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蒹葭,蒹葭,关于诗经 地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我国文学的源头。 名称:诗经春秋战国时称诗,因收入的诗有305篇,又称诗三百。汉武帝时,被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开始称诗经。 链接:“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收集内容:诗经收集的诗是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500年间的作品,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分类一:按照表现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歌谣;文学史上,“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共105篇,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属正统音乐; 颂:共40篇,分周颂31篇,
2、鲁颂4篇,商颂5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类二:按照表现手法分赋、比、兴三类 (见教材) “赋” :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分类三:关于“六义”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诗歌特点(见教材):大体是整齐的四言诗,但也有一字到九字一句的杂言诗。诗句富于音乐性,节奏鲜明。除押韵外,还常运用复沓,以及叠字、双声、叠韵等手法。在结构性上特点是重章叠句。 复沓
3、: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 叠字:如苍苍、萋萋、采采,夭夭 双声(声母相同):如参差(C),珍珠(zh) 叠韵(韵母相同):如逍遥(ao),荒唐(ang),在水一方(琼瑶作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他身旁 无奈前有险难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他的方向 却见依稀彷佛 他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难 道路曲折无疑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他的踪迹 却见依稀彷佛 他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1、这首诗在表现形式上(结构、字词的使用)有什么特点?分成三章,每章三
4、句,除最后一句是五言外(五个字),其余都是四言(四个字)。每章字句大体相同,只更换几个词语,反复咏叹,令诗歌形式整齐,这种形式又称重章叠句。(复沓、四言、叠字) 2、根据诗歌变换之处,分析诗歌。,2、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寻找伊人 3、这个行为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秋天;长满芦苇的水边 4、分析第一节。,5、根据诗歌词语变换,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共有五组词语变化 (1)“苍苍萋萋采采”写出了什么?反应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写出了芦苇的颜色变化,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体现了时间的变化,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当时的环境十分清冷,诗人的心境越来越寂寞,凄凉。体现
5、了主人公寻找“伊人”一天而不得的无奈、哀伤,(2)“为霜未晞未已” 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了探寻时间之久,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灼和惆怅。 (3)“方湄涘” (“长跻右”;“央坻沚”) 通过位置的变化,写出了探寻路途的艰辛和追求对象迷离变幻的特点,可望而不可即,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苦闷;,6、关于诗歌主旨历来说法很多,见仁见智。但思见之情,追求之意,坚贞之志是不变的。,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
6、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关于“意象”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客观事物形象(如山川草木,动物、风霜雨雪)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这些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客观事物(象)只有有了作者的情感(意)才能称之为“意象”,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诗歌中常见意象: 梅花坚贞,高洁,不屈不挠,不愿同流合污;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竹有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烟柳岸、晓风残月” 鹰自由,拼搏;鱼自由; 子规(杜鹃)哀伤,凄凉;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云游子,漂泊;月亮思念,关于“意境”“意”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作者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创设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对读者来讲,往往就是诗歌给我们的“感受 高远辽阔(边塞诗常有此意境); 寥落清冷(思乡的诗歌常有此意境) 苍凉、雄浑、壮阔、缠绵、幽静、朦胧,