为了弥补“ 我” 之不足。、在多元素的吸收之后, 必须经过消化、融合, 统一在中国古典舞的、民族的主体风格之中。总之, 运用民族的原则与价值为取向来丰富它、发展它、雕刻它。从而, 丰富教学内容, 使教学具有多层面的特点。难道现在的人们只知道崇洋媚外?中国那么多的好东西他们看不上,外国的垃圾他们当宝!什么玩意。 。文章出处:深圳舞缘舞蹈用品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