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量(第一课时)说课稿孙雯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各位老师、同学、朋友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以及教学过程分析五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 教材:人教版必修教材第一册1、本节主要内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人教版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这节主要包括三课时内容,分配见 ppt,这里要说的是第一课时,包括物质的量概念、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2、本节的地位及作用过渡的作用。复习了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的计量,了解国际单位制和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对物质的量的学习及掌握,对后边氧化还原
2、反应起到过渡作用。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与其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及摩尔的定义。、了解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物质的量及单位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与其他物理量的对比得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深入探究,培养学生推理归纳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国际单位制、米制公约和测量误差的介绍,培养学生科学观念。、通过对阿伏伽德罗的介绍,激发其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质量、体积和长度等物理
3、量,并且初中已涉及用质量和体积计量化学反应。以此为基础,把物质的量至于物理量的知识背景中加以对比介绍,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四、教法、学法分析教法:采用与常见物理量的对比,使物质的量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量的知识联系起来,所以主要的教法是对比法。同时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归纳得到物质的量的相关关系式。学法:对于新问题跟着教师引导大胆想象,敢于提出问题,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整堂课的新知识。五、教学过程分析【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回忆出计算涉及质量和体积,使同学们意识到,对化学反应的计量,可以用到 “质量” 和“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外。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一定质量或体积
4、的物质一定具有一定的数量,因此,得出对化学反应还可以用数量来计量。而数量对应的物理量就是现在要学习的“物质的量”。【讲授新课】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与其他物理量一样,具有物理量的通性。物理量的第一个通性是,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作为示例,屏幕显示出质量、长度和体积等物理量的的定义。【投影】质量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长度定义:以直线量度单位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体积定义:物质或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对比得出物质的量的准确定义。【板书】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 n强调定义中的“粒子”和“集合体”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板书】粒子:是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等;集合体:表
5、明是一个整体 。物理量的第二个通性,都有一个明确的单位。以质量的单位为例说明。这里安排一个学生活动,请班上体重最重或最轻的同学起来说出他的体重是多少?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出质量的不同单位,让学生得出结论:在不同地方,针对不同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国际上制定了统一的单位。投影“国际单位制”和“米制公约组织”相关背景知识【投影】国际单位制:1948 年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作出了决定,要求国际计量委员会创立一种简单而科学的、供所有米制公约组织成员国均能使用的实用单位制。1954 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米(m)、千克(kg)、秒(s) 、安培(A)、开
6、尔文(K)和坎德拉 (cd)作为基本单位。1960 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以这六个单位为基本单位的实用计量单位制命名为“ 国际单位制 ”,并规定其符号为“SI”。【投影】米制公约组织: 国际米制公约组织成立于 1875 年,是计量领域成立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政府间组织。主要从事基础计量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以保证成员国基本量量值的准确一致。1977 年 5 月 20 日中国加入米制公约组织。请学生看书上资料卡片“七个国际基本单位”看到物质的量的统一单位是“摩尔” ,其符号是 mol。 【投影】1974 年的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又决定增加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作为基本单位。物理量的第三个
7、通性:单位有准确的规定。投影显示质量、长度单位准确定义。【投影】质量单位千克的定义: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国际千克原器: 用铂铱合金(10%Ir 加 90%Pt)制成一个高度和直径都是 39 毫米的圆柱体。它现今保存在巴黎的国际计量局总部。长度单位米的定义: 米是 1299792458 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 旧定义: 1、1790 年 5 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 2、1960 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 原子的 2P10 和5d1 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 165076373 倍。可见
8、看出,对单位的定义,是非常严肃而又慎重的。引出摩尔的定义。【板书】摩尔的定义:1mol 粒子所含的数目等于 0.012kg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投影】科学测定:12 克 12C 所含的 C 原子数为:(6.0220450.000031)10 23 。测定方法:电化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 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根据各不相同,但结果却几乎一样,差异都在实验方法误差范围之内。 注意误差达 1017。【板书】近似值:6.0210 23。用符号:N A 表示,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作为一个物理量,单位为 mol-1。强调:N A 测量误差达 10
9、17,用于度量数量级达 1023 左右的数值没问题,但度量数量级较小的数值就完全没有意义。投影阿伏加德罗的图片及简介,介绍科学家事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投影】 (阿伏加德罗(1776-1856)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 “阿伏伽德罗定律”,第一个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人,对近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堂练习 1:【板书】例 1、6.0210 23 个 CO2 分子是多少 mol?例 2、2mol H 2O 有多少个水分子,有多少个氢原子?通过口头问答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培养学生的思考、理解能力及主动性。【板书】二、物质的量 n 与摩尔 mol 的关系对例 1、例
10、 2 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物质的量 n 与摩尔 mol 的关系【投影】分析方法及过程分析例 1:因为:CO 2 分子数 N=6.021023,N A 为 6.021023。所以:物质的量 n=6.021023/6.021023mol1 =N/NA=1mol 即:物质的量=实际数量/1 摩尔数量表达式: n=N/NA分析例 2:水分子数:N=26.02 1023=12.041023 个=2(n 摩尔数)N A(1摩尔数量)即:N=nN A氢原子个数:N=22 6.021023=24.081023 个=nN A 。【板书】结论:物质的量=实际数量/1 摩尔数量表达式:n=N/ N A 强化练习 1
11、:【板书】(1)2mol H 2SO4 含有多少 H2SO4,有多少个 H 原子?(2)0.5mol O 2 的个数比 6.021022 O2 多还是少?强调物质的量 n 与摩尔 mol 的关系“物质的量=实际数量/ 每摩尔数量”,其实是物理量与其单位的基本关系。类似的质量和长度与单位的关系。【投影】 以米为单位的长度=实际的长度/1 米的长度以千克为单位的质量=实际的质量/1 千克的质量以摩尔为单位的物质的量=实际数量/1 摩尔数量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相通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了解了物质的量及摩尔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板书】三、注意1、 “物质的量”是一个整
12、体不可拆分的专有化学名词。2、6.0210 23 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3、摩尔作单位时要明确粒子种类,粒子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4、物质的量适用范围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上述注意事项每项都安排 1-2 个小练习。针对第 4 项,强调物质的量对于宏观物质不适用。对此,可从三方面理解。【投影】其一:用摩尔度量宏观物理量繁琐、不方便。例:世界上约有 64 亿人口,用摩尔为单位来量度:n=64109/6.0210231.1 10-13mol结论:用 64 亿方便,用 1.110-13mol 不方便。其二:不能用摩尔度量宏观物理量。宏观物理量的数量远小于摩尔的数量级,从误差角度考虑,N
13、 A 测量误差达 1017,因此不能以摩尔来描述比测量误差值小很多的数值。例如,测量一个人的高度,若测量误差达到 10000 米以上,这个测量本身就没有意义。其三:作为对比,用描述宏观物质的数量单位来描述微观粒子的数量,也很繁琐不方便,没有意义。【投影】试用描述宏观物质的数量单位来度量生成 18 克水反应的分子数。O2 + 2H2 = H2O 18 克水的分子数: 6.021023 26.021023 6.021023 以双为单位: 3.011023 6.021023 3.011023以打为单位: 0.501023 1.001023 0.501023以亿为单位: 6.021014 26.021
14、014 6.021014以摩尔为单位: 1 2 1显然用摩尔为单位方便,用描述宏观物质的数量单位不方便。更为方便,更加的快捷,意味着更加的自由。人类的进步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对摩尔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正因为使用了摩尔这一单位,使得宏观物理量质量、体积等等,可以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摩尔,正是联接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板书】5、摩尔可以引伸出其他物理量。微观粒子都有质量,因此,1mol 的微观粒子应该对应了一定的质量。【板书】四、摩尔质量概念:每摩尔物质的质量。符号: M 单位:g mol-1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某物质的原子量或分子量。举例:O2 的相对分子量是 32,1mol O
15、2 的质量是 32 g,O 2 的摩尔质量是 32 gmol-1。Zn 的相对原子量是 65,Zn 的摩尔质量是 65 gmol-1。让学生明白摩尔质量单位的应用与其它的区别。课堂练习 2:【板书】例 3、铜的摩尔质量是多少?例 4、1mol SO 2 是多少克?例 5、44g CO 2 是多少 mol?【投影】分析例 4、例 5 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归纳能力。分析例 5:因为:SO 2 的摩尔质量 M=64 gmol-1 所以:SO 2 的质量 m=1mol64 gmol-1=64g即:质量=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表达式:m=nM分析例 6;因为:CO 2 的摩尔质量为 44 g. mo
16、l1所以:n=44g/ 44 g. mol-1=1mol即: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表达式:n=m/M得出 m、n、M 之间的换算关系 m=nM。【板书】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换算关系:m=nM接着请两位同学上台强化练习:强化练习 2:【板书】(1)2mol H 2O 有多少克?(2)24.5g H 2SO4 含有多少 mol H2SO4 分子?加深学生对摩尔质量的掌握。【课堂总结】以投影的方式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运用知识的能力。【投影】归纳总结:物质的量是一定数目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简称摩。1mol 粒子所含数目约为 6.021
17、023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 NA = 6.021023 mol-1。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伽德罗常数( NA)之间关系式:n=N/NA。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换算关系:m=nM。物理量有准确的定义和单位,物理量与单位之间有确定的换算关系。【结束语】微观粒子有质量,由摩尔与微观粒子质量引申出了摩尔质量。微观粒子也有体积,那么,由摩尔与微观粒子体积必将也能引伸出一个新的物理量。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探讨的知识摩尔体积。【反馈练习:课后作业】【投影】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 11.2L 氢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B)22g CO2 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0.5N
18、A。2、4.610 22 个 CO 与 O2 反应生成多少 mol CO2?3、在反应 A2BC 2D 中,已知 C 和 D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 1.6gA 与 B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C,则在此反应中 C 和 D 的质量之比为多少?【板书设计】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质量、体积、数量。一、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 n2、单位:摩尔。 符号:mol。例 2、2mol H 2O 有多少个水分子,有多少个氢原子?二、物质的量 n 与摩尔mol 的关系n=N/NA 三、注意1、“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分的专有化四、摩尔质量1、概念:每摩物质的质
19、量。2、符号: M3、单位:gmol -14、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某物质的原子量或分子量。例 3、铜的摩尔质3、规定:1mol 粒子所含数目等于 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目。近似值:6.0210 23符号:N A 表示,称阿伏加德罗常数。 单位:mol -1。例 1、6.0210 23 个CO2 是多少 mol? 学名词。2、6.0210 23 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3、摩尔作单位时要明确粒子种类,粒子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4、物质的量适用范围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 5、摩尔可以引伸出其它物理量。量是多少?例 4、1mol SO 2 是多少克?例 5、44g CO 2 是多少 mol?5、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m=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